第8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第8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第8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第8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第8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通史复习主题突破专题融会精准备考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8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通史复习主题突破多维探究引领备考新模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成就与教训并存,为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1)政治制度与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2)经济与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土地改革,稳定国家财政,调整工商业发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1956年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曲折探索中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思想与时代精神:科技与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主题一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制度、社会治理与科教文化01主题二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02大题增分8高考非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增分指津03通史限时集训(八)

04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制度、社会治理与科教文化主题一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及新生政权巩固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民族关系、外交、科教文化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治理体系。一、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新中国成立及巩固(1)成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标志着新生人民政权诞生。(2)巩固: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2.政治体系与法制建设(1)政治制度:新中国初期,初步构成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干部制度:初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后来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实行分类管理。(3)法制建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外交发展(1)外交方针: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外交成就:中苏建交;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开始步入国际外交舞台,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第二次高潮。4.货币、赋税制度与社会保障(1)货币与关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2)社会保障:1951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二、改革开放前的思想与文化传承1.思想方面: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2.科教文艺(1)科技: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2)教育:新中国初期,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文艺: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精神文明建设(1)劳模精神: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2)时代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4.文化传承(1)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2)博物馆建设: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1959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建成。1.命题点:1951年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2024·江苏卷)如图为陈奇峰1951年创作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该画意在(

)A.号召人民巩固新生政权B.动员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C.抨击投机商人囤积居奇D.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2413题号5√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主旨为提倡“增产节约”,积累工业化建设的资金,严惩贪污分子,主要目的是号召人民巩固新生的政权,A项正确;1951年属于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排除B项;“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意在打击投机商人囤积居奇,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非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排除D项。]2413题号52.命题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2024·湖南卷)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农民不愿对同宗同姓的地主展开斗争,认为“卖命不卖姓”。随着土地改革深入,农民中逐渐流行“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这反映出土地改革(

)A.改造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B.推动了农村宗族观念消亡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D.改变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2413题号5√A

[根据材料“随着土地改革深入,农民中逐渐流行‘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土地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农村宗族、血缘为主的结构被打破,国家借用土地改革的力量,重组了农村基层社会,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基础再造,A项正确;“农村宗族观念消亡”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后,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后的土地改革只是使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其本质还是小农经济,仍然具有分散性,排除D项。]2413题号53.命题点:现代中国的外交(2024·北京卷)1955年,针对中法建交,周恩来与法国议员代表团会谈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人以为中国可以容许“两个中国”的存在,“中国人民决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中国本来是统一的,中国内战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新的代替旧的”。这段话(

)A.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法建交的政治基础B.阐明以“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中法关系的突破C.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早期表述2413题号5√A

[材料反映的是1955年周恩来针对中法建交,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史实,由此可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法建交的政治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求同存异”的内容,故排除B项;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领导人对一个中国的表述,故排除D项。]2413题号54.命题点:20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2024·甘肃卷)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自1961年起,中国队连续在三届世乒赛中战绩辉煌,宣告世界乒坛“中国时代”的到来;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综上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

)A.掀起全球乒乓球热潮 B.实现了体育强国梦想C.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 D.已成为民族文化象征2413题号5√C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在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且中国队在世乒赛中的优秀战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0世纪70年代,“小球转动大球”,以民促官,乒乓球成为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见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乒乓球对他国的影响力,排除A项;“实现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乒乓球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象征,而是乒乓球在我国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属性,排除D项。]2413题号55.命题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防建设(2024·黑吉辽卷)1950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西南军区欢迎参加全国英模代表会议代表归来的晚会上指出,美帝国主义不单是侵略朝鲜,还想侵略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还想侵略正在谋求解放中的亚洲人民,我们要站起来不倒下去,就要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邓小平旨在强调(

)A.加强亚洲国家团结 B.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C.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D.加快西南地区的发展2413题号5√B

