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印象城市介绍旅游宣传_第1页
扬州印象城市介绍旅游宣传_第2页
扬州印象城市介绍旅游宣传_第3页
扬州印象城市介绍旅游宣传_第4页
扬州印象城市介绍旅游宣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ANYUYANG

ZHOU烟雨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城遗址指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历经隋代、唐代、宋代时期,数座相邻和叠加的古城遗址,亦是明清扬州府城所在。主讲人|xxxPPT模板网-PPT网-网-免费PPT模板下载网-PPT模板网-PPT网-PPT模板下载网-PPT模板免费下载网-PPT教程网-PPT素材网-PPT课件目录01古城风华THECHARMOFTHEANCIENTCITY02园林艺术YANGZHOULANDSCAPEART03文化遗产YANGZHOUCULTURALHERITAGE04美食传统YANGZHOUFOODTRADITION古城风华第一章节扬州城遗址指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历经隋代、唐代、宋代时期,数座相邻和叠加的古城遗址,亦是明清扬州府城所在。YANYUYANG

ZHOUTHECHARMOFTHEANCIENTCITY古城风华195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隋宫城、唐子城为省级保护单位;1982年,中国国务院公布扬州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中国国务院以扬州城遗址之名,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扬州城遗址列入国家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扬州城遗址指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历经隋代、唐代、宋代时期,数座相邻和叠加的古城遗址,亦是明清扬州府城所在。简介THECHARMOFTHEANCIENTCITY古城风华扬州简介目前,扬州城遗址由扬州城大遗址保护中心(原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建有扬州城考古遗址公园,包含扬州城遗址(隋至宋)全部范围。建成部分包括宋大城西门遗址博物馆、宋大城北门遗址广场、唐宋城东门遗址广场、南门遗址广场、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项目有唐子城·宋堡城考古遗址公园、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THECHARMOFTHEANCIENTCITY古城风华扬州历史古扬州州城北部位于市区西北的蜀冈之上。南部遗址或称蜀冈下城址,在今扬州城区地下,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隋江都宫、唐代子城与罗城、宋三城(宋大城、堡寨城、夹城)以及城墙、城门、水关等遗迹。01五代后周时期在唐罗城东南隅修建了一座小城,称“周小城”。北宋时期在周小城的基础上修筑了大城(发展为今扬州城区),即宋大城。亦是明清时扬州城所在。宋时,又在唐子城基础上修建了堡寨,即“堡寨城”。南宋宝祐年间重修“堡寨城”,即“宝祐城”;又在宋大城与宝祐城(或称宋堡城)之间修建了夹城。03核心区域为蜀冈上的隋江都旧城行宫区域,即江都宫,也就是唐子城,又称牙城,为唐代官署寺舍所在地。蜀冈之下南至古运河一带为唐代中期修建的罗城,为商业居住区,“二十四桥”即在罗城内。子城、罗城均在唐末战乱中毁坏。02YANYUYANG

ZHOU园林艺术第二章节瘦西湖(SlenderWestLake)原名保障湖,属于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系,是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支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水域面积700亩。YANGZHOULANDSCAPEART园林艺术2014年6月22日,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的瘦西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瘦西湖(SlenderWestLake)原名保障湖,属于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系,是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支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水域面积700亩。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9°44'77",北纬32°46'50"。瘦西湖由古代隋唐大运河水系和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壕连缀而成。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现有格局。瘦西湖是典型的小型浅水湖泊,其源水来自京杭大运河。YANGZHOULANDSCAPEART园林艺术地域文化——荷文化瘦西湖湖上园林以荷为主题,有以“荷”为主题的“荷浦熏风”一景,为扬州园林湖上二十四景之一。清朝戏曲作家李斗《扬州画舫录》载:荷浦熏风,在虹桥东岸,一名江园,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赐名净香园;在描绘“荷浦熏风”景观时云:“桥西为荷浦熏风,桥东为香海慈云,是地前湖后浦,湖种红荷花,植木为标以护之;浦种白荷花,筑土为堤以护之。”瘦西湖因地制宜地用“荷”造景,形成了以“荷”为主题的荷花胜景。另外,瘦西湖通常每年于7月1日—8月31日会举办“瘦西湖之夏”荷花节。YANGZHOULANDSCAPEART园林艺术地域文化——佛教文化瘦西湖园林建筑具有典型的佛教文化特色,例如著名的瘦西湖白塔便是寺庙塔,为典型的喇嘛教寺院的塔制。瘦西湖的莲花桥俗称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桥上建五亭,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莲花桥构思精妙,把佛教的意象与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莲花桥从空中俯视,桥上的5座风亭就像5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所以故名莲花桥,与白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YANGZHOULANDSCAPEART园林艺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园主将西方建筑特色带回了文明古国,并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又广泛使用新材料,使该园吸取众家园林之经验而有所出新。1988年与个园一起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任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何芷舠所造(有人曾认为何芷舠曾任清政府驻法国公使,但查无史实),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清同治年间,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双槐园故物,今仍有一株。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誉为“晚清第一名园”。YANGZHOULANDSCAPEART园林艺术个园的历史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文物保护单位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的取名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YANYUYANG

