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诗歌鉴赏之把握诗歌形象考点二把握诗歌中的形象教材连接:分析《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答案:“土地”象征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国土,“河流”象征人们心中奔涌的悲愤之情,“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憎恶,“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基础,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别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在中考中,这三种形象的鉴赏类试题极易出现。知识点1人物形象诗歌的人物形象又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在折射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的一面。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几种常见的人物形象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4.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不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5.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描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6.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知识分子形象。7.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8.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表达了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思想。知识点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要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以及色彩描写等。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几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鉴赏景物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要求:(1)“诗中赏画”——看画面的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几种常见的景物形象1.送别类(1)杨柳。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3)酒。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2.思乡类(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穷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3.愁苦类(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哭,以致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知识点3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有的通过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就是这一类型。中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几种常见的事物形象(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中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既写出了梅香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以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文思画意。很多诗中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笔记栏例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杜荀鹤出身寒微,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无人赏识,屡试不中,报国无门。1、作者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刺’’字不但准确勾画出小松向上冲刺的外形特点,而且把小松的精神也表现出来了;“不识““始道“两个词语则讽喻那些之人。答案:积极进取(或“奋发向上’’“勇敢向上’’“顽强坚韧\“)目光短浅(或“不识人才\“)例2、池鹤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1、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仙鹤的美的?请作简要分析。(2分)答案(1)分别从形态(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羽毛色彩(转觉鸬鹚毛色下)、叫声(苦嫌鹦鹉语声娇)、特立不群(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四个方面来写仙鹤之美。(只要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得2分。)例3、金陵三迁有感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答案: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例4、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示例一: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见当时的边塞应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肃杀景象。示例二:绚烂的景象。本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秋色的绚烂可与整首诗画面风格一致。示例三:两种理解都可以。无论哪种理解都有助于表现战争的悲壮惨烈,绚烂的景象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肃杀的景象则可以从正面烘托。例5、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1、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风灯”“宿鹭”“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答案】1、
江月
跳鱼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忆秦娥·送牛农师二首(其一)元·许有壬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卢沟桥畔,晚云如织。人生有别休多惜。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1、词中写“暮云”和“断鸿”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意象的理解与赏析。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暮云心绪,断鸿消息”意为傍晚的云彩牵动着我无边的心绪,离群的大雁发出阵阵鸣叫,就好似我与友人失去联系。“暮云”本是傍晚的云霞,是景物描写,并与“心绪”相连,结合“但悲后会知何日”可知,作者用傍晚的云衬托了词人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忧伤情绪。“断鸿”指失群的孤雁,这里喻指与友人不能相见的词人。由此可见,一景物,一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之感。【答案】“暮云”写的是傍晚的云彩,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了词人与友人分离而产生的思念、忧伤之情。“断鸿”指失群的孤雁,这里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因与友人分离而产生的孤独之感。这两个意象,形象生动,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情感。练习二、阅读上面诗歌,回答问题。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1)诗的前两联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家园荒芜、_________、_________。(2)“千里雁”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九秋蓬”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意思是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世业空”“田园寥落”写出家园荒芜之景;“弟兄羁旅各西东”“骨肉流离道路中”写出兄弟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各奔东西的骨肉分离之景;“时难年荒”“干戈”写出那个时代战乱频年的社会现实。(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概括。“千里雁”,诗人以“雁”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写出了诗人的离别之苦。“九秋蓬”,诗人以“蓬”作比,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就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之苦。【答案】(1)
