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16000字(论文)_第1页
《中医药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16000字(论文)_第2页
《中医药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16000字(论文)_第3页
《中医药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16000字(论文)_第4页
《中医药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16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一直以来,中医药是我们为之骄傲的领域,如今已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存在于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中,但在现代社会中,不少珍贵的中医药文化却面临传承的困境,一度濒临消亡,急需要对其加强传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中医药传承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中医药传承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传承对策,具体包括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加强中医药学与中医药文化结合的创新力度、畅通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的沟通渠道、树立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高度自信等对策,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关键词:中医药;中医药文化;新冠肺炎疫情;传承目录引言 1一、中医药的文化内涵 1(一)中医药防疫理论文化 2(二)中医药临床实践文化 3(三)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5(四)中医药核心价值观文化 5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价值 6(一)科学价值 6(二)文化价值 7(三)教育价值 7(四)社会价值 8三、中医药传承的现状分析 8(一)中医药传承的现状 81、挖掘中医药“宝库”,整理与完善中医古医籍 82、加强了中医药传承人才的培养 83、以中医药医疗机构为主要传承阵地 94、传播以新媒体为主要的传播载体 105、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肯定了中医药的价值 10(二)中医药传承存在的问题 101、中医药人才和学术传承断层严重 102、中医药学与中医药文化创新滞后 113、中医药学与中医药文化自信缺位 114、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脚步缓慢 11四、中医药传承的对策 12(一)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 12(二)加强中医药学与中医药文化结合的创新力度 13(三)畅通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的沟通渠道 13(四)树立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高度自信 14五、结论 14参考文献 14引言中国传统医药学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和知识宝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承价值,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医药实践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古代科学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部分,中国传统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各民族医药的集体,反映出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保健等认识,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医学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对世界文明及世界医学理念的革新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毛泽东在1953年也将中医药作为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之一,并在次年批示要做好中药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让这有着的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财产可以得以传承。在这方面,我们也应积极整理中医药书籍,防止其绝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得到了顺利的发展。中医药也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时表示,“愿继续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为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9年10月25日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更是作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在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市考察调研,指出了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抗击作用,这为我国的中医药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我国也早在2006年就将传统医药纳入到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并于2016年12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该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从这些可以看出,中医药对我国的重要性,因此,我国有必要对中医药进行传承和发展。但对现阶段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其传承效果不尽理想,威胁到部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和发展。