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附练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原文解读

【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大意】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找寻不到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依旧还在,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却早已随岁月流逝,不复存在。

【赏析】“千古"照应题目“怀古”,“江山"照应“京口北固亭”。开篇即展现出沉稳大气的笔力和雄浑的气势,显示出词人超凡的豪情与胸襟。然而,时光流逝,历史英雄的丰功伟业已成过往,引发词人深沉的感慨与无尽的怅惘。

【原文】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大意】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寻常街巷,人们说当年刘裕曾经在那里住过。遥想当年,刘裕指挥精锐勇猛的北伐军队,驰骋千里,气势如同猛虎。

【赏析】在北固亭上,词人俯瞰着辽阔的江山,思绪万千。他回想起那些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英雄人物,如孙权、刘裕。他深深敬仰与怀念这些历史英雄,羡慕他们能够建立功勋、实现抱负。同时感到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这种悲凉与怅惘之情,在词人的内心深处涌动,为全篇奠定了沉郁苍凉的基调。

【原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大意】宋文帝草率兴兵北伐,想建立功封狼居胥那样不朽的功勋,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张皇失措。

【赏析】词人引经据典,以古鉴今,向南宋统治者发出严肃的警示,告诫他们应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审慎对待出兵之事。

【原文】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大意】四十三年过去了,站在北固亭北望,还记得扬州一带战火弥漫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建立的行宫已成祠堂,堂下乌鸦啄食祭品,(百姓不知这曾是北魏皇帝的行宫,)在社日祭神擂鼓。

【赏析】这几句追忆往事,词人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这首词时已有四十三年。这四十三年中,金与宋战火不断。词人一直极力主战,然而眼见自己日渐衰老而壮志未酬,内心不禁涌起难以言表的悲愤。佛狸祠下,如今只有一片神鸦社鼓的平静景象,这与当年烽火扬州路的激烈斗争形成鲜明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在异族统治下,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而如今这里却显得风平浪静,北方人民似乎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这不禁让人感到痛心疾首。词人以此警醒南宋统治者,必须尽快收复失地,否则民心将逐渐流失,中原大地将难以收回。

【原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大意】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赏析】词人在作品中以廉颇自比,这一典故的运用耐人寻味。一方面,这表现了他的决心,就像当年廉颇忠于赵国一样,词人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将永恒不变,一旦被重用,必将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另一方面,这也展现了他的能力,虽然年岁已高,但他的勇武依然不减当年,具备承担重任的实力。同时,词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担心自己可能会像廉颇一样遭受不白之冤,被朝廷误解或忽视,导致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壮志无法得以实现。

作家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人称“词中之龙"。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八)。后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事迹见宋谢枋得《叠山集》卷七《宋辛稼轩先生墓记》《宋史》卷四〇一,今人邓广铭有《辛稼轩年谱》。

创作背景

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主战的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侂胄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想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辛弃疾深知战争绝非儿戏,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尚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谁知宰相却猜疑他,将他贬为镇江知府。北固亭又称北固楼,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辛弃疾在京口期间登上北固亭,登楼之时,许多感慨涌上心头,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作了这首词。

思维导图

知识链接

怀古诗词

怀古诗词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词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怀古诗词的特点有:一般都会出现一个让诗人(词人)产生联想的“点”,这个“点"可以是某处遗迹,可以是遗迹旁的景或物,也可以是由遗迹联想起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一般都会选择“物是人非”或“物的盛衰变迁"这两种对比的模式。怀古诗词蕴含的情感趋向相对统一,常分为寄托个人境遇、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感慨人世无常三类。

写作特色

恰切用典

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或用以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辛词语言的一大风格便是好用典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谓用典的典范之作。典故本身承载着其客观的历史内容,本词的成功在于用典虽多,但不留刻意雕琢的痕迹,每一次的典故呈现都无比贴切,不仅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无论是借古抒怀还是借古讽今都极见功力。

巧用对比

以古代英雄孙权的业绩与可悲的军政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对比,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民的民族感情都冲淡了;用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感情更加委婉强烈。

重点难点

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中,“舞榭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各有什么深刻含义?

