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4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一、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1.(2分)(2016七上·蒲江月考)考古界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2分)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A.周幽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平王

3.(2分)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A.《史记》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4.(2分)(2017七上·巴彦期中)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编钟

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5.(2分)(2016七上·东台期中)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是根据什么方法,来实现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顺利更替()A.势力强弱

B.血缘关系

C.民主选举

D.年龄大小

6.(2分)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殷

D.平王东迁

7.(2分)(2016七上·长春期中)春秋时期,各霸主相继称霸中原,其正确顺序是()①齐桓公

②晋文公

③楚庄王

④秦穆公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8.(2分)(2017七上·兴城期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

9.(2分)(2016七上·临河期中)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10.(2分)(2017七上·大丰期中)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A.周王室地位下降

B.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D.为了恢复周王室的威望

11.(2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B.颁布均田令

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奖励耕战

12.(2分)(2016七上·惠来期中)“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A.庞涓

B.孙武

C.韩非

D.孙膑

二、改错题(共3题;共7分)13.(2分)孔子的学说被记录在《________

》里。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________

》。14.(3分)公元前________

年,齐桓公在________

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正式承认了________

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15.(2分)铁农具的使用出现在________

时期,________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三、综合题(共3题;共50分)16.(10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请回答:(1)该图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他属于哪个等级?17.(20分)(2017·庆云模拟)教育引领人探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

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如下图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图1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教育思想?(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武则天是如何发展该制度的?该制度对促进文化发展有何积极意义?(3)图2中的“大学堂”是近代什么运动的重要成果?它在我国教育史上有何地位?图3文件的颁布有何标志性意义?(4)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该工程在全国基本实现是在哪一年?18.(20分)(2018七上·高邮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材料一中的“商君”实行变法受到谁的支持?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