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说当今热度最高的网络语言,“内卷”当仁不让,各大主流媒体关于“内卷”的讨论层出不穷,简直“万物皆可卷”。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下,已有千万级的浏览量,数百条回答涉及求职、晋升、育儿、升学、婚恋各个领域。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据考证,“内卷”原本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一文中提出,意思是“边际效用递减、没有发展的增长”。后来,中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据此解释为什么当时的社会运行没有出现大突破。如今作为网络热词的“内卷”,显然没有那么深奥的学术含义,而是带上了调侃的意味,其最早流行可能源于几张清华学霸的照片,有同学边骑自行车边看电脑,因其过分努力的行为给旁观学生带来焦虑和压力,被称为“清华卷王”。由此生发的网络用法层出不穷。可以作为名词,如“人生是张饼,内卷是宿命”;可以作为动词,如“今天你又内卷了吗”;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这个人也太内卷了”。从学术意义上的“内卷”到网络语言中的“内卷”,它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在网络语言中,“内卷”主要表达以下几种隐含意义:竞争的白热化导致竞争的无序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让整个群体在这种“不良竞争”中受损。比如外卖小哥原本有10分钟送餐时间,结果有人通过提速、占道等不良竞争行为,提前几分钟抵达,公司通过大数据计算,觉得他们还能再快,就会进一步缩短送餐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外卖小哥尽管已经非常努力,甚至因闯红灯等行为有生命危险,但规定的送餐时间却越来越短,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过度精益求精带来无意义的重复。比如新时代的母亲们在育儿活动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往粗糙的养育方式被过度精细化取代,各种紫外线消毒奶瓶、针对婴儿不同部位的护肤品层出不穷,各位母亲绝不敢让娃输在“起跑线”,这被戏称为“母职的内卷化”。大众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入无处不在的竞争。这里的意思强调了“内卷”不是主观努力、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出自被逼无奈、不努力就被别人甩下的恐惧。这一点在“教育内卷”“育儿内卷”“职业内卷”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补习班广告就利用这一点:“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词,立刻使家长产生一种焦虑,从而被胁迫进入内卷轨道,结果“越能吃苦,却越过越苦”。(摘自刘心萌《要奋斗,别内卷》,《咬文嚼字》)材料二:如今,从大学生中“出圈”的“内卷”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对于正在经历“内卷”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内卷”,并从“内卷”中脱身,是一个重要课题。当大学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严把教学关、为大学生增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大学生也就自然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业压力。压力并不是逃避的借口,适当的学业负担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良药。但是,如何积极看待这样的压力,不仅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需要高校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告诉记者。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的困惑,让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2019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陈阳表示,“内卷化”本身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在中国,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最早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有学生把“内卷”看成竞争,认为高强度的竞争使人精疲力竭。“严格来说,这种理解其实脱离了吉尔茨、黄宗智的初衷”。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涵宇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也时常陷入“内卷”中。“比如说,有的毕业生找工作,如果我看你发朋友圈说,你这周参加10场宣讲,下周我就铆足劲儿参加20场,而且我的简历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甚至付费去排版美化。”于涵宇说,“现在内卷更多地表达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作为辅导员,我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去思考,不要让自己进入这个陀螺式的死循环中。”于涵宇表示,自己经常向学生强调要有“思维意识”。她认为,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陈阳认为,无论是相对于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面对“内卷”都是一项挑战。她表示:“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摘自叶雨婷《大学生的“内卷”是竞争还是内耗?如何不被“卷”?》,《中国青年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吉尔茨和黄宗智所说的“内卷”,其逻辑思维过程,都是从农业生产现象推演到社会发展现象。B.网络上的“内卷”一词,既有调侃意味,也反映人们因他人过分努力而带来的焦虑感和压力感。C.文中所举外卖小哥的例子,说明那些本想获取优势的不良竞争行为,反而有损整个群体的利益。D.简单地把“竞争”当成“内卷”,认为竞争是一种无效的消耗,这种理解违背了学者们的初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词语的意义是不断演化的,从学术的“内卷”到网络语言的“内卷”,语义发生了明显的转变。B.家庭养育过于精细会导致母职的内卷化,与之相比,粗糙的养育方式反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C.如果家长摆脱环境的胁迫,主动地选择内卷,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就有可能挪脱焦虑情绪的困扰。D.竞争压力不一定带来“内卷”,大学生不应以“学业压力大,反对内卷”为借口选择“躺平”。(3)下列选项,属于上述材料所说的“内卷”范畴的一项是A.学习语文时,老师采取小组竞争方式,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积累语言,积淀文化。B.技校木工师傅让学徒们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精益求精,打磨出精致漂亮的木制器具。C.为了拿到高分,学生们纷纷把老师本要求写的五千字的论文,写到八千甚至上万字。