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绝密★启用前四川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距今约8000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稍晚的新密、巩义、舞阳、河北武安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用来去除谷物外壳的磨制石磨盘和石磨棒,而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劳动效率更高的石臼和石杵。这说明()A.南方的耕作水平高于北方 B.当时农业生产能自给自足C.北方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 D.中国农耕的历史源远流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石磨盘,石白等文物,这说明中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生产工具进步,没有体现南方耕作水平更高,排除A项;出土的生产工具无法体现生产自足,新石器时代除农耕外还有采集经济,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北方是农业发源地,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图为武汉博物馆馆藏的东汉“中国人民”五乳神兽镜,原为少数民族敬献朝廷之物,其铭文内容为:“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上述内容反映了东汉时期()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 B.神权色彩十分浓厚C.“天人合一”思想已深入人心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材料中“少数民族敬献朝廷”“人民富”“五谷熟”,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A项正确;“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表现的是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并没有体现出神权色彩,排除B项;材料中未沙及“天人合一"思想,排除C项;东汉时期,中央集权受到冲击,而非不断强化,排除D项。故选A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文字在西域继续传播使用,下表为西域出土的各类汉字文书或典籍。据此可知()类别出土的汉字文书或典籍行政文书类尼雅遗址出土了晋中央政府册封西域五国时下达到尼雅屯田军的汉文诏书,楼兰遗址出土了西域长史转发朝廷的汉文诏书文化类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毛诗郑笺》《论语》写本残卷,高昌遗址出土了《汉书》《三国志》等书籍,楼兰遗址出土了《战国策》抄本经济类楼兰遗址出土的汉晋简牍记载“人三百一十九匹,今为住人买采四千三百廿六匹”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边疆内地风俗政令渐趋一致C.西域地区与中原交流加强 D.中原政权对西域管理的强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文字在西域继续传播,分别在尼雅、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高昌、楼兰等地出土各类汉字文书或典籍,有行政文书、文化类、经济类等,这说明汉语文字在西域地区适用范围广,反映了西域地区与中原交流加强,C项正确;少数民族封建化体现为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在西域地区出土的各类汉字文书或典籍,但没有涉及风俗政令的“渐趋一致”,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时期,对西域管理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4.唐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同层级的城市逐渐形成各自的工商业优势,如苏州主要发展丝织业和盐业,越州制瓷和造纸业发达。专业性市场的增多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得唐朝逐步发展起跨州连郡的区域性市场。这体现了当时()A.区域性长途贩运的发达 B.江南城市工商业的发展C.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D.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概括可知:唐朝中后期江南城市形成各自工商业优势,专业性市场增多,说明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长途贩运贸易,且其出现是在明清时期,排除A项;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城市化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商业发达,饮食种类丰富,然而文人往往喜欢追求简约朴素的饮食方式,佘安行以莼菜寄托自身归隐淡薄的性情,杨万里喜食不加烹饪、不配调料的萝卜和野菜根以表达自身的淡定自足。这些文人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宋代()A.新儒学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B.文化雅俗兼存的社会风尚C.士大夫对社会风气的抨击 D.繁荣背后的国家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宋代文人追求简约朴素的饮食以“归隐淡薄”“淡定自足”,体现出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人饮食,没有体现世俗文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对社会风气的抨击,排除C项;饮食朴素不代表国家财政困难,排除D项。故选A项。6.乾隆元年(1736年)上谕:“前代儒者,虽有《书仪》《家礼》等书,而仪节繁委……难施于黎庶。”故朝廷重编简易版礼仪范本《大清通礼》,还推动识字读物在基层流通,帮助民众通读范本。据此可知()A.上层意志与民间思想趋向一致B.朝廷加强基层教化以巩固统治C.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严密D.民众的道德修养得以迅速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难施于黎庶”“推动识字读物在基层流通”等信息体现了政府以通俗易懂的读本加强基层的教化,说明当时朝廷通过加强基层教化来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间思想的论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思想控制政策,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知民众道德修养迅速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7.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鼓励华侨投资。在南洋侨商投资下,潮汕铁路、新宁铁路、广厦铁路等纷纷建成并通车,两江总督还创办南洋劝业事务会,招揽华侨回国投资已成风尚。这反映了()A.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推动实业的发展 B.政府收回了铁路修筑的自主权C.海外华侨主导清末“实业救国”运动 D.清廷意图借“新政”实现“自救”【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03年中国。1903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实行“新政”,吸引华侨投资以缓解财政危机,D项正确;1903年外国资本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国内环境并不稳定,排除A项;清政府并未收回铁路修筑的自主权,排除B项;“实业救国”运动是由国内民族资本家发起的,排除C项。故选D项。8.1919年3月23日,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正式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讲演内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该讲演团的成立旨在()A.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激发人民爱国热情.C.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罪恶 D.