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一、中医药的文化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二条指出,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医理论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概括,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脉象、经络等学说和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产品等,在中国古籍中称为“本草”[2]。中药按加工的工艺又可以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医药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关,所以要按照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以达到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等效果。因而形成了复杂的中药配伍关系理论。作为汉族人民在具体的生存环境中,长期和疾病作斗争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世代积累的医学知识,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大致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中医药防疫理论文化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中国各地纷纷启动一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此次疫情防控总体战,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可以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这一说法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可以说,中医药防疫理论文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先秦时期人们认识和防治疫病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墨子·尚同篇》“若天降寒热不节……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戾疫。”虽不是医学著作,但已经观察到气候反常与疫病的存在及发生发展规律有密切关系。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出现,让中国彻底摆脱了“巫医”,从而完成了“古代医学科学”的蜕变,其所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科学概括了疫病强传染性和广泛流行性等特征;“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对疫病病性和预防提出开创性的见解,并且明确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核心的防疫方法论,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防疫思想的主基调。二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是秦汉时期阐述疫病“防”、“治”的规律。安《淮南子锐山训》:“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即从未病层面论述了先防的防疫思想,也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既病防变”则体现在当时的隔离避疫制度,秦律中规定麻风患者必须集中在“病迁所”进行强制隔离,《汉书评帝纪》也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的记载。最能把握“上工治未病气”、“既病以防变”两者间普遍联系性规律的当属医圣张仲景,其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对疫病现状、防治及具体施救措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为后世医家疫病防治提供了根本遵循。三是养生摄身,藏精固本。这是晋唐时期人们强身健体,防治疫病的整体观。这一观点强调了人体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可以为养生防疫提供指导。本固元培则百疫不侵,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完整性的基本物质,中医学将它称为“先天之本”;如《备急千金要方》“恣情纵欲,命同朝露”就强调肾精不可过度耗散;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劳及强所不能堪尔”则重视起居有度,不妄劳作,葛洪“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及导引养生术“疗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气”等成为当时的养生大律和祛病玄术。这一历史阶段,大体上形成了以强调自身健康完整性为特色的养生防疫整体观。四是客邪贵乎早逐。这是明清时期处理和探究人与疫病关系的辨证论治法。明末吴又可首创性提出“异气学说”,将疫病的发生归属为“异气”所感,其《瘟疫论·自叙》“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此治疫紧要关节。”强调邪不去则病不愈,提出论治疫病要以“逐邪”为第一要义。清代则创制了一系列“逐邪”方法,如卫气营血法、三焦辩证法,又如逐邪“针刮、解毒、除秽、涌吐、助汗、罨熨、宜忌、符咒”八法,都注重主动“逐邪”以协调平衡人体与疫病之间的矛盾关系,为当代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二)中医药临床实践文化中医药防疫临床实践已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彰显着中医药临床实践文化的深层内涵。首先,传统社会中医药疫病防治实践文化将传统给社会的防疫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其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1)传统隔离制度:传统社会注重隔离,其隔离制度相当严苛;秦律中有设立“病迁所”以强制隔离患有麻风病的犯人,汉朝则对感染疫病的普通百姓专门留出空宅隔离病患,即“舍空邸第,置医药”;在此基础上,后世相继兴起官办“庵庐”、“太医署”、“惠民局”、“避痘处”和民间自发组织“六疾馆”、“病人坊”、“养病坊”等专门用于疫患隔离,这些隔离措施为今天流行病的隔离提供了依据。(2)传统医药方法。随着医巫分业,传统社会防疫方法逐渐从“事鬼神,禳疫气”向以《黄帝内经》为奠基的中医药古代科学防疫法演进,在中医药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下,疫病防治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如东汉《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防疫体系,东晋《肘后备急方》首载“以毒攻毒”防疫疗法,明朝《温疫论》开创“透达膜原”防疫治法,清代《松峰说疫》避瘟方载有“内服药酒、纳鼻取嚏、佩戴药物、涂抹药粉、药浴熏烧”等。