[根据材料“我们要站起来不倒下去,就要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可知,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邓小平意在强调要加紧国防工业建设,强调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B项正确;“加强亚洲国家团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国家已经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没必要再强调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要加快西南地区建设的内容,排除D项。]2413题号5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巩固人民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旧的封建势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追歼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队,并镇压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同时,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根除了封建地主势力帝国主义势力是威胁人民政权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新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人民政权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逐渐提上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不法投机资本家兴风作浪,人民政府发动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恢复和发展经济是巩固人民政权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合理调整工商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确立的民族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治化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化、法治化为原则,依法治国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3.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特色根本特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广的民主制度实行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其他民主党派参政议政2413题号1.(2024·广东佛山一模)下图是创作于1955年的年画,其反映的制度(

)A.体现了爱国统一战线B.推动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C.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D.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413题号C

[根据材料“创作于1955年的年画”“各族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等权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C项。]题号24132.(2024·广东肇庆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放弃“一边倒”方针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题号2413B

[根据材料“中苏缔约……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中苏结盟的同时又注重改善中英关系,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既坚持原则又兼顾灵活的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表现,故选B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排除A项;新中国初期虽采取了“一边倒”方针,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具有灵活性,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恰恰说明新中国外交并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排除D项。]题号24133.(2024·辽宁鞍山二模)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城市同时举行的“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起来到明天》《陕北牧歌》《辽远的乡村》等20部故事片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等6部新闻纪录片。这(

)A.深受对外关系政策的影响B.体现社会主义新时代风貌C.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贯彻√题号2413C

[根据题干所述及的20部故事片和6部新闻纪录片的部分名称可知,其所反映的题材比较广泛,满足了不同民众的精神需求,从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故选C项;根据题干所述及的20部故事片和6部新闻纪录片的部分名称可知,其所叙述的内容与“对外关系”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才正式确立,排除B项;“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题号24134.(2024·山东临沂一模)在赴印尼出席万隆会议之前,中国代表团制定了“在妥协中坚持原则,在和解中达到目的”的战略总方针,中国要尽可能地强调作为亚非国家的身份,从而避免陷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争论的陷阱。这一战略(

)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思想B.实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C.遏制了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D.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题号2413D

[由材料“中国要尽可能地强调作为亚非国家的身份”“避免陷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争论的陷阱”和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之前,中国代表团制定的这一战略方针避免万隆会议陷入僵局,且周恩来能够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亚非会议与会国的认可,从而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故选D项;“一边倒”的外交思想承认和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仅凭这一战略方针的制定不能得出“实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结论,排除B项;“遏制了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主题二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主要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三个阶段,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和经济道路的发展,这一过程虽有曲折,但取得了巨大成就。一、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恢复(1)土地改革:1952年底,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2)稳定物价:党和政府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3)统一财经: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是“一化三改”(2)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3)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社会生活变化逐步得到改善,但生活水平总体较低。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二、全面探索时期曲折探索(1)正确探索:《论十大关系》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的关系,说明中国共产党注意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2)失误探索: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3)经济调整:1961年1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教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4)明确目标: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社会生活(1)工业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2)国防建设:开展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3)城市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4)医疗卫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2413题号1.命题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2024·广东卷)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表城市上海天津武汉西安沈阳比值59.5%70%65.5%70%59.9%2413题号由上表可知(

)A.公私合营企业已占据较大份额B.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增强C.国家掌握私营产品的主要部分D.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形成√2413题号C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较高,说明国家在私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较大,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展了三大改造,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公有制,材料所述也适应了即将三大改造的需要,故私营工业逐渐纳入国家经济轨道,国家掌握私营产品的主要部分,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私营工业中统购、包销、订货的份额,未涉及公私合营企业,排除A项;私营企业经济发展中,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无法看出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增强,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题号24132.命题点:新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2024·安徽卷)下图所示为1956年4月上海市寿成区人民政府签发的恢复结婚证,印有“互爱互敬和睦团结,同心协力劳动生产”字样。这可用以说明(

)A.人民政府倡导新风尚B.传统婚姻制度亟待改变C.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D.经济互助稳定婚姻关系√题号2413A

