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故乡》的文学特色和语言风格。2.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阅读,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2.学习运用比较、对比等方法,理解文中的深层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鲁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理解其对封建社会的批判。2.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文化认同感。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特别是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2.鲁迅语言的运用,如对话、描写等手法的鉴赏。(二)教学难点1.对文中隐含的社会批判和深层次主题思想的理解。2.特殊句式和疑难句的解析,如文中的比喻和象征。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情感共鸣(1)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有多久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了?故乡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地方?(2)引导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描述他们记忆中的故乡,包括风景、人物和情感。(3)联系课文: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鲁迅先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为学习《故乡》做好情感铺垫。2.介绍作者和背景(1)鲁迅生平: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强调他作为文学巨匠的地位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2)《故乡》创作背景:讲述鲁迅创作《故乡》时的社会背景,包括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现状。(3)时代与个人:分析时代背景如何影响个人情感,以及鲁迅如何将个人经历转化为文学作品。3.课文内容概览(1)故事梗概:概述《故乡》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人公回到故乡的经历和所遇到的人物。(2)人物与主题:指出文中主要人物闰土和杨二嫂,以及他们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主题思想。(3)预期学习效果: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和鉴赏文学语言。(二)课文朗读1.导入朗读环节(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故乡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2)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以及《故乡》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打下基础。2.分角色朗读课文(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朗读课文中的一个角色部分,如“我”、“母亲”、“闰土”等。(2)指导学生注意角色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变化,如“我”的感慨与怀旧,“闰土”的恭敬与无奈。3.指导生字生词的正确发音(1)在朗读前,先列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阴晦”、“萧索”、“祭祀”等,并正确示范发音。(2)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掌握。4.朗读中的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在朗读时体会文中的情感变化,如“我”对故乡变化的感慨,对闰土变化的震惊。(2)鼓励学生在朗读时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使朗读更加生动。5.朗读后的讨论与反馈(1)朗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角色和情感的理解。(2)教师给予及时反馈,表扬学生的朗读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如语速、语调的调整等。6.课文内容的深入解析(1)结合学生的朗读,深入解析文中的关键句子,如“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背后的深层含义,如对故乡变迁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7.课文主题的探讨(1)通过朗读,引出课文的主题讨论,如“故乡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对故乡、变迁和希望的看法。8.课堂互动与情境创设(1)设计互动游戏,如模拟“我”与闰土的对话,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2)创设情境,如故乡的景象描绘,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9.朗读技巧的点拨(1)教授学生朗读的基本技巧,如停顿、重音、节奏等,提高朗读的艺术性。(2)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提升朗读的整体效果。10.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总结本节课的朗读要点,强调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下节课的个人朗读,鼓励他们在家中练习,提高朗读水平。(三)字词学习1.课文生字词解析(1)生字词列表:首先展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阴晦”(yīnhuì)、“萧索”(xiāosuǒ)、“祭祀”(jìsì)、“伶俐”(línglì)等,并标注正确的拼音。(2)字词释义:针对每个生字词,给出详细的解释。例如,“阴晦”指的是光线暗淡,天气阴沉;“萧索”形容景色凄凉,缺乏生气。(3)字词应用:结合课文内容,指出这些生字词在文中的具体应用。如“阴晦”一词,课文中描述为“天气又阴晦了”,用以描绘故乡天气的阴沉。2.生字词造句练习(1)造句任务:让学生使用上述生字词进行造句,每个生字词至少造一个句子。(2)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句子,并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例句展示:教师提供每个生字词的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例如,“萧索”可以造句为“秋风扫过,落叶满地,一片萧索景象。”3.关键词汇深入理解(1)词汇挑选:挑选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词汇,如“祭祀”、“伶俐”,进行深入讲解。(2)文化背景:介绍“祭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以及“伶俐”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3)情感色彩:分析这些词汇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态度,如“祭祀”一词在文中可能带有对传统的尊重和怀念。4.词义拓展与辨析(1)词义拓展:对一些多义词进行词义拓展,如“祭祀”除了表示一种仪式,还可以指代对祖先的敬仰。(2)同义辨析:对比近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别,如“伶俐”与“聪明”在程度和语境上的不同。(3)语境应用:通过具体的课文语境,让学生体会词义的多样性和准确性。5.课文原句引用与分析(1)原句引用:直接引用课文中使用生字词的句子,如“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2)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结构,指出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3)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原句,体验和理解作者通过这些字词所要传达的情感和画面。(四)文本分析1.主人公“我”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分析(1)心理变化概述主人公“我”在《故乡》中经历了从期待到失望,再到深刻反思的心理变化。一开始,他对故乡充满美好的回忆,但随着对现实故乡的观察,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和悲凉。最后,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描写,他开始反思社会现实,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也渐渐明晰。(2)心理变化原因探究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主要源于对故乡现实与记忆中形象的对比。