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中提到的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讲演内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体现了讲演团激发人民爱国热情的意图,B项正确;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919年年5月的“五四运动”,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揭露帝国主义本质和罪恶”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主要表述当时的社会思潮的发展,“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材料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是民国28年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深受当地民众欢迎的“红票子”。这些“红票子”的发行()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B.是当时法币改革的成果C.支持了民族抗战的发展 D.是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28年(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民国28年即1939年,晋察冀边区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红票子”有力地支持了民族抗战的发展,支持了抗日根据地的生产,C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排除A项;晋察冀边区发行纸币与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无关,排除B项;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排除D项。故选C项。10.阅读下表可知()1980—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年份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其他198061.812.313.835.14199058.87.817.36.75.44200049.15.715.510.111.38.3201041.16.019.115.88.49.6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消费多样化B.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C.农村居民日常支出成本在不断提高D.全面脱贫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80—2010年中国。由表格数据可知,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等生活必备方面消费呈现下降趋势,而通讯、文教,医疗等支出大幅上涨,可见生活水平得到提高,B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1992年才开始,材料无法整体反映,排除A项;材料数据是百分比,并不能看出农村居民日常支出成本提高,排除C项;全面脱贫和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古埃及赫卡纳赫特纸草记录了公元前2002年一位农民的生活状况。据纸草记载,当时国家允许土地私有,赫卡纳赫特家族雇佣他人耕种,粮食收成、土地买卖或租赁的价格与尼罗河泛滥紧密关联,族长必须谨慎精细才能带领家族应对歉收的风险。据此可知()A.地理环境影响古埃及农业发展 B.尼罗河泛滥制约当地农业发展C.古代埃及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 D.文明发展与大自然存在对抗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粮食收成、土地买卖或租赁的价格与尼罗河泛滥紧密关联,可见地理环境影响古埃及农业发展,A项正确;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沃土有助于促进埃及农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地理环境对于埃及社会生产的影响,没有体现新的经济因素,排除C项;“文明发展与大自然存在对抗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为10—16世纪印度洋贸易网络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A.印度洋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阿拉伯人始终掌握贸易主导权C.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亚非各地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0—16世纪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新航路开辟前,印度洋海上贸易主要掌握在阿拉伯、印度、东南亚商人手中,随着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前往印度、东南亚的海上新航路的开篇,欧洲人在印度洋海上贸易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题干示意图中有“16世纪早期的葡萄牙商业冒险家”字样,反映的就是新航路开辟给印度洋贸易乃至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中的主导权逐渐被欧洲人取代,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各地基本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1720年,英王提议给两家保险公司颁发特许状,下院最终以186票对72票通过这一提议,并答复国王“陛下未经议会同意而仁慈地宣布……我们在此确认,本议会认为陛下为了从事商业贸易的臣民之安宁、平安和福祉,此做法是符合法律的”。这说明当时英国()A.王权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B.国王仍有很大的决定权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议会功能受到王权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20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王的提议须经下院投票通过方可实行,体现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排除A项:国王仍有很大的决定权不是材料的重点,排除B项:议会功能受到王权制约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1934年,美国政府将印第安人学校的教育方式从原来的白人化种族教育转向与印第安人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开设双语、印第安历史教育、文化传统保护等课程。这些举措()A.恢复了印第安人的种族文化认同 B.意在发展印第安纳州的农业C.清算了欧洲人对美洲殖民的罪行 D.有利于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的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34年是美国经济大危机在罗斯福领导下逐渐缓解的时期,此时美国政府推行保护印第安传统的教育政策,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维护社会的稳定,D项正确;这些举措没有解决种族文化认同问题,排除A项;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发展印第安纳州的农业,排除B项;近代欧洲人对美洲殖民的罪行并未得到清算,排除C项。故选D项。15.1954年,苏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参加国际科学家合作活动,积极推进极地考察项目,并于1957年建立南极科考站,与多国进行极地探索的科学合作,西方国家表示“要将苏联排除出南极,可能只能通过武力了”。由此可见()A.大国对中间地带的争夺激烈 B.科学领域内存在冷战思维C.西方国家试图调和国际矛盾 D.苏联探索经济领域的改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苏联。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因为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原因要将苏联排除出南极,符合美苏冷战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冷战思维的体现,B项正确;南极不属于中间地带,排除A项;西方国家这一做法激化了和苏联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对抗,而非苏联国内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时,工商业的发展使罗马平民的人数超过了贵族,他们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国家税收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平民。