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1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2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3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4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教材)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知道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知道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3.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4.了解山顶洞人的特征,知道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教学重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特征北京人的发现以及北京人的特征山顶洞人的特征教学难点元谋人的特征北京人的特征山顶洞人的特征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的特殊之处。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设疑导入,从达尔文猿身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多媒体出示人类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而来。2.多媒体出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的图片。教师提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提示:(1)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说明古人类生存地临近水源。(2)靠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和是否能够使用火来判定。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伴随元谋人牙齿的出现,还有一些石制品,属于旧石器,其形状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统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炭屑和烧焦的骨头及动物化石。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00万年。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老师进一步提问:牙齿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这些石制品是做什么用的?提示:告诉我们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生活年代。这些石制品是作为打制石器用来进行生产生活的。板块二北京人1.头盖骨的分量——关注“北京人”。资料: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3枚人类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1929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5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震惊国内外。老师提问:北京人的体貌特征、脑容量特点以及寻找丢失头盖骨的意义。提示:北京人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平均为1088毫升。寻找丢失的头盖骨,对研究我国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内容,并提问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提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内容,并提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提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板块三山顶洞人1.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后老师提问:山顶洞人生活年代、地点、外貌特征、生产工具、用火情况。提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内容,并提问: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提示: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死者。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3.教师提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提示: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过集体生活。板书设计对比项/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20万年距今约3万年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头部特点保留猿的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能够制造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打制石器、骨器能否使用火天然火可能知道人工取火组织形式群居集体生活当堂达标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在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的哪一种考古发现最能直接证明他们是人而不是动物?(D)A.头盖骨化石B.炭屑和烧骨C.动物化石D.粗糙的石器2.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想获得关于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科学的方式是(D)A.神话传说B.小说描写C.学者推断D.考古发现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C)A.都发现于黄河流域C.都会制作工具B.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D.都懂得人工取火教学反思作为地球上的高级生物——人类,当我们在思考自我,思考社会,世界与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规律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优胜劣汰”的法则,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而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则向我们还原了人类最真实、最残酷的生存环境,在与自然界的不断斗争过程中,不断磨合,一步步走向颈部,走向文明。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目标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寻找图中信息的能力。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大汶口文化的特征教学难点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展示:《白虎通》原文“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提出问题,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了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人类由采集狩猎生活开始向农耕生活转变。设疑导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课堂探究板块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多媒体出示各地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和粟粒。教师提问:以上图片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2.教师引导继续提问:随着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人类生活有了什么新变化?提示: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人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板块二稻作农业的繁荣1.多媒体出示关于河姆渡遗址考古史料、骨耜和稻谷、干栏式建筑、猪纹陶钵等图片。教师提问:能从图片中汲取哪些关于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信息?提示:河姆渡人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人工栽培水稻,住干栏式建筑,会打水井,家畜以猪、狗为主,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等。河姆渡人还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2.多媒体出示干栏式建筑图片。教师提问:为什么河姆渡人会居住在这样的房屋中?提示:因为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通风,防虫蛇猛兽,房屋下还可以饲养家畜。板块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多媒体出示关于半坡遗址的考古史料、磨光的石器、大量的粟粒、骨制的箭头、渔叉、渔钩、尖底瓶、彩陶盆、纺轮、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等图片。教师提问:能从图片中汲取哪些关于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信息?提示:半坡人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他们种植粟、黍,饲养猪、狗等家畜;使用弓箭、渔叉等进行渔猎;也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半坡人制作乐器陶埙,会纺织、制衣。2.多媒体出示半地穴式房屋图片。教师提问:为什么半坡人会居住在这样的房屋中?提示:因为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地区,半地穴式可以冬暖夏凉。3.教师提问: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但是在房屋的样式和种植的农作物方面有差别,你能说出原因吗?提示:结合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分析出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差异。4.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13页,讨论总结大汶口文化的特征。提示: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5900-44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人们能够制作较为精致的陶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英国一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导游,你不会向客人介绍的是(A)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C.种植粮食作物粟D.种植粮食作物粟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B)A.劳动技术不同 B.自然地理条件不同 C.饮食习惯不同D.