D.为了钓到一条大鱼,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出海八十多天,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架。(4)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来看,正常“竞争”和“内卷”有怎样的区别?请简要概括。(5)请结合材料,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摆脱内卷、获得真正的成长。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极村童话(节选)迟子建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大轮船拉笛了。起锚了。船身在慢吞吞地动了。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和弟弟。我真想哭。妈妈真狠,把我一人留在这了。瞧她站在甲板上向我招手,还不时抬起胳膊蹭眼睛。她哭了。留下我,刚走,就想我了?我不愿意看她,更不想跟她招手,让她走吧。狠心的妈妈,我恨你。记得有一次,妈妈边刷洗毛主席石膏像,边跟邻居王姨唠嗑。我只不过说一句:“妈妈,给毛主席洗澡,怎么不打香胰子?”回答我的是一个火辣辣的嘴巴:“看我不把你送乡下姥姥家。”还有一次,我听收音机,乱调一气。猛然,收到了一个很好听的曲子。我听迷了,妈妈和爸爸也都听迷了。后来,里面传出了:“莫斯科广播电台,这次……”,吓得妈妈啪地关了它,并飞速地按了调谐钮,冲我道:“乱捅!就该把你扔到姥姥家,总也别回来!”于是,甩下了我这个淘气的、爱说的、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好了,现在什么都可以说了。姥姥家里有大空房子,你可以说个痛快了。在沙滩上玩了一会儿,我又想哭了。我使劲抽了一下鼻涕,仰头望着天。天上缀满了云,雪白雪白的。它们有的像兔子蜷在那睡觉,有的像猫在捕捉老鼠,还有的像狗、像鱼它们自由自在地游着、飘着。姥爷不知怎么了,这几天话特别多。小舅说他想大舅了,大舅已经三年没回来了。听姥姥说,大舅那年回家,带回好几个大西瓜。吃完后,姥爷就把子拾起来,装到那个盒子里。他平常从不动它,家里来了客人,却逢人就要打开说:“这是大儿抱回的西瓜,吐的子呢!”等到别人连连点头,啧啧夸赞,他才满足地小心翼翼地放好。那样子,就跟他喝酒时,慢慢地端起盅,轻轻地抿,生怕弄洒、喝漏了一样。“爱吃西瓜吗?”他问我。我点点头,他并没在意,只管说:“你大舅那次回来,就带回了大西瓜。吃起来沙凌凌、甜丝丝的。”他醉了似的,眯着眼,惬意地有节奏地拍着腿。“东头的老苏联,见过吗?”“谁?”自从住到姥姥家,我还不曾到东头去过。咳,说这些做啥。不说了。他扔下我,竟自蹒跚着走了。夏天的夜晚凉爽极了。青蛙在江边不时地呱呱着。满天星星密布,空气真新鲜。我睡不着了。我在想姥爷,想那天他到大菜园里对我讲的话。我越想越奇,忍不住推醒姥姥,问她:“‘老苏联’是谁?”“东头的。”“是站在窗前就能望见的,那个种了好多毛嗑的人家吗?”“嗯。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天大亮了,太阳升得老高。我沿着干得裂了缝的田埂,向东走去。那个房子可以望见了:满院子的向日葵,黄泥抹的墙上挂着一串鲜红的辣椒、一串雪白的大蒜和一把留做菜籽的香菜。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可它今天确确实实开了,不是梦吧?走出来了,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色头巾的老奶奶!我站在苞米地,她站在那里,隔住我们的,是一排低矮的、倾斜的、已经朽了的柞木。我的心打鼓似的咚咚直跳“小姑娘,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我采猪食。”“几岁了?”“七岁。”“上学了吧?”“没有。”“愿意识字吗?”“愿意!”她把着柞木杆子,我也把着。我仰着头,她低着头,我们的眼光相交在一起。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在梦中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我穿个项圈戴吗?”她先是睁大了一下眼睛,随后拨着障子,伴着一阵咔嚓咔嚓的柞木杆倒下的脆响,她倾着身子过来了死死地搂住我!“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可能她听到了我的哼哼声,她松开我,我终于可以大口地喘气了。不知不觉,我跟着她,穿过菜园,来到院子,走进屋门。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她到厨房去了。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她跟我说,上这里来不要对别人讲。当然,我全部同意了。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不一会,起风了。云变成了淡灰色,挤成一堆,抱成个铅灰色的大团。我在想东头的老奶奶。她现在做什么呢?对了,她怎么就一个人呢?我真想立刻就弄明白它。我想问姥姥,可一想起老奶奶的话,立刻打消了那个念头。姥姥抱柴做饭了。厨房里传来烧火的噼啪声和嚓嚓的切菜声。我穿上塑料凉鞋,向老奶奶那跑去。是开门使屋里亮了,还是我不小心弄出了声?反正,她马上发现了我。她奔过来,蹲下身,拍着我的脸蛋。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她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我这样问,老奶奶怎么会不伤心呢?我打算搂住她的脖子,就势撒个娇。不料,她笑着说了:“不早了,看你姥等急了。是吃饭的时候了。”“嗳。”我答应着,站起来,磨磨蹭蹭地向门口走。推门时,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因为调皮、话多,所以被妈妈“扔”在了姥姥家,这体现了妈妈的狠心和冷酷,也让我产生了愤怒和怨恨。B.姥爷谈到“老苏联”时欲言又止、老奶奶交待我不要对别人讲,都暗示了特定社会环境和老奶奶的特殊身份。C.我对老奶奶充满好奇,并试图探索老奶奶的人生经历,既是出于儿童的天性,也是由于老奶奶对我的好。D.老奶奶待人和善,热爱生活,对我关爱有加,却不被一些人所容,这暗含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隐隐的批判。(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叙述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我被送到姥姥家,到我与老奶奶交往,思路清晰,叙述详略得当,轻重合宜。B.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独特而富有韵味,既展示了北极村特有的风物,又烘托了人物形象,舒缓了叙事的节奏。C.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多用方言俗语,通俗易懂,地域特色鲜明,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文化归属感。D.本文有明显的诗化特征,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形象都不鲜明,但有含蓄隽永之美。(3)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何好处?(4)有人说“北极村是忧伤的,可这忧伤仍与温暖共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④。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节选自《孔子家语•辩政第十四》)【注】①谲谏:直接指出问题而委婉地规劝。②戆谏:刚直地规劝。③降谏:低声下气地规劝。④风谏:同讽谏。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材料二:齐桓公谓鲍叔曰:“寡人欲铸大钟,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敢问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围谭三年,得而不自与者,仁也;吾北伐孤竹,划令支而反者,武也;吾为葵丘之会,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国,寡人不受者,义也。