起初平民不服兵役,后来战事频仍,他们被征入伍,并须自备武装,罗马不论自卫作战或对外扩张都少不了平民的效力。广大平民,特别是一部分通过发财致富的平民,对氏族贵族的门阀特权深表不满。他们要求掌握在贵族手中的罗马国家机构不再是按照氏族门第,而是按照财产多寡,来确定它管辖下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于是,国王塞维·图里乌(约公元前578~前534年)对全体居民进行了一次人口和财产的普查,将其登记在石头或羊皮纸上,然后把贵族和平民按其财产划分为五个等级,不同等级承担相应的义务,财产较多的等级还享有支配国政、接受教育等权利。——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卷》材料二户籍制度是专制主义集权制国家的基石,它比任何官僚制度、军事制度和经济、文化制度,都具有更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户籍的编排、登记与管理,是与正在形成的集权制国家的军事、治安、赋役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反映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从而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摘编自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材料三户籍以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后,造籍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有迹象表明,西晋时期的户籍不再由乡而是归县编造。——摘编自张荣强《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国王塞维·图里乌进行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基础性作用”。(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塞维·图里乌改革相比,晋代户籍编制的不同之处。【答案】(1)原因:罗马工商业的发展,平民队伍壮大;平民的税收和兵役负担不断加大,但缺少政治权利;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与周边地区的战争冲突频发(或答:罗马周边局势动荡)。(任答三点即可)(2)基础性作用:国家能更有效控制民众;有助于国家掌握土地、山林等基本经济资源;便于征发民众的劳动力资源(或答:征发徭役、兵役);有利于借此推行教化。(3)不同:晋代户籍编制的服务对象是封建政府;户籍编制主体是县;户籍书写的载体是纸张;户籍编制管理的结果是有利于专制集权的统治。(任答三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原因:据材料“工商业的发展使罗马平民的人数超过了贵族,他们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得出罗马工商业的发展,平民队伍壮大;据材料“国家税收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平民。……平民……被征入伍,并须自备武装”“广大平民……对氏族贵族的门阀特权深表不满。他们要求……按照财产多寡,来确定它管辖下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得出平民的税收和兵役负担不断加大,但缺少政治权利,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激化;据材料“罗马不论自卫作战或对外扩张都少不了平民的效力”得出罗马与周边地区的战争冲突频发。【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基础性作用:据材料“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得出国家能更有效控制民众;结合所学,户籍编排过程中进行土地等财产登记,有助于国家掌握土地、山林等基本经济资源;户籍编排过程中登记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等,作为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限制人口随意迁移,便于征发民众的劳动力资源;结合所学,户籍制度加强了对人口的管理和对基层的管控,为推行基层教化提供了条件。【小问3】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和近代中国。不同:据材料“户籍制度是专制主义集权制国家的基石”“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得出晋代户籍编制的服务对象是封建政府,利于专制集权的统治;据材料“户籍不再由乡而是归县编造”得出户籍编制主体是县;据材料“户籍以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得出户籍书写的载体是纸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关于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各项改革,美国人士认为这顺应了抗日需要,他们也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谢伟思指出:“经济、政治和社会革命的程度是这种彻底动员的基础……这场革命是温和的、民主的。它把农民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有了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对合作性团体产生强烈兴趣。普通老百姓第一次得到了一些要为之奋斗的东西。”——摘编自张德明《全面抗战时期在华美国人士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书写及其启示》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除了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外),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这个和以往不同的全新基点上起步的。——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全面抗战时期,为了把农民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做了哪些努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根本的变化”的深刻含义。(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不同时期民主政权建设任务不同的主要原因。【答案】(1)努力: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根据地教育;建立公费医疗制度。(2)含义:①实现了民族独立:抗日战争时期,发起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实现了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參与管理国家事务: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大陆范围内的基本统一;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对全国进行管理和治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目标和方向: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国内人民间的团结、各民族间的团结日益加强。(3)主要原因:①抗战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需要通过民主政权建设调动广大民众的抗日积极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主政权建设核心任务转为建设新的国家,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和繁荣富强。【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上,中共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在土地政策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在教育医疗方面发展根据地教育、建立公费医疗制度。【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中国。