劳动工具不同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这个演进过程的根本原因是(D)A.建筑技术的进步B.饲养水平的提高C.人工取火的发明D.生产工具的改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答历史知识,培养情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进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原则。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目标1.知道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的特征。2.明白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考古发现的内容与意义。3.熟悉炎黄部落联盟大败蚩尤的史实和禅让制。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孩子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涿鹿之战;禅让制。教学难点炎黄部落联盟;禅让制。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资料展示《黄帝陵》。教师介绍: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这里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为什么黄帝陵会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敬仰?学习这一课,了解原因。课堂探究板块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15页,归纳总结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的特征。提示:大约在5000多年前,早期城市逐步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2.多媒体出示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图片。教师提问:以上图片反映了红山文化的什么特征?提示: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讨论,讨论后提问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提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板块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1.多媒体出示良渚古城图片及考古纪录片片段。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16页内容,找出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提示: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在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2.教师提问:以上提炼出的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反映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进行点拨: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3.多媒体出示陶寺古城图片及考古纪录片片段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教师提问:根据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及书中内容,可以对陶寺古城得出什么认识?提示:陶寺古城距今约4300-4000年。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大型墓地集中分布,阶级分化严重。发现了有可能是观象台的遗迹。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板块三远古的传说1.幻灯片展示《距今四五千年时中原地区部落分布图》,教师介绍阪泉之战、涿鹿之战。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的?提示: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斗争和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后来演化为华夏族。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禅让制的定义、禅让制传位的原则、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的顺序。提示: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禅让制传位的原则是要传位给贤德之人,继承顺序是尧、舜、禹。4.播放视频:《大禹治水》,讲述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大禹治水的精神。提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5.总结本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和远古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提示: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是当时留下的实物史料,具有真实性,考古发现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从实证上证明中华文明起源;远古传说为我们寻找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佐证。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嫘祖C.尧和舜D.隶首和大禹2.《史记》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反映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C)A.世袭制 B.分封制C.禅让制D.选举制3.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B)A.艰苦奋斗精神B.无私奉献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民族主义精神教学反思学习了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以及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我们的民族,没有理由不热爱我们的祖国,引导学生相信中华民族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伟大祖国会更加富强。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目标1.了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局面的形成。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3.识读西周贵族等级示意图,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4.了解夏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感悟朝代兴衰的历史。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分封制教学难点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i)氏。”这是《史记·夏本纪》中对禹建立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后继的商朝和西周,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夏商西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利用课本导言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课题。课堂探究板块一夏王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重要事件、灭亡时间等。提示: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2.教师提问:(1)禹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2)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提示:(1)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2)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3.问题思考: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提示: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句话的意思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4.夏王朝的统治资料:遗址内发现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老师进一步提问:他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相差很大,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夏王朝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夏王朝注重祭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5.展示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夏王朝后期的统治状况并对末代君主桀做出评价。提示: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也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位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征发百姓服劳役,不分昼夜饮酒乐,他把自己比作太阳。但是由于他的暴政,人民甚至希望能与他这个太阳一起灭亡。在他的统治下,夏朝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板块二商朝的统治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24页内容,完成表格并思考为什么汤执政时期商朝能够强大起来。提示: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思考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提示:躲避战乱、自然灾害;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经济等。3.展示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商朝灭亡的原因。提示: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末代商王纣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板块三西周的兴亡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26页内容,完成表格并思考材料研读题。提示:对商王汤、周武王通过战争推翻旧王朝持肯定立场与态度。2.展示利簋及铭文拓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牧野之战的史实及认识史料的价值。提示: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26页内容,带领学生梳理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提示:目的、分封依据、分封对象、主要诸侯国、诸侯权利、诸侯义务等4.教师给学生讲述西周后期“国人暴动”“烽火戏诸侯”等历史故事。5.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与灭亡过程,总结朝代建立和灭亡的历史规律,从中得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历史启示。