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含答案)江西省华东师大上饶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语文检测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作为唯一没有中断的伟大古老文明,中华文明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明以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形态为人类社会留存下极为珍贵且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彰显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又体现了中华文明在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突出的包容性,蕴含大量美学、史学、哲学等人类共通价值,构成了中华文明故事的基础。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过程中,以文化遗产为源头活水的中华文明故事,其内涵的深刻性、形态的多样性,成为国际传播舞台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由于历史原因,在国际传播场域中,中国故事一度由“他者”言说,进而形成了以有色眼镜看中国的“西方版故事”,各种有意曲解、误读中华文明的论调层出不穷。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镌刻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变迁印记,这些经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科学严谨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是对舆论场中不实言论的有力驳斥,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现实例证。在国际传播舞台上,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载体与现实基础。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媒介的国际传播场域中,我国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国际传播价值,需深入挖掘、系统梳理文化遗产所具备的多模态呈现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具备最广泛的世界意义与全球价值。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与全球文明的交往史,尤其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起源与扩散的正向作用,成为彰显中华文明世界价值的具体体现。广布于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映射着以“和合文化”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文明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所具有的巨大推动性作用,在全球性层面上对中华文明的意义予以观照。这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又一依托,也是开展中华文明故事国际传播所寻求的世界“共通性"所在。
中华文明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与重要途径。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这一中华文脉,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起点,是中国在国际传播舞台上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基础,更是在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凝聚磅礴奋进力量的基石。
(摘编自陈强《善用文化遗产资源,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历史文化遗产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自觉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宣示了我们党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态度,更深刻启迪我们,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才能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从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到系列图书《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深受读者欢迎、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等海内外热播……新时代以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成效日益显现,我国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兴盛,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就能为新时代文化繁荣昌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不竭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必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要求我们安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春风化雨中润泽人们的心灵,才能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千年文脉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强化项目推动,着力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才队伍”“亟须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解决非遗保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建言献策。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摘编自《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以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形态为人类社会留存下来的宝贵财富,构成了中华文明故事的基础。
B.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中华文化遗产内涵深刻,形态多样,能够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C.我们只要能够保护好和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就能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D.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将历史文脉融人现代生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润泽人们的心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相关专家、学者通过严谨考证中华文化遗产后得出的结论,是对国际上有意曲解、误读中华文明的有力驳斥。
B.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媒介的国际传播场域中,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应当充分利用好中华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多模态呈现方式。
C.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与不可替代性,这决定了我们要始终把继承放在第一位。
D.在当今社会,合理利用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的作用。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所阐述的“文化遗产”与“中华文明故事"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资源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依托。
B.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文明故事的规范要求。
C.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文明故事的现实例证。
D.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文明故事的源头活水。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增强说服力请简要分析。
5.假如你是一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肩负着参政议政的职责,请你结合材料,就“文化遗产保护”向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各提一条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羊群【注】
萧红
平儿被雇做了牧羊童。他追打群羊跑遍山坡。山顶像是开着小花一般,绿了!而变红了!山顶拾野菜的孩子,①平儿不断地戏弄她们,他单独地赶着一只羊去吃她们筐子里拾得的野菜。有时他选一只大身体的羊,像骑马一样地骑着来了!小的女孩们吓得哭着,她们看他像个猴子坐在羊背上。平儿从牧羊时起,他的本领渐渐得以发展。他把羊赶到荒凉的地方去,召集村中所有的孩子练习骑羊。那些羊每天散遍在旷野。
行在归途上,前面白茫茫的一片,他在最后一只羊的羊背上,仿佛是大将统治着兵卒一般。他手耍着鞭子,觉得十分得意。
“你吃饱了吗,午饭?"
赵三对儿子温和了许多。从遇事以后他好像是温顺了。
那天平儿正戏耍在羊背上,在进大门的时候,羊疯狂地跑着,使他不能从羊背跳下,那样他像耍着的羊背上张狂的猴子。一个下雨的天气,在羊背上进大门的时候,他把小孩撞倒,主人用拾柴的耙子把他打下羊背来,仍是不停,像打着一块死肉一般。
夜里,平儿不能睡,辗转着不能睡。爹爹动着他庞大的手掌拍抚他:
“跑了一天!还不困倦,快快睡吧!早早起来好上工!”
平儿在爹爹温顺的手下,感到委屈了!
“我挨打了!屁股疼。"
爹爹起来,从一个纸包里取出一点红色的药粉给他涂擦破口的地方。
爹爹是老了!孩子还那样小,②赵三感到人活着没有什么意趣了。第二天平儿去上工被辞退回来,赵三坐在厨房用谷草正织鸡笼,他说:
“好啊!明天跟爹爹去卖鸡笼吧!”