然则文武仁义,寡人尽有之矣。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君直言,臣直对。昔者,公子纠在上位而不让,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鲁境,非义也;坛场之上,拙于一剑,非武也;侄娣不离怀袄,非文也。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者无天祸必有人害天处甚高其听甚下除君过言,天且闻之。”桓公曰:“寡人有过,子幸记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几有大罪,以辱社稷。”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叔向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对曰:“君为驰底之台,上可以发千兵,下可以陈钟鼓,诸侯闻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各异也。”于是平公乃罢台。景公好弋,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节选自《说苑•正谏》)(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凡A为B不C善D遍E于F物G不H自I知J者K无L天M祸N必O有P人Q害R天S处T甚U高V其W听X甚Y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B.尧舜是唐尧和虞瞬的并称,这两位是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故后常用来代指圣人。C.社稷,分别指土神和谷神,两者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立政之基,后用来指代国家。D.“勿杀而谢之”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公想铸造一口大钟来彰显名声和功德,为此他征询鲍叔的意见,鲍叔从仁义武文四个方面直接指出其过错,使齐桓公认识到了问题。B.齐桓公根据自己曾得到谭国却不夸耀,消灭令支成功凯旋,召集会盟平息战事,拒不接受他国美玉四个方面,认为自己已具备文武仁义。C.晋平公派遣叔向出使吴国,吴国派出一艘装饰豪华的大船相迎,船中人的衣着十分奢靡,叔向汇报了这件事,晋平公由此断言吴国必灭。D.在如何处理烛雏一事上,景公要杀他以泄心中怒火,晏子故意列出烛雏的三条罪状,使景公明白烛雏无罪,景公就此作罢并向烛雏道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②诸侯闻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各异也。(5)材料二中,鲍叔、叔向、晏子三位大臣劝谏君主的方式不同,其中最符合孔子观点的是哪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其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边塞诗大多表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多把英雄的形象寄寓在伟大战争的胜利背景下来展现,这两首诗都体现出这一特点。B.王诗的次句写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着力表现了大唐军队出征时的迅猛凌厉,充分展现了唐军的气势和威力。C.李诗写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将军,首句写他经历了上百场战争,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D.李诗描写战争的过程时,只用“城南已合数重围”一句,就写出了战况十分危急,言简意丰,让人为将军面临的严酷考验悬心吊胆。(2)同为盛唐边塞诗的杰作,这两首诗在刻画戍边将士的形象上却颇有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将“”和“”进行类比,来说明“积善成德”的价值和意义。(2)《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雨后生动明艳的春光图。(3)“春水”淙淙,流淌在古典诗词里,其中蕴含着无限的诗意和丰沛的情感,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穿过漫漫黄沙,山崖上的敦煌莫高窟显现眼前。跟着光标行走其间,可以沉浸式感受木楼伫立、室藏万卷的震撼场景,近距离观赏_____的壁画、斑驳厚重的碑文;还可以穿越到不同朝代,与虚拟历史人物_____,言笑晏晏;亲身经历藏经洞开凿后1000多年间的兴衰际遇……随着“数字藏经洞”的正式上线,我们不用等待假期,不用前往敦煌,_____动动手指就能在数字世界里回望敦煌的历史、亲历文化的盛景。数字技术融入文博,敦煌只是一个缩影。“全景故宫”“数字多宝阁”等展示平台,把热门博物馆、珍贵文物搬上“云端”……这些数字化的展示方式,可以弥补部分观众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还能提供比现场更丰富的观感体验。通过重建场景、沉浸式观展、云游体验等新鲜有趣的形式,让文物开口说话,让遗迹触屏可及,在家中云游四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引发更多人的共鸣。通过数字技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得懂,见得到,记得住,我们一定能进一步加大文化自信,古老的中华文明代代赓续、熠熠生辉。(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读《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可以领略全书浓厚的诗意,而且对于学习诗词的写作、领悟小说的意蕴大有裨益。《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我们学习诗词创作的典范。就其形式而言,包括了古体诗、近体诗等;①__________,有咏怀、咏物、即事、即景等;就诗的创作方法看,有的限韵,有的限题,有的限时;等等。这些诗词②__________,而是为小说中性格各异的人物而写。薛宝钗恪守礼教、城府深沉,所以她写的诗含蓄浑厚、积极向上;林黛玉③__________,其诗也清逸脱俗、风流别致:史湘云性格大度、潇洒风流,其诗则格调清新、豪放不羁。《红楼梦》中的诗词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把小说语言的表达效果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林黛玉是诗性人物,她通过诗来宣泄情感,支撑生命。她不仅在大观园公共场合和姊妹们吟诗联句,也在私人空间通过吟诗抒发感情。第二十七回,芒种节时,黛玉感到“众花皆卸,花神退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便吟成了长诗《葬花吟》,为已经谢去的飞花惋惜,更为自己的命运悲叹,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她的孤苦伶仃。书中还用大量的联句排律和谶语诗,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映射家族兴衰……可以说,《红楼梦》对诗词的运用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在中国小说史上独树一帜。(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埋葬落花,一首《葬花吟》道出了无尽悲愁。请你结合原著简要分析其葬花时伤感的原因。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稳字当头,于平稳中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有人说,进取为先,锐意进取才能开拓全新领域。