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案鲁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案鲁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案鲁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案鲁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案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9其次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教材地位教材以学生熟识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水的三态变更、水的自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形式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识的一些宏观变更现象的本质相识,继而在相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更时的变更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更的相识,这种相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化探讨物质的探究欲望,为了培育学生用化学方法相识物质世界的实力,本单元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试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化的内容,如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探讨的化学史。教学目标本单元将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组成,如何科学地利用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相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会用分子、原子的学问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正确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相识元素和元素符号。重点:水的净化;水的电解试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分和联系;元素的概念。难点: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质变更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分和联系;水的电解试验得出的结论。学法建议1.重视试验探究活动。试验探究是获得化学学问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学问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看法,驾驭科学的方法,练习视察、记录、分析试验现象。2.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精确,例如元素的概念:⑴只讲种类;⑵不讲个数;⑶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3.重视新旧学问的联系。⑴从宏观上相识水的组成及特征;⑵从微观上相识水电解的实质。4.对学问的归纳和总结:电解水试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单元教学安排节次教学时数主要学问点探究活动第1节2水分子的特征;水的三态变更和自然循环;过滤法和蒸发法净化水。描述水分子的运动;相识水的自然循环;净化黄泥水。第2节2原子的特征;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更的实质;氢气的可燃性;不同的微粒构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第3节2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的特征;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试验的思索和探讨。第4节1元素和元素符号。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学生细致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沟通、探讨,形成对元素符号的相识。到试验室去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试验操作。学生分组试验复习、测试2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习目标⑴学问与技能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更之间的关系,相识分子的特征。②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③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⑵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过滤法分别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⑶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水的三态变更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动意义。相关学问⑴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⑵酒精灯的运用留意事项;运用外焰加热,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⑶加热烧杯时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匀称。重点水的净化难点用分子的学问说明物理变更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⑴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三点,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说明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关现象。⑵利用分子的理论可以说明物理变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更时,分子本身没有变更。⑶水的净化:学习和解答水的净化问题,首先要搞清水中的杂质类型,针对不同的杂质实行相应的净化措施,如吸附、过滤、蒸馏等。⑷过滤时的留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用分子观点说明物理变更及对分子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因平常对一些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不规范,因而在回答水的净化这类问题时经常出现错误。本节学问结构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水的三态变更:固液水的三态变更:固液气水的构成粒子:分子基本性质:(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应用:说明物质的变更、混合物与纯净物水的自然循环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水净化净水方法: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沉淀过滤:(仪器、操作)吸附生活中煮沸试验室蒸馏:(仪器、装置、操作)

课题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课型新授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更之间的关系,相识分子的特征。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学情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更和发生这些变更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更,对于水的凝固、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教学的起点定位在对水的三态变更的微观描述和缘由分析。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难点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关键点水的三态变更的微观描述教学媒体多媒体、挂图教学方法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探讨法板书设计运动的水分子一、水的三态变更1.分子的本身没有变更2.能量的变更(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3.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水的自然循环1.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安排。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水的三态变更1.分子的本身没有变更2.能量的变更(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3.分子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大约有十六万亿亿个水分子。固液气1.肯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更,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变更。2.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更,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的间隔增大,由液态变成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冰溶化成水时,分子间隔较小。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另外: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阅读P28~P30了解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性质属于物理变更固:水分子有序排列,固定位置振动;液:水分子无序排列,在肯定体积内自由运动;气:水分子自由运动,自由地向空间扩散。