ZHOU文化遗产第三章节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YANGZHOUCULTURALHERITAGE文化遗产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旧五代史》载,公元887年,庐州刺史杨行密与宣州刺史秦彦对战时,在此扎营。大明寺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YANGZHOUCULTURALHERITAGE文化遗产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然而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扬州,法净寺毁于战火之中。同治九年(1870),重建法净寺。北宋庆历年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唐会昌三年(843年),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后经僧人募化重建,但屡有圮废。隋朝仁寿元年(601年)历史沿革YANGZHOUCULTURALHERITAGE文化遗产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世界,把徐渭的泼墨手法发挥到顶峰。由来简介“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叫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扬州八怪,职业而已,不能说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有时含贬义。扬州八怪0102YANGZHOUCULTURALHERITAGE文化遗产扬州八怪之八位画家,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板桥所作《樱笋图》,即吟诵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南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有时含贬义。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大胆创新YANGZHOUCULTURALHERITAGE文化遗产在扬州当地还流传这一种说法:“扬州八怪”是指扬州地区的“丑八怪”。由于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不被当时所谓的正统画派所认同,而且他们追求的就是自然,就是真实、现实,他们就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都搬到他们的书画作品之中,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这种行为使得统治者的利益受损,说他们都是画坛上不入流的“丑八怪”,扬州八怪因此而得名。文艺理论家最后把“扬州八怪”归纳为8人。在扬州当地有纪念馆,就立着他们的雕像。YANYUYANG

ZHOU美食传统第四章节早茶,中国社交饮食习俗。早茶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江苏扬泰地区。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YANGZHOUFOODTRADITION扬州早茶扬州早茶是一种民间饮食风俗,沿袭了淮扬菜的风格,曾令乾隆皇帝也念念不忘。扬州早茶早茶,中国社交饮食习俗。早茶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江苏扬泰地区。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美食的代表首推早茶。清晨一杯香茗相伴,边吃喝边聊天,晚上去澡堂泡个澡,神仙不过如此。扬州虽早已失去富甲天下的光环,但早茶文化却丝毫未丢。扬州有名的富春茶社的茶联很有特色,直言: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我难成。早茶文化YANGZHOUFOODTRADITION扬州漆器扬州漆器,江苏省扬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扬州漆器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早在秦汉时期,扬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扬州北郊天山汉墓等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扬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扬州漆艺还被鉴真大师传播至日本;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扬州漆器曾于1910年和1915年、2001年三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均获得金奖。2004年09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扬州漆器”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扬州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十大工艺门类: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百宝嵌、楠木雕漆砂砚工艺、磨漆画制作工艺。01020304扬州漆器获得金奖秦汉时期制作技艺YANGZHOUFOODTRADITION扬州漆器产品特点扬州漆器分为雕漆嵌玉、平磨螺细、骨石镶嵌、点螺、刻漆、彩绘钩刀、漆砂砚7个类别。产品有屏风、地屏、挂屏、台屏、衣柜、酒柜、电视柜,及各式桌、椅、几、凳、瓶、盘、筒、盒等家具和陈设用品300多种。扬州漆器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其装饰艺术,既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富丽沉静的民族特色。YANGZHOUFOODTRADITION扬州玉雕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唐代的扬州玉器工艺达到新高峰,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1840年后,扬州琢玉行业逐年衰弱。20世纪50年代,扬州玉器厂成立,扬州玉雕技艺重新得到传承。扬州玉雕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形成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点,具有秀丽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2006年5月20日,扬州玉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28。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扬州玉器厂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扬州玉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产品特点扬州玉雕,江苏省扬州市地方传统美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