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研专业介绍_第1页
计算机考研专业介绍_第2页
计算机考研专业介绍_第3页
计算机考研专业介绍_第4页
计算机考研专业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考研专业介绍[键入文档标题]2010年6月10日计算机系统结构目录[隐藏]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准则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图书:计算机系统结构内容简介目录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硬件、软件界面划分的权衡策略,建立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整体概念。计算机系统结构指的是什么?是一台计算机的外表?还是是指一台计算机内部的一块块板卡安放结构?都MIM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包括了大多数多处理机及多计算机系统。我国的YH-II型计算机是这种类型的计算机。一般将标量流水机视为SISD类型,把向量流水机视为SIMD类型。按"并行级"和"流水线"分类: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级别上按并行程度及流水线处理程度进行分类的方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准则1.只加速使用频率高的部件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广泛采用的计算机设计准则。因为加快处理频繁出现事件对系统的影响远比加速处理很少出现事件的影响要大。2.阿姆达尔(Amdahl)定律这个定律就是一个公式:即应会运用此公式做一些计算或分析,所以要记住并理解其意义。3.程序访问的局部性规律程序访问的局部性主要反映在时间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时间局部性是指程序中近期被访问的信息项可能马上将被再次访问,空间局部性指那些在访问地址上相邻近的信息项很可能被一起访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存储程序方式;指令串行执行,并由控制器加以集中控制;单元定长的一维线性空间的存储器;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数据以二进制表示;单处理机结构,以运算器为中心。改进后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使其从原来的以运算器为中心演变为以存储器为中心。从系统结构上讲,主要是通过各种并行处理手段高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软件、应用和器件对系统结构发展的影响软件应具有可兼容性,即可移植性。为了实现软件的可移植性,可用以下方法:模拟:用软件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这种用实际存在的机器语言解释实现软件移植的方法就是模拟。仿真:用A机(宿主机)中的一段微程序来解释实现B机(目标机)指令系统中每一条指令而实现B机指令系统的方法称仿真,它是有部份硬件参与解释过程的。一般将两种方法混合作用,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指令用仿真方法,而对于频率低而且难于仿真实现的指令使用模拟的方法加以实现。采用系列机的方法,可以这么说,系列机的系统结构都是一致的,如我们使用的INTEL的80X86微机系列及其兼容机,系统结构都是一致的,当然在发展过程中它的系统结构可以得到了新的扩充,比如原来的586机器不支持MMX多媒体扩展指令集,但是后来的芯片中扩充了这些指令,使指令系统集扩大,但它们仍是同一系列的机器。这种系列机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软件兼容。如上面的扩展指令,将使得以后针对这些指令优化的软件不能在以前的机子上运行(或不能发挥相应功能)导致向前兼容性不佳。但重要的是保证做到向后兼容,也就是在按某个时期推到市场上的该档机上编制的软件能不加修改地在它之后投入市场的机器上运行。在系列机上,软件的可称植性是通过各档机器使用相同的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但使用不同的微程序来实现的。统一标准的高级语言采用与机器型号无关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标准如FORTRAN、COBOL等,这种方法提供了在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可移植性。开放系统:是指一种独立于厂商,且遵循有关国际标准而建立的,具有系统可移植性、交互操作性,从而能允许用户自主选择具体实现技术和多厂商产品渠道的系统集成技术的系统。应用需求对系统结构发展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对系统结构不断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高的运算速度、大的存储容量和大的I/O吞吐率。(我们要更快的主板CPU和内存、我们要更大的硬盘我们要更大的显示器更多的色彩更高的刷新频率...这就是需求)计算机应用从最初的科学计算向更高级的更复杂的应用发展,经历了从数据处理、信息处理、知识处理以及智能处理这四级逐步上升的阶段。器件对系统结构发展的影响由于技术的进步,器件的性能价格比迅速提高,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从而使系统结构的性能从较高的大型机向小型机乃至微机下移。综上所述:软件是促使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软件,机器就不能运行,所以为了能方便地使用现有软件,就必须考虑系统结构的设计。软件最重要)应用需求是促使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机器是给人用的,我们追求更快更好,机器就要做得更快更好。所以需求最根本)器件是促使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器件就产不出电脑,器件的每一次升级就带来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没看见上半年刚买的机子,下半年就想把它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么^_^,所以器件最活跃)。计算机系统结构4分收藏分享到顶[0]编辑词条