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新考法·朝代更替】(山东济宁曲阜期末)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B)A.商朝→夏朝→西周B.夏朝→商朝→西周C.商朝→西周→夏朝D.西周→商朝→夏朝2.【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广东河源江东新区期末)“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首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D)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教学反思这堂课有大量的概念使学生们难以理解,采用图片、归纳总结等深入浅出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历史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效果良好。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1.通过将春秋时期与西周时相关制度进行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王室衰微的原因与后果。2.立足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知道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霸主,掌握诸侯争霸的影响,认识争霸战争的利弊。3.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理解周王室衰微和诸侯崛起的史实知道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特征,理解发展与变革的关系。4.立足唯物史观,了解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分析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重点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教学难点王室衰微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展示卧薪尝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等成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语背后的典故。通过这些成语认识春秋时期动荡的社会特征。设疑导入,从成语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王室衰微1.多媒体展示夏、商、西周、东周时间轴。引导学生理解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提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2.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教师提问:这些史料中反映出春秋时期什么样的政治现象?提示:“礼崩乐坏”,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大国诸侯操纵政治。3.多媒体展示西周和东周分封制差异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分析王室衰微的表现。提示: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权威明显削弱,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板块二诸侯争霸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9-31页内容,带领学生梳理诸侯争霸相关知识。教师提问:诸侯争霸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提示: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打着“尊王”的口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威胁中原华夏诸国,打着“攘夷”旗号充当保护色,能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2.多媒体展示春秋争霸形势图,讲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过程中的成语故事。提示: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成语有卧薪尝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等。3.多媒体展示三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提示: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板块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之前相比有何好处?提示: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内容,并提问:春秋时期的手工业有哪些发展?提示: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3.教师提问:春秋时期的商业有哪些发展?提示:产品的增加,使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广东珠海香洲期中)西周时,天子要视察诸侯国,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而到了东周,视察与朝见几乎没有举行过,周天子财政拮据,甚至向诸侯“告饥”“求金”“求车”这说明当时(A)A.周代社会制度渐遭破坏B.周天子不善经营与管理C.诸侯已完全取代周天子D.全体诸侯已经发家致富2.(教材P29情境导入改编)(山东德州期末)右图为山西出土的青铜牺尊,牛鼻穿有环,据此推断正确的一项是(B)A.牛鼻穿环是为了方便拖曳沉重的青铜器B.牛鼻穿环反映出此时牛可能已应用于农业耕作C.这尊青铜器可能是夏朝时期制作的D.这尊青铜器最早应出现于商朝初期教学反思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时,采用了设疑的导入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读图去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诸侯崛起争霸的经济原因,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诸侯崛起争霸的政治原因。学生通过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知道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位置、著名战役以及合纵与连横的基本史实,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懂得“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讲究策略,了解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3.了解都江堰工程,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知道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教学难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展示《徙木立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变法。通过徙木立信这个小故事导入本课,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微观上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课堂探究板块一战国七雄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课本第30页春秋争霸形势图与第34页战国形势图,并提问学生能看出什么变化。提示: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加明显;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2.多媒体出示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速记战国七雄的位置,了解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知道“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提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3.多媒体出示一段材料。材料: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性质。提示:(1)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多。(2)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3.多媒体出示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示意图,讲述这些战争的背后的历史故事。提示: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声东击西)、长平之战(纸上谈兵)。4.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和战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此时人们的感受及渴望是什么。提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有一个强大国家结束战乱、一统天下。板块二商鞅变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36页内容,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老师提问:变法的根本原因及目的。提示:(1)根本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2)目的: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36页内容,并提问商鞅变法每条内容对应产生的影响。提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以法令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提高了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方便了税收和商贸,有利于提高军事战斗力。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示:小组成员各自扮演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士兵、农民。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加以评论。4.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的影响。提示: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5.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评价商鞅变法。提示:判断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终虽被处死,但秦国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变法获得了成功。板块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6页内容,并提问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何发展。提示: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内容,梳理都江堰的相关知识。提示:背景、时间、地点、主持者、功能、作用。3.多媒体展示都江堰示意图。提示: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新考法·示意图】(广东佛山顺德期末)下图是小李制作的《战国七雄示意简图》,其中甲、乙、丙所代表的诸侯国分别是(A)A.齐、楚、秦B.晋、楚、秦C.齐、晋、秦D.秦、楚、齐2.【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广东东莞虎门期末)商鞅颁布的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商鞅变法(D)A.统一了尺寸、重量和容量B.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C.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教学反思本课的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都是本册重要的知识点。首先,用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商鞅”的徙木立信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导入新课,在设计“战国七雄”的内容时,采用了战国形势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控时间。