为当前的防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免疫萌芽技术:免疫技术是一类特异性、高效性防疫措施,是现代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公元三世纪葛洪开创“杀所咬犬,取脑傅之”以防治狂犬病,口服或外敷沙虱预防沙虱病(羌虫病)等方法;天花传入之初,传统医学家强调“稀痘法”并借鉴唐朝孙思邈接种脓毒法以防疣、疵,创造出人工免疫天花技术—人痘接种术,此为牛痘接种萌芽技术,是人类消灭天花疫病迈出的第一步,促进了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自信。(4)卫生环境措施。传统社会每当疫病出现,民众都能自觉将“养内避外”的防疫思想运用到生活环境中。《周礼》“屋炭除虫”,《管子》“抒井易水”、“萩室熯造”均凸显民众对卫生环境的重视;同时古人还强调“沟渠通”、“屋宇洁”则“不生瘟疫病”;清代尤乘说“人卧室宇,当令洁净,净则受灵气,不洁则受故气”;《鼠疫治法》中则明确庭堂房屋需时时“洒扫光明”,“整理洁净”,“通风透气”,淹埋死鼠要“掩鼻转面,勿触其气”,这为当前防疫的屋内清洁措施制定提供了依据。其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保护,让这些中医药临床实践文化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国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联防联控机制、分级诊疗制度、群防群治网络等,并加强了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从而使得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比如联防联控机制强调“统一调配”、“属地管理”、“平战结合”等多层次立体化防控措施。常态化精准防控及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构筑完整的新冠肺炎四级诊疗体系,首诊制遵循“愿检尽检”原则,承担起COVID-19初筛工作,将症状可疑患者转入相应层级诊疗体系进行收治或隔离;一级诊疗制确定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和原有定点医院投入使用,在全国“点对点”医疗支援队协助下,集中收治COVID-19重症患者及危重症患者;二级诊疗制主要收治确诊的轻症患者,收治载体为“方舱医院”,此次疫情重灾区湖北省武汉市“方舱医院”投入量累计达到16处;三级诊疗制针对疑似患者、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等进行性集中隔离,隔离点包括指定医疗机构、旅馆及学校等,并鼓励疫情期间全民居家隔离。整个分级诊疗过程,中医药从积极参与者变成主力军,中医药“辨证论治”,“三药三方”,“清热、解毒、扶正”等经典理法方药坚为新冠肺炎防控提供了指导方针。群防群治网络的建立甚至通过对疫情实时监测、预警加强社区(乡村)精准排查、严格管控工作;对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疑似病患、确诊患者及亲密接触者进行筛查分类、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采取相应的隔离或收治措施;同时组织志愿者进行测温送药、送餐递水、劝阻外出减少流动等工作,保障居家隔离民众正常生活,使得疫情防控效果大大改善。另外,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上,我国也价加强了对中医药的借鉴,推动疫苗公平分配,以防世界疫苗分配滑向导致“道德和经济双重灾难”的“疫苗民族主义”。(三)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中国传统医药养生保健文化与实践经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在人类健康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医学的根本目的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力。医学工作者所掌握的一切理论、技术、手段与方法就是养生保健[3]。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保持健康占据第一位置;而治疗疾病则位列第二位。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亘古不变的真理。为中国养生保健学问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基础。清代李中梓《寿世青编》是我国著名的养生书籍,其主要记载了古人养生保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附有《病后调理服食法》,参考价值较大;汪昂《寿人经》则教授人们如何延年益寿等,其记述的八种导引坐功法内容简明易学;《内功图说》、《易筋经八段锦合刻》、《灵芝益寿草》等养生保健书籍也为我们进行养生保健提供了指导依据和技术,比如导引技术、内功修炼等。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更是食疗养生的重要参考书籍,《醒园录》则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烹饪的参考指导。因为其中的重要价值,《寿世青编》《寿身小补》等甚至被翻译成了德文在国外流传开来,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正是因为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其需要被好好传承和发展,使其更好地与西药结合,促进居民的健康。(四)中医药核心价值观文化中医药核心价值文化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天人合一”等方面,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加以总结。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核心价值观文化。首先,“仁心仁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传统医学文化中,“医术”即“仁术”,“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指明了掌握“仁术”之人要具备崇高品行;《周易》记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便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成”理念。儒家学说同样提倡以“仁”为核心,“人者,天地人心,五行之端也”,“仁”乃众德之总纲等人文精神,更是影响着后世医家,构建起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价值精髓。其次,建立“淡泊名利”、“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提出“大医精诚”,“精”代表至精至微、精勤不倦的态度,“诚”代表高尚的品德;他高度概括医者必须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方可称之为“大医”。其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是医者的人格追求,具有传统医学文化精髓与敏锐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代医学从业者都应传承这种以济世为良、愈疾为善、活人为本的大医精诚精神。