目录1计算机系统结构2正文3配图4相关连接展开全部摘要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正文

从程序设计的角度研究的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G.M.亚当等人为了说明和研究从程序设计角度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外特性),在1964年最先提出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概念。一种计算机系统结构可以用多种\o"计算机组织"计算机组织来实现。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包括\o"软件"软件和硬件的\o"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可被看成是按功能划分的多级层次结构。表中每一级各对应一类机器,各有自己的机器语言。在这里,“机器”的定义是能存储、执行\o"程序"程序的\o"算法"算法和\o"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集合体。各级机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不同:M0由硬件实现,M1由微程序(固件)实现,M2~M5由软件实现。由软件实现的机器称为虚拟机器,以区别由硬件或固件实现的实际机器。各级的程序被翻译成比它低一级的语言的程序,或由低一级的程序解释。计算机系统结构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这是从程序设计者角度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它包括机器内的数据表示、寻址方式,以及对这些数据的运算和控制这些运算的执行等(即\o"指令系统"指令系统)。不过,它并非仅包括与\o"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有关的部分,而应是工作于机器级的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机器的所有部分,也就是包括\o"处理机"处理机、存储系统、输入-输出联结方法和中断机构等。对于通用型机器,一般包括:数据表示(能由硬件直接辨认的数据类型,如定点、浮点数、逻辑数等);寻址方式(指令是如何访问到其操作数的,包括最小编址单元和地址运算等);寄存器定义(包括操作数寄存器、变址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的定义);指令系统(包括机器指令的操作类型和格式,指令间的排序和控制机构等);中断机构;机器工作状态(如管态和自态等)的定义和状态切换;机器级的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对输入-输出设备的访问方式,输入-输出数据的源、目的与数据传送的控制,输入-输出操作的结束与出错指示)以及对信息保护的支持等。

学科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作为学科,主要研究软件、硬件功能分配和对软件、硬件界面的确定。7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在计算机组织和实现技术上,最显著的是器件技术的进展,其次是微程序技术、并行技术、专用部件和运算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计算机在性能、速度、价格、可靠性和组织、实现技术上虽比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了巨大的突破,然而,它们的系统结构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突破性的进展。从程序设计者的角度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和60年代初相比,变化很小。例如,对于指令系统,程序设计者基本上仍然立足于60年代初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观点来设计复杂得多的软件。

绝大多数机器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仍然没有脱离诺伊曼型(见\o"计算机组织"计算机组织)的范围。但是,\o"J.诺伊曼"J.诺伊曼设计其系统结构时,既没有考虑到要采用高级语言,也没有顾及有\o"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和许多应用领域的各种要求,由此引起的矛盾日益突出。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设计要求,经历了从面向\o"汇编程序"汇编程序设计,到面向\o"编译程序"编译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设计,直至增加面向应用软件研制的几个阶段。

计算机系统结构落后于其设计要求的状况,可以用语义差距来说明。这包括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语义差距、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语义差距,以及程序设计环境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语义差距。

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语义差距

这个差距表现在很多方面。从运算符和数据类型的关系来看,二者的用法甚至是相反的。在高级语言中,由说明语句指明数据的类型,使类型直接与数据本身相联系,但其运算符却是通用的,并无数据类型的含义;而机器语言则正相反,它是由操作码指明的运算符来决定操作数的类型。因此,在编译过程中就需要把高级语言程序中的数据类型说明语句变换成机器语言的不同数据类型操作,而且要保证运算符两边的操作数类型确实与运算符所要求的相等。