[由材料中人民政府签发恢复结婚证以及“互爱互敬和睦团结,同心协力劳动生产”字样可知,这是人民政府倡导新风尚的举措,A项正确;当时传统婚姻制度已经改变,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生产方式的变革,排除C项;材料并非在讨论经济互助与婚姻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题号24133.命题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政策(2023·湖南卷)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产品原煤烧碱电动机棉纱棉布比重28.3%59.4%79.6%46.7%40.3%

产品纸火柴卷烟面粉

比重63.4%80.6%80.4%79.4%

题号2413据上表推知,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题号2413D

[由材料可知,1949年,在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及工业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比较大,由此推知,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排除A项;私营经济比例在当时远超社会主义经济,故“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从1954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号24134.命题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2023·山东卷)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题号2413A

[根据材料“国家与工厂的关系……‘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可知,毛泽东认为国家与工厂之间的关系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下,各个生产单位可以有一定的独立性,强调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性,A项正确;这一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视的是国家的行政指导,并不是市场调节,排除B项;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推行的是公私合营,并不是平衡公私关系,排除C项;三大改造时期,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不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领域表现借鉴创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领域表现借鉴创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构建经济结构与体制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注重克服苏联模式过度集中的缺点,注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及其成因新气象原因崇拜苏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生活深受苏联影响,教育、文学、艺术、电影、服饰、称呼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光荣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大力提倡劳动光荣,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间接影响了人们的服饰、婚姻、饮食等方面新气象原因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各类票据流行,勤俭持家成为社会时尚革命色彩同志的称呼大行其道,列宁装、绿军装流行,军人为社会所推崇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在毛泽东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借鉴和启迪。(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也是激励和形成中国革命精神的过程,它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2413题号1.(2024·辽宁锦州模拟)1952年至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如图所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1952—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2413题号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效显著D.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2413题号B

[根据图示“1952—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可知,1952年至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都较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社会面貌,故选B项;1961年我国开始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与图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图中时间不符,“成效显著”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此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刚刚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题号24132.(2024·广东江门一模)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手工业,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助手……过多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于生产反而不利”。这一规定(

)A.清除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题号2413D

[根据材料“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助手……不利”可知,该规定认可了个体所有制存在的必要,认为过多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对生产不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正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该规定是为了更好地调整国民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故选D项;当时“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并未清除,“清除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并没有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排除B项;根据材料“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可知,这一规定并没有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题号24133.(2024·广东肇庆一模)下图所示为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题号2413A.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B.农轻重的比例已渐趋平衡C.国家经济重心已转向内地D.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题号2413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材料反映出1965—1975年内地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远超沿海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再结合时间段可知,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故选A项。]题号24134.(2024·安徽阜阳二模)1956年,陈云指出,现在从大城市到小集镇大部分都管得太死,他主张除粮食、布匹等重要物资和一些热销货继续统购外,其余可以自由选购。这一主张意在(

)A.反思三大改造的急躁冒进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强调经济建设要为民生服务√题号2413C

[根据材料“管得太死……自由选购”可知,“一五”计划期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陈云主张除粮食、布匹等重要物资和一些热销货继续统购外,其余可以自由选购,这一主张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故选C项;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并未涉及对三大改造的反思,排除A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的路径问题,“强调经济建设要为民生服务”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高考非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增分指津大题增分8例

(2024·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1949—1950年,中央发文,确定每年的10月1日为国庆节,在首都及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其他重要城市举行群众游行,并对国庆纪念活动的内容、庆祝方式进行了具体安排。1950年,第一次国庆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群众一道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各大城市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此后,阅兵、群众游行成为国庆活动的主要内容。1951年,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及部分西方国家的三百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文化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等为国庆节主要演唱歌曲。1953年,中央决定,国庆期间地方不再举行阅兵式,只进行群众游行。1959年,中央发文,明确了当年的国庆口号和宣传重点。相关部门出版了一大批介绍新中国成立10年来主要成就的中外文图书、纪念画册。1960年,中央对国庆纪念活动进一步规范,取消阅兵式,群众游行与之前保持相近规模。此后,基本形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惯例。1965年,来自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苏联政府没有派代表团参加。——编自张泽宇、岳思琪《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述论》(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点拨]

