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第1节走近桂林山水(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是描述桂林山水的是()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C.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2.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关桂林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好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C.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D.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生长发育1.C2.B[第1题,“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徐霞客对桂林山清水秀景色的描写。第2题,桂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改变大,B错误。]读图,回答3~5题。3.该景观所示的是()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C.三江源自然爱护区 D.九寨沟风光4.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冲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5.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关系不大()A.岩石条件 B.生物条件C.土壤条件 D.气候条件3.A4.D5.C[第3题,该景观为广西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第4题,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第5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岩石、生物、气候条件关系亲密,与土壤条件关系不大。]桂林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6.图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顶平坡陡,地表支离破裂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7.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发育亲密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岩石、光照 B.气候、土壤C.土壤、地形 D.岩石、水文6.A7.D[第6题,据图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喀斯特地貌区奇峰林立、地表坎坷,地下溶洞广泛发育。第7题,喀斯特作用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因此与桂林喀斯特地貌形成发育亲密相关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可溶性岩石、水文、气候。]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8~10题。8.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9.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0.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凹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8.A9.D10.B[喀斯特地貌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溶蚀凹地、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其中石钟乳、石笋、石柱是在淀积作用下形成的。]11.读石灰岩溶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2)图中地貌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岩石)地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____________的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形成的。(3)通过化学方程式:Ca(HCO3)2=CaCO3↓+CO2↑+H2O,简要说明图中①②形成的缘由。[解析]本题以溶洞示意图考查喀斯特地貌形态的推断及喀斯特作用等学问。第(1)题,由①②所在图中的位置和形态加以推断,分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石钟乳和石笋。第(2)题,要着眼于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回答。第(3)题,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含Ca(HCO3)2的水由溶洞洞顶渗出,淀积形成石笋、石钟乳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喀斯特地貌形态的精确推断。[答案](1)石钟乳石笋(2)喀斯特地貌石灰岩二氧化碳溶蚀淀积(3)含Ca(HCO3)2的水由溶洞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上升,CO2逸出,CaCO3沉淀出来,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素养培优练]2016年9月25日,12.喀斯特天坑属于()A.流水侵蚀地貌 B.流水沉积地貌C.风力侵蚀地貌 D.冰川侵蚀地貌13.下图示意喀斯特天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喀斯特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12.A13.B[第12题,喀斯特天坑是石灰岩被流水溶蚀形成的,属于流水侵蚀地貌。第13题,先形成小溶洞(②);经流水不断溶蚀,溶洞不断扩大(①);溶洞顶部不断被溶蚀变薄,发生坍塌(④);在降水的不断冲蚀下最终形成天坑(③)。故喀斯特天坑形成依次正确的是②①④③。]读我国某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回答14~15题。14.假如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C.柏树林 D.自然草坡15.限制该地区交通建设的缘由有()A.降水较多,施工困难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坎坷C.生态脆弱,破坏后难以复原D.岩石疏松,施工取材困难14.B15.B[第14题,土壤中CO2浓度越高,对岩石的溶蚀实力就越强。读图可知,人工草坡的不同深度,CO2浓度都最高,因此人工草坡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第15题,石灰岩广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坎坷,制约了交通建设的发展。]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占据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什科茨扬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亚,这里月降雨量均在110~160mm。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冬季并不寒冷,平均气温为-0.6℃(1)指出什科茨扬溶洞群所属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缘由。(2)简述什科茨扬溶洞群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从岩石、气候、水文等角度着手。第(2)题,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