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7.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7.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7.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7.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标检测知识梳理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课程标准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事;通过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时间:1947年开始。法律依据: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_____》。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结果: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跃进大别山:________年夏,刘伯承、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__的序幕。人民解放战争1947邓小平战略进攻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背景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中共中央认为____________的时机已经成熟。名称时间作战区域指挥者参战部队结果/意义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东北地区(锦州、长春、沈阳等)林彪、罗荣桓东北野战军解放________全境。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________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解放了____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战略决战东北徐州

长江中下游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名称时间作战区域指挥者参战部队结果/意义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北平、天津、张家口为主的华北地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野战军与华北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编,________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意义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傅作义北平主力召开时间/地点: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目的: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主要内容:(1)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制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南京解放: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1949南京台湾【唯物史观】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项目国民党方面中国共产党方面政治实行一党独裁,缺乏民主,政治腐败。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与正确领导。经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垄断国家财富,百姓生活困难。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军事战略错误,军队厌战,士气低落。中共中央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民心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丧失民众支持。人民解放战争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战争,深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不同的城市见证着人民解放战争各个阶段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白山黑水】材料一东北解放纪念碑

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广场矗立着一座东北解放纪念碑。东北解放纪念碑采用三角亭式碑形,主碑设计为变形的三角形子弹,主碑下部三面刻有三个相连的英文字母“V”,并以40只展翅飞翔的鸽子浮雕烘托,“V”是英文“胜利”(victory)一词的首写字母,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主碑外侧是顶部相连向下呈三角形环绕主碑的三条拱带,象征着三省人民对英烈的崇敬和悼念。(1)根据材料一,指出和纪念碑相关的战役,并分析东北解放纪念碑传达的核心思想。(4分)

战役:辽沈战役。(2分)核心思想: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热爱,对革命英烈的崇敬和缅怀。(2分)【古都新生】材料二

北平和平解放,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了故宫、中南海等珍贵文物古迹,保留下来了石景山发电厂、自来水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也保留下来了在各方面具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才……北平和平解放不久,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北平和平解放,使东北、华北、华东、中原以及陕甘宁边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以各大解放区为基础的强大后方。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年间,以和平方式争取国民党军起义、改编和投诚,占解放军歼敌总数的40%以上,有力推动了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摘编自邵维正《北平和平解放的战略意义》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6分)

保护了文物古迹;保留了大批企业、专家学者和技术人才;巩固和发展了解放区;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等。(任答三点即可,6分)【钟山风雨】材料三

下面是1949年4月《南京日报》头条标题。4月20日:“对共军渡江要求,政府将加以拒绝”4月21日:“希以平等精神考虑,政府正式答复中共”4月22日:“李代总统将下令,疏散非战斗人员”4月23日:“中共发动全面攻击,当局采取紧急步骤”4月24日:“治安维持会成立,筹备欢迎解放军”4月25日:“百万市民夹道欢呼,解放军进入南京”(3)根据材料三,概括《南京日报》头条标题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原因。(4分)

变化:从关注南京国民政府对人民解放军的态度,转变为欢迎人民解放军。(2分)原因:渡江战役取得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人民解放军军纪严明,深得民心。(任答一点即可,2分)达标检测★知识点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与以下图片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关联度最高的文献是(

)A.《论持久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2.(2023长春)1947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等,以乡或村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均田免赋 B.减租减息C.耕者有其田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3.“改革已经将解放军攻势所及地区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这段话强调了(

)A.国家前途的预见性 B.农业发展的必要性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土地政策的重要性D★知识点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4.(2023江西)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转战鲁西南,一个多月后,大军分三路进军直插敌人战略纵深。这一军事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C5.(2023丹东)下面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战役示意图。此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A6.(家国情怀)下面是淮海战役纪念馆中的“十人桥”场景复原图,描绘的是在追歼黄百韬兵团的堰头镇战斗中,我军某部被一条河流挡住了道路,十位勇士冒着严寒跳进河水,以身体当桥桩,架起一座“人桥”的壮举。该壮举体现出解放军战士(

)A.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B.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C.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D.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A7.“就对方而言,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我方说,走到今天这一步,自然不敢妄言胜利。一定要讲失败,那是我傅作义个人的失败。以一个人的毁败,换取诸位和数十万将士的新生,不容我犹豫计较。”这段台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东北全境 B.淮海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渡江战役C8.(教材素材)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转移到恢复与发展生产上来。据此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

)A.北伐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B.红军长征基本结束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C9.(2023重庆)(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长江岸边,木帆船、渔船是百姓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命根子,但他们纷纷支援渡江战役。这充分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

)A.人民战争的胜利 B.先进武器的胜利

C.经济实力的胜利 D.国际声援的胜利A10.(唯物史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变更(见下表),其变更的主要依据是(

)

A.地主阶级剥削程度 B.革命性质的变化C.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D.革命形势的需要时期政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11.(2023佛山模拟)史学家金冲及将人民解放战争定性为“人心向背的较量”,解放军在各方面都得到民众的极大支持,而国民党军队一闯入解放区,就消息不灵,情况不明,时时遭受袭击,进退失据。这主要是因为(

)A.国共军事力量发生根本变化B.土地改革凝聚了革命力量C.国民政府重点进攻策略失败D.解放战争已进入反攻阶段B12.(时空观念)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提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这段话确定了(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的作战方针

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作战方针C.从防御作战转向反攻作战的方针

D.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的作战策略C13.(家国情怀)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毛泽东指示:解放军入城时的路线必须经过东交民巷,不仅要走出气势,还要走出军威。此举意在彰显(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已经实现

B.彻底消灭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坚强决心C.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定意志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C14.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如《怎样种棉》《城市和乡村》等充分结合革命战争形势和具体实际编写的教科书。这反映出当时的教科书编撰活动(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要求

B.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表现C.配合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D.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C15.(初高衔接)下图所示纸币是1949年国民政府发行的,它是中国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按当时上海一石米的价格计算,这张“陆拾億(亿)圆”纸币只能买到77粒大米。这枚纸币可以用来研究(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B.人民币开始统一发行的紧迫性C.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D.新中国初期稳定物价的可能性C1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推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D.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D17.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1946年5月《五四指示》发布以来土地改革的经验,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此外,对若干特殊土地财产及分配中若干特殊问题的处理办法、土地改革执行机关及保护工商业等,也作了具体规定。——摘编自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土地法大纲》通过的原因。(6分)

特点:实行耕者有其田;对地主、富农、工商业者以及特殊问题,分别对待。(4分)原因: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需要。(任答一点即可,2分)材料二

下面是194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