天将明,他叫着孩子:
“起来吧,跟爹爹去卖鸡笼。"
王婆把米饭用手打成坚实的团子,进城的父子装进衣袋去,算作午餐。
第一天卖出去的鸡笼很少,晚间又都背着回来。王婆弄着米缸响:
“我说多留些米吃,你偏要卖出去……又吃什么呢?……又吃什么呢?”
老头子把怀中的铜板给她,她说:
“不是今天没有吃的,是明天呀!"
赵三说:“明天,那好说,明天多卖出几个笼子就有了!”
一个上午,十个鸡笼卖出去了!只剩下三个大些的,堆在那里。爹爹手心上数着票子,平儿在吃饭团。
“一百枚还多着,我们该去喝碗豆腐脑来!"
他们就到不远的那个布棚下,蹲在担子旁吃着冒气的食品。是平儿先吃,爹爹的那碗才正在上面倒醋。平儿对于这食品是怎样新鲜呀!一碗豆腐脑是怎样舒畅着平儿的小肠子呀!他眼睛圆圆地把一碗豆腐脑吞食完了!
那个叫卖人说:“孩子再来一碗吧!”
爹爹惊奇着:“吃完了?"
那个叫卖人把勺子放下锅去说:“再来一碗算半碗的钱吧!”
平儿的眼睛溜着爹爹把碗给过去。他喝豆腐脑做出大大的抽响来。赵三却不那样,他把眼光放在鸡笼的地方,慢慢吃,慢慢吃终于也吃完了!他说:
“平儿,你吃不下吧?倒给我碗点。"
平儿倒给爹爹很少很少。给过钱,爹爹去看守鸡笼。平儿仍在那里,孩子贪恋着一点点最末的汤水,头仰向天,把碗扣在脸上一般。
菜市上买菜的人经过,若注意一下鸡笼,赵三就说:
“买吧!仅是十个铜板。”
终于三个鸡笼没有人买,两个分给爹爹,留下一个,在平儿的背上突起着。经过牛马市,平儿指嚷着:
“爹爹,咱们的青牛在那儿。"
大鸡笼在背上荡动着,孩子去看青牛。赵三笑了,向那个卖牛人说:
“又出卖吗?”
说着这话,赵三无缘地感到酸心。到家他向王婆说:
“方才看见那头青牛在市上。"
“人家的了,就别提了。”王婆整天地不耐烦。
卖鸡笼渐渐地赵三会说价了;慢慢地坐在墙根他会招呼了,也常常给平儿买一两块红绿的糖球吃。后来连饭团也不用带。
他弄些铜板每天交给王婆,可是她总不喜欢,就像无意之中把钱放起来。
铜板兴奋着赵三,半夜他也是织鸡笼,他向王婆说:
“你就不好也来学学,一种营生呢!还好多织几个。"
③但是王婆仍是去睡,就像对于他织鸡笼,怀着不满似的,就像反对他织鸡笼似的。
平儿同情着父亲,他愿意背鸡笼,多背一个。爹爹说:
“不要背了!够了!”
他又背一个,临出门时他又找个小一点的提在手里。爹爹问:
“你能拿动吗?送回两个去吧,卖不完啊!"
