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跟着课文学写作学案
14山水画的意境
写作提示
这篇文章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阐述,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山水画意境的分析理解﹐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本文写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引用论证"的写作手法,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在写作中巧妙弓用经典诗词名句,有以下几个方法:
1.用题记,揭示主旨。借用古诗名句作为题记,不仅能提携全文,凸显主旨,还能增添文采。
2.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文章开头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弓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
3.穿插文中,诗意盎然。写作文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诗文名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
4.充当论据,支撑观点。在议论文中,可以引用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来支撑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置于结尾,升华主题。在作文中,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文章的主题,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
范文欣赏
人生重在选择
像一叶小舟,负载着心灵在诗海游渡。关于“选择”的名句珍珠,是这般感人至深、璀璨夺目!
——题记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诗人李白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但他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长安三年,不过
是供统治者“歌舞升平"浅吟低唱"的御用文人。“大济苍生"成泡影,满腹经纶无所用。然而,学日平竟定李白,他不为高官而奉迎,不图厚禄而谄媚,在去留、穷达的十字路口上,毅然选择了不推肩折腰﹔了为土碎,不为瓦全,以其正直、伟岸、潇洒,成就了他那豪放、脱俗、飘逸的伟大品格。
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题为《石灰吟》,但远远不止吟咏石灰。作者托物言志,设喻抒怀,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作者理想的追求、人生的选择。于谦少有大志,23岁中第入仕,直至担任兵部尚书之重职,如果他不能握好“选择"这把双刃剑,势必为剑所伤,成为罪恶的俘虏。正因为他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选择,才能具备“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志节,才能秉持“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廉洁,才能成为忠勇如岳飞的民族英雄,德高似包拯、海瑞的一代清官。
【评语】本文构思别具一格,在选材上既不讲生动的故事,也不发长篇的议论,而是精选几句自己曾背诵过的名句作解释,谈体会,巧妙引用到文中。李白选择高傲豪放,于谦选择清廉执着,他们的选择成就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和辉煌的人生,直接证明了“人生重在选择"的观点。
类文阅读
山水画的意象
莫肇生
山水画写生从山水画的诞生起便已存在,对于写生的概念,东方山水写生强调意的表述,而西方的写生是强调表达对象的此情此景。因为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观表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与中国的山水崇拜、山水诗、风水脉理等一起构成中国山水文化之大全。它从一开始就寄予山水画不同的文化层面,它与人们对山水的看法、居住、游玩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正如夫子所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在山水画写生中,多强调其意的表述,如君臣、聚散、朝向、气韵、意象等。可以讲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是写山水的生命,写山水的灵魂,是将自己学过的传统笔墨在自然中寻找共鸣点,其次是在自然中发现新的笔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去感悟自然之真谛,从而滋养自我的性情,孕育对山水的情感。
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遗失,让当代不少学者重新提出要继承传统,并将中国画符号化的笔墨语言重提到一个重要地位。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只要记住这些符号,熟读这些笔.墨,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家,并对那些还提着画夹跑到自然中的人嗤之以鼻。
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绝对化,我们不要忘记古人的笔墨从何而来,不要忘记古训中既要师古人又要师造化的名言。李可染先生有一句话,意思是讲古人虽总结了不少笔墨符号,但还未穷其尽。古人活动的范围较窄、局限于中原及江浙一带,而当今交通信息之发达,为画家创造了不少有利的条件,我们同样可以在自然中,发现古人未曾发现的笔墨符号而加以提炼,成为自己新的笔墨符号。同时通过山水滋养,不同地域文化之熏陶才可以成为画家,成为一个真正有自己个性的山水画家。
意象为先,此是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环,特别在写意画中更是讲究笔墨之间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或讲打腹稿,或讲胸有成竹,而对山水画写生来讲,“意"更是摆在首位。
什么是意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讲是一种意念、意象,在中国画的范畴,我们多讲意象。也就是讲在动笔之前我们先要立意。这种意是我们通过前面几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提炼而形成,或对形体的理解,或对时空的了解,或对境界的感悟,或对人文的诠释。所谓立意也就是我们要明确画什么,什么是你画面的主体、什么是需要你去表现的,是风、是雨,还是春夏秋冬,或者是表现雄奇,还是优雅、清静、诗情、趣味,这些都是立意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讲立意是一种指导性思维,它会使你在构图、笔墨处理上灵活运用来适应你所确定的意象。从这方面大家可以感到写生到一定时候已不再是收集素材那么简单,其本身就是创作,是一件作品创作所需的所有过程。
中国人谈到气的时候往往贯以很多助词或动词,不论它怎样诠释,“气”就是一种生命,我们讲到“有气,没气",就是判断一个人生命是否存在的词,气是化生天地万物之元素,或集群、或孤寂。正如袁枚所云:“天之道、气数为之,而不关于义理。”
之所以在中国画中用气脉这个词来谈论,可见中国画与其他画种之最大区别正是在于其富于生命力,是生命的写照,是生命的载体。山有山脉,有其生长的肌理,有其走势,有其起伏,有其状态,此为山之气脉。水有水脉,有出、有来、有去,中国人对水的感情,比自然其他物象显得更深,如“上善若水"在山泉水清"水滴石穿”,水贵在生生不息,滋润万物,它是自然中流动的血脉。树木同样有其长势、生长之脉络,它与山水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随山势、随水流而构成自己的品格。春夏秋冬、风云雨雾在自然界中虽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但它们在自然界中起到极大的协调作用,使固有的自然变得千姿百态,使我们品尝到自然的丰富和美妙,它们同样以自己善变的气韵加入到自然这个队伍,是一种动态的气脉,是山水中的灵魂。
除了自然的气脉,我们用笔墨表现时同样存在笔墨的气脉,我们知道中国画主要构架是线条,线条的走向缓急等同样会使气脉产生变化。另外,墨色的干湿浓淡,更是构成气脉的重要因素。王昌龄在《论格》中讲道:“夫文章兴作,先动气,气生乎心,心发乎言,闻于耳,见于目,录于纸。"其实,画也不外乎如此。所以,构成气脉是有着不同的因素,我们要求画面一定要气脉贯通,走势有序,相互呼应,不然就会气滞、气闷。现在不少人在画画时,只是学了前人的表面形式,而忘记了展现中国画的生命力和组成生命的气脉。所以,在写生时,我们看见的或者看不见的都可以在画面上组合,也就是要注意状态的协调及统一性,要顺势,要紧凑,要凝聚,正如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最后心中的山,独具生命及灵魂才是真正的艺术的山。
片段速写:
引证法:
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引用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诗词、语句,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充分论述了作者的观点。请你学习这种说理方法,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课文再现: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写作策略:
引证法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理论论据,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运用引证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①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②对所“引"理论加以分析,使之与论点充分联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写作实践:
诗歌是诗人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道出爱国志士深重的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研究合作项目协议
- 商场服装店铺转让协议书
- 电子垃圾回收利用项目的专项投资合同
- 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合同
- 智能建筑项目施工协议
- 高空作业安全合同(19篇)
- 融资租赁与保理业务协议
- 房屋装饰施工工程承包合同
- 股份制企业合同审查要点解析
- 美容美发行业服务效果不满意退款协议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工厂安全事故预防知识
- 2024年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控制
-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平安校园
- “四节一环保”的管理措施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赏析语言、手法(原卷版+解析)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环保行业合同管理制度
-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含答案
-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