采用带标志符的数据表示,即由每个数据的标志位指明数据是二进制整数、十进制整数、浮点数、字符串,还是地址等,可以显著缩小这方面的语义差距,从而有两方面的好处。①简化程序设计:标志符数据表示能提高指令的通用性。例如,加法指令只需一种,而不必分为二进制加、十进制加、浮点加、逻辑加等,可减少指令种类,简化汇编程序设计。②为应用软件的研制提供支持:采用标志符技术,可由机器硬件直接检测出多种程序设计错误,例如操作数错误定义、不相容、有未被定义的操作数等,从而提供了“类型安全环境”。由于每一字都可以有“软件定义捕捉标志符”而有助于程序跟踪和调试。此外,还能简化编译过程,由硬件直接执行数据变换,并有利于数据库系统去实现与数据类型的无关性。

标志符技术的缺点是使字长增加,每条指令所需的操作和拍数增加。从计算机的微观性能,如从机器的运算速度来看,标志符的引入是不利的;但从宏观性能,如从程序的编制、调试和执行的总开销来看,却是有利的。标志符技术已应用于一些微、小型机,很可能被下一代计算机所采用。另外,采用堆栈、向量数据表示也有利于缩小语义差距。

诺伊曼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寻址方式是对应于一维、线性、顺序编址的存储空间的。这和数据结构的要求并不一致,如数据结构往往是多维离散结构,就是名称变量也多是离散分布,因而须由软件进行映像和变换。要研究高级寻址方式以缩短数据结构与数据表示、寻址方式的语义差距。

人们早就提出应缩小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语义差距,但一直没有根本改变,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级语言本身是多样化的,不稳定的,而且各种语言的语义结构也有较大差别。如果计算机系统结构被设计成语义结构尽量接近于某一种语言,则实现这种语言的效率必然很高;然而对语义结构与该语言差别较大的另一种高级语言来说,实现效率就可能比一般机器还低。对于需要设置多种高级语言的机器,只按一种高级语言来缩小语义差距,从整体来看往往是害多利少。因此,人们只得把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成比较通用的,使各种常用高级语言在语义差距上尽可能相近。这就是一般机器的计算机系统结构难以真正面向缩短语义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绝不是语义差距不能有任何缩小。人们已提出多种方案,也构成了一些实际机器,它们可按图分类。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中主要是采用翻译技术。采用微程序控制的机器,则是通过解释来实现机器语言的。因此,语义差距的缩小意味着增大解释的比重,减少翻译的比重。计算机系统要设置对应多种语言的多个编译系统,为缩小语义差距所需增大的解释部分,可以为多个编译系统用以简化翻译过程,这从总体上看是合理的。

图中传统机器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是典型的诺伊曼型结构,它的语义差距最大,解释的分量比翻译的少得多。面向高级语言的机器采用多种缩小语义差距的措施,它的解释的分量明显增大。

进一步增大解释的比重,直至几乎没有语义差距,则可达到使高级语言成为机器的汇编语言,这种机器被称为高级语言机器。它用汇编的方法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高级语言机器本身也可以没有机器语言,而直接由硬件和固件对高级语言源程序的语句逐条进行解释。它既没有编译程序,也不用汇编程序,这种机器被称为直接执行高级语言机器。已有的高级语言机器还没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高级语言机器必然会得到发展。

缩小语义差距,改进指令系统、寻址方式和数据表示的目的远不限于简化编译程序的设计和提高代码生成的效率。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编译程序只是软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它是由专门的、熟练的软件人员来设计的,又往往只须1~2年设计一次。然而,应用软件的开发却要天天进行,而且设计人员的水平相对比较低。应用软件的调试和排错开销很大,因而,应从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来改善软件的开发,如由硬件发现高级语言程序的语法、语义和词法上的错误,指明其错误所在,并将它返回映像到源程序,以及对安全性和程序的模块化提供更好的条件等,其意义远比改进编译程序的设计大得多。

