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0月份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课内知识检测(共5小题,14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10分)
①劝学()②学不可以已()
③金就砺则利()④声非加疾也()
⑤而闻者彰(___)⑥不耻相师(___)
⑦吾从而师之()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___)
⑨今之众人()⑩君子不齿(___)
2.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君子生非异也
3.下列句子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1分)
A.且焉置土石___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1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渔人甚异之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1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诸生学于太学
马之千里者___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1题(共18分)
硝烟下的流泉
符浩勇
战火前沿阵地最大的难处是供应中断。双方都断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无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双方的火力网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会白白牺牲而不会搞到水,所以断水三天来没有人打过它的主意。
前沿阵地断水后,最为心焦的是炊事员老苏,他认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水是他的失职。战争年代没有比失职更可怕的了。他虽然是个炊事员,但他有独特的见解:“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在前沿断水三天之后,他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第五天清晨,无名高地漫了一层浓雾,他安全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区,来到前沿阵地,只是萝卜太少,每人分了两个,轻伤员三个,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老苏找到白连长,白连长正闭着眼贴在石壁上吸凉气,这个壮汉子听见响动睁开眼对他笑笑,算是对老苏送萝卜的表扬。
“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老苏在白连长面前蹲下说。
“什么"白连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到下边提桶泉水来。”老苏要求着。
“不行!"白连长忽地坐起来,“不行,对面敌人的几挺重机枪不是吃素的,你看——”他拉老苏来到一个狭小的道口,在地上拾了一个废罐头盒,装上土,用力向山坡上甩去,霎时,招来了敌人轻重机枪的密集射击,连长说:“听见了吧!你就是铁人也休想取回水来。"
“让我试试吧!”老苏还是要求去。
“不行,我要对你的生命负责!"白连长恼火了。
“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
“我们没有水,敌人也没有水,他能忍受,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
“我们不是和敌人比赛谁耐渴,帝国主义要喝水,无产阶级也要喝水,两家都到了快要渴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去汲水”老苏继续争辩。
“小心敌人打你的冷枪。"白连长说。
“他不让我们喝,他自己也喝不上,他让我们喝,我们也让他们喝,现在就看谁能主动采取行动、敌人既不愿意死,又不会主动去提水,双方都得耐性留火了,现在正是我们采取主动的好机会。”老苏发表了见解。
白连长觉得老苏讲得有些道理、向他点头,意思是你去试试。
经过周密的布置、老苏开始行动了,在坑道里找了一只S国加仑桶(一种手提汽油桶),站在交通沟里,中午十二点钟、双方阵地都停止了射击,沉寂得连对面敌人的咳嗽声都能听见。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S国兵没有丝毫动静、他们既没有射击,也没有投弹,好像装着没有看见一样。老苏心里有底了,他对白连长笑笑,白连长对机枪班长命令:“如果敌人开枪,你们轻重机枪一起掩护,”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他们“咿里哇啦"地喊叫起来,一会,也从交通壕里爬出来一个黑人士兵,提着水桶向山泉走去。
从此以后,想不到在敌我接攘地带竟出现了没有经过谈判就达成的停火地段。每天中午十二时,双方各派一人去泉边汲水。据说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送到团部化验去了,老苏觉得没有抽到S国烟开开洋荤,实在是一辈子的遗憾!
(选自《202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6.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苏“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和“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等内容凸显战场缺水断粮形势严峻。
B.老苏和白连长精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老苏对敌我双方形势的精细分析,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进一步向前发展。
C.“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说明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
D.“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把两包马蹄牌S国烟送到团部去化验的举动表现了我军不信任对方,行事过度谨慎的风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一线串珠,情节紧紧围绕“硝烟下的流泉”这个线索展开,不蔓不枝,结构严谨,文脉清晰,中心突出。
B.小说将主人公老苏置于与白连长的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中,通过描摹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C.小说开头对前沿阵地供应中断和汲水困难的叙述,为下文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做铺垫,后面白连长拾废罐头盒试探敌人的情节与之呼应,表现汲水难度的确很大。
D.小说结尾互送香烟的情节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同时也带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体现小说体裁独特的艺术魅力。
8.小说是如何塑造老苏这一人物形象的请联系文本进行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标题“硝烟下的流泉"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①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
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谥文节。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改)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B.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C.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D.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绍兴,宋高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中的“元嘉"即为年号。
B.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还有迁、擢、改等,如《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表示贬官。
C.崩,本义是指山倒塌,文中指帝王之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如陶渊明谥号“靖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万里具有管理才能,担任奉新县知县时,阻止收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把逃税人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县里大治。
B.杨万里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后,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后被任命为提点刑狱,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来防范盗贼,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
C.杨万里慧眼识人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
D.宋孝宗起初很喜爱杨万里的才能,称他有“仁者之勇”,受到重用;后来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4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
14.杨万里为人正直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刘向: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触景生情,感发诗兴。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诗人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
B.颔联由眼前所见,进而铺叙。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C.颈联借用典故,抒发苦闷。以匡衡上书进谏、刘向整理经典自比,借典抒情,表达诗人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
