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考试题_第1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考试题_第2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考试题_第3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考试题_第4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心灵鸡汤”可以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激发受众的积极情绪,鼓励人直面挫折、挑战,改良心理图式,从而采取向上、向善的行动。受众通过心理环境的改善促进身体条件的转向,反之亦然,从而建立起心理与身体交互影响的亲密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鸡汤文化”具有具身性。“鸡汤文化”不仅滋补心灵、洗涤灵魂,还通过大脑的物理结构与心智的互动感应形成肉身动能机制和先验知觉,从而调适身体环境和情绪向度,进而产生积极心理,推动肉身行动。好的“鸡汤”能够激励人上进,教人正确面对人生,是积极的人生导师和正能量传播者,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鸡汤文化”建构的虚拟美好与肉身感知的现实压力形成较强的认知反差是“反鸡汤”文化流行的逻辑起点。“心灵鸡汤”书写的美好故事,提炼的哲理慧语,是他者的体会与认知,而青少年具身认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与感悟。时空转向与急功近利带来的压力与焦虑,驱动着他们在移动场域寻找减压或释放情绪的话语表达。"反鸡汤"大都是部分年轻网民在日常生活场域的细微感受与社会结构性现实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戏谑化的表达。“反鸡汤”通过对鸡汤话语的改造与创异,采用逃避策略矮化主体性,否定正能量叙事和理想主义,建构灰色空朦的心灵世界,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心灵鸡汤”的浅表意蕴易成为“反鸡汤”嘲弄反讽现实的由头或者铺垫。“心灵鸡汤”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文化底蕴以及实质性的指导和具体的方法。"反鸡汤"代言人马薇薇认为:"心灵鸡汤的特质是给你立志,但是不给你操作方案。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反正明天也一样。”挪用鸡汤语式反映无力、无奈的社会现实;一些自媒体或者商业机构的公众号批量生产的鸡汤文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一味追求流量,而缺乏实际助力。凡此种种,让一些受众产生反感和厌恶,“反鸡汤”遂成为“逆意公众"进行抵抗、调侃、嘲笑的话语武器。“反鸡汤”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价值观的群体挪用鸡汤文的语式、修辞或语境建构一套观念反转、情绪灰暗、抵抗主流的话语模式。与“心灵鸡汤”一样,“反鸡汤”话语也是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在传统媒体难以栖身的“反鸡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弹幕、直播等多模态话语在网络空间形成一种参与式文化形态。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它是变质的文化快餐。"反心灵鸡汤"绝大多数自带嘲讽,嘲讽传统、嘲讽主流、嘲讽他人,甚至嘲讽自己,可谓一种“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反鸡汤"体现了人们在时代变动中的种种不适,通过反讽自嘲的话语来疏解焦虑、自我娱乐。(摘编自漆亚林《“鸡汤文化”的生成逻辑与未来走向》)材料二:概括而言,鸡汤的故事语言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以意义(随意)作为链接的主要方式。鸡汤的语言柔软而且弹性很大。它是以随意任性作为它创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这样的语言感动而且解绑。它用一种纯粹的情操上的追寻来代替了事实上的理解,以一种纯粹的默想来取代具体的推理。然而,在鸡汤故事语言的随意性的背后却有一种权威的力量。它在暗示中进行着权威的编码,有一定的情感规则,它实际上是利用名望、有钱或者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前提背景来确立一种话语优势的位置,从而为文章提供说服力。换言之,话语所提供的说服力,不仅仅是来自理性的逻辑,而是来自一种名人效应。其二,句子呈现出流动和松散的特征。这种流动和松散,表现在句子的"魂"随意贴附,导致读者在理解的时候只是追踪自己一厢情愿的感觉,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情绪,而忽视了事实本身。