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说课稿第4课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说课稿第4课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说课稿第4课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说课稿第4课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本单元主要围绕“自然与人生”主题展开,所选篇目均为现代散文佳作,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与审美情趣。具体内容包括:

1.《故都的秋》:分析文章中对北京秋天景色的描绘,探讨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表达。

2.《荷塘月色》:欣赏文章中对荷塘月夜景色的描绘,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3.《我与地坛》:理解文章中作者与地坛的深厚情感,感悟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与哲理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审美鉴赏与创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自然美,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包括散文的特点、写作手法、以及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同时,他们对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作品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对作者的情感表达有初步的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充满好奇,愿意探索作品的深层含义。他们在阅读理解、文学分析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善于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来深入理解文本。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偏好独立思考,有的喜欢合作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在把握散文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时。此外,将不同文本进行融合阅读,寻找共性与差异,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同时,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蕴,也可能需要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散文的背景、作者生平和作品特色,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特色,促进思维碰撞。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自然景色和情感氛围。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展示作品中的关键信息和美图,增强感官体验。

2.教学软件应用: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在线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网络资源整合:引入网络资源,如作者访谈、文本解读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故都的秋》朗读音频,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秋天的氛围。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享听完音频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中的情感和景色描绘。

二、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讲解《故都的秋》:

a.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情感表达。

b.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c.解读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如故都的文化底蕴。

2.讲解《荷塘月色》:

a.分析文章中对荷塘月夜景色的描绘,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

b.探讨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主旨。

3.讲解《我与地坛》:

a.分析作者与地坛的情感纽带,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b.探讨作品中的生命哲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三篇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2.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课堂提问:针对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2.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创新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写作,以其中一篇散文为蓝本,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

五、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用时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写一篇关于家乡季节变化的散文。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完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的学习后,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显著效果: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三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学生掌握了散文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能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阅读理解能力方面: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迅速捕捉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对散文中的情感和景色有独到的见解。

3.文化意识方面:

学生对故都文化、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学生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审美鉴赏能力方面:

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欣赏散文中的自然美和情感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了审美水平。

5.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方面:

学生在创意写作活动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散文作品。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6.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

通过对散文的深入分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7.学习习惯与方法方面:

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练习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合作学习等。同时,学生学会了如何有效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

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文学素养,还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们学会了通过文学作品去理解人生、感悟生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板书设计①重点知识点:

-《故都的秋》:故都、秋、情感表达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审美情趣

-《我与地坛》:地坛、情感纽带、生命哲理

②重点词语:

-《故都的秋》:萧索、清寂、怀念

-《荷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