下列宏观现象中,汲取能量的有;放出能量的有。溶解,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你能用分子学问说明上述变更吗?P30活动天地P30沟通共享温度、压强对分子性质的影响:温度上升:分子间隔变大,运动加快;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用分子学问说明:P30在线测试二、水的自然循环1.意义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安排。自然的污水处理厂了解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的污染;农业上化肥、农药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危害: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等。小结:1.2.相识水的自然循环视察P31图片P32多识一点相识节水徽记寓意:人们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爱惜、节约每一滴水。怎样防止水污染?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合理运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爱惜水资源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文学家则感叹:“世界上的最终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两句话尽管说法不一,但给人的警示相同。尽管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不到1%,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峻,人类将会受到应有的惩处。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珍爱生命,让我们从爱护水资源做起。课题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课型新授第2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2.学会用过滤法分别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3.会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学情分析小学及中学地理已学过有关水资源的学问,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重点水的净化及纯净物和混合物难点水的净化方法的选择及过滤操作关键点理解并熟记过滤操作的要点教学媒体挂图、过滤试验操作、影视资料教学方法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探讨法、试验探究法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三、水的人工净化1.处理黄泥水的主要步骤:溶解、过滤、灭菌、蒸干2.过滤操作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3.混合物4.纯净物5.分别和提纯物质的方法⑴过滤⑵蒸发⑶蒸馏蒸馏所需仪器纯水矿泉水硬水软水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水的人工净化1.处理黄泥水的主要步骤:2.过滤操作的要求3.混合物4.纯净物5.分别和提纯物质的方法⑴过滤⑵蒸发⑶蒸馏蒸馏所需仪器(其次课时)复习:分子的性质及应用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可供人类干脆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储量的13%,占全球总水量的0.3%溶解、过滤、灭菌、蒸干过滤器的制作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上沿要低于漏斗口。三靠:烧杯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的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过滤后的液体虽然澄清,但有微生物;滴入氯水消毒后,微生物死亡,蒸干后有固体残留,说明水中有可溶性物质;将蒸馏水蒸干后,没有留下任何残渣,说明蒸馏水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黄泥水,空气,海水等。混合物中的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世界上完全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过滤法: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别。蒸发:把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别出来。如:在蒸发皿中蒸发食盐水可得到食盐。蒸馏法:把液体和液体分别。(依据液体的沸点不同)。蒸馏烧瓶、单孔橡皮塞、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了解净化黄泥水活动天地P32了解明矾的作用:净水剂理解、记忆思索:滤纸与漏斗之间为什么不留气泡?某同学过滤黄泥水时,过滤两次后还浑浊,可能的缘由是什么?你认为下列说法对吗?有人说:冰水是混合物;市场上卖的“娃哈哈纯净水”是纯净物。利用分子的学问说明混合物与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举例P34了解水的蒸馏P34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留意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P35在线测试1,2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纯水矿泉水硬水软水把肥皂水加到两种液体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总结:1.2.3.4.5.P35多识一点硬水与软水的鉴别P36长话短说几种常见的净水方法:方法所除杂质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不溶性固体杂质和一部分可溶性杂质氯气等杀菌药物消毒微生物加热煮沸一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蒸馏绝大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小学问:我国的水资源地球水的储量很大,总储量约为1.36×1018m3,但跟人类关系最为亲密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3%,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0.3%,主要是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表水。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的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0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峻缺水状态中。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练习:1.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2.日常生活中为了使白糖尽快溶解在水中,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3.将泥水分别得到蒸馏水,通过哪些步骤和方法才能获得?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缘由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水是人类生活中不行缺少的物质,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纯自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6.若不当心将试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混在一起,应以哪种方法分别较为恰当()A.沉淀B.加明矾C.蒸馏D过滤7.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水的操作:⑴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依次是;⑵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⑶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依次是。其次节水分子的变更学习目标⑴学问与技能①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会区分简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更。③相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化学变更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更,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电解水的试验相识水的组成。②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⑶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志向能源的涵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相关学问⑴分子的基本性质。⑵水的三态变更实质上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发生变更而分子本身没有变更。⑶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淀、蒸馏等。其中蒸馏能得到纯净的水。重点水电解的试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物质变更的本质;性质与变更的区分和联系。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⑴电解水的装置无论怎样变更,其原理是一样的,要知道各部件和电解液的作用,推断时依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为解题的突破口。⑵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常有以下三种说法,以水为例:①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③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⑶用对比法学习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字母表达式:A+B+…→C②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字母表达式:A→B+C+…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对电解水的试验现象混淆不清,对电解水试验得出的试验结论推断不清;分子和原子的区分和联系中,误认为分子肯定比原子大;性质与变更混为一谈。