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1页
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2页
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3页
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4页
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1水泥稳定底基层、基层本工程路面水泥稳定层:基层采用25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底基层采用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厚20cm。下底基层采用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厚15cm。1.2施工要点如下:(1)准备工作①备料: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配制成混和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1.0%。②准备下承层: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则采用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刮除搓板和辙槽,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和规定的路拱。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③施工放样:在土基层或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边缘的设计高程。(2)施工要点碎石料径和级配必须满足规范要求,集料配料必须准确。雨季施工时,采取措施保护集料免受雨淋。采用325#或425#水泥且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严格控制水泥剂量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必要时,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其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用压路机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压实厚度超过规定时,则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10cm。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层表面干燥,也不能忽干忽湿。碾压完成后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填料装卸难免粉尘逸出,施工中经常洒水,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定期进行粉尘含量的监测,如发现超标,立即查找原因,找出解决办法。(3)操作方法1.级配碎石进场后人工、机械摊铺平整,如果碎石太干,应提前洒水预湿,如级配碎石太湿应凉干后,测试最佳含水量再摊铺水泥,材料应有粉料,但含量不宜超过15%。2.摊铺水泥,在平整后的级配碎石上放好线,按平面面积和级配碎石厚度计算出摊铺水泥的用量,按每分块水泥用量摊铺均匀。3.水泥石粉渣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佳含水率,一般可控制在7-9%的范围,以手握成团,但不冒浆,不粘手,落地能散开为宜。4.路拌机拌合应从道路的一侧纵向依次拌合,每一趟拌合的重叠不小于50CM,指派专人随拌合之后配合,随时随地挖坑检查是否搅拌均匀,以及检查是否拌合到底,凡检查发现拌和不均匀或者没有拌到底的要及时重拌,机械拌不到的边缘处必须用人工翻拌多遍至均匀到底为止。5.分段用机械拌合均匀后,根据设计坡度和标高,用水准仪沿路两侧测出标高(拌和前已做好),拉线控制标高,用人工铲铺平整,即可先用压路机进行稳压,自路的一侧开始,依次压向另一侧,每次碾压重叠压轮的1/3宽。稳压一遍后,再开震动进行震动碾压。最后应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压轮迹。碾压过程中要注意随时配合找平,随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特别是在稳压过程中要及时铲高补低。补低时要翻松表面后填补混合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不得出现填补的薄层现象。压实度要求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要求以上。6.分段施工的相接处,应按施工缝要求认真处理,留出一段长度不压。预留相接处要重新加水泥和水,将上次施工段的接槎挖松至板结好的级配碎石为止,挖松的级配碎石要重新加水泥和水,与新拌和的一道拌合均匀,与下段施工同时碾压密实。7.拌合至完成压实全过程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其水泥的终凝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小时。压实成型12小时后,必须用时洒水养护。禁止用水管直接冲洒而破损表面层,养护期一般为七天左右。每道工序完成均需经现场、质检、监理等有关单位检查验收。1.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4%。(1)质量标准压实度:97%厚度容许偏差:-15mm弯沉值:≤70(0.01mm)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1.5Mpa平整度:≤12mm中线高程:+5mm,-15mm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横坡度:±0.3%(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水泥应采用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水泥、复合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者。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对其强度、安定度及其他必要性指标进行检验。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水泥稳定底基层中碎石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级配组成应符合下表要求: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7.5100小于28小于931.590~10026.51967~909.545~684.7529~502.3618~380.68~220.0750~7(3)外观要求①混合料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离析;②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4)施工要求①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应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搅拌时集料应过筛,含水量满足施工要求,搅拌均匀。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专用摊铺机械摊铺和碾压。③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压实系数宜为1.30~1.35。混合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小时,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避免材料浪费。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天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④碾压:根据路宽、压路机轮宽和轮距的不同,指定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碾压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活。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宜采用12~18t压路机作初步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12~18t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一般为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⑤养护:基层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过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分层施工时,应在下层养护7天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在铺筑上层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除洒水车养生用以外应封闭交通,禁止其他任何车辆在上行驶。1.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5.5%。(1)质量标准压实度:98%厚度容许偏差:-10mm弯沉值:≤35(0.01mm)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3.0Mpa平整度:≤10mm中线高程:+5mm,-10mm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横坡度:±0.3%(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宜小于31.5mm。级配组成应符合下表要求: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7.5小于28小于931.510026.590~1001972~899.547~674.7529~492.3617~350.68~220.0750~7(3)外观要求同底基层。(4)施工要求同底基层。1.4稀浆封层施工方法材料(1)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中乳化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的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执行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5%粘度C25,3