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特征的学习,知道百家争鸣的背景,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而树立唯物史观。2.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掌握孔子及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通过对各个学派的学习,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认识百家争鸣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构建时空观念,培养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教学重点老子及其思想主张孔子及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教学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上面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春秋战国时期几位思想家的评价,他为什么给予这些思想家这样的评价?这些思想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第7课《百家争鸣》。设疑导入,从历史学者对诸子百家的评价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老子和《道德经》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内容,完成老子相关知识的表格归纳。提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2.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以及塞翁失马的故事,引导学生归纳老子的思想主张。提示:(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2)一切事物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3.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老子的政治主张。提示: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板块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内容,完成孔子相关知识的表格归纳。提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大教育家,思想收录在《论语》一书中。2.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提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3.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孔子的政治主张,并提问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的积极意义。提示:(1)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他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2)主张实行德政,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统治者与下层人民的矛盾,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端正社会风气,弘扬正气。4.多媒体展示四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孔子的教育成就。提示: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5.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内容,并提问儒家学说的影响。提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板块三百家争鸣1.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提示: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思想上:私学勃兴,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政治上:士阶层崛起;诸侯为富国强兵网罗人才。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42页内容,完成诸子百家相关知识的表格归纳。提示: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孙武。3.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新情境·传统文化】(山东枣庄峄城期末)《淮南子·人间训》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一则寓言,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变成好事。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2.【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山东潍坊潍城期末)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D)A.孔子办私学后人们思想解放B.夏桀实行暴政引起人民不满C.西周灭掉殷商后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易中天的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组建小组,通过讨论,完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的归纳,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课的内容较多,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是比较关键的。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功能、制作工艺及特点,知道商朝高超的科技水平。2.知道甲骨文的基本史实及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关系。3.区分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并掌握历史学习的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4.初步认识、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了解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太阳神鸟金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夏商周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设疑导入,从文物图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天文、历法和医学1.多媒体出示两段史料和商朝牛骨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讲述夏商周时期天文方面的历史成就。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内容,并提问夏商周时期历法方面有何成就。提示: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日。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4-45页内容,并提问夏商周时期医学方面有何成就。提示: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板块二甲骨文与青铜器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5-46页内容,梳理甲骨文相关知识。提示:甲骨文的含义、发现、内容、造字方法。2.多媒体出示一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甲骨文的意义。提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学生阅读教材第46-47页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青铜器的功能和特点。提示: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4.多媒体出示两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利簋腹内铭文的史料价值,并向学生讲明二重证据法。提示:与《尚书》等文献史料互相印证,证实了牧野之战的历事史实,属于第一手史料,也是实物史料。板块三《诗经》和“楚辞”1.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经》相关知识点。提示:时间、内容、地位、意义。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楚辞”相关知识点。3.学史崇德资料: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流放期间,他忧国忧民的心志从未改变。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带着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决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人们用种种方式追思他。据说,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根据学生讨论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新情境·传统文化】(山东青岛黄岛期末)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秋战国时期其理论基本形成,最基础的检查方式就是望、闻、问、切。望,观气色;闻,听气息;问,询问症状;切,摸脉象。下列名医中最早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法的是(B)A.黄帝B.扁鹊C.华佗D.张仲景2.(新疆中考)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B)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反思本课属于科技文化范畴的内容,主要是掌握青铜工艺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大量图片的分析,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对青铜工艺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概括。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史实。