请结合以上材料,以“稳与进”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说当今热度最高的网络语言,“内卷”当仁不让,各大主流媒体关于“内卷”的讨论层出不穷,简直“万物皆可卷”。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下,已有千万级的浏览量,数百条回答涉及求职、晋升、育儿、升学、婚恋各个领域。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据考证,“内卷”原本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一文中提出,意思是“边际效用递减、没有发展的增长”。后来,中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据此解释为什么当时的社会运行没有出现大突破。如今作为网络热词的“内卷”,显然没有那么深奥的学术含义,而是带上了调侃的意味,其最早流行可能源于几张清华学霸的照片,有同学边骑自行车边看电脑,因其过分努力的行为给旁观学生带来焦虑和压力,被称为“清华卷王”。由此生发的网络用法层出不穷。可以作为名词,如“人生是张饼,内卷是宿命”;可以作为动词,如“今天你又内卷了吗”;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这个人也太内卷了”。从学术意义上的“内卷”到网络语言中的“内卷”,它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在网络语言中,“内卷”主要表达以下几种隐含意义:竞争的白热化导致竞争的无序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让整个群体在这种“不良竞争”中受损。比如外卖小哥原本有10分钟送餐时间,结果有人通过提速、占道等不良竞争行为,提前几分钟抵达,公司通过大数据计算,觉得他们还能再快,就会进一步缩短送餐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外卖小哥尽管已经非常努力,甚至因闯红灯等行为有生命危险,但规定的送餐时间却越来越短,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过度精益求精带来无意义的重复。比如新时代的母亲们在育儿活动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往粗糙的养育方式被过度精细化取代,各种紫外线消毒奶瓶、针对婴儿不同部位的护肤品层出不穷,各位母亲绝不敢让娃输在“起跑线”,这被戏称为“母职的内卷化”。大众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入无处不在的竞争。这里的意思强调了“内卷”不是主观努力、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出自被逼无奈、不努力就被别人甩下的恐惧。这一点在“教育内卷”“育儿内卷”“职业内卷”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补习班广告就利用这一点:“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词,立刻使家长产生一种焦虑,从而被胁迫进入内卷轨道,结果“越能吃苦,却越过越苦”。(摘自刘心萌《要奋斗,别内卷》,《咬文嚼字》)材料二:如今,从大学生中“出圈”的“内卷”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对于正在经历“内卷”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内卷”,并从“内卷”中脱身,是一个重要课题。当大学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严把教学关、为大学生增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大学生也就自然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业压力。压力并不是逃避的借口,适当的学业负担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良药。但是,如何积极看待这样的压力,不仅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需要高校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告诉记者。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的困惑,让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2019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陈阳表示,“内卷化”本身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在中国,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最早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有学生把“内卷”看成竞争,认为高强度的竞争使人精疲力竭。“严格来说,这种理解其实脱离了吉尔茨、黄宗智的初衷”。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涵宇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也时常陷入“内卷”中。“比如说,有的毕业生找工作,如果我看你发朋友圈说,你这周参加10场宣讲,下周我就铆足劲儿参加20场,而且我的简历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甚至付费去排版美化。”于涵宇说,“现在内卷更多地表达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作为辅导员,我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去思考,不要让自己进入这个陀螺式的死循环中。”于涵宇表示,自己经常向学生强调要有“思维意识”。她认为,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陈阳认为,无论是相对于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面对“内卷”都是一项挑战。她表示:“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摘自叶雨婷《大学生的“内卷”是竞争还是内耗?如何不被“卷”?》,《中国青年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吉尔茨和黄宗智所说的“内卷”,其逻辑思维过程,都是从农业生产现象推演到社会发展现象。B.网络上的“内卷”一词,既有调侃意味,也反映人们因他人过分努力而带来的焦虑感和压力感。C.文中所举外卖小哥的例子,说明那些本想获取优势的不良竞争行为,反而有损整个群体的利益。D.简单地把“竞争”当成“内卷”,认为竞争是一种无效的消耗,这种理解违背了学者们的初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词语的意义是不断演化的,从学术的“内卷”到网络语言的“内卷”,语义发生了明显的转变。B.家庭养育过于精细会导致母职的内卷化,与之相比,粗糙的养育方式反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C.如果家长摆脱环境的胁迫,主动地选择内卷,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就有可能挪脱焦虑情绪的困扰。D.竞争压力不一定带来“内卷”,大学生不应以“学业压力大,反对内卷”为借口选择“躺平”。(3)下列选项,属于上述材料所说的“内卷”范畴的一项是CA.学习语文时,老师采取小组竞争方式,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积累语言,积淀文化。B.技校木工师傅让学徒们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精益求精,打磨出精致漂亮的木制器具。