而句子的流动和松散也带来了情感基调的灵活与多样性。在鸡汤文的语言之中,作者的情感往往是根据读者对象的情感需求表现出多样性和高适应性。如面对的是孩子的辛苦和劳累时,它的情感基调是赞同与呼吁;面对着渴望成功,但缺少行动力的人来说,它的情感基调是温暖、包容。个体的情感创伤成了心灵鸡汤能够获得认可和理解的重要前提。其三,词语的鲜活性和隐喻性。鸡汤文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市场也在于词语呈现出标题党的特征。比如一些代表鸡汤的电影标题和内容同样具有诱惑力。像“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等。在心灵鸡汤中,更多的是关于“我的梦想”“我的成功”“我的奋斗”之类的内容。然而无论内容如何积极向上,或者如何落寞感伤,其无法避免的一个永恒的抒情主题,那就是“我”。在虚拟时代,人们也越来越在低头族的大潮中去寻找着自我的认同和自我的存在感,他们排斥现实,而呈现出孤独但渴求、冷漠但疯狂的状态。他们对待现实的背离与对待自己的狂热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心灵鸡汤就抓住了“我”的存在隐喻,将看似和“我”毫不相关的孤独的、无名的、陌生的、困境中的人隐喻成自我的存在状态。或者说,心灵鸡汤所呈现的并不是故事的背景或者人物的阅历,它只是借助词语的外衣,切中读者的心理,进而迎合性地表达出读者的内心需求(摘编自田宏宇《心灵鸡汤的故事形态辩证研究》)1.下列关于“心灵鸡汤”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心灵鸡汤”之所以能激发出受众的积极情绪,教人直面挫折、挑战,改良心理图式,是因为它构建了虚拟美好。B.“心灵鸡汤”是他人的体会与认知,而青少年具身认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体察与感悟,难以从“心灵鸡汤”中获益。C.“心灵鸡汤”缺乏深厚的逻辑基础、文化底蕴;它的特质是给人立志,但是不给实质性的指导和操作方案,因而是负能量。D.“心灵鸡汤”的浅表意蕴易成为“反鸡汤”嘲弄反讽现实的由头;一些受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的鸡汤文缺乏实际助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心理环境与身体条件能够促进彼此的转向,从而建立起心理与身体交互影响的亲密关系,体现了"鸡汤文化"的具身性。B."反鸡汤"是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发布者多为年轻网民,"反鸡汤"难以在传统媒体出现,但在网络空间的影响不容小觑。C.人们在阅读时很容易被鸡汤的语言感动是因为鸡汤的语言柔软而且弹性很大,这样的语言虽缺少理性却有"名人效应"。D.鸡汤句子流动和松散的特征表现为句子的“魂”随意贴附,易使读者在理解时只是相信想要相信的情绪而忽视了事实本身。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画线句中的“抒情主题”的一项是(3分)A.我们渴盼外界的认可,最后方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B.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心情感的。C.我不找你,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因为在你心中我不重要。D.我年轻时以为金钱至上,而今年事已迈,发现果真如此。4.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反鸡汤文化"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5.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鸡汤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是什么?(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疯英雄赵广建那年头秋,天刚麻麻黑,她在三里外西善堡老舅家还没端稳饭碗,就听见自家村那方“咚咚咚”炮响。舅妈扯上她在村西的高粱地里钻了一宿。第二天没了炮响,自家村那方枪声又“嘟嘟”到了黑响才没了动静。东邻的伍生说:“中央军一支队伍被日本兵锥住了屁股,上千人乱了方寸,借你们村一堵城墙,调回头来向日本兵开火,日本兵双手握刀往城墙上攀,丢下七八十条血尸。天亮后,日本兵调来了五千皇协兵,从村东杀到村西……"“甭冲我瞎说,没这事!”她内心胆怯。“是我亲眼见。"“见哪个?上你家井沿子上趴着念给井里那个脏模样去,胡扯!”“是真。”“不是,你没有爹妈,没有姊妹,还要牵扯上一个我不成?”“是真。”“不是!”她嘤嘤哭,掩襟拭泪,嘴里嘟囔伍生胡云。隔天,街上消息扬开,日本兵杀绝了自家村四十七户人家,杀死了她亲爹妈,亲姊妹一家六口!起先,舅妈也同她伤魂失魄地哭,后来,帮她用典卖的房、地钱料理完丧事,就收养她住在了西善堡村。