例如,在课文中,“我”描述故乡的景象时用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与他记忆中的故乡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他感到悲凉。另外,与闰土的重逢,也让他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变迁带来的冲击,如文中所述:“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2.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变化及其象征意义(1)闰土形象的转变闰土的形象从少年时期的活泼、充满生机,转变为中年时期的贫困、苍老和麻木。在课文中,鲁迅描述少年闰土是“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而中年的闰土则是“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这种变化象征着封建社会对个体命运的摧残,以及时间对人的改变。(2)杨二嫂形象的象征意义杨二嫂的形象则代表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自私与狭隘。她的形象描写,如“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以及她对“我”的误解和贪婪行为,例如“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鲁迅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不同阶层人物的影响,以及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五)句子解析1.疑难句式讲解(1)课文中“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句话,使用了“冒”字,表达出主人公不畏严寒,急切回归故乡的心情。“相隔二千余里”和“别了二十余年”两个短语,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突出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渴望。(2)“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里,“苍黄”形容天空的颜色,给人一种凄凉、压抑的感觉。“萧索的荒村”和“没有一些活气”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的荒凉景象,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和失望。2.特殊句式分析(1)“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变化的惊讶和不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美好记忆的怀念。(2)“仿佛也就如此。”这句话中的“仿佛”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反映了主人公对故乡现状的无奈和迷茫,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故乡变化的逐渐接受。3.人物心理描写(1)“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中的“迎”和“飞”字,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和宏儿急切的心情,体现了家庭成员对“我”归来的期盼和喜悦。(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这里通过闰土的动作和表情,展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欢喜”是因为重逢,“凄凉”则是因为生活的艰辛,这种对比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4.象征手法解析(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里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象征着主人公对童年美好记忆的怀念。(2)“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中的“猹”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则暗示了主人公在面对挑战时的无奈和逃避。5.深层含义探讨(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话中的“障壁”象征着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给人际关系带来的隔阂,反映了主人公对旧日友情的失落和对现实的无奈。(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希望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探索。通过这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六)主题探讨1.探讨鲁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1)鲁迅在文中对故乡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对故乡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故乡的失望和悲哀。例如,文中描述故乡的景象时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里通过“萧索”和“荒村”等词语,传达出故乡的破败和凄凉,反映了鲁迅对故乡变化的失望。(2)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对故乡情感的变化,并讨论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提问:“鲁迅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这反映了他对故乡的哪些深层看法?”2.分析故乡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1)闰土和杨二嫂是故乡人物的代表,他们的形象变化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文中对闰土的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这里通过闰土外貌的变化,象征了故乡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落后。(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及其象征的社会现象。可以提问:“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他们代表了哪些社会群体?”3.探究小说的主题思想(1)《故乡》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描写,更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如文中所言:“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2)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可以提问:“鲁迅在《故乡》中表达了哪些主题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4.体会鲁迅语言的深刻性和艺术性(1)鲁迅的语言富有深刻性和艺术性,如文中描述主人公心情的句子:“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简洁而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2)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体会鲁迅语言的魅力,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提问:“鲁迅的语言有哪些特点?你在自己的写作中如何借鉴这种语言风格?”(七)课堂小结1.课文回顾与知识点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进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感受了主人公“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从“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对故乡的怀念与期待。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故乡的现实与记忆中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主人公心中的失望与无奈。同学们,你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情感的转变?在理解这些情感的同时,我们也学习了文中的生字生词,比如“阴晦”、“萧索”等,它们都为表达这种情感提供了有力的语言支持。2.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探讨鲁迅先生的《故乡》不仅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它更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苦难。从闰土的形象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束缚,以及社会变迁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