C.为了拿到高分,学生们纷纷把老师本要求写的五千字的论文,写到八千甚至上万字。D.为了钓到一条大鱼,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出海八十多天,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架。(4)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来看,正常“竞争”和“内卷”有怎样的区别?请简要概括。(5)请结合材料,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摆脱内卷、获得真正的成长。【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相应范畴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范畴,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都是从农业生产现象推演到社会发展现象”错误,从吉尔茨的著作《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来看,他并没有将内卷推演到社会领域。故选A。(2)A.“语义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错误,原文认为,内卷一词“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指称对象泛化”和“内涵不断丰富”,都不是“转变”,因此,“内卷”一词的语义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B.“粗糙的养育方式反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错误,文章反对过于精细化的养育方式,但这并不等于承认粗糙的养育方式更利于孩子的成长。C.“主动选择内卷……就有可能摆脱焦虑情绪的困扰”这一观点有误,从题目《要奋斗,别内卷》和文章内容来看“内卷”是作者所反对的一种无效竞争方式。D.正确。故选D。(3)“内卷”一词有两个要点:第一,它属于“竞争”;第二,它不能带来成长。A.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他们有成长。不属于“内卷”范畴。B.通过反复训练,精益求精,木匠打磨出了精致漂亮的器具,技艺越来越精湛,这是成长。不属于“内卷”范畴。C.“要求写的五千字的论文,写到八千甚至上万字”目的是拿到高分,是一种“竞争”,属于“内卷”范畴。D.桑迪亚哥虽然一无所获,但他获得了精神的成长。不属于“内卷”范畴。故选C。(4)①从目的来看,依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可知竞争的主体大多往往有清楚的目标,而内卷的主体大多没有清晰的规划。②从过程来看,依据“竞争的白热化导致竞争的无序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可知竞争需要遵守规则,而内卷呈现无序化的特点。③依据“众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入无处不在的竞争。这里的意思强调了‘内卷’不是主观努力、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出自被逼无奈、不努力就被别人甩下的恐惧”可知竞争往往是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内卷则大多是主体被环境协迫的结果,是被动地。④依据“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可知从结果来看,竞争带来成长,而内卷则不会带来成长是无意义的。(5)①依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可知青年人应该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②依据“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可知青年人应该积极行动,主动地参与竞争。③依据“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可知青年人应该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认清自己,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答案:(1)A(2)D(3)C(4)①从目的来看,竞争的主体大多往往有清楚的目标,而内卷的主体大多没有清晰的规划。②从过程来看,竞争需要遵守规则,而内卷呈现无序化的特点。③竞争往往是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内卷则大多是主体被环境协迫的结果(被动性)。④从结果来看,竞争带来成长,而内卷则不会带来成长(无意义)。(5)①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②积极行动,主动地参与竞争。③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认清自己,审时度势,与时俱进。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极村童话(节选)迟子建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大轮船拉笛了。起锚了。船身在慢吞吞地动了。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和弟弟。我真想哭。妈妈真狠,把我一人留在这了。瞧她站在甲板上向我招手,还不时抬起胳膊蹭眼睛。她哭了。留下我,刚走,就想我了?我不愿意看她,更不想跟她招手,让她走吧。狠心的妈妈,我恨你。记得有一次,妈妈边刷洗毛主席石膏像,边跟邻居王姨唠嗑。我只不过说一句:“妈妈,给毛主席洗澡,怎么不打香胰子?”回答我的是一个火辣辣的嘴巴:“看我不把你送乡下姥姥家。”还有一次,我听收音机,乱调一气。猛然,收到了一个很好听的曲子。我听迷了,妈妈和爸爸也都听迷了。后来,里面传出了:“莫斯科广播电台,这次……”,吓得妈妈啪地关了它,并飞速地按了调谐钮,冲我道:“乱捅!就该把你扔到姥姥家,总也别回来!”于是,甩下了我这个淘气的、爱说的、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好了,现在什么都可以说了。姥姥家里有大空房子,你可以说个痛快了。在沙滩上玩了一会儿,我又想哭了。我使劲抽了一下鼻涕,仰头望着天。天上缀满了云,雪白雪白的。它们有的像兔子蜷在那睡觉,有的像猫在捕捉老鼠,还有的像狗、像鱼它们自由自在地游着、飘着。姥爷不知怎么了,这几天话特别多。小舅说他想大舅了,大舅已经三年没回来了。听姥姥说,大舅那年回家,带回好几个大西瓜。吃完后,姥爷就把子拾起来,装到那个盒子里。他平常从不动它,家里来了客人,却逢人就要打开说:“这是大儿抱回的西瓜,吐的子呢!”等到别人连连点头,啧啧夸赞,他才满足地小心翼翼地放好。那样子,就跟他喝酒时,慢慢地端起盅,轻轻地抿,生怕弄洒、喝漏了一样。“爱吃西瓜吗?”他问我。我点点头,他并没在意,只管说:“你大舅那次回来,就带回了大西瓜。吃起来沙凌凌、甜丝丝的。”他醉了似的,眯着眼,惬意地有节奏地拍着腿。“东头的老苏联,见过吗?”“谁?”自从住到姥姥家,我还不曾到东头去过。咳,说这些做啥。不说了。他扔下我,竟自蹒跚着走了。夏天的夜晚凉爽极了。青蛙在江边不时地呱呱着。满天星星密布,空气真新鲜。我睡不着了。我在想姥爷,想那天他到大菜园里对我讲的话。我越想越奇,忍不住推醒姥姥,问她:“‘老苏联’是谁?”“东头的。”“是站在窗前就能望见的,那个种了好多毛嗑的人家吗?”“嗯。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天大亮了,太阳升得老高。我沿着干得裂了缝的田埂,向东走去。那个房子可以望见了:满院子的向日葵,黄泥抹的墙上挂着一串鲜红的辣椒、一串雪白的大蒜和一把留做菜籽的香菜。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可它今天确确实实开了,不是梦吧?走出来了,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色头巾的老奶奶!我站在苞米地,她站在那里,隔住我们的,是一排低矮的、倾斜的、已经朽了的柞木。