那个叫伍生的东邻,个儿小,胆儿大,常来多嘴嚼舌。枪响那天,他一人跑到村东口扒瞧,回来就讲日本兵咋样指使皇协兵烧杀,有鼻子有眼。她只比伍生小一岁。小时候一口一个伍生哥。大了些,来舅妈家串亲,伍生猫闻腥了一样赶来没话找话。往来后,伍生说家里没活儿,有事没事往这院跑。一来二去,年轻人眉来眼去,说话也躲躲闪闪了起来,赶上三天两头过兵阵,谁家有大闺女也不放心,老人就顺坡推驴托了媒。秋后,她嫁给了伍生。月余,兵阵穿梭一样一拨一拔地过,村上不少人煎熬不住日夜的惊恐,相继卷上行李往外逃奔,枪炮更张狂了。舅爹妈在兵乱中被炸死。伍生料理完丧事,说了声“不能再当亡国奴!”也卷上行李参加了逃奔……一走,四年没音讯。直到亲闺女双莉年满三岁,她打发奶奶下了世。伍生还不见回。几年里,她视闺女如命。登门劝嫁的,存心做歹的,她一概不理会,一门心思等伍生回来,每日一擦黑,她插上门,顶上顶门杠,相伴孤寂与恐惧熬到迟来的天亮。这天后晌,街上又传来狗咬。随后传来了敲门声。她并不比以往更慌张,习惯地从锅底上抹两把,再往自家脸上抹两把,乱了乱发髻,抱上孩子去开门。门一开,来不及闪身,被一帮皇协兵团团围住。她懵了。当兵的一个个有说有叫,她定睛审视,先是害怕,当与最后一个倚在门框上的兵眼神相碰时,脸刷地白了!"快进屋,那啥,我给你们……"忙把孩子放在地上,让兵们挤进里屋,掀出瓦罐抖了抖,倒出仅有的二升麦子面,和面。兵们吆喝着要酒,洋钱自管往地上扔,她捡了几块洋钱,抱上双菊提上篮子出门上街来,半道街不见人影。在村东杂货铺有人与她搭讪:“今儿新鲜哩。"“嗯哪,来客哩,打壶酒。"“割肉不?”“割,嗯哪,割二斤。”她迟缓地答着。酒肉备妥后,她扯着篮子又串了几家门。回来就赶着忙活。待十多个皇协兵把桌上吃喝了个精光,又东斜西歪时,才好像看出那酒里投了毒,喊叫最凶的,最先耳鼻出血,一个个先是浑身青紫,不大会儿,没了声息,倚门框的那个吃喝得顶少,难受的工夫顶长,跪扶住桌角,想跟她说话,只见双唇抖动,乞求的目光闪着怨愤,却吐不出整字来。她脸上抽搐了一下,裸血的双瞳闪出刺一样的凶光,抄起门后的顶门杠,照准那人的脑门抡去,“扑--”一声,斑浆溅了她满脸,她触电般后退了一步,“哇--”吐了。那最后被她砸死的皇协兵,进家后没来得及向她说第二句话,就死了。她呆若木鸡地望着血泊,默默呜咽,那是她朝恩暮盼的丈夫!整整半夜,她惊视着血尸发呆,以为自己坠在梦里。她拿绳子将尸身一个一个拖进猪圈里,又连夜弄土把猪圈填平。之后,她疯了。因为,在她拖尸那工夫里,饿急的孩子啃吃了洒上了酒的骨头……新中国成立后,猪圈被挖开,她杀死的十多个皇协兵被政府确认,病好后,方圆数十里依旧叨念西善堡有个疯英雄。每年,小学生经过西善堡村参观自家村惨案,她必讲那个惊骇的夜晚,那个骨子里要报仇的勇气和那个颤抖的双手与喷涌的血浆,每一次她都经受剜心一样的痛苦。那夜晚几乎长年萦绕在她脑际。人在时,她讲得激动,人离后,她伴着孤寡与艰辛,默默无声地过日子……多年,她的生活由县民政局补给。每逢过年过节局里总会有人来探望。探望的人帮她缝缝涮涮,搁下补助金,再拉些家常才走开。自从民政局给上补给,来过了多少趟,换过了多少人,谁也没提及过英雄本身是没有补助金的,只有烈属才有。当然,没人告诉过她,县党史资料上有明文记载:屈伍生,中共党员,一九四三年秋,奉命打入敌伪内部,后因误伤牺牲,终年二十三岁。选自《微型小说选刊》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她听伍生说日本兵大屠杀消息时的反应,极力写出她的善良和怯弱。B.地名“自家村”有深意,能让人联想到惨案就是发生在每个中国人的“自家村”。C.她不比以往更慌张,去开门,说明她对敲门声已习以为常,也不想再安于现状。D.没人告诉她补助金的实情和县党史上的记载,是大家对她的同情和爱护。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写到日本兵杀绝了自家村四十七户人家及村上不少人往外奔逃,表现出中华民族所承受的沉重牺牲,为下文她的复仇做了铺垫。B.“脸刷地白了”“快进屋,那啥,我给你们……”“倒出仅有的二升麦子面,和面”这些细节描写,表现出她认出丈夫时的片刻的激动和欣喜。C.本文采用全知视角叙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但“新中国成立后”这样的特定的具体时间的出现又对小说这方面的不足有所弥补。D.文章大量使用了像“甭冲我瞎说”“秋后”“一擦嘿”“来客哩”一类口语化的词句,使文章显得更自然,更贴近生活,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突出。8.有人评价鲁迅小说的标题“简约别致,寄寓遥深”,本文标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误会法是一种叙事技巧,指文章借助于人物之间的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最后真相大白的写作手法。请概括本文是如何使用误会法的,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壬辰,帝尝御迩英阁听讲,光讲曾参代萧何。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光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之,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惠卿言:“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正月始和,布法象魏①是也;有五年一变者,巡守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光言非是,其意以风朝廷耳。”