(秒)12~60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40~100(0.1mm)延度5℃cm不小于20软化点(100g,25℃,5s)不小于53(2)石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1.5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1h<800g/m2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执行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450g/m2稠度2~3cm可拌合时间>120秒粘聚力试验30min(初凝时间)60min(开发交通时间)≥1.2N.m≥2.0N.m1.6施工技术要求①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②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③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④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⑤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⑥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⑦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未尽事宜按某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建设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执行。1.7面层沥青路面面层设计为SMA沥青砼路面,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稀浆封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质量标准、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1)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编号检查项目单位规定值及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以下1压实度%≥96(SMA≥98%)≥95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执行2厚度上面层mm-5-5面层总厚mm-5%(或-5)-10%(或-5)3平整度σmm1.82.0平整度仪,每100m计算σ、IRIIRIm/km3.03.3hmm—3.53m直尺4井框与路面高差m≤4≤5用尺量取最大值5宽度mm0,+200,+30尺量6中线高程mm±15±20水准仪7中线平面偏位mm2020经纬仪8横坡百分比±0.3±0.5水准仪mm±10±10SMA路面压实度:标准密度的98%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不小于0.6mm弯沉值:≤23(0.01mm)(2)材料①沥青沥青结合料应具有较高的粘度,并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力,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A级70号沥青(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用)和A级90号沥青(上面层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用)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试验项目A级70号A级9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80~100T0604延度(5cm/min,15℃),cm不小于100不小于100T0605软化点(R&B),℃4645T0606闪点,℃不小于260不小于245T0611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大大于2.2T0615密度,g/cm3实测记录实测记录T0603溶解度,%不小于99.5不小于99.5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0.8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不小于57T0604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6不小于8T0605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采用PE类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3%。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PE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30~40T0604针入度指数PI≥-0.4T0604软化点(R&B),℃≥60T0606运动粘度(135℃),Pa.s≤3.0T0625T0619闪点(℃)≥230T0611离析软化点差(℃)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T0661溶解度(%)-T0607旋转薄膜试验(163℃×5h)质量损失%≤±1.0T0610针入度比25℃%≥60T0604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CH5)<5T0655粘度C25,3(秒)8~25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50T0651②石料根据某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玄武岩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表面层其他层次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18T0312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吸水率,不大于%2.03.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4T0616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9080T0361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粗集料应满足上表所示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表4.8.5和表4.8.7对应于一级公路石料的分级要求。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在路面SMA-13中,拟采用三种规格要求的破碎集料:(1)5~15mm、(2)3~5mm、(3)0~3mm;其颗粒级配组成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4.9.3和表4.9.4的集料分级要求。其中0~3mm可采用石灰石集料。③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④纤维路面表层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表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额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重含水量(以质量计)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冷却称重⑤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⑥抗车辙剂⒈抗车辙剂的性能要求为了提高沥青混泥土路面的性能,在道路路面面层(AC-16沥青混凝土层)中加入JTJ-130抗车辙剂,掺量为沥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公斤。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指标要求粒径≤4mm密度1±0.1g/cm3软化点130℃熔融指数≥8g/10min添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凝土动稳定度≥6000次/mm⒉施工要求1、为了提高添加抗车辙剂的精确度以及避免因人工添加产生的安全事故,添加抗车辙时应使用带电子称重功能和随机打印功能的添加设备添加。2、在热集料干拌时将一定比例的JTJ-130型抗车辙剂一次性投入,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0~15秒。3、掺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摊铺温度和初压温度比同等气温下普通沥青料提高10~20℃。(3)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①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混合料类型SMA-13AC-16AC-25筛孔(mm)通过率%31.510026.590~10019.010075~9016.010090~10065~8313.290~10076~9257~769.550~7560~8045~654.7520~3434~6224~522.3615~2620~4816~421.1814~2413~3612~330.612~209~268~240.310~167~185~170.159~155~144~130.0758~124~83~7注: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少于0.3%,矿物纤维不宜少于0.4%。②混合料性能要求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中面层AC-16,下面层AC-25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沥青混合料类型SMA-13AC-16AC-25试验方法马歇尔稳定度,KN≥6.0≥8.0≥8.0T0709流值,mm-2~4.52~4T0709空隙率(VV),%3.0~4.02~43~5T0708矿料间隙率(VMA),%≥1710≥12.5T0708沥青饱和度(VFA),%75~8555~7065~75T0708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5≥80≥80T079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75≥75T0729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250020002000T0728击实次数,次两面各50两面各75两面各75T0702某属于夏炎热区,沥青混合料宜增加动稳定度测试要求,以减少车辙发生。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3020~30<201.夏炎热区2.夏热区3.夏凉区1-11-21-31-42-12-22-32-43-2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8001000600800600T0719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4002800200024001800SMA混合料非改性不小于150改性不小于3000OGFC混合料1500(一般交通路段)、3000(重交通量路段)注:①如果其他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高于七月时,可使用该月平均最高气温;②在特殊情况下,如钢桥面铺装、重载车特别多或纵坡较大的长距离上坡路段、厂矿专用道路,可酌情提高动稳定度的要求;③对因气候寒冷确需使用针入度很大的沥青(如大于100),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或因采用石灰岩等不很坚硬的石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等特殊情况,可酌情降低要求;④为满足炎热地区及重载车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采取减少最佳沥青用量的技术措施时,可适当提高试验温度或增加试验荷载进行试验,同时增加试件的碾压成型密度和施工压实度要求;⑤车辙试验不得采用二次加热的混合料,试验必须检验其密度是否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⑥如需要对公称最大粒径等于和大于26.5mm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可适当增加试件的厚度,但不宜作为评定合格与否的依据。1.8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1)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①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