我的心打鼓似的咚咚直跳“小姑娘,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我采猪食。”“几岁了?”“七岁。”“上学了吧?”“没有。”“愿意识字吗?”“愿意!”她把着柞木杆子,我也把着。我仰着头,她低着头,我们的眼光相交在一起。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在梦中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我穿个项圈戴吗?”她先是睁大了一下眼睛,随后拨着障子,伴着一阵咔嚓咔嚓的柞木杆倒下的脆响,她倾着身子过来了死死地搂住我!“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可能她听到了我的哼哼声,她松开我,我终于可以大口地喘气了。不知不觉,我跟着她,穿过菜园,来到院子,走进屋门。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她到厨房去了。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她跟我说,上这里来不要对别人讲。当然,我全部同意了。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不一会,起风了。云变成了淡灰色,挤成一堆,抱成个铅灰色的大团。我在想东头的老奶奶。她现在做什么呢?对了,她怎么就一个人呢?我真想立刻就弄明白它。我想问姥姥,可一想起老奶奶的话,立刻打消了那个念头。姥姥抱柴做饭了。厨房里传来烧火的噼啪声和嚓嚓的切菜声。我穿上塑料凉鞋,向老奶奶那跑去。是开门使屋里亮了,还是我不小心弄出了声?反正,她马上发现了我。她奔过来,蹲下身,拍着我的脸蛋。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她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我这样问,老奶奶怎么会不伤心呢?我打算搂住她的脖子,就势撒个娇。不料,她笑着说了:“不早了,看你姥等急了。是吃饭的时候了。”“嗳。”我答应着,站起来,磨磨蹭蹭地向门口走。推门时,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我因为调皮、话多,所以被妈妈“扔”在了姥姥家,这体现了妈妈的狠心和冷酷,也让我产生了愤怒和怨恨。B.姥爷谈到“老苏联”时欲言又止、老奶奶交待我不要对别人讲,都暗示了特定社会环境和老奶奶的特殊身份。C.我对老奶奶充满好奇,并试图探索老奶奶的人生经历,既是出于儿童的天性,也是由于老奶奶对我的好。D.老奶奶待人和善,热爱生活,对我关爱有加,却不被一些人所容,这暗含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隐隐的批判。(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小说叙述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我被送到姥姥家,到我与老奶奶交往,思路清晰,叙述详略得当,轻重合宜。B.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独特而富有韵味,既展示了北极村特有的风物,又烘托了人物形象,舒缓了叙事的节奏。C.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多用方言俗语,通俗易懂,地域特色鲜明,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文化归属感。D.本文有明显的诗化特征,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形象都不鲜明,但有含蓄隽永之美。(3)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何好处?(4)有人说“北极村是忧伤的,可这忧伤仍与温暖共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视角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小说,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这体现了妈妈的狠心和冷酷”错误。孩子多嘴,就将孩子送到农村,并非母亲狠而是因为这个社会的言论禁锢,人人如履薄冰,以至母亲都不放心孩子,担心孩子言多必失,孩子的多嘴会闯出祸事,体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故选A。(2)D.“人物形象都不鲜明”错误。苏联老奶奶在孤独中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却能待人和善,热爱生活,对我关爱有加,展现人性之美,人物形象鲜明。故选D。(3)结合“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沿着干得裂了缝的田埂,向东走去。那个房子可以望见了:满院子的向日葵,黄泥抹的墙上挂着一串鲜红的辣椒、一串雪白的大蒜和一把留做菜籽的香菜”可知,这是发生在七八岁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儿童为叙述主体,通过7岁女孩的视角,呈现生活纯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和弟弟。我真想哭。妈妈真狠,把我一人留在这了”运用了短句,“雪白雪白”“啧啧”“慢慢”“轻轻”“高高”“瘦瘦”为叠词,以儿童的语言叙事,语言浅易,简洁、多用叠词和短句。以儿童和儿童化的人物为主要形象,结合“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在梦中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我穿个项圈戴吗?’”“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可知,苏联老奶奶的言行和女孩一样,呈现出孩子气。以儿童的眼光,创设了童话般的情境,结合“天上缀满了云,雪白雪白的。它们有的像兔子蜷在那睡觉,有的像猫在捕捉老鼠,还有的像狗、像鱼它们自由自在地游着、飘着”“夏天的夜晚凉爽极了。青蛙在江边不时地呱呱着。满天星星密布,空气真新鲜”“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可知,北极村天上缀满了雪白的云,江边的青蛙呱呱叫,有老奶奶和她的“毛子嗑”,它们是女孩的美好童话世界。(4)结合题干“忧伤仍与温暖共生”,从作品中找到对应的情节。结合“姥姥家里有大空房子,你可以说个痛快了。在沙滩上玩了一会儿,我又想哭了。我使劲抽了一下鼻涕,仰头望着天”可知,“我”在姥姥家没有朋伴,渴望有人关爱,这是一种“忧伤”;结合“‘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图,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可知,“我”有老奶奶的亲人般的关爱,这是一种“温暖”。结合“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我这样问,老奶奶怎么会不伤心呢”可知,老奶奶命运坎坷悲苦,这是一种“忧伤”;结合“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她跟我说,上这里来不要对别人讲。当然,我全部同意了”“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可知,“我”的出现带给老奶奶亲人般的感觉,这是一种“温暖”。小说即使书写苦难,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温暖。结合“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我打算搂住她的脖子,就势撒个娇”“我答应着,站起来,磨磨蹭蹭地向门口走。推门时,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可知,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有着各自生活的不幸,但她们面对生活却能从中感知生活的美,感知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这也是一种“忧伤与温暖”。