帝问光,光对曰:“布法象魏,布旧法也。诸侯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为世轻世重也,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下问之。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之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德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今为看详中书条例司,何也?”惠卿辞塞,乃以他语抵光。壬审,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固辞不拜。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赢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注】①象魏,古代宫廷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法令的地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B.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C.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D.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司,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朝代不同所指不同,唐代后期到宋代,三司统管财政,由重臣任职。B.道德,多指人的品学修养,其标准因阶级、时代而异;亦特指老子所说的道与德。文中指前者。C.胥吏,指官府中的小吏,和蒲松龄《促织》中的“里正”“里胥”是同一个职位,都是基层的差役。D.常平,即常平仓,古代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设置的粮仓。谷贱时购入储存,谷贵时减价出售。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皇帝到迩英阁听讲时,吕惠卿提出先王治国之法经常有变革,主张进行变法。司马光则认为国家不要轻易地变法。B.司马光认为,应让三司使执掌天下财政,没有才能的官员弃置不用;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是设法生财,与民争利。C.司马光与王安石原本关系很好,但因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多次写信劝其放弃变法,恢复旧制,引起了王安石的不满。D.司马光拒绝接受皇帝让他担任枢密副使一职,可见他看重百姓的忧患甚于自己的官职俸禄,体现了他胸怀天下的担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4分)(2)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4分)14.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其一退笔①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②,莫厌家鸡③更问人。其二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④须鬓已如丝。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注:①退笔:陈、隋间僧人智永学书30年,将废笔头埋入地下,谓之“退笔冢”。②元和脚:此处指柳公权(字诚悬)书法。柳公权在穆宗请教如何练好书法时曾谏言“心正笔正字正”。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③家鸡:语出《南史·王僧虔传》:“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④遂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学习者既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骨,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借鉴。B.诗人以舅父的身份表达对柳氏二兄弟的劝诫与期盼,言辞真挚恳切。C.诗歌笔调亲切,生动形象地阐发书法与人生之道理,全无议论痕迹。D.诗中大量运用典故,意蕴深厚,显示出作者“读书万卷”的才学积淀。16.