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市独山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5*3=45分)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宣称在鲸鱼座T星(Tauceti)恒星系统中存在着一颗超级地球,“鲸鱼座T星e”行星作为超级地球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位于恒星的宜居地带,距地球仅12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鲸鱼座T星位于()A.木星系统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鲸鱼座T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由于()A.该行星公转周期适中,昼夜温差适中B.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普通的星球D.该行星上有适合生命物质生存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答案】1.C2.B【解析】【1题】材料信息表明,鲸鱼座T星离地球12光年,而太阳系直径约300亿千米,因此鲸鱼座T星不可能位于太阳系,木星系统位于太阳系之中,因此鲸鱼座T星不可能位于木星系统,排除AB;银河系的直径介于10万光年至18万光年之间,而鲸鱼座T星仅离地球12光年,因此鲸鱼座T星位于银河系中,不可能位于河外星系中,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2题】据材料可知“鲸鱼座T星e”行星作为超级地球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它位于恒星的宜居地带,说明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温度适中,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B对;该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受其外观和所处的位置等外因条件影响较小,C错;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该行星上有适合生命物质生存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材料中并未体现,A、D错。故选B。【点睛】地球有生命的原因: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①光照条件稳定:从地球产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在这段时间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2、地球的物质条件是: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③液态水:地球内外温度变化。太阳发出了强烈的太阳耀斑,整个活动周期在2022年10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25分(太平洋时间下午1时25分)达到顶峰。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站不断观察太阳,捕捉到了该事件的图像。下图为2022年10月2日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站拍摄的太阳耀斑图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向外喷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核聚变 B.太阳大爆炸 C.太阳燃烧 D.核裂变4.太阳耀斑指()A.色球层能量大爆发现象 B.光球层的黑暗区域C.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芒 D.光球层大爆发现象【答案】3.A4.A【解析】【3题】太阳内部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氢原子核在此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原子核,损失部分质量,释放巨大的能量,这是太阳能量的来源,A符合题意;太阳能量与太阳大爆炸无关,排除B;组成的太阳物质中缺乏氧气,不会燃烧,排除C;太阳内部由最小的原子核物质构成,很难发生核裂变反应,太阳能量不来源于核裂变反应,排除D。故选A。【4题】太阳耀斑指色球层某些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它是太阳能量集中释放的方式之一,即色球层能量大爆发现象,A正确;光球层的黑暗区域是太阳黑子,不是耀斑,B错误;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芒是太阳辐射,不是太阳耀斑,C错误;耀斑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不在光球层,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大气中充满着磁场,磁场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储存更多的磁能。当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爆发活动释放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使太阳表面局部地区突然增亮几倍至几十倍,日面上出现极其明亮的白光,这就是耀斑爆发。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到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中华鸟龙时期出现联合古陆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三叶虫出现在()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答案】5.D6.B【解析】【5题】生物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形成条件,并非任何地层都会含有生物化石,①错误;中华鸟龙出现在中生代,联合古陆出现在古生代后期,②错误;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③正确;化石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6题】三叶虫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古生代,B正确;前寒武纪出现有机质、蓝细菌,再到蓝藻大爆发,进化出多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A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以恐龙为代表,C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繁盛,第四纪出现人类,D错误。故选B。【点睛】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于甘肃酒泉发射升空,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试验是此次飞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下列关于图中各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A.①层集中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B.②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③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④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长波8.在太空中开展舱外科学试验的优势不包括()A.高真空 B.超重力C.极端温度 D.高辐射【答案】7.A8.B【解析】【7题】读图可知,①层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A正确。②层为平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B错误。臭氧层主要位于②平流层,C错误。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而不是长波,D错误。故选A。8题】太空的环境具有高辐射、微重力(失重)、高真空、高洁净、极端温度的特点。舱外实验提供了一部分在地球上难以达到的环境条件,便于观察实验的变化规律与发展,A、C、D正确,不符合题;超重力不是太空环境的特点,B错误。故选B。【点睛】太空环境具有以下特点:高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度、高辐射、低压环境、无氧环境等。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左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下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 B.减少庭院昼夜温差C.降低夜晚庭院温度 D.增加房屋前后温差10.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A.利用卫生间做进风口 B.缩短东西向墙面的长度C.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答案】9.D10.D【解析】【9题】读图可知,白天“穿堂风”由林木茂密一侧,穿过建筑物吹向石质地面的庭院,所以该民居设计考虑的“穿堂风”是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石质地面白天升温快,而植被升温较慢,能够增加房屋前后温差,使房屋前后气压差异增大,有助于增强穿堂风风力,D正确,B错误;地面的平整度对穿堂风的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石质地面夜晚降温快,便于纳凉,但这不是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C错误。故选D。【10题】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就必须为屋前屋后预留风的通道,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差异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形成,D正确;利用卫生间做进风口会带来污染,不利于人体健康;“穿堂风”与房屋朝向、墙面长度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2024年6月29日,印尼伊布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柱达5000米。