最后,构筑“天人合一”、“调和致中”价值取向。“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浑然统一,体现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平衡协调,倡导和于术数,法于阴阳,精神内守,真气相从。“天人合一”、“调和致中”是中医药核心价值文化精神与取向,也是中医药辩证法的集中体现。综上可见,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医药核心价值文化,其精髓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以及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其在价值诉求上、文化传承上和体系构建上与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价值诉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4]。(五)中医的鉴定与炮制文化中药的价值较大,要发挥中药的价值,需要先对其进行鉴定和炮制。中药的界定需要采用眼观、口尝、鼻闻、手摸、水试、火试等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准确、易掌握”的优点。例如大黄根茎的“星点”,甘草、黄茂的“菊花心”,松贝的“观音坐莲”,生何首乌的“云锦状花纹”,商陆的“罗盘纹”等,都被利用到相关药材的鉴定中。部分人会将药材的性状特征、产地、产季、产地加工、规格质量等利用到中药的鉴定中。有中药坚定者指出,“带绿影,有骨气”的东银花颜色更绿,质地更硬;川佛手“绿皮自瓤,特别清香”,广佛手“金边自肉,清香略淡”,这些都是分辨药材特点的鉴定方法。刘绍贵主任提出了中药饮片的感官“十辨”鉴定方法,即辨品种、辨真伪、辨野生与家种家养、辨新陈、辨老嫩、辨清水与非清水(即有无掺杂)、辨含水量、辨生熟与加工炮制的合理性、辨品规等级、辨有无霉变虫蛀变异现象。中药的性状还受到药材生长年限、产地、种源等的影响,如果药材在种植的过程中使用了植物激素和化学肥料,原先三五年成熟的根类中药材一两年后即可采挖;异地种植并不会影响到部分药材的药物性状和药用有效成分,但利用薄层色谱进行鉴定,发现其成分发生变化后不能入药,如引种后的伊贝母。除了这些传统的鉴定方法外,不少先进的技术也被利用到中药的鉴定中。比如分子鉴定和理化鉴定技术等。其中,理化鉴定技术包括沉淀反应、微量升华、显微化学反应、荧光分析等一般理化鉴定,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法、原子吸收光谱等光谱法,蛋白电泳,气质联用等。分子鉴定技术包括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中药指纹图谱、基因测序技术等。利用基因技术在比较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基因差异、区别真品和伪品等的差异、揭示物种间的亲属关系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代新兴鉴别技术能够克服环境因素,材料来源等的影响,因此,合理地结合运用传统鉴别技术与新技术,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中药鉴定体系。如果药材质量较好,鉴定发现有药用价值,就可以对其进行炮制处理,这是入药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之一,可以增效减毒,促进中药药用价值的提升。炮制技术源远流长,有净选、切制、干燥、炒制、碳制、炙法等炮制方法。中药传统炮制流派有建昌帮、江西樟帮、京帮和川帮。“建昌帮”工具辅料独特,工艺取法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可以得到显著降低的同时疗效会大大增强,饮片片型以“斜、薄、大”为特征,如柳叶片、瓜子片、顶头片、腰子片、马蹄片等。特色饮片有偎附片、阴附片、阳附片、童便制马钱、泡南星、坟熟地等,谷糠做辅料是其特色之一。“樟帮”制作工艺独具特色,有“自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积壳风眼片,川芍蝴蝶双飞片,槟榔切106片,一粒马钱子切206片”的说法,其刀工特别,切出来的饮片外形较美,而且厚度适中。樟帮流传“七分润工,三分切工”,“水分缓慢润原药,内外含水匀一致,条坚者可微弯曲,块状者指甲能掐入,粗大者刺无硬心,太硬伤刀又费力,太软质次片不佳”。京帮炮制主要是以药制法,即用药用辅料炮制药物,如黄连水溶液、甘草水煎液、姜等川帮以“九制大黄”“九转南星”“仙半夏”等特色炮制品种闻名,其中更著名的是川产临江片,或称熟片。传统炮制方法大多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如远志炮制仅取其皮部,是因为皮部较木质部的皂昔含量高24倍;但也有不符合现代医学理论的情况,比如传统炮制需去人参芦,但现代药理认为人参芦和人参有效成分相近,无需去除。从以上炮制方法来看,我国中医的传统炮制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药用辅料标准不一,饮片大小厚薄不等,无法实现标准化,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存在。因此,在炮制的过程中,可以将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液相联用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为主的色谱法利用起来,提升炮制的质量。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价值(一)科学价值中医药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是我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医药的传承人通过上一辈的经验传承和自身经验的积累、感悟和摸索,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技巧。在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临床治验和用药方法。就其本身而言,中医药包含了许多科学成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实用性和科学性是中医药科学价值的体现。中医药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诊疗经验进行辨证治疗,以其显著的疗效、丰富的方剂和独特的诊疗方法,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并以“简、便、廉、验”的特点在我国得以传承和发展[5]。中医药在传承过程中,其学术思想得到不断发展,某些特色和精髓也得以挖掘并代代相传。中医药不仅为广大患者提供就诊服务,还凭借我国药材的优势,依托医药企业,开发具有显著疗效的医药产品,在促进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我国有很多医药秘方,这些秘方通过中药材功效成分的提取,从而为患者治疗各种疾病,为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二)文化价值中医药是精神、文化、物质的结合体,而文化价值最为重要,反映着人的身体与心灵意识,以及对生命、环境、社会的感知方式,是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中打开从哲学思维到诊疗理念、行为方式,从生命个体到环境、社会的一种特别的对话和交互方式[6]。