2.了解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秦统一中国的史实及意义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展示李白诗歌,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历史功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秦灭六国1.多媒体出示三段史料,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秦能够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提示:(1)人民希望天下统一。(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3)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积极筹划统一大计。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秦灭六国的过程。提示: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秦统一中国有何历史意义。提示: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的国家。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秦朝建立的相关知识。提示: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咸阳为都城。板块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多媒体展示秦王的心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有何良策来为嬴政分忧。提示:在中央上,创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设立郡县制。2.多媒体展示三段史料,引导学生概况皇帝制度的特点。提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3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三公九卿制度相关知识。提示: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4.教师带领学生对比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引导学生思考实行郡县制的意义。提示:郡县制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板块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创设秦始皇巡游遇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内容,并提问:统一文字有何作用?提示: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内容,并提问: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有何作用?提示: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56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在交通和军事方面的统一措施及其作用。提示: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扩大了秦朝疆域的范围。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加深印象。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新考法·历史对比】(吉林长春朝阳期末)下面表格中填写正确的是(C)2.(宁夏中考)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C)A.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B.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C.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D.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教学反思秦统一中国是历来考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秦统一中国有何历史意义”“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等问题,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秦朝实行暴政的主要表现。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等基本史实。3.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事实。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教学难点秦暴政是秦灭亡和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展示史料:伤心秦汉经行处,宫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潼关怀古》。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战乱,百姓怎么还会苦呢?通过问题导入,创设历史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探究板块一秦的暴政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59页内容,小组合作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提示: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法律严苛,刑罚残酷;“焚书坑儒”,禁锢思想;秦二世更加残暴。2.多媒体展示秦末暴政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秦末暴政的残酷性。板块二陈胜、吴广起义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内容,梳理陈胜、吴广起义的概况,并提问:假如没有遇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提示:会,大雨误期只是导火索,秦的暴政才是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0页秦末起义形势图,梳理陈胜、吴广起义的发展情况,并提问:失败了的起义有意义吗?提示: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是有意义的。3.多媒体出示一段史料,引导学生结合司马迁的评价,说说陈胜、吴广起义有何意义。提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其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板块三秦朝的灭亡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1页,梳理秦朝灭亡的过程。提示: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巨鹿之战后,秦朝统治者内部矛盾加深,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2.教师请学生分享有关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或者成语。提示: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约法三章、破釜沉舟等。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新情境·成语典故】(广东河源东源期末)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D)A.牧野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2.(江苏淮安淮阴期中)《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下列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D)A.陈胜、吴广起义只是历史传说B.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C.历史著作比考古发现科学合理D.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诗词及提问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对秦朝灭亡学习的欲望。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通过对教材的探究,得到结论,这样更能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1.了解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等基本史实。2.理解汉高祖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结果等。3.了解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进一步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及结果,体会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的作风。教学重点汉高祖及继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教学难点理解休养生息政策为后来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汉瓦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王朝是如何建立的?汉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设疑导入,从汉代瓦当图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楚汉之争的相关史实。提示:交战双方、时间、目的、性质、结果等。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不同之处。提示:战争目的、代表阶级、战争性质。3.多媒体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对比项羽和刘邦的不同做法,并从中得出启示。提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西汉建立相关史实。提示:时间、建立者、都城。板块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1.多媒体展示史料,引导学生思考西汉之初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提示:(1)社会状况: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2.教师创造历史场景,请学生扮演一段情景剧,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汉高祖,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治理天下。提示:推行休养生息政策。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4页内容,学生小组合作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概况。提示:含义、原因、措施、作用。板块三“文景之治”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4-65页内容,教师讲述汉文帝、汉景帝在汉初推行的措施。提示:(1)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2)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内容,引导学生概况这一时期的经济表现。提示:①手工业: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纺织技术水平高超,丝织品有锦、绣、绢、纱等,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②商业: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获利颇丰,成为富商大贾。