本节学问结构水组成:氢、氧两种元素水组成:氢、氧两种元素水氢气+氧气氢气+氧气水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氢气有可燃性,水通电能分解)电解水的结论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③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④化学变更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课题其次节水分子的变更课型新授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试验相识水的组成。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说明,相识化学变更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更,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5.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志向能源的涵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更中分子本身没有变更,本节通过熟识的水做学问的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相识到分子在化学变更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重点水电解的试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物质变更的本质。关键点引导学生从视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媒体挂图、影视资料、水电解器、酒精灯、直流电源、氢气、气体燃烧用导管、木条、烧杯、火柴等教学方法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探讨法、试验探究法板书设计其次节水分子的变更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现象反应式2.分解反应3.分子4.原子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分二、水的合成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肯定要验纯)2.化合反应3.氢能源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现象反应式2.分解反应3.分子4.原子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分其次节水分子的变更(第一课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氢气。结论:水氢气+氧气H2OH2+O2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字母表达式:A→B+C+…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常见的液体、气体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化学变更中最小的微粒)常见的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是由原子干脆构成。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行再分。分子原子相像点⑴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⑵分子之间有间隔,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⑴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⑵原子之间有间隔,⑶原子在不停地运动。⑷同

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由原子干脆构成的物质)区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裂,成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行再分,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P37活动天地视察现象现象结论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熟记文字及符号表达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的特点一变多通式分析氢分子、氧分子的形成过程说明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水、氢气、氧气、铁、金、金刚石、氦气(化学反应的实质)区分分子和原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用分子的观点说明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水的合成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肯定要验纯)燃烧与点燃2.化合反应3.氢能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烧杯发烫。结论:氢气+氧气水H2+O2H2O平安提示:点燃可燃性与助燃性气体混合物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燃烧为一种反应,会持续一段时间;点燃是燃烧时须要的反应的条件,是一个动作。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字母表示:A+B+…→C相同点:都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类型;区分: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氢气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科学家认为21世纪将是氢能源的世纪。优点:无污染;发热量高;资源丰富。目前氢能源没有推广运用的缘由:制取和储存遇到的难题:小结:1.分子与原子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P39活动天地视察现象现象结论熟记现象与反应式反应式的特点:多变一是分解反应吗?区分:燃烧与点燃比较: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探讨:氢能源的优点P40沟通共享用分子变更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成水的反应。上网查询练习生活在线:有一种水叫“纳米水”国内很多石油销售公司和加油站都已经添加了“纳米水”。“纳米水”不是一般的水,它是纳米燃油添加剂的俗称。目前主要针对车用柴汽油和燃料油运用,可实现用物理方法解决燃油燃烧的化学问题。“纳米水”的工作原理是:把自由水经过纳米组装技术的处理后,组装成6纳米左右的水颗粒,然后加到连续的油箱中,形成热力学稳定的纳米燃油,让燃油在燃烧前通过进行水颗粒微爆的二次雾化作用,炸碎燃油雾滴,使之进一步雾化,实现更加充分和匀称的燃烧,达到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机械效率的目的,进而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节约燃油和爱护环境的功效。另外,纳米水颗粒的微爆破作用还能有效地清除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积碳。课题其次节水分子的变更课型新授第2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会区分简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两种变更: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物质通过变更体现出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要与变更相联系。重点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性质与变更的关系关键点变更由性质确定;性质在变更中表现。教学媒体挂图、影视资料等教学方法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探讨法板书设计其次节水分子的变更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现象反应式2.分解反应3.分子4.原子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分二、水的合成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肯定要验纯)2.化合反应3.氢能源三、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与变更的关系变更的叙述性质的描述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其次节水分子的变更(其次课时)复习:1.分子与原子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3.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回答:概念、区分和联系用分子的学问区分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纯净物与混合物三、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性质与变更的关系变更的叙述性质的描述物质在化学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变更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更由性质确定,性质在变更中表现出来。变更的叙述模式为:某物质怎么样了性质一般的描述:某物质易、可、能(或不易、不行、不能)+变更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更,而蜡烛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酒精挥发是物理变更,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小结:P411.2.3.4.5.阅读P40能否说物质在物理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为什么?思索:性质与变更的区分及联系在线测试P41长话短说P41挑战自我P411.