中医药文化是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当地的民间医药知识,融合和发展了医药文化,最终形成了中医药的多元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资源,体现了传承人的医药智慧,包括对当地疾病的认识、特色诊疗方法、本土药物资源利用以及具有地域特点的医德精神。以慎德精神为重要内容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三)教育价值中医药文化既具有普世性的教育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专业性的教育价值,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对民族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医药具有文化的普世性、医学的专业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可以通过建立传承人工作室、开办非遗讲习所等途径使更多后人了解发展历史、中医药文化和医德思想等,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还可以宣传和展示,普及中医药知识,提升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同感[7]。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讲究第“读书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主张“颖悟”。比如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原文,需要认真推敲和领悟,写出心得笔记,呈阅批正,而后详加解释。除了《黄帝内径》外,传承人不许参阅诸注,免蹈先入为主之弊。至基石稳固,才开始口传心授临证经验,并允许学徒自由选读历代医家论著和医学杂志。(四)社会价值中医药的外部经济性表现为其临床治疗价值与社会贡献价值。8100多年来,中医药的代代传人用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低廉的收费,服务于当地民众,深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被称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去中医诊所看病的人,真正感到:“经济上看得起病,也治得好病。”[8]我国很多中医诊所为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了看病治病的机会,而且有不少的治愈案例,这使得中医药受到了较大的关注,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中药也开始畅销海内外地区,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中医药传承的现状分析(一)中医药传承的现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需要“从德、道、学、法、术、器六个方面加大传承力度。因此,中医药的传承是由多个不同分工又紧密联系的方面组成的。1、挖掘中医药“宝库”,整理与完善中医古医籍中医大量防病治病的理论与经验、民间独特的疗法、针灸推拿、经典名方和技术手段等均属于中医药的“宝库”,这些“宝库”主要蕴藏在古医籍中,是中医学术传承的信息载体。整理与完善中医古医籍是一项关系到中医药传承的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古医籍的保护和整理研究工作。据统计,我国现存中华古籍医药典籍大约有1.3万余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图书数量为5287种,其中影印出版1507种,但远不能反映中医药古籍完整面貌[9]。因此,古医籍是建立中医新学科的文献基础,是打造中医新诊疗技术的重要依据,是研制开发新药的不竭源泉。中医药传承,离不开文献的翻新整理研究与挖掘。2、加强了中医药传承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中医药的主要传承者和传播者,中医药的传承离不开大量的后续人才。我国现有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大致有师承培养和院校培养。师承培养是传统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师徒授受、本家传承、自学成才、学校教授;而在新形势下的师承培养方式包括高层次的师承制、名医工作室、中医传统班和本科导师制等。中医药学术传承长期依赖于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流模式,这主要由中医药的学科特点和师承教育的优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己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由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院型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责任,是培养中医药传承者和传播者的主要阵地。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各有利弊。师承教育强调因材施教、跟师临证、理论与实际密切配合、注重临床实践,使学生有所“专攻”,以“个性化”为特征,但培养时间长、规模小[10]。院校教育强调标准化、规模化、规式化、制度化,以“普教”为特征,但易形成理论和临床实践脱气《中医药法》提出“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从国家到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新的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已成为趋势。3、以中医药医疗机构为主要传承阵地中医药医疗机构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65809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232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60535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2个。中医药医疗机构通过医疗实践等活动,在使广大群众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的同时,能对中医药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防病治病知识等有更好的了解,能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据2017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医疗服务机构仍是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的主要场所。