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语义差距

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结构间的语义差距较大。例如,进程的概念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基础,但是计算机系统结构对于进程的生成与撤销、进程的切换、进程间的相互控制、进行间的同步与通信等提供的条件很少,几乎没有相应的机器指令。又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提供的存储保护是对连续、定长存储块的保护,这和操作系统所要求的对子程序或变量的保护和共享,在语义上差别较大。还有,对操作系统中用得很多的表格和队等也没有反映。

人们对于尽可能缩小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操作系统的语义差距,已有几乎一致的认识,而不象对高级语言机器有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应把整个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硬化或固化,宜于硬化的是“机构型”的功能,而不是“策略型”的功能。机构型功能是指基本的、通用的功能,如进程管理、信息保护和存储管理等,它们是稳定的,能够确切定义的,是常用的,因而宜于实现硬化。典型的策略型功能有上机费用计算、作业排队、用户标识、资源管理等。这些功能随环境不同而异,而且用户能够修改,所以是不稳定的,在操作系统的生存期内可能会不断变化,因而适于用软件实现。硬件实现利于提高操作系统的执行效率和速度,减少开销;软件实现利于提供应有的灵活性。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必然会缩小语义差距。不过语义差距也非越小越好,因为语义差距的大小实质上取决于软、硬件功能分配,而这主要应从实现费用、对速度的影响和其他性能要求来考虑,亦即考虑如何分配能提高性能价格比。

实现费用包括研制费用和重复生产费用。硬件的设计费用和重复生产费用都比软件大,宜于硬件实现的功能应该是稳定的、常用的、比较小的、而且是软件实现的速度下降会对计算机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的那些功能。硬件实现只是对产量大的计算机系统才有经济效益。如果硬件实现不能给用户带来明显的好处,则不论硬件比例多高也不会有生命力。计算机系统结构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汉漢▼抽象来說,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个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最高层次的概念;它确定了一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衔接。具體地說计算机体系结构指的是電腦系統設計的觀念與架構,描述電腦在實做的設計原则。它确定一个计算机设计的:部件部件功能部件间接口在電腦工程中,計算機架構指的是電腦系統設計的觀念與架構,描述電腦在實做的設計原则。並且著重於「負責了計算機架構的中心功能:計算」的中央處理器(CPU)內部的執行動作與記憶體的存取。注意,不要与\o"处理器"处理器领域的\o"微体系结构"微体系结构相混淆。以常见的\o"冯·诺伊曼"冯·诺伊曼设计为例,体系结构设计包括了:指令集(Instructionsetarchitecture;簡稱ISA):被視為一種機器語言,包含了許多相關的指令集(記憶體定址、處理器暫存器控制等等...)。微系統架構(Microarchitecture)或稱電腦組織(Computerorganization):是更詳細的敘述系統內部各元素如何進行合作與溝通。数据表示,即硬件能直接识别和处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寻址方式,包括\o"最小寻址单位"最小寻址单位和地址运算等;寄存器定义,包括操作数寄存器、变址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等的定义、数量和使用方式;指令系统,包括机器指令的操作类型和格式、指令间的排序和控制机制等;异常机制,包括中断、NMI和内部异常等;机器工作状态的定义和切换,如管态和目态等;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处理机、存储器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数据传送方式、数据流量、以及数据交换过程的控制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软件、硬件功能分配和对软件、硬件界面的确定,即确定哪些功能由软件完成,哪些功能由硬件实现。计算机系统结构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它是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新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本教材深入浅出地全面介绍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指令系统、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标量处理机、向量处理机互连网络、并行处理机和多处理机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目录[隐藏]学科简介专业简介主要相关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目标