含义: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实现了民族独立:抗日战争时期,发起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实现了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參与管理国家事务: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层含义指的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大陆范围内的基本统一;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对全国进行管理和治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目标和方向: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国内人民间的团结、各民族间的团结日益加强。【小问3】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进现代中国。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需要通过民主政权建设调动广大民众的抗日积极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主政权建设核心任务转为建设新的国家,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和繁荣富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农本而重商的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变化起因于农本经济的内部,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与封建农本经济进行协调和适应,就会变为对它的侵蚀和分解,非对立的关系变为对立的关系。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涌现的历史前奏。——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请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一观点:中世纪城市孕育了近代文明的多方面因素。阐述:中世纪西欧摆脱了封建统治管理的城市,走上了探索新型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法律建设的道路,成为较早踏上民主宪政道路的实践者。中世纪的城市保护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利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中世纪城市培育了新的社会力量即市民阶级,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易于形成现代法治精神,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中世纪城市培育了新的经济理念即商业意识和市场观念:许多近代经济方式和经营方式是在中世纪城市里产生的(信用与汇票制度、银行,保险业)。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有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综上所述,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在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和政治等方面孕育着近代文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适宜的环境和气候中进一步发展,最终促成了近代西欧文明的诞生。示例二观点:西欧城市的兴起源于封建经济的发展,而后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瓦解。闸述:从10世纪起,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地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兴起了众多城市,尤其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城市的自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中世纪城市培育了新的社会力量即市民阶级,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易于形成现代法治精神,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有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综上所述,欧洲中世纪城市是在封建经济发展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的兴起和发展体现了历史趋势【解析】本题是历史观点阐释题。时空是世界古代史。示例一观点:据材料“由农本而重商的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变化起因于农本经济的内部,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与封建农本经济进行协调和适应,就会变为对它的侵蚀和分解,非对立的关系变为对立的关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西欧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据材料“……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涌现的历史前奏”可知,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由重农转为重商,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故提炼观点为:中世纪城市孕育了近代文明的多方面因素。阐述:据材料“由农本而重商的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变化起因于农本经济的内部,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与封建农本经济进行协调和适应,就会变为对它的侵蚀和分解,非对立的关系变为对立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世纪西欧摆脱了封建统治管理的城市,走上了探索新型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法律建设的道路,成为较早踏上民主宪政道路的实践者;据材料“……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涌现的历史前奏”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的城市保护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利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中世纪城市培育了新的社会力量即市民阶级,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易于形成现代法治精神,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等方面阐述。本题是历史观点阐释题。时空是世界古代史。示例二观点:据材料“由农本而重商的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变化起因于农本经济的内部,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与封建农本经济进行协调和适应,就会变为对它的侵蚀和分解,非对立的关系变为对立的关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西欧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据材料“……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涌现的历史前奏”可知,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由重农转为重商,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因此观点为:西欧城市的兴起源于封建经济的发展,而后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瓦解。闸述:据材料“由农本而重商的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变化起因于农本经济的内部,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与封建农本经济进行协调和适应,就会变为对它的侵蚀和分解,非对立的关系变为对立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从西欧城市兴起的条件、城市兴起的过程及自治的方式和影响等方面加以阐释。