答案:(1)A(2)D(3)①以儿童为叙述主体,通过7岁女孩的视角,呈现生活纯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②以儿童的语言叙事,语言浅易,简洁、多用叠词和短句。③以儿童和儿童化的人物为主要形象,苏联老奶奶的言行和女孩一样,呈现出孩子气。④以儿童的眼光,创设了童话般的情境,北极村天上缀满了雪白的云,江边的青蛙呱呱叫,有老奶奶和她的“毛子嗑”,它们是女孩的美好童话世界。(4)①在姥姥家的“我”生活单调,没有朋友,寂寞孤独令人忧伤;但苏联老奶奶将自己对亲人的爱转移到“我”身上,“我”体会到了陪伴的温暖。②苏联老奶奶孤身一人,命运坎坷令人忧伤;“我”用儿童的纯真、真诚与老奶奶交往,让她得到安慰,体会到了人间温暖。③小说即使书写苦难,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温暖。“我”与苏联老奶奶在孤独中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却始终能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爱,展现人性之美,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温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④。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节选自《孔子家语•辩政第十四》)【注】①谲谏:直接指出问题而委婉地规劝。②戆谏:刚直地规劝。③降谏:低声下气地规劝。④风谏:同讽谏。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材料二:齐桓公谓鲍叔曰:“寡人欲铸大钟,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敢问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围谭三年,得而不自与者,仁也;吾北伐孤竹,划令支而反者,武也;吾为葵丘之会,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国,寡人不受者,义也。然则文武仁义,寡人尽有之矣。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君直言,臣直对。昔者,公子纠在上位而不让,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鲁境,非义也;坛场之上,拙于一剑,非武也;侄娣不离怀袄,非文也。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者无天祸必有人害天处甚高其听甚下除君过言,天且闻之。”桓公曰:“寡人有过,子幸记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几有大罪,以辱社稷。”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叔向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对曰:“君为驰底之台,上可以发千兵,下可以陈钟鼓,诸侯闻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各异也。”于是平公乃罢台。景公好弋,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节选自《说苑•正谏》)(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凡A为B不C善D遍E于F物G不H自I知J者K无L天M祸N必O有P人Q害R天S处T甚U高V其W听X甚Y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B.尧舜是唐尧和虞瞬的并称,这两位是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故后常用来代指圣人。C.社稷,分别指土神和谷神,两者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立政之基,后用来指代国家。D.“勿杀而谢之”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齐桓公想铸造一口大钟来彰显名声和功德,为此他征询鲍叔的意见,鲍叔从仁义武文四个方面直接指出其过错,使齐桓公认识到了问题。B.齐桓公根据自己曾得到谭国却不夸耀,消灭令支成功凯旋,召集会盟平息战事,拒不接受他国美玉四个方面,认为自己已具备文武仁义。C.晋平公派遣叔向出使吴国,吴国派出一艘装饰豪华的大船相迎,船中人的衣着十分奢靡,叔向汇报了这件事,晋平公由此断言吴国必灭。D.在如何处理烛雏一事上,景公要杀他以泄心中怒火,晏子故意列出烛雏的三条罪状,使景公明白烛雏无罪,景公就此作罢并向烛雏道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②诸侯闻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各异也。(5)材料二中,鲍叔、叔向、晏子三位大臣劝谏君主的方式不同,其中最符合孔子观点的是哪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评价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凡是到处做了不好的事自己还不知道的人,(即使)没有天祸也一定会有人害。天虽在最高处,但它却能听到最底下的事。消除您错误的话,上天将会听到的。“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中,“……者”意为“……的人”,因此“凡为不善遍于物不自知”做“者”的定语,语意紧密,形成“者”字结构,故其后K处应断开;“无天祸必有人害”意为“没有天祸也一定会有人害”,“无天祸”“有人害”是并列成分,句意完整,其后R处应断开;“其听甚下”的“其”为代词,代指“天处甚高”中的“天”,作“听”的主语,故其前V处应断开。故选KRV。(2)A.“所以”:……的原因/用来……的。句意:作臣子的之所以要刚正忠直迎着困难去劝谏他的君主/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B.说法正确。C.说法正确。D.“‘谢’字含义相同”错误。“谢”:道歉/告诉,告知。句意:没有杀烛雏还向他道歉/多多告知以后的人们。故选D。(3)D.“使景公明白烛雏无罪”曲解文意。由原文第四段“使烛雏主鸟而亡之”可知,烛雏确实失职,并且犯了罪。再由“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可知晏子故意列举烛雏的三条罪状是要让景公认识到,如果真的杀了烛雏就处罚过重了,而不是使景公明白烛雏无罪。故选D。(4)①“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是判断句;“萌”,萌芽;“轻”,轻视,忽视。译文:君主有过失,那是危国亡身的萌芽;看见君主有过失而不劝谏,这是忽视君主的危亡。②“闻”,听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奚敬台?以奚敬民?”;“所敬”是所字结构,是“所重视的对象”的意思。译文:诸侯听到君主(这样做),也会说:“为什么这样重视高台?用什么来重视百姓?看来只是各自所重视的对象不一样罢了。(5)根据材料二鲍叔“君直言,臣直对……除君过言,天且闻之”可知,他是列举事实直言劝谏,这符合材料一“四曰直谏”(不难理解,应指直接劝谏)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叔向借用“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这一相关事件来使平公罢台的经历可知,他这是采用相关事件进行委婉地劝谏,这应是“一曰谲谏”(直接指出问题而委婉地规劝)。根据材料二晏子看似帮景公说话,其实是想借“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说明景公不应“重鸟而轻士”。这带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符合“五曰风谏”(同讽谏)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可知,晏子的劝谏方式最符合孔子观点。