小明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试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为2:1,针对这一发觉,你认为下列做法不行取的是()A.反复多次试验查找缘由B.试验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大,可以认为试验胜利C.查找试验装置是否漏气D.大胆提出猜想: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2.阅读下列短文,用序号回答:①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植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它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⑴水的物理性质;⑵水的化学性质;⑶水的用途。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⑴学问与技能①相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②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能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洁的计算。⑵过程与方法逐步相识到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⑶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育科学探讨的科学看法。相关学问⑴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分⑵原子和分子的共同点及联系⑶用分子的学问说明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难点原子的结构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⑴从原子的结构分析得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很多题的解法就以这两个公式为突破口。⑵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缺乏感性相识,可借助于电影、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以加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是必记的学问,留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⑴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事实:对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原子。⑵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事实:氢原子核没有中子。本节学问结构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很小,但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高速运动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定义:带电荷的原子分类:阳离子、阴离子表示方法

课题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型新授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相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3.进一步相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育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分析综合实力和抽象思维实力。学情分析学生已驾驭了有关分子的性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学问,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学问相识原子的有效方式,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视察物质的生成,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关键点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分教学媒体多媒体素材、挂图、元素周期表教学方法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谈话法、探讨法、对比法板书设计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二、原子中的电子1.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3.原子的分类⑴金属原子⑵非金属原子⑶稀有气体原子4.离子书写分类5.元素周期表6.原子序数7.电子云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质子:(1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1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中: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早发觉电子的科学家——英国科学家汤姆森。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一个“很大”的空间围绕一个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通常状况下,氢原子没有中子。阅读P43分析图P43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沟通共享1.P44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当穿过金箔,而极少数被反弹回来?沟通共享2.P44在金原子中,很小的原子核却能把轰击它的高速的α粒子反弹回来,这说明白什么?沟通共享3.P451.分析原子是否显电性?2.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全部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吗?二、原子中的电子1.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⑴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⑵电子尽可能在离原子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⑶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⑷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离原子核最近的为第一层,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了解排布规律记忆1~18号(即H~Ar)元素的依次、名称和符号分析P45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练习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H、C、N、F、S、Cl、Na、Mg、Al、K、He、Ne、Ar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原子的分类4.离子书写分类阳离子阴离子5.元素周期表6.原子序数7.电子云⑴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不稳定,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⑵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不稳定,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⑶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氦是2个),稳定,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变更的是核外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出带几个单位的什么电荷。如:Mg2+,Al3+,F-,O2-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如Na+,Mg2+,Al3+,H+等。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如:F-,O2-,Cl-,S2-等。确定原子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连续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的性质还有明显的规律性。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小结:1.原子的结构2.原子结构示意图3.离子的分类及符号表示4.熟记元素周期表中前18种元素的名称、依次及符号。并分析在结构上的特点。结论分析P46NaCl的形成过程分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视察离子符号的书写,沟通共享: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看出原子的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视察附录元素周期表记忆1~18号元素的名称、依次及符号。思索:确定原子序数的是什么?多识一点P47实力提高: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图所示,你能确定X的值吗?它可以表示哪些微粒,试一一写出。化学元素之最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课题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型新授第2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运用、书写、记忆都不便利,所以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关键点理解“相对”的含义教学媒体多媒体素材教学方法自学探讨法、讲解并描述法、谈话法、探讨法、练习法板书设计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结构二、原子中的电子三、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填表: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氧816镁1212铁2656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其次课时)复习:1.