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古诗文阅读理解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I考试说明I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四阶段(7-9年级)明确指出:“阅读浅
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在评价建议中要求:“阅读浅易文
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而不应考查
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见,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及中考文言文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四个
字,即读、背、译、析。
读:在朗读、默读的基础上诵读,主要强调诵读的过程,在诵读中体验、领悟和积累。
背:背诵优秀文言文,主要是必背篇目(20篇)。做到会背诵、会默写(经典语句)。
译:在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翻译。翻译浅显的文言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析: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意进行简单的分析,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
观点和表达方式。
|考点归纳|
这些要求体现在中考试题上,涉及的具体内容和考点设置主要是:对有关文言实词的理解或辨析;对
常见文言虚词的词义及作用的理解或辨析;对文言文语段中重要的语句,特别是对主旨句、名言警句的背
诵、理解及赏析;对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的理解或解释;对文言文诵读节奏的划分与把握;对文言文语
段、篇章的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对文言文语段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与文言文语段相关的成语
或名句的默写;与语段相关联的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文言文阅读考查材料主要以选段或短文形式出
现,考查《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的诗文篇目以及课外选文(选段)。
考试要求与具体醺:
L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贝II、何、焉、与、所、因)在具体
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题型一:断句
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
(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
(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题型二:文言虚词和实词
方法指导:
L文言虚词。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
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
合具体语境.实词解释的方法:
(1)扩词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
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
解运用。
(3)揣测法.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
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
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
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
方法指导: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
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
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
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
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题型四:内容理解与概括
方法指导:
形式:第一,从原文摘取信息点;第二,用自己的话回答对个别语句的理解.
内容:第一,概括选文内容;第二,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第三,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
词语提出问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解题方法:首先,读懂全文,弄清文章的意思;其次,理解文旨;最后,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可以直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题型五:合理想象式描写
方法指导:
一般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神态描写。
这些描写都不难,关键是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中去想象,再结合自己的写作功底,就不
难写出。要注意:文字简练,生动形象。
题型六:人物分析
方法指导: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
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
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
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题型七:比较探究
方法指导:
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
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
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
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
"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
征。Q)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2)求同型,先明确“求
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3)互解型,先明
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释;(4)综合型,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
先决条件,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
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语
段原句.
【七年
kdndiwdnydnwdnyuddii
qInidnjishongce
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btibiinbanytiw^njiaoydn1)llngyudny「
部编版语文教研李廷元语文赞黛费薄
ydnyudncliOjId0
盐源初级中学文言文阅读
zuixlnrdnjidobubianbdn
【最新人教部编版】
(-)【《世说新语》两则】3
咏雪
刘义庆
文言词汇积累卡
用法词语课文原句古今义
古义:子侄辈,家里年轻的一代人
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
今义:儿子和女儿
古今古义:诗文
文义与儿女讲论文义
异义今义;文章的义理、内容
古义:相比
拟撒盐空中差可拟
今义:设计、打算、模仿等
虚词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课文在线】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谢太傅】⑶寒雪日卜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隹女.】讲论[文章的义理俄।《不久•-会儿】ui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I,什么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可卡炸可'大".排他比L"兄女
1mt棺松.1叫絮■卷即藤、利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⑶,左将军【王凝之】⑷妻也。
注释:【1】课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
(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
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2]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3]指东晋诗人谢道镒(yii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4]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仅供参考】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
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J他哥哥的女儿
(谢道银)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银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D)
A.公欣然日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未若柳絮用风起用屏人日
C.未若柳絮因风起茬为佣耕
D.俄而雪骤俄而百千人大呼
(解析:A.……的样子/连词,表转折;B.凭借/于是;C.如/你;D.不久,一会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里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2)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融洽、欢乐的家庭气氛。
B.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D.结尾交代了谢道福的身份,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暗示,表明谢安赞赏谢道福的才气。
(解析:C项应是“撒盐”一句较“柳絮”一句更写实。)
4.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和谐、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并用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大笑等这些词语来支撑这一观点。
|附加练习
1、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
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解释加点词语。
(1)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
(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3)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着、随着。
3、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福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跟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跟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
之妻也。
4、用原文填空。
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事件:咏雪人物:谢太傅、兄子、兄女
5、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答:兄子: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兄女: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为什么“公大笑乐”?