绝密★启用前四川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距今约8000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稍晚的新密、巩义、舞阳、河北武安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用来去除谷物外壳的磨制石磨盘和石磨棒,而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劳动效率更高的石臼和石杵。这说明()A.南方的耕作水平高于北方 B.当时农业生产能自给自足C.北方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 D.中国农耕的历史源远流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石磨盘,石白等文物,这说明中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生产工具进步,没有体现南方耕作水平更高,排除A项;出土的生产工具无法体现生产自足,新石器时代除农耕外还有采集经济,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北方是农业发源地,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图为武汉博物馆馆藏的东汉“中国人民”五乳神兽镜,原为少数民族敬献朝廷之物,其铭文内容为:“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上述内容反映了东汉时期()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 B.神权色彩十分浓厚C.“天人合一”思想已深入人心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材料中“少数民族敬献朝廷”“人民富”“五谷熟”,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A项正确;“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表现的是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并没有体现出神权色彩,排除B项;材料中未沙及“天人合一"思想,排除C项;东汉时期,中央集权受到冲击,而非不断强化,排除D项。故选A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文字在西域继续传播使用,下表为西域出土的各类汉字文书或典籍。据此可知()类别出土的汉字文书或典籍行政文书类尼雅遗址出土了晋中央政府册封西域五国时下达到尼雅屯田军的汉文诏书,楼兰遗址出土了西域长史转发朝廷的汉文诏书文化类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毛诗郑笺》《论语》写本残卷,高昌遗址出土了《汉书》《三国志》等书籍,楼兰遗址出土了《战国策》抄本经济类楼兰遗址出土的汉晋简牍记载“人三百一十九匹,今为住人买采四千三百廿六匹”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边疆内地风俗政令渐趋一致C.西域地区与中原交流加强 D.中原政权对西域管理的强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文字在西域继续传播,分别在尼雅、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高昌、楼兰等地出土各类汉字文书或典籍,有行政文书、文化类、经济类等,这说明汉语文字在西域地区适用范围广,反映了西域地区与中原交流加强,C项正确;少数民族封建化体现为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在西域地区出土的各类汉字文书或典籍,但没有涉及风俗政令的“渐趋一致”,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时期,对西域管理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4.唐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同层级的城市逐渐形成各自的工商业优势,如苏州主要发展丝织业和盐业,越州制瓷和造纸业发达。专业性市场的增多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得唐朝逐步发展起跨州连郡的区域性市场。这体现了当时()A.区域性长途贩运的发达 B.江南城市工商业的发展C.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D.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概括可知:唐朝中后期江南城市形成各自工商业优势,专业性市场增多,说明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长途贩运贸易,且其出现是在明清时期,排除A项;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城市化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商业发达,饮食种类丰富,然而文人往往喜欢追求简约朴素的饮食方式,佘安行以莼菜寄托自身归隐淡薄的性情,杨万里喜食不加烹饪、不配调料的萝卜和野菜根以表达自身的淡定自足。这些文人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宋代()A.新儒学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B.文化雅俗兼存的社会风尚C.士大夫对社会风气的抨击 D.繁荣背后的国家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宋代文人追求简约朴素的饮食以“归隐淡薄”“淡定自足”,体现出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人饮食,没有体现世俗文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对社会风气的抨击,排除C项;饮食朴素不代表国家财政困难,排除D项。故选A项。6.乾隆元年(1736年)上谕:“前代儒者,虽有《书仪》《家礼》等书,而仪节繁委……难施于黎庶。”故朝廷重编简易版礼仪范本《大清通礼》,还推动识字读物在基层流通,帮助民众通读范本。据此可知()A.上层意志与民间思想趋向一致B.朝廷加强基层教化以巩固统治C.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严密D.民众的道德修养得以迅速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难施于黎庶”“推动识字读物在基层流通”等信息体现了政府以通俗易懂的读本加强基层的教化,说明当时朝廷通过加强基层教化来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间思想的论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思想控制政策,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知民众道德修养迅速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7.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鼓励华侨投资。在南洋侨商投资下,潮汕铁路、新宁铁路、广厦铁路等纷纷建成并通车,两江总督还创办南洋劝业事务会,招揽华侨回国投资已成风尚。这反映了()A.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推动实业的发展 B.政府收回了铁路修筑的自主权C.海外华侨主导清末“实业救国”运动 D.清廷意图借“新政”实现“自救”【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03年中国。1903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实行“新政”,吸引华侨投资以缓解财政危机,D项正确;1903年外国资本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国内环境并不稳定,排除A项;清政府并未收回铁路修筑的自主权,排除B项;“实业救国”运动是由国内民族资本家发起的,排除C项。故选D项。8.1919年3月23日,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正式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讲演内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该讲演团的成立旨在()A.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激发人民爱国热情.C.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罪恶 D.