“舞榭歌台”是吴国太平气象的象征。“风流"指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这里引申为吴国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患,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

2.在词的下阕,词人先写“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又写“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热闹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的意图是什么?

“四十三年"三句,是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到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今昔之感。

“佛狸祠下”两句,从缅怀往事中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运用这个典故表明,如不迅速谋求恢复,沦陷已久的江北各地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表现了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这一组鲜明的对比,说明人们已忘了国耻,统治者苟且偷安,无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了词人对个人命运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对比研习

请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并概括两首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分析示例:(1)相同之处:都流露出对英雄的赞美,在表达自身壮志未酬慨叹的同时也流露出积极进取的豪放之情。

(2)不同之处:苏轼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来体验人生,虽然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直抒胸臆,有遗憾、有惆怅但同样也蕴涵了与自我和解、与自身经历和解的乐观豁达精神,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一个拥有旷达胸襟,关注个人价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而辛弃疾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向自己,也向这个时代发问,他没有直接抒怀,而是把对英雄的豪情与悲愤,把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都熔铸在廉颇这个与自己有着相似遭遇的英雄形象里。在其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个拥有家国襟怀,关注时代价值,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面对相似的处境,无论是与个人和解的还是向时代发问,这都是个人对生命的追求与选择,在诗词中我们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与词人生命的力量感,我们也透过诗词,望见词人们生命的诗意。“北伐抗金”是辛弃疾一生的梦,也是他人生的底色,纵使他为此痛苦挣扎,但这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另一种诗意呢。

课后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工于词,为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与苏轼并称“”。

2.理解性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词人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不禁对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发出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孙权其时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图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人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

南宋岳珂认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事太多,明代杨慎却说“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你认同谁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类文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①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②,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③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④,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注释】①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即燕然山。《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④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下片“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孟郊《登科后》)

B.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

C.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D.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2.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

1.豪放词中之龙苏辛

2.(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词人写词的背景和目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辛弃疾当时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居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朝廷看上去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本词题目冠以“怀古”,其实“说今"才是诗人的目的。因此,对于两人的观点,可以作品从用典多是否会妨碍“说今”这一角度展开分析。

若是赞同杨慎的说法,首先可以从典故的关联性角度出发,说明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四位历史人物,或是生长于京口,或在京口建功立业、功败垂成,因此可说词人大量使用这些与京口相关的典故,并不累赘。此外,也可以说这首词大量用典反倒增添了作品本身的蕴藉美感。本词表现出典故意义与现实的巧妙结合,达到借古讽今,借古抒怀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辛弃疾在词中所用的众多典故,不但没有“掉书袋"的堆砌感,反而扩大了词的容量,而且提高了词的审美境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形象空间,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若是同意岳珂的观点,认为这首词用典太多。则可以说词人采用了用典这种相对隐晦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心志,在语言表述含蓄蕴藉的同时,也必然给后世读者设置了理解上的隔阂,阻碍了情感的表达,从而也使“说今”目的更难实现。此外,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来说,“用事"太多增加了阅读难度,影响了这首词的流畅度,失去了“词味”。而且还可结合后人对辛弃疾“掉书袋"的评价,说明大量的用典会有堆砌、卖弄之嫌,也让人读而无趣,掩盖了词作整体的文采与豪情。

【类文拓展】

1.C【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A项用“昔日”和“今朝"对比;B项用“封侯事”和“万骨枯"对比;C项“有闲意”和“无丑枝"没有对比,均为赞扬景色美好: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D项“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对比。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赞颂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冒进误国表明词人坚决主张抗金的立场和态度,并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随时准备抗金杀敌的决心,也表现出对报国无门的忧虑。全词塑造了一位为国忧心、老骥伏枥的爱国词人形象。

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上片塑造了一位能文能武、期待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借李密、虬髯客的事迹表现出词人所与交游的人若非饱读诗书之士,便为行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