原子的结构2.原子结构示意图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书写、记忆、运用都不便利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由原子核确定的。总结:1.2.3.4.5.请看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氧816镁1212铁2656个别回答、书写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或Kg3.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视察P48几种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与原子结构相比较。在线测试P481.,2.长话短说P48探讨:科学家发觉相对原子质量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挑战自我P491,2,3⑴请把左图中的空白处填完整。⑵通过填表,分析数据,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至少写两条)①②③第四节元素教学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驾驭。教学对象分析人类运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运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运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沟通,没有体会运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沟通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便利地进行学术沟通!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溢爱好。★试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老师布置探讨性课题: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在学生已有的学问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爱好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化,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很多微观学问。一、元素老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老师进行简短评价。学生主动、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老师的分析修改模型。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相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相识,初步学习探讨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志向模型法。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视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须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相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学生视察、拆分模型,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相识。给学生供应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视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相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老师引导学生视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全部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学生视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详细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相识。二、元素符号在相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活动天地]以元素周期表为探讨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学生细致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沟通、探讨,形成对元素符号的相识。利用新奇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驾驭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觉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相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探讨都带来了便利,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学问基础。三、物质的分类在相识元素的基础上对纯净物进行分类。1、列举一些学生较为是熟识的物质,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组织学生探讨,形成单质、化合物概念。2、小试验: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钉和菠菜,通过试验使学生明晰元素与物质的不同。学生将详细的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通过试验,对概念进行辨析,加深理解。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做”,让学生独立思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概念。这样,即可加深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相识,又可帮助他们对“世界上的三千多万种物质仅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疑问?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将学问进行梳理,形成清楚的学问脉络。让学生自己整理学问,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思索探讨式的探究学习课,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来相识元素和元素符号,在学习学问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建立物质的元素观。本节课有两大特色:——通过分子模型的制作与拆分,建立起元素的概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套“分子模型”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对元素的相识。——通过排列“纸牌”的活动,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幅幅“纸牌”特别开心、轻松地驾驭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在组织本节课的这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时,因问题的发散性较强,所以须要老师做好刚好的调控和引导,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题到试验室去:化学试验基本技能训练(二)课型新授第1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试验操作。2.初步养成“动脑思索、规范操作、细致视察、详实记录”的试验习惯和严谨细致的科学看法。学情分析学生曾用的一些仪器,例如:量筒、滴管、玻璃棒、天同等仪器,但由于教学要求不同,使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本节应当应强化试验平安意识和对操作的规范性的要求,在技能训练中,将语言指导与正确操作示范和订正错误操作紧密结合起来。重点物质的称量、仪器的洗涤和连接难点量筒的运用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关键点老师的语言指导与正确操作示范和订正错误操作相结合;画图分析仰视或俯视读数图。教学媒体演示试验、挂图教学方法讲解并描述法、探讨法、试验探究法板书设计到试验室去:化学试验基本技能训练(二)1.物质的称量⑴天平的运用步骤:调零、放纸、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还原加药品和砝码的先后依次:一般精确到0.1g⑵量筒的运用读数:三点一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10mL的量筒可精确到0.1mL仰视或俯视读数的结果:⑶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仪器2.仪器的连接与洗涤⑴仪器的连接左定右动,水润湿,慢转动⑵气密性的检查操作原理⑶洗涤振荡方法刷洗洗涤干净的标准:放置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物质的称量⑴天平的运用步骤:调零、放纸、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还原加药品和砝码的先后依次一般精确到0.1g⑵量筒的运用读数三点一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10mL的量筒可精确到0.1mL⑶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仪器2.仪器的连接与洗涤⑴仪器的连接⑵气密性的检查操作原理到试验室去:化学试验基本技能训练(二)(第1课时)称量前:先把游码调零,然后调平衡。称量物不能干脆放在托盘里,两盘应先各垫一张相同的纸;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一般放在烧杯里称量。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称量物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当称量一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先加物体后加砝码;当精确称量肯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加砝码、移动好游码后再加药品。