答: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4)“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答: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
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5)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
道银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镜才气的赞赏。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
6、翻译。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J
他哥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道镉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文言词汇积累卡
用法词语课文原句古今义
通假字不尊君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古义:离开
去太丘舍去
今义:前往,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古义:玩耍
戏
古今异义戏今义:戏剧、杂技等
古义:约定
期与人期行
今义:日期或量词
委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任等
古义:回头看
顾元方入门不顾
今义:照顾
日中不至太阳
一词多义II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天
词类活用惭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而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虚词
之下车引之代词,代元方
【课文在线】
【陈太丘】E与友册标咒期■好时”过中不至,太丘・的g丽丽・乐会•多丽力去
后■田至。【元方】⑵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⑶?"答曰:“待君久不
至,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词作硒-加■一雨而去】⑷。”元方曰:“君与蒙甘身人*
父初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出的1之,元方入门不■诅头桁。
注释:【1】即陈蹇shf(104—186/187),字仲弓,东汉颍ying川许县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名,
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2]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富的长子。
[3]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41丢下我走了。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后(有人)仍然没到达,陈太丘丢下(他)
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这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
尊在不在?”(元方)回答道:“(父亲)等您很久(您)都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听了)便生气地
说道:“简直不是人啊!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离开了。”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
了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节。”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
(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太丘舍寺(距离)
C.尊君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D.相季而去(丢下、舍弃)
(解析:B.“去”是“离开”的意思。)
2.下列选项中的“乃”与例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去后乃至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
D.乃悟前狼假寐
(解析:例句中“乃”的“表承接关系,才”的意思。A.用于判断句中,是:B.副词,竟然;C.副
词,于是,就;D,表承接关系,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真不是人啊!跟人约好一块儿走,却丢下我走了。
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
的父亲;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
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做一个知错就改、言而有信的人。
附加练习汇总: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
么特点?
答: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
2.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答:故事的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事的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
故事的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
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3.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
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
错:入门不顾。
4.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
做?答案略
(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
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5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尊君在不?fdu②诺,期返而食shi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②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才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害怕,担心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
的看法。(4分)
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基
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补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若出现:脱离
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住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住守信者不给分。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
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仅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日:“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假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仅请别
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仅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
自《后汉书•郭仪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段(JI)始至行部)郭仪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
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物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答: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
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4.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但从选材
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饭守信(或:郭仪不违信于
儿童)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2分)
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
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四)、(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司
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d)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答: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答: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10.(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
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五)、[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
“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
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
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退休回家。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答: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
同之处?(4分)?
答: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六)、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信用无礼:礼貌引:拉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头都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
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
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七)、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约定)(2)去后乃至(才)
(3)相委而去(丢下、舍弃)(4)下车引之(拉)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答: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
案不求统一)
6.探究:《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认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
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点拨:“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
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
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镉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
5.文中对谢道据的评价如何?
点拨:聪明有才学。
6.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
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己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
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
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7.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
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
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8.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
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
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
养吗?
9.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
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10.拓展延伸:
(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
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一韩愈《春雪》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李白
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杜甫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答: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岳柱八岁指瑕;
(三)【《论语》十二章-
文言词汇积累卡
用法词语课文原句古今义
通假字说不亦说乎“说”通“悦”,愉悦
有卜有五“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
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古义:泛指多次,虚数
古今异义三吾日三省吾身
今义:数词,二
古义:可以凭借
可以可以为师矣
今义:许可
古义:冷水
水饭疏食饮水
今义: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
人不知而不愠
知了解
温故而知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领悟
一词多义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动词,替
可以为师矣动词,成为
回也不改其乐
乐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词类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活用
温故而知新
故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人不知而不愠/不义而富且贵/学连词,表转折
而不思/思而不学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其不善
虚词而连词,表顺承
者而改之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连词,表递进
曲肱而枕之连词,表修饰
【课文在线】
古代对男子的尊陈,这里指孔子]曰.,,学■连词.衣取水.按时温习.时,按时,在1定的时候.]
:代词.指学过的加识技健.][不亦[yue.同牧,
愉快.呼?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理解1卜连河转折.I不|HS有才*的人1乎?,,
(【《学而》】⑶)
【曾子】⑷曰:“卜和阿我,旧书/[[三省x]仁州乐瞒检*断】/吾身:为人即的/而不曾网
旗咏加乎?与朋友交/而不鬻的乎?心丽布附垓送物的瑛的不习乎?”(《学而》)
曷[立身,出能有所成就,】,四十而不■【迷电,疑惑•1
子曰:“吾|9蠲1+五''*,…闻3/而志于学,三十/而|
五十而知天命口幻,六十而耳顺,七十而Ute正帆叫不曾所修产。“(《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连诩表转折,即]不思/・连词’郎〔迷感,强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思/■—树折・札!不学/则■叫"(《为
政》)
子曰:“贤哉,回也!-箪(dd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侬城出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日:“知之(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另说:指仁德)产.TWJ/不如/好闻住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侬,凸快知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曲肱(肱:肱,音g6ng,胳膊,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心对刊我如浮云c**\”(《述而》)
子曰:“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委托消防工程验收代办合同
- 二零二四年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2024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
- 2024年专业保证金质押担保操作合同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沙石质量纠纷处理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管理合同服务条款2篇
- 2024年专业业务中介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公司所有权转让协议样本指南版
- 2024年度软件开发项目团队协作合同
- 2024工程承包合同
- 《黑木耳菌糠再利用》课件
- 徐州市铜山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3
-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
- 第四单元《 参考活动1 制作风力发电机》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DB52T+1171-2024++烟花爆竹安全规程
- 2024-2030年中国城市环卫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规模研究报告
-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新药研究与开发本科作业考核试题答卷
- 综合智慧零碳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道 法+增强安全意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临床药师进修汇报课件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