答案:(1)KRV(2)D(3)D(4)①君主有过失,那是危国亡身的萌芽;看见君主有过失而不劝谏,这是忽视君主的危亡。②诸侯听到君主(这样做),也会说:“为什么这样重视高台?用什么来重视百姓?看来只是各自所重视的对象不一样罢了。(5)晏子的劝谏方式最符合孔子观点。鲍叔直接用事实批评劝谏,属于“直谏”;叔向借用相关事件进行类比劝谏,属于“谲谏”。晏子用婉言隐语来启发君主,属于“讽谏”。由材料一可知,孔子认可婉言隐语的劝谏方式,即讽谏。因此,晏子的劝谏方式最符合孔子观点。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忠臣劝谏君主,有五种方法:第一种是委婉而郑重地规劝,第二种是刚直地规劝,第三种是低声下气地规劝,第四种是直截痛快地规劝,第五种是以婉言隐语规劝。这些方法需要揣度君主的心意来采用,我愿意采用婉言隐语的方法来规劝。“作臣子的之所以要刚正忠直迎着困难去劝谏他的君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要纠正君主的过错,改正君主的失误。君主有过失,那是危国亡身的萌芽;看见君主有过失而不劝谏,是忽视君主的危亡。材料二:齐桓公对鲍叔说:“我想铸造一口大钟,来显示我的名声。我的作为,难道比尧舜差吗?”鲍叔说:“请问君主您的作为。”齐桓公说:“从前,我围谭国三年,得到它而不自我夸耀,这就是仁;我北伐孤竹国,消灭令支国而凯旋,这就是武;我召集葵丘的会盟,以此平息天下的战事,这就是文;诸侯中携带美玉来朝拜的有九个国家,我没有接受,这就是义。这样,文武仁义我全都具备了。我的作为难道比尧舜差吗?”鲍叔说:“君主您直言,我也直率地回答。从前,公子纠为兄,在上位您却不谦让,这不是仁;违背先祖太公的遗言去侵犯鲁国,这不是义;在会盟台上,屈服于(曹沫的)一把剑,这不算武;姊妹侄女不离怀抱,这不是文。凡是到处做了不好的事自己还不知道的人,(即使)没有天祸也一定会有人害。天虽在最高处,但它却能听到最底下的事。消除您错误的话,上天将会听到的。”齐桓公说:“我有过错,幸亏您记住了它,这是国家的福气。如果不是您赐教,我几乎犯下大的罪过,使国家受辱。”晋平公派叔向到吴国访问,吴国人装饰了大船来迎接他。船左五百人,船右五百人;有穿豹皮绣衣的,有穿狐皮锦衣的。叔向回国后将这些情况告诉了晋平公,平公说:“吴国大概快要灭亡了吧?为什么这样重视舟船?又用什么来重视百姓?”叔向对他说:“君主您修建驰底高台,上面可以发兵千人,下面可以陈列钟鼓器乐,诸侯听到君主(这样做),也会说:‘为什么这样重视高台?用什么来重视百姓?’看来只是各自重视的对象不一样罢了。”于是晋平公就停止建造驰底高台。齐景公喜好用弋射禽鸟,派烛雏主管禽鸟但他却让禽鸟飞走了,齐景公大怒想要杀死烛雏。晏子说:“烛雏有罪,请让我把他的罪过列举给他,然后再杀死他。”齐景公说:“行。”于是晏子就把烛雏叫到齐景公的面前,列举他的罪过,说:“你为我们国君掌管禽鸟却让它们飞走了,这是第一重罪;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重罪;让诸侯知道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看重禽鸟而轻贱士人,这是第三重罪。”晏子列举完烛雏的罪过,就请(景公)杀死他。齐景公说:“算了吧。”没有杀烛雏还向他道歉。4.(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其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盛唐边塞诗大多表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多把英雄的形象寄寓在伟大战争的胜利背景下来展现,这两首诗都体现出这一特点。B.王诗的次句写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着力表现了大唐军队出征时的迅猛凌厉,充分展现了唐军的气势和威力。C.李诗写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将军,首句写他经历了上百场战争,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D.李诗描写战争的过程时,只用“城南已合数重围”一句,就写出了战况十分危急,言简意丰,让人为将军面临的严酷考验悬心吊胆。(2)同为盛唐边塞诗的杰作,这两首诗在刻画戍边将士的形象上却颇有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两首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首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A.“这两首诗都是这一特点的典范作品”错,李白的诗是把将军英雄的形象放在一场败仗的突围战的背景下来表现的,从诗里“已合数重围”“独领残兵千骑归”可以看出。故选A。(2)李诗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百战沙场碎铁衣”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独领残兵千骑归”中“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王诗则写的是支部队,“红旗半卷出辕门”,写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由此可见,李诗刻画的是将军个体形象,王诗刻画的是将士群体形象,两诗形象的表现类型不同。李诗“城南已合数重围”,写这是一场突围战。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选中敌军的一员悍将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王诗先写“红旗半卷出辕门”,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再写“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看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由此可见,李诗是在一场败仗中来写将军的率队突围,王诗则是一场摧枯拉朽的闪电战,结果是大胜而归,两诗背景条件不同。李诗正面描写战争过程,写将军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接着写“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像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像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王诗则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战争,先是环境烘托,“大漠风尘日色昏”,写风沙遮天蔽日连日色都看不出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由此可见,李诗是正面描写,王诗侧面描写,通过环境背景的烘托和暗示,并用战斗的结果来衬托。两诗运用的技巧不同。答案:(1)A(2)①形象的表现类型不同:王诗刻画的是将士群体形象,李诗刻画的是将军个体形象。②背景条件不同:王诗是一场摧枯拉朽的闪电战,结果是大胜而归;李诗则是在一场败仗中来写将军的率队突围。③运用的技巧不同:王诗侧面描写,通过环境背景的烘托和暗示,并用战斗的结果来衬托,李诗是正面描写。译文:第一首: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第二首: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赏析:第一首: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第二首: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诗人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其中,“碎”字下得绝妙,颇值玩味。将士的铠甲都已冻碎难着,令人宛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军将士因长期作战,来不及休整,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