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的时间尺度1949—1965年每次阅兵活动的形式从整体规模由隆重盛大逐渐减小,纪念形式日益多元化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恶化,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方面概括。[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意义。(6分)[点拨]

根据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如有利于构建新中国集体记忆,增强国家凝聚力;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成就,塑造了国家团结强大的形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人民的政治认同;促进了新中国国际交往的发展。[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变化: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规模有所缩减;纪念活动日益规范化;参加国家和地区增加,苏联不再派代表出席;纪念形式日益多元化。(4分)原因:国家政权逐渐得到巩固;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对外交往不断拓展,中苏关系恶化(或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6分)(2)意义:有利于构建新中国集体记忆,增强国家凝聚力;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成就,塑造了国家团结强大的形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人民的政治认同;促进了新中国国际交往的发展。(6分)[题后反思·技法指导]材料问答题增分指津(1)审清设问。明确设问要求,根据设问方向有目的地阅读材料是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2)要求依据材料回答的,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3)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要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教材中的话应用于答案中。有同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的巩固。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年份粮食总产量(万吨)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19491131814032654167484025765195013213191384551964902761691951143692644205630049668663219521639234946157482503197163——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材料二根据毛主席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广东从开始在行政上镇压反革命逐渐发展到大张旗鼓、发动群众、形成群众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由于党、政、军、民的一致努力和亲密合作,(镇压反革命运动)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在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积极推动与影响下,登记了匪保密局、国防部二厅、内调局、美帝蒋匪之中美合作所等各系特务及帝国主义间谍共四百三十七名,反动党团区分部、支部、分部委员、分队长以上骨干分子八千三百四十六名。——摘编自《广东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关于镇压反革命的工作报告》(1951年9月)材料三

1951年8月7日,埃塞俄比亚营随美军第7师来到金城前线,与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对峙。8月17日,埃塞俄比亚营攻占了602.2高地的南高地,随即被志愿军80师238团反击夺回。8月18日,埃塞俄比亚营再次进攻602.2高地,被志愿军击退。8月19日,埃塞俄比亚营再次攻占602.2高地,又被志愿军反击夺回……8月22日上午,埃塞俄比亚营再次以一个排的兵力进攻602.2高地以南高地,两次进攻均告失利。从这次进攻后,埃塞俄比亚营再也没招惹过27军。——摘编自王正兴《这才是战争》(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巩固的价值。(6分)(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的意义。(6分)(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的巩固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答案]

(1)价值:材料一是权威机构的经济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分)材料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广东地区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官方一手史料,可用于研究新中国镇压反革命的成果。(2分)材料三是现代学者对抗美援朝战场作战记录的整理,可用于研究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国家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的努力。(2分)(2)意义:改善了群众生活,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扫荡了国民党及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维护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在朝鲜战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国际地位。(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3)史料种类:口述史料(如亲历土地改革的农民、亲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市民的口述回忆);档案资料(如苏联等社会主义或人民民主国家承认新中国并开展援助或经济合作活动的官方档案);影像资料(中外记者对帝国主义在华机构被撤销、抗美援朝战争战况的影像记录)。(2分,答出两种类型即可,无须举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一、选择题

1.(2024·山东潍坊一模)下面为1950—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的部分措施。下列措施旨在(