有一次从城里割一斤肉回来,吃了一顿像样的晚餐。
村中妇人羡慕王婆:
“三哥真能干哩!把一头牛卖掉,不能再种粮食,可是这比种粮食更好,更能得钱。”
可是不久这就完了!从热闹的、孩子热爱的城里把他们又赶出来。平儿又被装进这睡着一般的乡村。原因,小鸡初生卵的时节已经过去。家家把鸡笼全预备好了。
平儿不愿意跟着,赵三自己进城,减价出卖。后来折本卖。最后他也不去了。厨房里鸡笼靠墙高摆起来。这些东西从前会使赵三欢喜,现在会使他生气。
平儿又骑在羊背上去牧羊。④但是赵三是受了挫伤!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萧红的《生死场》第五章《羊群》,《生死场》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东北农村的故事。
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写平儿戏弄拾野菜的孩子,突出了他的顽劣,但他赶着羊吃野菜,则体现出了他的聪颖机灵。
B.句子②写赵三“感到人活着没有什么意趣”,既慨叹自己生活贫困的现实,还心疼儿子被雇主打了。
C.句子③写王婆看似不支持赵三织鸡笼,实则非常支持他,她自己不断存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D.句子④直抒赵三的感受,他因不再进城卖鸡笼,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再次陷入了困顿之中。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婆弄着米缸响”,“响"字形象地写出了米缸内的米即将吃尽的情状,反映出了赵三一家生活困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现实。
B.赵三看见了自己卖出去的青牛,由“笑”到“酸心"的转变,体现出他对青牛的不舍;王婆不愿提及此事是由于生活的压力而对旧事不感兴趣。
C.王婆是选文中的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可以想见,她和曹禺《雷雨》里的侍萍一样,都是同时代底层劳动妇女的代表。
D.小说以全知视角叙写了赵三一家的故事,透过这一生活侧面,真实生动地呈现出人们在贫瘠落后的时代里苦难的生命状态。
8.如欲以“牧羊·卖鸡笼·命运”为关键词,为本文写一则文学评论,请结合平儿的人物经历,列出评论要点。
9.学校话剧社想排演《生死场》,剧本忠实于小说原文,请以文本中“喝豆腐脑"选段为例,提出你的排演建议。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庐田庑舍,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大王之国不下于楚。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愧之。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斩纣于牧之野。岂其士卒众哉?诚能振其威也。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骑五千匹。此其过越王勾践、武王远矣。今乃于辟臣之说,而欲臣事秦。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故敝邑赵王使使臣献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魏王曰:“寡人不肖,敬以国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余谋,其不可以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求无危,不可得也。秦挟韩而攻魏,韩劫于秦,不敢不听。秦、韩为一国,魏之亡可立而须也,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魏王曰:“寡人蠢愚,前计失之。请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效河外。"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事秦必割地A效质B故兵未用C而国已亏矣D大王诚能E听臣F六国从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B.“诚能振其威也”中“诚"与“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的诚含义不同。
C.“岂其士卒众哉?"中“其”与《论语》的“其恕乎"的其含义不同。
D.“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中“道"与《论语》“任重而道远”的“道"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仪与苏秦面对同一个游说对象,晓以利害,渲染各自主张的好处,这实际上也是另一个刀光剑影的战场。
B.在说明魏国实力的同时,苏秦又列举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众多事例,还劝谏魏王不要听信那些谗臣的邪说。
C.同是劝说,在苏秦看来必能形成抗衡强秦的联盟和战略,在张仪看来由于利益不同、人心不合,终究会成为一盘散沙。
D.面对苏秦和张仪的游说,魏王左右摇摆,从中既可见苏秦和张仪的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也可见魏王缺乏主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愧之。
②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余谋,其不可以成亦明矣。
14.苏秦和张仪分别前往游说魏王,二者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病马
【唐】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于唐朝边境地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既交代了此马与自己长期患难相依的关系,又写出了它现在的状态。
B.颈联写此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但它在我面前一直十分温顺驯服,对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深情。
C.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
D.同为“咏物"而视角各异,陆游《卜算子·咏梅》运用第三人称,杜诗以第二人称抒情达意,把马人格化,生动而饶有趣味。
16.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杜甫以马自况之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以“月"作比,感慨人才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作者渴求人才的焦灼与忧虑。
(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归园田后的生活,与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
(3)时间,触而无形,却最撼人心。古人常借助“落叶”、“落花"等意象抒发时光已逝的伤感和失落,例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A的一部分,不少人笑称手机已“焊接"在手上。然而,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干眼症。
干眼症又叫“干眼”,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的慢性眼表疾病。我们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眼泪,每次眨眼的时候,眼睑就发挥作用,使泪液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泪膜,起到保湿润滑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眨眼频率为15次每分钟,以此保持泪膜的不间断覆盖。而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屏幕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你,你往往就会不自觉地降低眨眼频率。眨眼次数一少,泪膜本身得不到补充,原本的还会被蒸发减少,结果就是眼球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造成眼部不适,逐渐发展成干眼症。(甲),包括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眼痛、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症状会随着干眼程度的加重而更明显。大多数患者的干眼情况并不会造成严重的视力损伤,只要经过综合治疗,是可以缓解、消失的,虽然有时在用眼过度的情况下会出现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但也不需要B,过于忧虑反而会加重症状。只要平常注意健康的用眼习惯、保持愉悦的心情、保障充足的睡眠,配合药物和物理治疗,干眼症状就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当然,叶黄素可以适当补充;①眼药水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②因而有些眼药水会对眼睛产生副作用;③有的人会使用蒸汽眼罩,④但切忌温度不能过高,⑤以免烫伤眼睛。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何种护眼模式都不能替代健康用眼习惯。