图示意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距地表深度。完成下面小题。11.印尼伊布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A.②层上部 B.②层下部 C.③层上部 D.③层下部12.下列关于此次印尼伊布火山喷发对地球圈层影响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共有()①火山喷发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有5个②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可到达平流层大气③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可作为凝结核影响降水④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沉降后可成为生物生长的养料A.1项 B.2项 C.3项 D.4项13.受印尼伊布火山发生喷发影响,可能导致下图所示的当地地表热量交换过程(虚线为大气上界)中()A.①增强,②减弱 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 D.①减弱,⑤增强【答案】11.A12.B13.D【解析】【11题】据图可知,②为上地幔,火山喷发的岩浆的源地是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A正确,B错误;③为外核,CD错误。故选A。【12题】火山喷发会影响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①错误;火山灰柱最高仅5000米,未到达平流层,②错误;火山灰飘浮在空气中,成为凝结核,为降水的必备条件,③正确;同时火山灰沉降后成为肥沃的土壤,为生物生长提供养料,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受火山喷发影响,导致太阳辐射被遮挡削弱,①为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太阳辐射向上反射回太空,大气反射增强,⑤为大气反射,D正确;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使得地面辐射减弱,③减弱;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减弱,②为大气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AB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作用)。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14.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15.与第5次降水相比,第3次降水无明显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小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4.B15.A【解析】【14题】联系已学,我国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的大小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AC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能够减少河水含沙量,B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下渗增加,河流径流量会减小,D错误。故选B。【15题】读图可知,与第5次降水相比,第3次降水历时更长,①对;第3次降水历时5天,降水量100.1,降水强度较小,②对;前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无法容纳更多的地表水,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流,第5次下渗更少,③错;植被主要是阻碍地表径流,降低汇流速度,对每一次降水的阻碍作用没有差异,④错。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森林的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浓密的林冠阻挡太阳辐射,使林内呈现巨大的温室效应。与无林地相比,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温差较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在生长季节,森林强大的蒸腾作用有助于消耗热能而使温度下降;空气湿度的增加,则易形成雾凇、露、霜等水平降水;同时对垂直降水也有一定影响。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森林的覆盖、截留降水作用,使土壤免于雨水溅击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降水渗透到地下,变成缓慢的地下径流,既有利于削弱洪峰水量,又利于森林水分、土壤的保存。③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夏季森林使地面温度降低,空气垂直温差变化减少,上升气流速度减弱,因而还可削弱形成雹灾的条件。④改良土壤。枯枝落叶层经微生物分解变为有机质而增加了土壤肥力。二、综合题(55分)16.下面图1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分别是____、____。(2)下列关于甲处化石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描述符合的是____(填序号)。①可能是鱼类化石;②被子植物繁盛;③可能是鸟类化石;④阿尔卑斯山脉形成;⑤是重要的成煤期(3)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指出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4)甲处若有煤层,推测其形成时当地的气候特点。【答案】(1)①古生代②.中生代(2)①⑤(3)全球平均降水不断增多,气候变得湿润;全球平均气温下降,气候变冷。(4)温暖湿润【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和“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层与地质年代、生物演化、地球环境演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是早古生代的生物;恐龙是爬行动物,是中生代的生物。小问2】甲处化石出现时间在三叶虫所在的古生代早期和恐龙化石所在的中生代之间,即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①正确;被子植物是在新生代,②错误;鸟类出现在恐龙以后,中生代后期,③错误;阿尔卑斯山形成于新生代,④错误;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⑤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⑤正确。【小问3】由图2可知,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平均气温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变冷。全球平均降水不断增多,变化幅度很大,气候变得湿润。【小问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到地下且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故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温暖湿润的陆生环境。17.读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点①~⑤,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空气____;冷却的是____,空气____。(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填白天或夜间)。【答案】(1)④>①=②=③>⑤

(2)①.B②.上升③.A④.下沉(3)(4)①.B②.城市受热较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5)白天【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面、热力环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根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读图,五个点中,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①与⑤在同一竖直方向上,①的海拔低,气压高于⑤。③与④在同一竖直方向上,④海拔低,气压高于③。所以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④>①=②=③>⑤。【小问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空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在高空④>⑤,所以近地面气压A大于B,受热的是B点,空气上升,气压低,冷却的是A点,空气下沉,气压高。【小问3】高空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在高空④>⑤,所以近地面气压A大于B,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A流向B。在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或说由④流向⑤。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小问4】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低压区,是上升气流,郊区是下沉气流。所以B代表城区。因为城市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小问5】A近地面为高压,如果A为海洋,白天海洋温度较低,气压较高,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____循环。(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