)通史限时集训(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制定《上海市办理婴幼保育机构暂行最低标准》。◆创办工厂托儿所166所,收托儿童4654人。◆举办保育人员训练班和在职营养员轮训班。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鼓励女性投身工业化建设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增强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1950—1952年新中国刚成立,巩固政权是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这时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婴幼保育问题的关注和采取的部分措施体现出对婴幼儿群体和妇女解放问题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有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故选D项;上海市人民政府采取的保育措施有助于解决妇女工作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但是国民经济的恢复也是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排除A项;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2.(2024·山西忻州名校联考)下图所示为画家赵域于1953年绘制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基层自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B.新政权建设得到民众的支持C.宪法充分保障了公民参政权D.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该图为画家赵域于1953年绘制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这表明当时民众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新政权建设颇受民众欢迎,故选B项;该宣传画并未反映基层自治的信息,故排除A项;1953年宪法还未制定,故排除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故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3.(2024·广西南宁二模)下面是“南通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秘书处于1950年8月10日编印的《代表名册》,载有全部代表名单259人,代表统计如下:项目职工、工商、农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市政府和军管会、机关、军队代表特邀代表(社会名人)其他人数125人27人25人82人占比48.3%10.4%9.7%31.7%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从上述材料可知(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B.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D.《代表名册》见证了新中国民主政权的建设√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题干可知,《代表名册》中的代表是参加“南通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涉及各个领域,体现出民众参与的广泛性,故这一会议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为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代表名册》见证了新中国民主政权的建设,D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建立的,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提出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都是在1956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C三项。]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4.(2024·福建福州二模)下表为1950—1952年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C.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D.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年份195019511952比重39.6%22.7%31.3%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通过表格数据可知1951年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较1950年有明显下降,1952年又有所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当时的朝鲜战争有关,1950年10月,中国决定入朝作战,从国家安全角度必然会减少对辽宁的工业投资,而1952年,随着战争形势的好转,我国又逐步恢复了对辽宁的工业投资,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56年底,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着眼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关系不大,排除C项;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正是材料表明的现象,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5.(2024·河北保定二模)1950年,政务院颁布《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对商标申请、审查、注册等内容进行了规定。1954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对所有未注册商标进行登记,于1957年推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实行商标全面注册的意见》。这些做法(

)A.旨在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B.促进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展开C.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D.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商标的注册,这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项正确;这一时期市场经济正逐渐退场,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三大改造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不能促进三大改造的顺利展开,排除B项;材料中做法是政府在规范经济的运行,而非强化干预,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6.(2024·福建泉州模拟)1951年,《人民日报》社论《坚决贯彻婚姻法,保障妇女权利》指出,广大的群众至今还保留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还保存着“封建家长”和“夫权”统治恶习。这说明(

)A.《婚姻法》制定迫在眉睫B.社会习俗滞后于时代的发展C.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序推进D.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已结束√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确立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但是“男尊女卑”“封建家长”和“夫权”统治恶习还存在,这说明社会习俗滞后于时代的发展,B项正确;从《人民日报》社论《坚决贯彻婚姻法,保障妇女权利》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这时的《婚姻法》已经制定并颁布了,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序推进,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婚姻制度,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7.(2023·福建漳州三模)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五四”宪法草案征求意见数统计表征询意见对象范围参与讨论人数修改意见条数全国政协委员500多人3900多条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8000余人5900多条全民1.5亿人118万条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上表说明,“五四”宪法的制定(

)A.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B.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C.激发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表格信息中征询意见对象及修改意见条数可知,“五四”宪法的制定中征询对象广泛、协商成果明显,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故选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基层治理无关,故排除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故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8.(2024·湖北孝感模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这次调整的目的是(

)A.突出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B.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C.贯彻“科教兴国”战略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紧接着就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因此在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注重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工科系,而将人文学科合并于北大,由此说明,院系调整是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D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突出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于1956年,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9.(2024·福建厦门二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大量重点项目放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内陆地区。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工业城市则通过派遣专业人才、支援设备资金、动员企业搬迁等方式予以支持。这(

)A.体现了新政权的制度优势B.完善了工业体系C.保障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D.消除了国防压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重点……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内陆地区”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通过派遣专业人才、支援设备资金、动员企业搬迁等方式对内陆地区工业发展予以支持,体现了新政权通过国家的力量协调我国工业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即体现了新政权的制度优势,有利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故选A项;将大量重点项目放在内陆地区,是为了均衡工业的地域分布,不属于工业体系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对全国工业分布的布局安排,这有利于内地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工业差距,但“保障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冷战的国际局势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政权的封锁,国防压力非常严峻,“消除了国防压力”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0.(2024·湖南怀化二模)自1954年中央正式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推动“劳卫制”预备级工作的开展,到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全国各地掀起了“劳卫制”体育锻炼的热潮。据此,劳卫制(