(乙)?干眼在各个群体都可能出现,其中女性是干眼的多发群体。此外,长时间近距离操作视频终端的群体,户外活动少、睡眠不足及需要长时间驾驶等群体患干眼症比例较高。对于易发干眼症的群体而言,更应该注意健康用眼。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A.;B.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甲
乙
20.文章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一定没少遇到过一个词:多巴胺。比如多巴胺穿搭、多巴胺舞蹈等等。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由脑内分泌,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科学家们喜欢用多巴胺来解释爱情。当两个个体彼此产生爱慕之情的时候,①,人们因此感觉到了“爱情"和“激情”。
除了爱情能够带来多巴胺的分泌,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大脑中也会分泌多巴胺。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喜欢吃甜食,剁手买买买……其实都是刺激我们分泌多巴胺的行为。还有一项人类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所居住社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购物时会更加挥霍无度。这说明啥?同样是买买买,换个新鲜的地方买,人就能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从而带来更多的快感。
可能有人就问了,那要想快乐只能靠刺激多巴胺来获得吗?当然不是。
当你经过了数月的复习终于成功上岸,当你经过刻苦的训练学会一门技能,当你的自律换来了健康的身体……你会不会感觉到快乐?一定会,这种快乐跟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不一样。虽然它的开始可能是痛苦的,②,你获得的将是满满的成就和幸福感,这种更难能可贵的快乐源泉就是内啡肽。
跟多巴胺一样同样是大脑分泌的神经物质,内啡肽是一种机体自己产生的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物质。它具有类似于吗啡的作用效果,与内啡肽的受体结合,可达到缓解疼痛、减轻压力的作用。与多巴胺“即时奖励"的机制不同,内啡肽更像是一种“先苦后甜”的补偿机制。
有人说多巴胺的快乐是廉价的快乐,③。未必如此,本质上说,无论多巴胺还是内啡肽,只是快乐的机制不同,核心还是人。想要即时享乐是人类的本能,既然我们的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何不偶尔给自己制造一些多巴胺快乐呢,但要适度。内啡肽也是这样,要量力而行。说到底,自律的人才会是最终的赢家。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根据材料内容,用“既是……又是……"的句式,概括“内啡肽”的特质,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对于进入高一的新生而言,思考并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分享自己的故事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A2.C3.B
4.①引用论证:材料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二十大报告等作为论据,论述了我们应如何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增强了文章说服力。②举例论证:材料以《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深受读者欢迎、《典籍里的中国》等海内外热播为例,有力证明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5.①政府部门:要合理规划,因时因地制定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妥善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的关系。②社会大众:要了解、尊重历史文化遗产,自觉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6.D7.B
8.①从牧羊生活的角度评论:平儿乐极生悲。
②从卖鸡笼的经历的角度评论:好景不长、平儿努力而无果。
③从命运的角度评论:那个年代,苦难的生活由不得人们自己选择,平儿能做的只有被动接受。
9.①要有真实的场景设计,结合“爹爹手心上数着票子,平儿在吃饭团”“布棚"蹲在担子旁”“冒气的食品"等内容布置好表演现场;
②人物语言符合其身份、年龄,突出性格特征,抓住对爹爹、平儿、卖豆腐脑的老板等人的语言描写,还原对话,如“孩子再来一碗吧”等;
③要注意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让人身临其境,富有感染力,如“他眼睛圆圆地把一碗豆腐脑吞食完了"等。
10.BDF11.D12.C
13.(1)如今竟然有意面向西侍奉秦国,我私下里替大王惭愧。
(2)而您却想依靠欺诈虚伪、变化无常的苏秦的小策略,这明显是不可能成功的。14.①苏秦主要是积极引导树立信心,鼓舞斗志;
②张仪主要是威胁恐吓,瓦解斗志。
15.B
16.①马“老”且“病”,与杜甫晚年的身体状况相似;
②马处“关塞深”,与杜甫流寓边地的政治境遇相似;
③马“尘中老尽力”,与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相似;
④马“驯良”忠诚,与杜甫忠君爱国的精神相似。
17.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8.不可或缺/必不可少忧心忡忡/忧心如焚
19.干眼症的常见症状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度房屋租赁安全责任合同
- 14 健康过冬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度快递站点承包合同转让书
- 新技术入股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13课 多彩的数字世界 教学设计
-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学校书包采购合同范本
- 12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人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
- 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供餐餐具合同范本
- 2025劳动合同法重点法条导读附案例详解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
- 小学班会-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张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案例)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4版》课件 第1、2章 概论、需求预测与管理
- 护理礼仪与人文关怀
- 患者隐私保护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教材复习-第六章 圆 与圆有关的概念及性质
- 2025年村两委工作计划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