有人认为诗人以“须鬓已如丝”勉励外甥,却又“火急传家法”,前后矛盾,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借人格化的鸟和鱼表达自己厌倦官场、渴望回到田园的心情。(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最终导致灭亡;对赵国灭亡原因,发出“▲”的叹息。(3)杜甫喜欢运用数字来表情达意,比如《蜀相》里的“▲,▲”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庆,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反向旅游”行程。从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提供的数据看,“反向旅游”确实正在成为年轻群体中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扎堆前往热门旅游城市,而是选择“反向旅游”,其实这也不奇怪。那些热门的旅游城市、景点,在节假日期间,往往都是。一方面,游客太多容易降低旅游体验,比如长时间排队、堵到走不动路等等;另一方面,随着需求暴涨,餐饮、住宿、机票等费用,去热门旅游城市“浅”玩一下,可能就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而且没有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的状态,能让游客从其中体验到原生态的味道。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与其花大价钱去热门目的地“添堵”,不如到这些小众地区,不仅成本更低,还更清净休闲,更惬意。更重要的是,“反向旅游”对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分流,还能够倒逼其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而不是躺在自然资源上坐地收钱。比如不少网友就提到,一些传统的热门景区,被过度地商业开发,并且基本上被开发得,尤其是像各地的一些“古镇”,卖的都是同样的美食小吃、同样的文创产品,缺少本地特色。可以这样说,“反向旅游”代表的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意味着互联网种草时代,年轻人不再盲目从众扎堆,而是对旅游体验、游玩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市场也应该加快优质产品的供给,尤其是一些传统的热门景区,应该将服务和体验不断升级。仗着旅游资源丰富、唯一便,迟早会被游客慢慢抛弃。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高朋满座居高不下千篇一律知足常乐B.人山人海水涨船高千篇一律不思进取C.高朋满座水涨船高面目全非知足常乐D.人山人海居高不下面目全非不思进取19.面对“反向旅游”的兴起,如果你是热门景区的负责人,你将如何有效应对?请结合文本给出合理的建议。(3分)20.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反向旅游”下一个简单的定义。(5分)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秋分前后的两个节气分别是白露和寒露,

,却反映了不同的气象与物候。从气象上看,白露是夏秋的过渡节气,此时秋老虎刚刚退去,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增大。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白露是“凉”,而寒露则是“寒”,气温更低。从物候上看,白露和寒露的代表性物候,

。白露节气一到,先头雁阵就往南飞去,所以白露的“一候”是“鸿雁来”,寒露“一候”是“鸿雁来宾”,多了一个“宾”字,以示先后之别。两者的“二候”,分别是“玄鸟归”和“雀入大水为蛤”,玄鸟(燕子)和黄雀也都是候鸟,一个在白露“二候”时已回南方过冬,另一个在寒露“二候”时还在枯水的河湖之滨觅食。两者的“三候”分别是“群鸟养羞(馐)”和“菊有黄华”,前者说的是各种留鸟开始存储过冬食粮,后者则揭示了在百花凋零的寒露“三候”,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时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晨昏之际,更要防着凉感冒;而在寒露时节,不能再穿凉鞋、裸露双脚,以防寒从足生。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寒”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对人物进行描写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样才可以做到苏东坡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画家徐冬冬创作的“东风解冻”中国画,在深色中点染进红黄绿蓝四种鲜明的色彩,整个画面顿显生机。C.