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6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6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6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6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6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素养评价六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的一项科技成果不仅为自动化和限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限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这项成果是 ()A.电影 B.电视C.电子计算机 D.有线电话【解析】选C。“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限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可知是电子计算机的独创,C正确;A、B、D都不能进行数据处理,故解除。2.“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运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斗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确定斗争输赢的关键C.其次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选C。据“美国投入运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来空袭英国的”可知其次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故选C。A、B表述错误;D颠倒了因果关系,解除。3.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运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新科技革命才出现的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 D.内燃机技术【解析】选A。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移动支付奠定基础,故选A。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无关,故选D。5.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实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试验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优势地位C.航天技术确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解析】选D。依据题干“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实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试验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一个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可知,反映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即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故D正确;A、B不符合史实,应解除;C错在“确定”,应解除。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日,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建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独创和应用B.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独创和发展C.电话、无线电技术的独创和应用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解析】选B。材料叙述的这种变更体现出的是全球紧密联系的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主要缘由为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A错误,这是其次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错误,电话和无线电技术还达不到如此程度;D主要体现的是文艺传播方面,不符合题意,故解除。7.1956年,在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 ()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须要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变更了世界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解析】选D。依据题干可知,“在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表明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的须要,解除A;材料只是说他们主宰了人工智能领域,但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在新科技领域的地位,解除B;材料没有体现对世界的变更,解除D。8.“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很多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B.人类起先制造运用机器C.新技术起先变更人们的生活D.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信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很多新兴产业”可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起其他技术的革命,故选D。A、B、C与题干材料无关。9.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绽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有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依据材料,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A.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B.美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中心C.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D.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解析】选A。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有新突破都是在冷战期间出现,说明美苏冷战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美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中心,B错误;美苏冷战,双方科技不行能相互借鉴,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军事上势均力敌,D错误。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更D.信息化贯穿全过程【解析】选C。图片反映了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选C。A、B、D与图片无关。【深化点拨】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11.“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平台型经济的成长史。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材料主要说明,互联网 ()A.变更人们的生活方式B.完全变更国人的消费方式C.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D.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和沟通【解析】选A。“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该材料说明互联网深刻地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故选A。B说法过于肯定,错在“完全变更”;材料和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无关,C错误;材料和全球科技合作也没有关系,D错误。【拓展延长】现代科技进步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更;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现代科技进步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更。12.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保罗·格拉森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自控问题,主要是取决于每个人的自控实力。这说明 ()A.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信仰B.保罗·格拉森是一个互联网专家C.互联网的弊端须要人们自控D.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利用互联网【解析】选C。从材料“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自控问题,主要是取决于每个人的自控实力”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弊端须要人们用坚毅的意志力去克服,也就是自控实力,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出互联网与信仰之间的关系,A解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互联网的弊端与人的自控之间的关系,B解除;材料没有涉及各国对互联网的看法,D解除。二、非选择题(52分)13.随着人类太空技术的发展和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应用,太空已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的第四个生存空间,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时间国家重大航天成果1957苏联放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美国成功放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196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1961美国宇航员谢泼德乘“水星3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1965法国成功地放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I)号人造卫星1967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遇难,第一次航天飞行事故1969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实现第一次载人登月1970中国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放射成功1971苏联放射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1972美国阿波罗17号第六次,也是最终一次载人登月任务1975美国阿波罗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对接1975美国苏联阿波罗18号/联盟19号第一次国际合作性的对接任务1981美国成功放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1982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放射成功1986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罹难,包括一名女老师,这是迄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1999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行成功材料二美国闻名空间科学家玛·布劳思在一次访谈中指出:“阿波罗安排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快速发展,该产业的收益从1969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1972年的80亿美元。”“阿波罗安排对于美国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值得历史学家深化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曾任美国航空航天局埃姆斯探讨中心总指挥的汉斯·马克这样评价阿波罗安排。“肯尼迪总统的愿望实现了,只是代价过高,可以说,阿波罗安排是一份难以继承的遗产。”……由于登月竞赛美国的最终成功,对苏联内部的自信念产生了瓦解作用,也对苏联的最终解体产生了间接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和平演化”的作用,却忘了堡垒总是最简洁从内部攻破。——张弛《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1)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学问,指出形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因素。(1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价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11分)【解析】第(1)题20世纪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特点,可以依据材料反映的主要由美苏主导,以及材料中的“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遇难,第一次航天飞行事故”“阿波罗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对接”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美苏主导领先、国家组织支持、曲折发展、技术成就不断突破、军事战略须要为主、由各国独立研发走向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回答。形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因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美苏两国关系、各自国内状况、个人作用等方面来回答。第(2)题评价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依据材料中的“阿波罗安排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快速发展”“阿波罗安排对于美国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值得历史学家深化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登月竞赛美国的最终成功,对苏联内部的自信念产生了瓦解作用,也对苏联的最终解体产生了间接影响”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主动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回答。答案:(1)特点:美苏主导领先,国家组织支持,曲折发展,技术成就不断突破,军事战略须要为主,由各国独立研发走向国际合作。因素:国际形势的变更,维护国家平安利益的须要,空间科技水平的发展,经济发展状况,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2)进步性: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高科技的研发;推动了人类对外太空的探讨;加速两极格局的解体,缓和国际局势;促进各国科技探讨领域的合作。消极:加剧国际局势的惊慌、动荡;巨大开支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技术革命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很简洁使人产生技术确定论。当然,任何形式的技术确定论都不会简洁地把新技术看作是推动社会发展唯一的因素。所谓技术确定论,事实上是那种把技术看作与社会文化并立的独立的力气,在这一类型的探讨中,典型的方法是从探讨社会需求起先,并考察它如何传递到科学技术内部。整个机制可以结合为科学(或技术独创)从探讨到应用直至取得经济效益的转化链。但自20世纪80年头以来,这一理论受到众多质疑,认为其忽视了社会、体制、经济以及文化等力气对技术的形塑和影响作用。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技术确定论的相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事实精确,逻辑得当)(27分)【解析】本题要求谈谈对技术确定论的相识,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认为技术确定论是正确的,也可以认为是错误的,假如坚持前者,主要利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进行论述。答案:示例1:观点:技术确定论是错误的,技术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立的力气。这一观点忽视了社会、体制、经济以及文化等力气对技术的形塑和影响作用。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种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洁的技术问题。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须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等手段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自由劳动力。英国手工工场发展的结果,使技术分工更加精细,出现了高度娴熟的技术工人,为独创机器创建了物质前提。自然科学的发展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