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易中天《读孔得仁,读孟得义》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人称之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但与《论语》相比,它的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更细致。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孟子“仁政”主题名言选读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孟子“仁政”主题名言选读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仁者无敌。【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抛弃君主的人。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第一层(开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第二层(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第三层(由是观之——不足以事父母),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论证过程提出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举例论证孺子将入井排比犹四体比喻论证四心—四端可行不忍人之政对比论证扩充“四端”足以保四海不足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有“四端”若火、泉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孟子荀子思考: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呢?人要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之意,这就告诫我们,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只有经过后天不断地培养呵护,这些萌芽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能拥有“圣心”,从而成为一个仁者。(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在哪方面比较擅长呢?”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极盛大,极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它作为一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匹配,否则就会萎靡不振。这是集聚仁义道德才能生成的,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萎靡不振了。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集义养气,不要纠正它,心中不要忘记它,但也不要去帮助它生长。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拔高禾苗的人,,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促使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快步走到地里去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很少。认为养护禾苗没有用处而舍弃的人,是不给禾苗除草的懒汉;帮助促使禾苗生长的人,就是拔禾苗的人,不仅是没有好处,而且还损伤了禾苗。“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公孙丑问:“什么叫做理解别人言辞呢?”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从心里产生,必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会对国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他却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既然这样,那么您己经是圣人了吗”孟子说:“唉呀!这说的是什么话呀?当初子贡问孔子说:‘先生是圣人吗?’孔子说:‘圣人,我还做不到,我学习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觉得怠倦。’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子贡说:‘学习不感到满足,是智慧;教育学生不觉得怠倦,是仁德。有仁德而且有智慧,先生已经是圣人了!’那圣人,孔子不敢自居,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课后补充资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喜怒哀乐等情感尚未表现出来时,这种状态称为“中”。当人的情感外露时能适中且有节度,这种状态就称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本。“和”则是天下共同遵循的大道。当达到了“中和”的境界时,天地就会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万物也会得到滋养和生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追问其中不懂的问题,慎重地思考其中的道理,清晰地辨别其中的是非,坚定地实践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要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