经过几十年的营建,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局规整,热闹繁华。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3.多媒体展示史料,教师讲述文景之治的内涵及影响。提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秦朝统治政策相比,汉初统治政策有哪些好处。提示: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使得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促使“文景之治”局面出现,巩固了西汉的统治,也为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河北唐山乐亭期末)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画有一格“楚河-汉界”作为红方和黑方的分界线,这是以下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楚汉之争的性质是(C)A.刘邦和项羽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争B.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C.刘邦和项羽争夺国家统治权的战争D.汉朝取代秦朝的战争2.【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广东揭阳榕城期末改编)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继位之初,“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C)A.西汉的赋税十分沉重B.汉初奢靡之风盛行C.“文景之治”的出现D.西汉的粮仓数量较少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大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得出结论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学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2.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认识到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教学重点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教学难点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史记·平淮书》书影,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又有哪些巩固和发展?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削弱地方势力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和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得出诸侯王与地方豪强势力强大的史实信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68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西汉初期的政治问题及解决措施。提示:实施“推恩令”和酎金夺爵,解决了诸侯王国问题。3.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地方豪强问题的。提示: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并设刺史监视地方。板块二加强经济管控1.多媒体展示西汉初期面临的经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加强经济管控的措施。提示: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改进农具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内容,并提问汉武帝加强经济管控后有何作用。提示: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板块三尊崇儒术1.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后老师提问:董仲舒的哪些观点符合汉武帝当下的统治需要?提示:尊崇儒术、忠君守礼思想、天人感应。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内容,并提问: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尊崇儒术?又有何影响?提示:(1)措施: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儒士进入政府机构。(2)影响: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②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板块四北击匈奴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0页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底气是什么?提示: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0页内容,并提问汉武帝北击匈奴后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解决了匈奴南扰的问题,巩固了边疆的稳定,促进了民族交融。3.教师讲述: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江西景德镇期末)汉武帝时强化监察制度何武奉皇帝之命巡视,发现南阳张忠贪赃枉法,掌握证据后向大司农报告。何武的官职是(B)A.御史大夫B.刺史C.太尉D.郡守2.【新考法·历史对比】(山东滨州无棣期中)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A)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B.传承春秋战国造币技术C.有利于货币种类多样化D.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升教学反思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措施及其历史作用是历来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等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目标1.了解西汉末年到东汉建立的大概过程,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史实、光武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2.了解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特点,知道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结合单元主题,认识到统一有利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东汉宅院画像砖图像,引导学生思考东汉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当时政局有哪些特点?又是怎样走向衰亡的呢?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1.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后期呈现出怎样的状况。提示: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西汉被谁建立的什么政权代替了?这个篡位者所进行的改革是否取得了成功?他又被谁推翻了?提示: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东汉建立相关知识。提示: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4.多媒体展示三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汉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提示: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5.多媒体展示东汉人口统计图表,讲述“光武中兴”的作用。提示:使衰落的汉朝重新振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天下出现兴盛局面。板块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东汉中后期政局动荡的表现。提示: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豪强大族势力膨胀,兼并土地,逐渐形成割据局面。板块三黄巾起义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黄巾起义相关知识。提示:领导人、创立宗教、爆发时间、爆发范围、起义装扮、整体特点、结果、影响。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教材P77相关史事改编)(河北石家庄晋州期末)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一位年幼的皇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这位小皇帝。该故事情节发生于(C)A.战国初期B.秦朝时期C.东汉时期D.春秋时期2.【新考法·历史对比】(山东临沂费县期末)下列关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后期黄巾起义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有(D)①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②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统治③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统治黑暗、残暴④都是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问题,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本节课中,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利用地图和图片资料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学目标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意义。2.比较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提升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3.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而不畏险阻、勇于担当的精神。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玉门关遗址图像,引导学生思考汉朝的丝绸之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张骞通西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内容,让学生描述西域的地理位置。提示: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提问学生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提示:(1)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收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2)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8-79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张骞第一次和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相关知识。