只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量温度高的液体。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需放平稳。先将液体注入到接近指定刻度线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常用量筒的规格:10mL;50mL;100mL①称取:天平、药匙②量取:量筒、胶头滴管③搅拌溶解:烧杯、玻璃棒仪器连接时,一般先将导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左定右动,水润湿,慢转动试管与橡皮塞连接时要旋紧。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一端防入水中,用手紧贴在试管的外壁,视察导管口处是否有气泡冒出。现象:冒气泡结论:气密性良好,装置不漏气。气体的热胀冷缩。想一想P251,2,3探讨:称量一烧杯的质量与称量5g食盐时,加入砝码和物体的依次有何不同?思索:仰视时,读数比真实值偏,俯视时,真实值比读数偏。俯视时,读数偏,仰视时,真实值偏。试验5总结步骤、所需主要仪器:细致视察分析产生该现象的缘由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⑶洗涤振荡方法刷洗洗涤干净的标准:放置试验结束时,有用的药品,倒在指定的容器里;没有用的,倒入废液缸里,然后洗刷干净。加水后,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试管的中上部,用手腕的力气左右晃动、振荡后,将水倒掉。用水润湿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刷洗。内壁附着的水匀称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刷干净的玻璃仪器要倒立在试管架或指定的地方晾干。小结1.物质的称量:⑴托盘天平的运用:调零、放纸、称量、还原;⑵量筒的运用:量筒的选择、读数、量取操作。2.仪器的连接、气密性的检查及洗涤⑴仪器的连接依次、连接操作;⑵气密性的检查:操作、原理;⑶仪器的洗涤:振荡、洗刷、放置。教后记细致视察留意平安,防止把试管戳破长话短说练习强化提高题:1.在运用托盘天平常,若在未调零时(空载时指针偏左)进行称量,则称量结果比实际质量()A偏大B偏小C相等D不能确定2.用天平称量易吸水且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最好放在()A右边托盘B左边托盘C右边烧杯D左边烧杯3.试管是试验室常用的仪器,可进行多种操作,如:①取少量液体做试验;②加热液体;③洗涤试管;④收集气体。上述操作用到液体(或水)的量常有:a盛满试管,b约占试管的容积的一半,c不超过容积的1/3,d为1~2mL,对于上述①~④操作,正确的液体用量相应的是()A.abaaB.dcbaC.dcabD.cdaa4.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裂开,可能的缘由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容积的1/3;⑤没有进行预热干脆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你认为可能的缘由是()A.①③⑤B.②④C.②③⑤D.③④5.胶头滴管在运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置的缘由是()A防止试剂腐蚀胶头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倒流6.为了称取肯定质量的食盐,当天平达到平衡时,甲、乙两位同学都用了10g的砝码一个,5g的砝码一个,游码在2.2g刻度处。⑴甲同学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在右盘,他称取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⑵乙同学把砝码放在右盘,食盐在左盘,他称取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单元备课(下)单元总结一、学问网络归纳水水水分子的运动水的组成水的构成→水分子构成→原子基本性质:质量、体积小;不停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定义结构水的三态变更水的自然循环质子中子水的状态发生变更,是物理变更原子核核外电子水的人工净化→沉淀、吸附、过滤、蒸馏、除菌电解水氢气燃烧电解水试验:产生气体检验方法

结论:证明水的组成、化学变更的实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溶液(常伴随能量变更)组成:溶质和溶剂性质:均一、稳定溶液组成的表示→溶质质量分数肯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二、专题综合讲解1.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基本粒子,它们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分子原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根本区分在化学变更中可分在化学反应中不行分相同处①都很小;②都在不断运动;③微粒之间都有间隔;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⑤都能干脆构成物质联系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可结合成分子2.水的净化及节约用水地球上淡水资源并不足够,一些国家和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因此要节约用水,同时对水净化,水的净化方法一般有吸附、过滤、杀菌、蒸馏等方法,不同的净化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不同,综合运用几种净水方法,净化效果会更好。3.量筒的运用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4.托盘天平的运用指针偏左: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右: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左: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右: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左: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右:读数>实际质量⑴未调整天平平衡便称量⑵指针未指到中心时便读数⑶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药品质量=砝码—游码其次单元检测题(满分60分)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0分)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分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不是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D.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能转变成离子B.带电的粒子肯定是离子C.阴离子都带负电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3.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安排,拟于2007年前放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得地球上隐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4.近代闻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且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相互结合,我们不能创建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更,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有人对其观点做了如下修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②“变更”只指“化学变更”而不是其它任何变更;③不能“创建”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更或化学变更的方法“创建”或“分裂”原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依据那所学的学问,你认为上述观点存在明显不足的是()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6.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试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7.据报道,在我国东海领域常发生赤潮。赤潮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这种现象对海洋的危害越来越大。为削减赤潮的发生,善待我们的家园,就须要从源头上消退污染。你认为造成赤潮的主要缘由是()①农田中化肥、农药的超量运用②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③运用含磷洗衣粉④过度进行海水养殖⑤海洋中的潮汐现象⑥海岸绿化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8.居里夫人1898年从几吨铀盐废料中提炼出0.3g镭。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会分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中子、2个电子的氦原子,并放出放射能。试推断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88,138B.86,140C.88,226D.84,1689.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所示,该粒子()A.肯定是稀有气体原子B.肯定是阳离子C.肯定是阴离子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0.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须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平安用量为6mL(见下表)。则服用()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mL的糖浆。A.0.3mLB.0.6mLC.0.9mLD.1.2mL名称:扑热息痛滴剂每0.5mL滴剂含扑热息痛250mg平安用量:1~6岁0.3mL7~12岁0.6mL13~24岁0.9mL每天最多不超过用量的3倍名称:扑热息痛糖浆每5mL糖浆含扑热息痛125mg平安用量:2~4岁6mL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