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中提到的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讲演内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体现了讲演团激发人民爱国热情的意图,B项正确;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919年年5月的“五四运动”,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揭露帝国主义本质和罪恶”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主要表述当时的社会思潮的发展,“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材料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是民国28年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深受当地民众欢迎的“红票子”。这些“红票子”的发行()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B.是当时法币改革的成果C.支持了民族抗战的发展 D.是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28年(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民国28年即1939年,晋察冀边区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红票子”有力地支持了民族抗战的发展,支持了抗日根据地的生产,C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排除A项;晋察冀边区发行纸币与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无关,排除B项;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排除D项。故选C项。10.阅读下表可知()1980—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年份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其他198061.812.313.835.14199058.87.817.36.75.44200049.15.715.510.111.38.3201041.16.019.115.88.49.6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消费多样化B.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C.农村居民日常支出成本在不断提高D.全面脱贫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80—2010年中国。由表格数据可知,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等生活必备方面消费呈现下降趋势,而通讯、文教,医疗等支出大幅上涨,可见生活水平得到提高,B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1992年才开始,材料无法整体反映,排除A项;材料数据是百分比,并不能看出农村居民日常支出成本提高,排除C项;全面脱贫和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古埃及赫卡纳赫特纸草记录了公元前2002年一位农民的生活状况。据纸草记载,当时国家允许土地私有,赫卡纳赫特家族雇佣他人耕种,粮食收成、土地买卖或租赁的价格与尼罗河泛滥紧密关联,族长必须谨慎精细才能带领家族应对歉收的风险。据此可知()A.地理环境影响古埃及农业发展 B.尼罗河泛滥制约当地农业发展C.古代埃及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 D.文明发展与大自然存在对抗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粮食收成、土地买卖或租赁的价格与尼罗河泛滥紧密关联,可见地理环境影响古埃及农业发展,A项正确;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沃土有助于促进埃及农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地理环境对于埃及社会生产的影响,没有体现新的经济因素,排除C项;“文明发展与大自然存在对抗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为10—16世纪印度洋贸易网络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A.印度洋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阿拉伯人始终掌握贸易主导权C.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亚非各地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0—16世纪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新航路开辟前,印度洋海上贸易主要掌握在阿拉伯、印度、东南亚商人手中,随着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前往印度、东南亚的海上新航路的开篇,欧洲人在印度洋海上贸易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题干示意图中有“16世纪早期的葡萄牙商业冒险家”字样,反映的就是新航路开辟给印度洋贸易乃至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中的主导权逐渐被欧洲人取代,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各地基本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1720年,英王提议给两家保险公司颁发特许状,下院最终以186票对72票通过这一提议,并答复国王“陛下未经议会同意而仁慈地宣布……我们在此确认,本议会认为陛下为了从事商业贸易的臣民之安宁、平安和福祉,此做法是符合法律的”。这说明当时英国()A.王权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B.国王仍有很大的决定权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议会功能受到王权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20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王的提议须经下院投票通过方可实行,体现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排除A项:国王仍有很大的决定权不是材料的重点,排除B项:议会功能受到王权制约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1934年,美国政府将印第安人学校的教育方式从原来的白人化种族教育转向与印第安人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开设双语、印第安历史教育、文化传统保护等课程。这些举措()A.恢复了印第安人的种族文化认同 B.意在发展印第安纳州的农业C.清算了欧洲人对美洲殖民的罪行 D.有利于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的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34年是美国经济大危机在罗斯福领导下逐渐缓解的时期,此时美国政府推行保护印第安传统的教育政策,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维护社会的稳定,D项正确;这些举措没有解决种族文化认同问题,排除A项;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发展印第安纳州的农业,排除B项;近代欧洲人对美洲殖民的罪行并未得到清算,排除C项。故选D项。15.1954年,苏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参加国际科学家合作活动,积极推进极地考察项目,并于1957年建立南极科考站,与多国进行极地探索的科学合作,西方国家表示“要将苏联排除出南极,可能只能通过武力了”。由此可见()A.大国对中间地带的争夺激烈 B.科学领域内存在冷战思维C.西方国家试图调和国际矛盾 D.苏联探索经济领域的改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苏联。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因为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原因要将苏联排除出南极,符合美苏冷战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冷战思维的体现,B项正确;南极不属于中间地带,排除A项;西方国家这一做法激化了和苏联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对抗,而非苏联国内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时,工商业的发展使罗马平民的人数超过了贵族,他们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国家税收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平民。