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E/1D/wKhkGWdG14uANKA0AADoj0Zx1Y0719.jpg)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E/1D/wKhkGWdG14uANKA0AADoj0Zx1Y07192.jpg)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E/1D/wKhkGWdG14uANKA0AADoj0Zx1Y07193.jpg)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E/1D/wKhkGWdG14uANKA0AADoj0Zx1Y07194.jpg)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E/1D/wKhkGWdG14uANKA0AADoj0Zx1Y07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2课《论语》十二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给加点字注音。罔()
陋巷()
不愠()
殆()逾矩()
曲肱()
箪()
三省()昼夜()
焉()
笃志()
传不习乎()2.《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文集,自宋代以后,被列为“”之一A.语录体
B.对话体
C.四书
D.五经3.《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与《》《中庸》《》合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学而时习之
时:(2)不逾矩
逾:(3)学而不思则罔
罔:(4)思而不学则殆
殆:(5)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6)逝者如斯夫
逝:(7)博学而笃志
笃:(8)切问而近思
切:二、选择题5.下面对《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习旧知的重要性。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出发,强调学思结合的重要性。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方法,其中,喜爱、爱好学习这一学习方法最重要。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D.与人交而不信乎
思而不学则殆8.小德发现《〈论语〉十二章》中有很多词使用频率较高,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D.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9.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B.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C.“不亦乐乎”的“乐”和“不亦说乎”中“说”是同义词。D.“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道德修养将达到最高境界。10.阅读活动后,有同学为大家推荐名著,以下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战国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C.《朝花夕拾》原题《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D.《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收录了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和故事。11.对下列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理解:这句话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在玩乐中学习的人境界最高。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理解:君子不会因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心境,这显示了他们的修养。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理解:做了老师就不需要经常复习学过的学问,因为已经能吐故纳新了。D.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翻译: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理解:别人忍受不了颜回的住所简陋,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住在这里的潇洒自由。12.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B.曾参要求弟子们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思:替人谋划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熟习?C.就学习方面,孔子主张温故知新、按时复习、谦虚诚恳,学思并重。D.为了取长补短,孔子提倡不仅要大胆向周围人学习,还要善于学习。13.下面对《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讲的是学习态度,意在告诉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短处。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讲的是学习乐趣。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方法,其中,以学习为快乐这一学习方法最重要。14.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 B.逝者/如斯夫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择其善者/而从之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告诉我们认知和兴趣是成正比的,这里强调了“乐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B.“一箪食,一瓢饮”,“三军可夺帅也”二则都是讲个人修为,前者讲的是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后者讲的是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则说明在孔子眼中,别人不了解,并不影响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心境。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则强调学习无论什么环境都可以发生。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见人之不善就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境界。三、语言表达1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含义。17.孔子及其弟子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四、名句名篇默写18.《论语》十二章(1)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正如《论语》所说“,”。要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学习。(2)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我常常以此自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获取新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说:“,。”(4)老师常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对比别人和颜回,告诉我们修身要经受得住困苦、贫穷的考验。(6)老师经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名句“,”来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7)当“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当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为代价时,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来警诫自己。(8)在追梦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身的不足,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乙】齐景公①问子贡②曰:“仲尼③贤④乎?”曰:“贤。”又问曰:“奚若⑤?”曰:“不知也。”公怪之。子贡曰:“今谓天高,无少长贤愚皆知。若问其高几何⑥,皆曰不知。仲尼之贤犹天之高也奚得以知?”又曰:“臣事⑦仲尼,犹执杯就江海饮,莫知浅深也。”(节选自《太平御览·天部·卷二》)【注释】①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④贤:有德行的,有才能的。⑤奚若:怎么样,同“如何”。⑥几何:多少。⑦事:侍奉、服侍。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仲尼之贤犹天之高也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B.乐亦在其中矣
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C.莫知浅深也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D.博学而笃志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20.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今谓天高,无少长贤愚皆知。2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仲尼之贤犹天之高也奚得以知22.【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描写角度体现孔子的“贤”。【甲】文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正面描写的角度体现了孔子的①;(填写成语)【乙】文中“②”(用原文填写)从侧面描写体现了孔子的贤德深厚。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567891011121314答案DBDDAABBDA题号15答案B1.wǎnglòuyùndàiyúgōngdānxǐngzhòuyāndǔchuán【详解】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罔:wǎng,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陋巷:lòuxiàng,简陋的小巷;不愠:bùyùn,不生气;殆:dài,疑惑;逾矩:yújǔ,越过法度;曲肱:qūgōng,弯着胳膊;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三省:sān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昼夜:zhòuyè,白昼与夜晚;焉:yān,于此,意思是在其中;笃志:dǔzhì,坚定志向;传不习乎:chuánbúxíhū,老师传授的知识或者技能有没有经常去温习呢。