中医药企业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中医药企业不但是中国特色传统医药的生产者和制造者,更是中医药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11]。中医药企在学术继承、理论进步、临床实践、治法方药创新发展和产业化等方面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尤其品牌老字号中药企业历史悠久、信誉良好且拥有自己的独特工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弘扬并传承了丰富的中药文化。如天津达仁堂作为传统老字号中医药生产企业,承袭古方制造的清宫寿桃丸、安宫牛黄丸已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4、传播以新媒体为主要的传播载体中医药的文化传播是指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符号形式,对中医药知识、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等内容进行编排,并通过媒介终端实现跨时空传承与交流的过程。中医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传播经历了原始媒介(口头传说或肢体语言等)、文字媒介(文字记载)、印刷媒介(著书立作等)、电子媒介(电报、广播、电视等)、数字媒介(互联网)这五个时期。新媒体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使中医药传承有了更多实现的载体。如今,新媒体己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丰富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内容,提高了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使中医药文得到更好的传承。5、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肯定了中医药的价值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寻找特效药。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尤其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抗击疫病的经验《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经典著作,都是在与疫病斗争中形成的,所以,从著作典籍里面进行深度挖掘,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12]。一大批中医专家深入发掘历代疫病防治经验,对现有治疗瘟疫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进行筛选,如张伯礼、黄璐琦、全小林等院士专家推荐的“三药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在方舱医院的救治中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贡献”。(二)中医药传承存在的问题1、中医药人才和学术传承断层严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固然要靠全社会的齐抓共管,但说到底要靠中医药人才来充当旗手,要以中医药人才为主体。但当前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人才奇缺,中医药学术传承逐渐出现断层现象。即使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中医院校中,中西医课程配比失调,课程开设比率大多为3:2,将中医与西医这两个不同的学术范畴、思维理念同时段向在校学生传输,容易使学生产生错乱感,消解学生对学习中医药的兴趣。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输送,不学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文化思想史,无法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承载的哲学思想;不学古汉语,无法深入理解中医药名著语句思想,而在很多中医院校中,这样课程的设置量少之又少。与此同时中医药学的传承,师徒相授是重要渠道,因中医药学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在这方面,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各地医院和研究机构所做工作都甚少,具有真才实学、身负丰富临床经验名医妙手往往空掷年华而无徒可授所学。2、中医药学与中医药文化创新滞后中医药的学术和文化创新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向,是中医药文化良性可持续发展之基。一方面,是中医药的学术和文化理论创新滞后,高等院校的中医学师生或埋头于故纸堆,或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于教育教学;中医院所在职医生则因救死扶伤的压力太大、科研周期太长,无暇静下心来搞学术理论创新。与此同时,相较于西医西药各类指标、成分、药方可量化而言,中医药药方、药物有效成分等相关项目可量化的元素较少,中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较强,形象思维、抽象方法运用较多,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科学实践,客观性都因理论与方法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而不易产生客观可量化的结果,因此创新更来之不易。3、中医药学与中医药文化自信缺位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初,国人便因国贫民弱而对包含在传统文化之内的中医药文化产生了质疑,当时的部分国人甚至甘于自我否定,大举科学的大旗大张旗鼓的反对中医药学,称之为伪科学。此后百余年间,现代科学一直主导着医学界,较大一部分人试图运用西医量化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中医药学。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名质、内在动力都存在较大问题[13]。这些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减弱带来的联动反应,也是由时代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造成的,说到底,还是由于中医药文化,特别是中医药科学支撑的中医药文化的缺失导致的自信缺位,这一缺位使得较大部分的国人乃至医学从业者对于中医药文化是否存在极强生命力、中医药文化是否存在较强的时代价值的信念也渐不坚定。4、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脚步缓慢传统的旧社会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存在着理论与方法模糊性、主观性强,思维封闭性和保守性强的特点,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多靠一家一户或师徒之间的教授传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壮大,必须常态化开展内外交流,中西医交流与互动。