起初平民不服兵役,后来战事频仍,他们被征入伍,并须自备武装,罗马不论自卫作战或对外扩张都少不了平民的效力。广大平民,特别是一部分通过发财致富的平民,对氏族贵族的门阀特权深表不满。他们要求掌握在贵族手中的罗马国家机构不再是按照氏族门第,而是按照财产多寡,来确定它管辖下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于是,国王塞维·图里乌(约公元前578~前534年)对全体居民进行了一次人口和财产的普查,将其登记在石头或羊皮纸上,然后把贵族和平民按其财产划分为五个等级,不同等级承担相应的义务,财产较多的等级还享有支配国政、接受教育等权利。——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卷》材料二户籍制度是专制主义集权制国家的基石,它比任何官僚制度、军事制度和经济、文化制度,都具有更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户籍的编排、登记与管理,是与正在形成的集权制国家的军事、治安、赋役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反映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从而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摘编自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材料三户籍以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后,造籍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有迹象表明,西晋时期的户籍不再由乡而是归县编造。——摘编自张荣强《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国王塞维·图里乌进行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基础性作用”。(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塞维·图里乌改革相比,晋代户籍编制的不同之处。【答案】(1)原因:罗马工商业的发展,平民队伍壮大;平民的税收和兵役负担不断加大,但缺少政治权利;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与周边地区的战争冲突频发(或答:罗马周边局势动荡)。(任答三点即可)(2)基础性作用:国家能更有效控制民众;有助于国家掌握土地、山林等基本经济资源;便于征发民众的劳动力资源(或答:征发徭役、兵役);有利于借此推行教化。(3)不同:晋代户籍编制的服务对象是封建政府;户籍编制主体是县;户籍书写的载体是纸张;户籍编制管理的结果是有利于专制集权的统治。(任答三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原因:据材料“工商业的发展使罗马平民的人数超过了贵族,他们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得出罗马工商业的发展,平民队伍壮大;据材料“国家税收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平民。……平民……被征入伍,并须自备武装”“广大平民……对氏族贵族的门阀特权深表不满。他们要求……按照财产多寡,来确定它管辖下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得出平民的税收和兵役负担不断加大,但缺少政治权利,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激化;据材料“罗马不论自卫作战或对外扩张都少不了平民的效力”得出罗马与周边地区的战争冲突频发。【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基础性作用:据材料“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得出国家能更有效控制民众;结合所学,户籍编排过程中进行土地等财产登记,有助于国家掌握土地、山林等基本经济资源;户籍编排过程中登记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等,作为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限制人口随意迁移,便于征发民众的劳动力资源;结合所学,户籍制度加强了对人口的管理和对基层的管控,为推行基层教化提供了条件。【小问3】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和近代中国。不同:据材料“户籍制度是专制主义集权制国家的基石”“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得出晋代户籍编制的服务对象是封建政府,利于专制集权的统治;据材料“户籍不再由乡而是归县编造”得出户籍编制主体是县;据材料“户籍以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得出户籍书写的载体是纸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关于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各项改革,美国人士认为这顺应了抗日需要,他们也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谢伟思指出:“经济、政治和社会革命的程度是这种彻底动员的基础……这场革命是温和的、民主的。它把农民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有了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对合作性团体产生强烈兴趣。普通老百姓第一次得到了一些要为之奋斗的东西。”——摘编自张德明《全面抗战时期在华美国人士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书写及其启示》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除了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外),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这个和以往不同的全新基点上起步的。——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全面抗战时期,为了把农民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做了哪些努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根本的变化”的深刻含义。(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不同时期民主政权建设任务不同的主要原因。【答案】(1)努力: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根据地教育;建立公费医疗制度。(2)含义:①实现了民族独立:抗日战争时期,发起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实现了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參与管理国家事务: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大陆范围内的基本统一;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对全国进行管理和治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目标和方向: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国内人民间的团结、各民族间的团结日益加强。(3)主要原因:①抗战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需要通过民主政权建设调动广大民众的抗日积极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主政权建设核心任务转为建设新的国家,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和繁荣富强。【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上,中共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在土地政策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在教育医疗方面发展根据地教育、建立公费医疗制度。【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中国。含义: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实现了民族独立:抗日战争时期,发起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实现了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參与管理国家事务: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