)A.构建了系统的国民教育体系B.彰显制度建设的优越性C.意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D.有力保障三大改造实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劳卫制”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起到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国防能力的作用,其意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故选C项;国民教育体系是一个主权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为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劳卫制”是一种体育锻炼制度,并不能构建系统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A项;“劳卫制”并不能彰显制度建设的优越性,排除B项;我国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已经完成,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不是为了保障三大改造实施,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1.(2024·北京通州二模)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旅外科学家排除艰难险阻回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49—1956年,回国人员达2000多人,涉及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医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科学家回国(

)A.标志着中国收回教育主权B.适应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C.开启了中国的分科教育D.说明“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旅外科学家排除艰难险阻回国工作,适应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与收回教育主权无关,排除A项;中国的分科教育最早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2.(2024·江西上饶二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这主要说明我国(

)A.积极解决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B.为世界经济均衡增长提供中国方案C.努力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球治理观√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题意可知,中国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准备付出艰苦的努力,这充分说明我国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积极的全球治理观,故选D项;我国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在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问题,而非解决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排除A项;“均衡”说法错误,排除B项;题干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无关,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3.(2024·广东佛山二模)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北京和伦敦互派外交人员。两国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外交待遇,不仅承担谈判建交的任务,还负责处理侨务和商务问题。这说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求同存异”方针成共识C.新中国进行务实的外交活动D.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英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北京和伦敦互派外交人员,没有受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约束,体现了务实外交的特点,故选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4.(2024·山东德州三模)下表为1949—1952年东北地区推广新式农具时的若干现象。这反映出(

)现象1尚志县北川村的3户单干户贷到新式农具后便自发组织起来共同耕种,他们说:“我要单干没工夫侍弄,这点地用新农具不值当。现在大家搭伙了,新农具花不了多少钱,还能把地侍弄得这样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现象2克山县民主村刘东海小组没有铲蹬机,怕天早没活做,下雨铲不过来,小组散了伙,各干各的,小组负责人刘东海表示:“来年说什么也得弄两台铲蹬机。若不小组都没法领导了。”现象3海伦县十七区禄生村王永珍互助组为了使用新式农具,由6户增加到11户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农业机械化初步实现B.农民积极响应新中国土地改革C.社会主义改造经历曲折D.生产力提高促进生产关系变革√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3户单干户贷到新式农具后便自发组织起来共同耕种”“王永珍互助组为了使用新式农具,由6户增加到11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使用新式农具需要以互助组为单位,所以农户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共同耕种,东北地区通过推广新式农具,提高了生产力,而生产力提高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故选D项;1949—1952年农业机械化尚未初步实现,排除A项;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至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5.(2024·山东济宁二模)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由“战争边缘政策”“大规模报复政策”调整为遏制而不孤立政策。这一调整的大背景是基于中国(

)A.冲破“一边倒”政策的束缚B.成为第三世界中坚力量C.逐渐放弃反美的基本立场D.重新考量国际战略格局√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一定改变,第三世界国家兴起,中国实力迅速增强,同时中苏关系恶化,这推动我国外交策略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也推动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因此美国对华政策也发生转变,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是中国在特定国际环境下的外交策略,不是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没有成为第三世界的中坚力量,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因此中国没有放弃反美立场,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6.(2024·江西南昌摸底测试)1951年5月,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对旧有戏曲中一切好的剧目都应作为民族传统节目加以肯定,对旧有戏曲中颠倒或歪曲历史事实、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东西应坚决加以修改。这一做法旨在(

)A.满足人民文化需求B.大力弘扬传统戏曲文化C.改革旧有文化事业D.构建新社会的文化认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公布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对丑化和侮辱劳动人民的东西加以修改,这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新政权的认同,即构建新社会的文化认同,故选D项;材料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改造,目的是增强人们对新社会的文化认同,而非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排除A项;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不是新中国进行戏曲改革的目的,排除B项;“改革旧有文化事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二、非选择题

17.(2024·北京顺义区二模)年画与时代发展。(14分)材料一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依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