在西方国家,中医的针灸推拿和骨伤治疗科学便得到了较大范围内的学者和医疗专家的推崇和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中国国界,向外释放影响力。与此同时,由于中外文互译不准确、中医专业性较强等方面的影响,中医药文化跨地区、跨国家和跨文化传播还面临着群众认知度低、推介范围小等突出问题。在推广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断章取义,只拿部分学科、业态推广和只推广中医药而忽视中医药历史文化等诸多问题。四、中医药传承的对策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如何传承并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重大。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绝非易事。大致来说,传承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医疗体制的制度保障,构建中医药科学指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建立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的资源数据库,遵循中医药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留住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之根,才能使中医药学薪火相传,为推进中医药学事业的产业化、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在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重疾、顽疾方面发挥强大优势。(一)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媒介在于中医药人才,传承根本也在人才。目前中医教育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具有传承精神与创新精神兼备的新型中医药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中医院校作为培养中医学临床和科研人才的主阵地,应当自觉担当起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强中医“医乃仁术”价值观教育,唤醒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高度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人心,完善与中医药学相关的课程体系,加强中医专业学生对中医经典、古籍文献、中医诊疗方法等内容的学习,让青年人领悟中医药文化之精髓。与此同时,中医学高等院校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文化活动,打造浓烈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培养具有熟练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14]。可以说,中医药学的传承者不仅应具备高深的中医药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更要能灵活熟练的应用多种多样的治疗技术。传承中医药文化,我们也要积极组织遴选中医药学学术研究的项目,建立中医药学研究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专门组织对中医药专家的医学理论、诊断技术、临床经验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只有这样,在中国人民心中才会形成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感与责任感。(二)加强中医药学与中医药文化结合的创新力度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更好地开创中医药学事业的新思路。可以认为,汲取古人的智慧发展中医药学理所当然,但结合西方医学治疗手段也必不可少,把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不仅能够拓宽中医药学的应用领域,而且能够丰富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让中医药学真正成为世界公认的医术技艺。因此,中医药文化与西方医学文化的结合才是创造性地开拓中医药学新型发展模式。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古典医案与现代工具的结合,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与中医传统诊疗手法的结合。中医药学借助现代医学诊治模式,结合传统的理、法、方、药的整体诊疗体系,运用中医药、针罐等特色疗法,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水平。以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相结合的创造性发展,不是使中医药学被现代科技牵着鼻子走,而是体现“中医为根、西医为枝”的创造性结合之路。中医药学的创新是在传承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吐故纳新,不是彻底否定。中医药学的研究者应该坚持大医精诚、厚德载物的精神,坚持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最终推动中医药学的多元化创新性转化。(三)畅通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的沟通渠道对话平台中医药文化建构于科学的中医药学基础上,中医药文化要想得到长久的、可持续的传承和利用,说到底还是要靠医学名著、名方验方、名医名论很好的完成治病而不是致病的任务,才能使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如鱼得水、如有源头活水。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发展和繁荣中医药科学,还是弘扬中医药文化,都应该充满自信地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让中医药学智慧在世界舞台上自我证明。这就需要中华儿女充分认识与宣传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更需要中医药学研究者推进中医药学的现代化,推动中医药学走向世界,把中医药文化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造福全世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15]。中医药文化具有的生命感悟与科学机理的双重属性,在尊重生命活动力量的同时又拥有科学实证的道理,着实让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四)树立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高度自信传承中医药学不是空口无凭的呼喊,而是有底气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