假如我们做学问都是跟着别人后面走,始终不能解决重要的问题。我们遇到的所谓“卡脖子”的问题,正是因为在很多重要问题上,还是跟着别人走。D.曹雪芹擅长绘画,中国画讲究“三远”,即:平远、高远、深远。平远、高远、深远有不同的目的,所表现的效果也不同。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话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美国畅销书《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罗文在接到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后,没有提出任何疑问(比如“加西亚是谁”“到哪里能找到他”“为什么要让我去”)就立即出发执行任务,最后孤身一人、力排万难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罗文也因此获得杰出军人勋章。材料二三年来,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之所以能取得比国外更好地防疫抗疫成果,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干部、基层百姓具有对上层命令的强大执行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高估想法的重要性,而低估了执行力的重要性。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对此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D(3分)【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存在;B项“难以从‘心灵鸡汤’中获益”表述绝对;C项“因而是负能量”表述错误,“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只是原文中马薇薇的个人看法,较为偏激,不能据此就说"心灵鸡汤"是负能量。2.【答案】C(3分)【解析】C项,"虽缺少理性却有'名人效应'"表述有误,原文是"话语所提供的说服力,不仅仅是来自理性的逻辑,而是来自一种名人效应"。3.【答案】B(3分)【解析】结合上下文,画线句中的“抒情主题”更多的是“我的梦想”“我的成功”这类“心灵鸡汤”的主题,内容体现了词语的鲜活性和隐喻性。包括积极向上和落寞感伤两个方面,都是“我”的感受。B项属于观点陈述,和“我”无关。A、C、D项都是“我”的感受,且体现了鸡汤的故事语言中词语的鲜活性和隐喻性。4.【答案】“反鸡汤文化”是一种挪用鸡汤文的语言形态建构出观念反转、情绪灰暗、抵抗主流的话语模式(“来反映无力、无奈的社会现实以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的亚文化形式。【评分说明】主干“反鸡汤文化”是亚文化形式”2分,“挪用鸡汤文的语言形态”1分,“建构出观念反转、情绪灰暗、抵抗主流的话语模式"1分。【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语段给文中重要概念下定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此概念在文中的相关信息,回到材料一可知,关于“反鸡汤文化”的信息在材料一最后→段,这一段指出了“反鸡汤”的话语特点、话语模式,并明确“反鸡汤文化”是一种“谑文化”,一种亚文化形式。其次,需明确下定义的形式与步骤,注意提取属概念、寻找种差、整合成单句。5.【答案】①鼓励创作高质量的“心灵鸡汤”,弘扬优秀的“鸡汤文化”。②“心灵鸡汤”的编写需重视逻辑基础、文化底蕴以及实质性的指导和具体的方法的补充。③鸡汤的故事语言应关注事实本身,讲究理性,而不是一味迎合读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如“注意引导‘反鸡汤文化”的发展,纠正其价值观的偏向",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核心问题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学生需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指向;阅读材料,确定有效阅读区间;梳理概括,进行有效作答。本题,需要回答""鸡汤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也就是回到材料,全面审视材料所论述的“鸡汤文化”,激浊扬清,对已有的高质量的“鸡汤”需进一步弘扬,再找出当下“鸡汤文化"存在的问题甚至弊端,然后反向提出对策或正确的做法。6.C(“也不想再安于现状”错)7.B(“表现出她认出丈夫时的片刻的激动和欣喜”错)8.①标题将“疯”和“英雄”结合到一起,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英雄是指背负国恨家仇从容镇静地毒死了十多个伪军的英勇刚毅令人敬佩的弱女子。③疯是指她因为饿急的孩子啃食了洒上毒酒的骨头被毒死,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而失常。