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信息过程、用以表达此过程的信息结构和规则及其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实现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现代计算机及其相关的现象。该学科的工作集中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使之运用于各种信息加工任务的有效方法、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局限的理论特征。学科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当代科技的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逻辑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已经进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微电子技术的变化发展,直接带动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得以应用。计算机已经从早期的单一计算装置发展成多计算机系统、并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的高性能系统。微型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软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工程方法导致了软件设计和开发方法的根本变革。理论研究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模型的研究发展到计算机系统理论、软件理论、计算理论和应用技术理论等多个研究分支,并拓展到人工智能等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可分为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如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通常,本学科可概括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主要研究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功能分配、软硬件界面的划分、计算机硬件结构、组成与实现方法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应用计算机到各个领域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所涉及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仅自身已经成为高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且对于当代众多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会不断扩展、深化,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业简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系统软件、软件自动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与软件复用技术、并行处理与高性能计算、智能软件、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等。主要相关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Ø人工智能Ø分布式系统Ø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Ø非经典逻辑与模糊计算机系统培养目标应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本专业必备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承担科学研究能力,胜任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及软件研究和设计工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本学科点为国内首批软件硕士点,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软件博士点,以后又改名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本二级学科所处的一级学科于1998年获博士后流动站,并于200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本二级学科点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其中博士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本二级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有傅育熙、陈克非、申瑞民、孙永强、尤晋元、陆汝占,这些博士导师中既有著名的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也有突出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本学科自创建起,始终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在孙永强教授的带领下,科研、教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曾先后承担过四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目前在研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还有一批省市级科研项目。本学科曾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在教学方面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1996年以来本学科发表的被SCI索引的论文23篇、被EI索引的论文72篇,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5项,科研经费以年均60%的幅度增长。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建立起包括理论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方法学、系统软件与中间件、中文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的综合特色是:基础理论研究力量雄厚,软件技术研究紧随国际主流方向,软件系统开发以系统软件和中间件为主兼顾特定领域应用软件。从发展的角度看,本学科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已形成人才高地,有能力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人才。

近年来,本学科从国外大力引进了傅育熙、陈克非、吕宝粮等博士和一批国内重点高校毕业的博士,通过211工程和985重点建设项目投入对软硬件环境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善,博士生培养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更注重质量的提高,对博士生在答辩前必须完成的高水平科研任务和SCI/EI索引论文提出具体要求。本科生教学在坚持专业基础和数学基础的同时,围绕四个跨学期的大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在ACM国际程序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后受到社会普遍的好评,本科生教学历年来在全国、上海市教学评比中名列前茅。

在国际合作方面,本学科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德国柏林工大、日本东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学术机构有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平均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计算机应用技术目录[隐藏]前言: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前言:计算机应用技术狭义:可以利用任何一种计算机软件的任何一功能,为可能用到它的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广义:对各种软件的各种功能/设置属性有足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在各种情况下驾驭计算机高效率的为不同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总之,凡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为需要或者可能需要它的人提供服务的技术,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能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软件操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础[1]、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SQL、数据结构与C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工程经济、高级语言汇编、VB.net程序设计、多媒体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网站建设、Delphi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图形图像应用处理(PhotoShop)、Flash动画制作、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办公室软件应用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岗前培训“一技之长”就业方向: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及其网络管理维护、互联网站建设维护等职业岗位群。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081203)(200709版)

为了加强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和上海交通大学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软件学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领域的、高层次、开放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软件系统开发技术;2.计算机应用技术;3.普适计算技术;4.可视数字技术。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学分≥19。数学课要求达到6学分。

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组号备注学位课G071503计算方法3.0秋

学位课G071536高等计算方法2.0春

学位课G071555矩阵理论3.0秋

学位课G071557图与网络2.0春

学位课G071559最优化理论基础3.0秋

学位课G071561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2.0春

学位课G071562基础数理统计2.0秋

学位课G071567工程微分几何2.0春

学位课G090501自然辩证法概论2.0春,秋

必修学位课G0905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0春,秋

必修学位课G090510中国文化概论2.0春

学位课G090511汉语2.0秋

留学生必修学位课G140501英语3.0春,秋

必修学位课X033505应用逻辑3.0秋

学位课X033506计算理论3.0春

学位课X0335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