提示:时间、目的、结果、影响等。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提问:这两次出使的作用有何不同?提示:由了解西域到沟通西域。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提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打破了西域与汉朝之间的隔绝状态,所以称为“凿空”。6.多媒体展示两段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张骞通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提示:(1)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2)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板块二丝绸之路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0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及物品。提示:长安-河西走廊-西域-西亚-欧洲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提示:(1)山东沿岸→黄海→朝鲜半岛和日本。(2)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欧洲地区。3.教师提问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的开通具备了哪些条件?提示: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板块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丝绸之路开辟后,西汉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措施。提示: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府设置在乌垒城。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东汉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措施。提示:73年,东汉朝廷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教材P81材料研读改编)(山西太原期末)《史记·大宛列传》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对材料中“凿空”理解正确的是(A)A.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B.体现了张骞敢于冒险的精神C.最大规模地扩大了西汉的疆域范围D.见证了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2.【新情境·考古发掘】(广东广州中考)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下图)。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该银盒反映了当时(A)A.中外交流的现象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宦官专权的局面D.儒家学说的兴盛教学反思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点评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张骞和班超的事迹,学习他们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采用了教师分析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加强对丝绸之路的记忆。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2.了解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的简要史实、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知道这一时期我国在数学和农学方面取得成就。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司马迁与《史记》道教和佛教教学难点造纸术的发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西汉简牍图像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图像,引导学生思考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除造纸术之外,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还有哪些新发展?设疑导入,从考古出土的文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造纸术的发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纸发明以前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书写材料有何缺点。提示:(1)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木简;丝帛。(2)书写费力,笨重且昂贵。2.教师向学生讲述中国最早出土的纸。提示: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上绘山、川、崖路,是世界上最早的纸绘地图,也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纸张实物。3.教师向学生讲述蔡伦改进造纸术,并提问:改进后的纸张有何优点。提示: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4.教师提问学生:从中国和世界两个方面说说造纸术的影响。提示:(1)对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2)对世界:造纸术的传播,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板块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86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张仲景和华佗相关知识。提示: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思想;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秦汉时期数学方面相关成就。提示: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代表作、成书时期、内容、地位。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秦汉时期农学方面相关成就。提示:概况、代表作、内容。板块三司马迁与《史记》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史记》相关知识。提示:《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2.多媒体展示一段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史记》。提示:家庭的影响;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强的意志;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社会的繁荣。板块四道教和佛教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内容,并提问:道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谁?道教兴起的背景是什么?提示:道教起源于我国。时间是东汉末年。创始人是张角、张陵。道教的兴起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东汉末年,国家分裂,政局动荡,人民苦难,渴望解脱,张角、张陵分别创立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神仙方术,宣传平均思想,对贫苦民众有很大吸引力,受到民众的信奉。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源地之一。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内容,并提问:佛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佛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提示:古印度。西汉末年。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以,得到统治者的扶植和支持,得到了传播和发展。3.教师总结本课,并引导学生思考推动秦汉时期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光武中兴)。(2)经济上:社会经济繁荣。(3)民族交往:民族交融,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加强。(4)对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5)个人因素:对之前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四川眉山中考改编)至迟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密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B)A.数学家多出身于农民家庭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D.数学成就领先于其他国家2.(河北唐山乐亭期末)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下列历史史实在《史记》中能查到的是(A)A.武王伐纣B.蔡伦改进造纸术C.设置西域都护府D.华佗发明“麻沸散”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造纸术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教学的重点,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讨论探究、教师讲述等形式,突破了本课重点。为了突破难点,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分析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领域取得新成就的原因,认识秦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整节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基本史实,识读《官渡之战示意图》《赤壁之战示意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分析这两次战役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认识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理解三国鼎立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用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的标准对三国鼎立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京剧《捉放曹》中曹操的扮相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史书中记载的曹操是什么样子?他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官渡之战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各有何优势。提示:袁绍:世代高官,有政治影响力;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取得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