2.A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论语》(lún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由以上知识点可知,一空填写“语录体”,故选A。二空填写“四书”,故选C。3.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大学孟子四书【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共20篇。它主要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内容涵盖了孔子对教育、政治、伦理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南宋的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合称为“四书”,这些书对后世的儒家学说有重要影响。4.按时越过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好的方面,优点往、离去坚定恳切【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时:按时。(2)句意为:不超出规矩。逾:越过。(3)句意为: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4)句意为: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5)句意为: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善者:好的方面,优点。(6)句意为: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逝:往、离去。(7)句意为:博闻广学又坚持自己的志向。笃:坚定。(8)句意为:仔细的求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切:恳切。5.D【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态度,不是学习方法。其中,以学习为快乐这一学习态度最重要。故选D。6.B【详解】本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B.“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故“思而不学”是表示条件的部分,“则殆”是结果部分,所以正确的节奏划分应该是“思而不学/则殆”。故选B。7.D【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辨析。A.代词,学过的知识/代词,指他们不好的方面;B.介词,替/动词,成为,做;C.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介词,对,对于;D.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可译为“但是、却”;故选D。8.D【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了解/动词,得到;B.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代词,指学问和事业;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D.动词,“习”均译为“复习”;故选D。9.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不仅仅是孔子的言行。故选A。10.A【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A.《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一部儒家经典。故选A。11.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A.选项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这句话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做了比较,启示我们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道、热爱的层面,还要能以深入研究这门学问为真正的乐趣,才能有所成就,“在玩乐中学习的人境界最高”说法错误。C.选项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这句话启示我们要经常反复咀嚼学过的内容,才能不断提高认识的深度,但这并不代表做了老师就可以不用温习旧知识了。D.选项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回也不改其乐”是因为颜回有着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并不觉得生活条件简陋艰苦,而不是因为住在陋巷“潇洒自由”,故选B。12.B【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有误,曾子是自我检查,不是曾子要求弟子们;故选B。13.D【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态度,不是学习方法。故选D。14.A【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节奏划分。A.句意为: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学而不思”和“则罔”构成条件关系,中间停顿,正确的断句应为:学而不思/则罔。故选A。15.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和分析。B.“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有误,“三军可夺帅也”是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意志,不可轻易动摇。故选B。16.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是孔子在河边感叹时光流逝时所说的。其中重点词: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这句话的意思是: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的含义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一转眼,青春易逝、韶华难在。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其次,这句话也告诉我们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它都会继续前行。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珍惜每一个当下。此外,这句话还可以用来比喻人生的变化和无常。时光的流逝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成长和衰老上,也体现在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不断适应变化,抓住机遇,珍惜时间。17.①别人不了解自己,对自己有误会时,不恼怒;②善于反省,及时发现自身的疏漏与不足;③不能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④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或:思想独立,志向坚定)。【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论语>十二章》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知,别人不了解自己,对自己有误会时,不恼怒;根据《<论语>十二章》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知,善于反省,及时发现自身的疏漏与不足;根据《<论语>十二章》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不能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根据《<论语>十二章》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知,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或:思想独立,志向坚定)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略19.C20.(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2)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21.仲尼之贤/犹天之高也/奚得以知22.安贫乐道或淡泊名利或坚守正义犹执杯就江海饮,莫知浅深也【导语】这两段选文都以对话形式呈现孔子的思想与品德。《论语》通过孔子本人的言论,强调追求内心的快乐、学习的重要性及仁德的体现,显示出孔子崇尚道德与内心修养的思想。《太平御览》的选段通过子贡与齐景公的对话,侧面表现孔子的贤德,强调其崇高不可测,通过比喻天之高来表达对孔子的无限仰慕。这两种不同的手法共同勾勒出孔子作为一代贤人的深邃智慧和高尚品德。1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的\代词,指学过的知识;B.名词,快乐\形容词,高兴;C.都是动词,知道,了解;D.表并列,不译\表顺承,就;故选C。20.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择,选择。其,他们的。从,跟从、学习。而,表顺承。(2)谓,说。无,无论。皆,都。知,知道。21.本题考查断句。句意:孔子的贤德,就像天的高度,我哪里了解呢?整个句子的主语是“仲尼之贤”,表达孔子的贤德。“犹天之高也”是一个比喻句,将孔子的贤德比作天的高度,这里“犹”是“如同”的意思,“天之高”是一个整体,用来描述天的高度这个特征。“奚得以知”则是表达如何能够知道,是对前面将孔子贤德比作天高这种难以知晓情况的回应。所以按照句子结构,在主语后、比喻句后断开是合理的。故断句为:仲尼之贤/犹天之高也/奚得以知。22.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2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7《美丽的化学变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5计算机购销合同样书
- 2025劳动合同法课程学习指南
- 2024年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脂肪烃的类别、烷烃说课稿 苏教版选修5001
- 2宪法是根本法 第一课时 感受宪法日(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医疗试剂合同范例
- 包工项目合同范本
- 化妆店加盟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4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3
- 唐山动物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 创业投资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七章运动技能的协调控制
- 节后复工吊篮验收表格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