骨肉分离
战乱频年(2)
离别
漂泊练习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渡易水陈子龙①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注:①陈子龙:明末进士,反清领袖。②并刀:并州产的刀剑,以锋利出名。(1)本诗首句“并刀昨夜匣中鸣”暗含了作者_____的雄心壮志。(2)战国时荆轲的《易水歌》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与本诗第三、四句都写到了易水,但两首诗的景与情并不相同,请加以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并刀昨夜匣中鸣”的含义是:锋利的并刀昨夜在匣中幽幽鸣。结合注释“陈子龙:明末进士,反清领袖”和句子“燕赵悲歌最不平”“可怜无处送荆卿”可知,作者内心想反清复明,暗含了他誓死杀敌,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2)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阅读的能力。荆轲的《易水歌》中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思是:风萧萧地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这是战国时期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去秦国刺杀秦王时在易水饯别之际所作的诗。诗人借“易水寒”渲染了苍凉悲壮的肃杀气氛,烘托了英雄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悲壮情怀和深入虎穴、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渡易水》一诗写“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写易水,写荆轲,诗人借易水兴感,在描绘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可怜”一词,表面上是为荆卿惋惜,实则是为了诗人抒发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答案】(1)誓死杀敌、报效国家(2)《雁门太守行》引用“易水”,写出战士如同荆轲一样义无反顾,奔向战场,誓死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表达对战士的赞美之情。《渡易水》写易水慢流,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再找不到像荆轲那样的壮士。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慨。练习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甲】春水杜
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乙】游南斋韦应物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1)甲诗用一“没”一“__________”来写春汛之猛;乙诗则通过春水、高林、“__________”等意象,抒写春日出游的感慨。(2)甲乙两诗都写了“春水”,但借此表达的感情大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春水》是杜甫晚年寓居成都草堂时的作品,成都春汛,溪水猛涨,“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桃花浪”即桃花汛、桃花水,首联描写春江水涨。“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意思是:早上起来一看,溪水已经淹没了沙滩的边缘,甚至淹到了草堂的木柴门边,江水不断涌现,柴木门在水中的倒影不断变换,好像是水在推动柴门。“没”“动”两个字,写春汛之猛;《游南斋》作者韦应物,诗风恬淡高远,抒写了春日出游的感慨。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结合诗歌内容,池上佳禽发出动听的叫声,僧斋整日都非常的幽寂。夜晚时分,高高的山林里露水清冷,红药静静生长着无人来采摘。池中春水不生烟,荒冈所呈现出的阴影遮蔽了岩石。不应每天早晚都在这游历,实在是成了白白浪费时间的人。乙诗选取了春水、高林、红药、晚露、荒冈、筠等意象。(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结合诗歌内容可知,甲乙两诗都写了“春水”,杜甫面对春汛,并没有和常人一样担忧,反而是泰然处之。“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水都涨到柴门了,诗人看成是老朋友拜访。“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水涨了,自然有鱼,钓鱼需要接线,那就续接垂钓,同时还可以趁着水涨,用竹筒接在水车上浇灌菜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由于诗人钓鱼浇菜,因而溪水中引来了无数的飞鸟,争相洗浴鸣叫,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因而抒发了是一种平淡闲适的心情。乙诗写诗人春日出游,“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池边虽有佳禽鸣叫,僧斋每日还是一片寂静,可见一池春水却没有一丝儿烟气。“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池中春水不生烟,荒冈所呈现出的阴影遮蔽了岩石,表现春水的沉滞。“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意思是,不应每天早晚都在这游历,实在是成了白白浪费时间的人。诗人由乐生哀,抒发内心的淡淡愁绪。【答案】(1)
动;
红药(晚露、荒冈、筠等)。(2)①甲诗将三月的春潮比作“桃花浪”,面对“没沙尾”、“动柴门”的蓬勃春水,诗人,“垂芳饵”、“灌小园”,以乐写乐,抒发了诗人自得其乐的轻松愉快;②乙诗则写诗人春日出游,池边虽有鸣叫佳禽,可一池春水却没有一丝儿烟气,诗人由乐生哀,用春水的沉滞来抒写内心的淡淡愁绪。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注释】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严寒。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2、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亭亭”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两个叠词富有音乐性,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2、亭亭(挺拔),劲(刚劲),端正(直立、正直)。诗人写松柏“本性”,歌颂了松树的高洁,同时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二、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友三首(其二)唐彦谦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①何如似客边。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寄友三首(其三)唐彦谦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②音书不肯传。【注】①牢落:孤寂的样子。②底事:何事,为什么。(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B.“醉呼”句生动再现了诗人和友人醉酒后的狂放情态,反衬出诗人此时的孤寂落寞。C.梅花凋零,柳丝如烟,“梅花”句在对春景的描摹中暗含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惆怅。D.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2)诗人为什么“最恨东来雁”?你怎样理解诗人对“东来雁”的“恨”?请结合第二首诗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D.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第一首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第二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学校电子邮件服务合同:特殊教育学校与电子邮件服务商的协议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电池研发与生产合作合同2篇
- 2024厨师聘用合同范文
- 二零二四年度多功能智能锁技术转让合同3篇
- 全新品牌代理运营合同(2024版)3篇
- 2024年专业售后技术支持合作合同版
- 商场电商平台运营合同2024年度专用
- 2024年商业秘密保密合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 2024年度物业管理合同详细描述2篇
- 二手车辆买卖合同书样本2024年度2篇
- 医院太平间管理规定
- 五脏养生大讲堂之肾脏与健康
- 《五菱发动机故障问题研究(论文)》
- SC/T 9010-2000渔港总体设计规范
- 华为的冬天 全文
- HY/T 236-2018极地考察队员岗前体格检查要求
- GB/T 2424.2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3部分:支持文件和导则振动试验选择
- 安全文明建筑施工现场标识牌
- 上海英皇明星城项目初步建议
- 教育科学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课件1-6《果实和种子》
- 病人入院与出院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