④疯还指因为误解,她怀着深深的民族仇恨,清醒而凶狠地杀死自己丈夫的行为近乎疯狂。(一条2分,任意三条6分)9.(1)文章前半部分写她看到皇协兵打扮的丈夫,误认为丈夫参加了伪军,国仇家恨压倒了夫妻之情,坚定凶狠地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文章最后交代真相:伍生是中共党员,奉命打入敌伪内部。(2分)(2)①误会法的使用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给读者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②正是有了这样的误会设置,才有后面主人公超乎常人的行为,使人物完成精彩蜕变。③结尾的真相大白与前文的误会形成照应,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意味,使故事更有震撼力。(任意两条4分)10.A【解析】“其言”作“取”的宾语,不可在其之间断开,应在“其言”后断开,排除B、D两项;“生民之患”作“救”的宾语,不可在其之间断开,排除C项。11.C【解析】“和蒲松龄《促织》中的‘里正‘里胥’是同一个职位”说法错误.蒲松龄《促织》中的“里正”“里胥”是指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本文中的“胥吏”指的是一般的官员.12.B【解析】“司马光认为,应让三司使执掌天下财政”说法错误。三司使执掌天下财政不是司马光的主张,而是其本来的职能。13.(1)况且治理天下就像治理住宅,坏了就加以修整,不是严重毁坏就不重新建造。(“譬如”“敝”“更”各1分,句子通顺1分)(2)陛下任用我的原因,是看到我疏狂直率,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所以”“狂直”“庶”各1分,状语后置1分)14.①十年之后,贫者益贫,富者亦贫;②弱者死于沟壑,壮者聚为盗贼。(每点1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壬辰,(神宗)皇帝曾经到迩英阁听讲论,司马光讲论曹参替代萧何一事。皇帝说:“汉朝田守萧何定下的法度不变,可以吗?”司马光回答说:“哪里只有汉朝呢,假使三代之君能遵守禹、汤、文、武的法度,即使到现在也是可以保存的。汉武帝对汉高帝制定的法度多有改变,天下的二分之一布满了盗贼。汉元帝更改孝宣帝时的政策,汉朝的王业从此就衰落了。这样说来,祖宗的制度是不能改变的。”吕惠卿说:“先王的制度,有一年一变的,正月天气开始暖和,在宫廷外门颁布法令就是这样;有五年一变的,皇帝视察各地考察制度就是这样;有三十年一变的,刑罚的轻重在每个朝代都有所不同就是这样。司马光的言论不正确,他的意图是讽喻朝廷。”皇帝询问司马光,司马光回答说:“在宫廷外门颁布法令,是颁布旧法。诸侯有改变礼乐制度的,天子视察各地时察觉到就要诛杀他,这不是自我变化。刑法,新建之固使用、处罚轻的制度,混乱之国使用处罚重的制度,这就是刑罚的轻重在每个朝代都有所不同,不是改变。况且治理天下就像治理住宅,坏了就加以修整,不是严重毁坏就不重新建造。公卿、侍从都在这里,希望陛下问问他们。三司使执掌天下财政,没有才能的可以罢黜,不能让执政大巨侵占他的本职工作。现在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为什么呢?宰相用道德辅佐皇帝,哪里要用条例呢?如果听从条例,那么就是宫府中的小吏了。现在设立看详中书条例司,是为什么呢?”吕惠卿不能回答,就用其他的话诋毁司马光。壬申,(皇帝)任命司马先为枢密副使,(司马光)坚决地辞谢,不去赴任。起初,司马光一向与王安石交好,等到实行新法,(司马先)多次写信(给王安石)陈述,又和吕惠卿在御前辩论,王安石不高兴。等到王安石声称患病不出门时,皇帝于是任命司马光做抠密副使,司马光推辞说:“陛下任用我的原因,是看到我疏狂直率,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如果仅仅是用俸禄和爵位使我荣耀,却不采纳我的言论,这是将官位当作私恩,而不是真正任用人。我仅仅凭俸禄和爵位使自己荣耀,却不能挽救百姓的忧惠,这是偷盗名号与车服仪制来使自己获利,陛下如果能够废除制置三司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颁行青苗法、助役法,即使不任用我,我受到的赏赐已经很多了。青苗法的实施,奉命办事的人担心贷钱的入逃避负债,必定让穷人、富人相互担保,贫穷的人不能偿还,就会流散到各方,富人不能离去,必定要求奉命办事的人代为偿还。十年以后,穷人已经没有了,富人也变得贫困。常平仓却又废除了,(他国)用军队来攻打我国,接下来又有饥荒,百姓中瘦弱的人必定被抛弃死于山沟中,强壮的人必定聚集成为盗贼。”15.C16.不矛盾。①诗人借褚遂良毕生追求书法终有所成,告诉外甥读书通神、练字有成,需要毕生追求、久久为功;②诗人火急教授求学为人的道理,殷切期望外甥砥砺自身品德,他日报效国家,立德立志要趁早。(或:诗人不急于传授家法,希望外甥踏踏实实读书练字,砥砺自身品德,厚积薄发,他日效仿前贤,一展所学。)(每点3分)17.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③三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