D.全诗借秋而兴,意境深闳。本诗主要抒发诗人的悒郁不平,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整体基调悲壮苍凉。
16.尾联借“同学少年"表达了诗人独到的思想感情,这与《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①《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
②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
③韩愈《师说》中认为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有困惑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困惑却不向老师学习,结果只能是“___,___"。
④《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____,____"。的师生关系。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钟扬的“暖”是①的。这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②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倾向他心目中的这所“世界学府”。钟扬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徐翌钦回忆道,实验室里有很多学生是钟老师从少数民族地区招进来的。“由于这些同学底子薄,上海本地学生在知识基础上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刚开始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联系了钟老师,钟老师总是鼓励他们报考自己的研究生,他说,‘读我的研究生基础差一点没关系,我帮你补,你只需要有一颗热爱植物学的心。’"
于是,钟扬的学生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③”,有做科学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从事创新创业的。钟扬停不下来的点子,就这样在他每个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同学由于底子薄,在知识基础上与上海本地学生有一定差距。
B.由于这些同学底子薄,在知识基础上与上海本地学生有一定差距。
C.这些同学由于底子薄,上海本地学生在知识基础上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
D.由于这些同学底子薄,上海本地学生在知识基础上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来”,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所,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做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像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21.下列各项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B.点支烟,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是这样的。
D.春蚕开始结茧,要“上山”了。
22.文中两处加点词语,连续两次使用“你们”,这样安排有何作用?(4分)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条条、常常、时时”,说说它们和“每条、经常、不时"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4分)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人萨迪曾说:“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读了以上材料,刚步入高中的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勉励(2)停止(3)靠近(4)强,这里指声音宏大(5)明显,显著(6)以……为耻
(7)跟随
(8)用来(9)普通人(10)并列,排列
2.B3.D4.C5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6.B7.B8.答:①正面描写。通过对老苏动作和语言的精准刻画,表现出他不怕危险乐于秦献的形象及高度的责任感。②侧面描写。通过对面敌人惊呆的神态侧面表现出老苏勇敢智慧的形象。③细节描写。用特征鲜明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苏去汲水的“举”“敲"的细节凸显其沉稳。④情节设计上的反复手法的运用。文中“老苏要求”“老苏还是要求"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老苏继续争辩"及去汲水时举桶、敲桶等动作的反复凸显了老苏执着的形象。(给分标准:答出三点给6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答:①“硝烟”指战场上的战火(答代指战争亦可),“流泉"指敌我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的一股清泉。②“硝烟”和“流泉"形成对比,战场缺水严重,战士取水迫切,战场紧张死寂,流泉自由奔流。③暗示老苏的重要性,敌我双方生死之际,老苏以他的灵活、智慧打破僵局,给死寂的战场带来转机。④战争毁灭生命摧毁人性,硝烟下的泉流却在关键时刻唤醒了敌我双方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引起人们对战争深层次的反思。(给分标准: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答案】
10.C11.D12.C
13.(1)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即儒家中庸之学)勉励他,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
(2)不明句读,不解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见他的明智。
14.①孝宗命太子参与政务,他上疏力谏,劝阻太子;②韩侂胄掌权时,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③韩侂胄用兵时,他撰文痛骂。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侂冑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答应日后请他任中书、门下省的高位。
“韩侂胄用事"句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且“欲”意思是“想要”,后面要跟想要做的事情,据此排除AD。
“尝筑”的宾语是“南园”,宾语后断开,据此排除B。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朝廷……给予……褒扬……如陶渊明谥号‘靖节’”错误。谥号有褒有贬,有平谥;陶渊明“靖节"非朝廷给予,而是私谥。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错误,结合原文“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可知,太子敬重他是因为他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而不是因为他慧眼识珠,举荐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状语后置句;“服其教”,服从他的教诲;“名”,命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或”,有的;“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可概括为:孝宗命太子参与政务,他上疏力谏,劝阻太子;
依据“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可概括为:韩侂胄掌权时,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
依据“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可概括为:韩侂胄用兵时,他写文痛骂。
参考译文: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他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做县丞。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即儒家中庸之学)勉励他,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宰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还没有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有逃避赋税的老百姓只把他们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治理得很好。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了重用杨万里的想法,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有一天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地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杨万里:“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陆续将这些人擢用。赶上高宗驾崩,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杨万里上奏章极力劝谏,又上书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旦履行职务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与其懊悔来不及,不如推辞而不担此重任。希望殿下三番五次推辞,一定不居任。"太子为之恐惧。孝宗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出任筠州知州。宁宗即位,召杨万里赶赴朝廷,他辞却了。他以年老请求退休,进宝文阁待制,退休。嘉泰三年,皇帝下令进封他为宝谟阁直学士,赏赐衣带。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韩侂冑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答应日后请他任中书、门下省的高位。杨万里说:“官可以不作,记却不可以写。"韩侂冑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作记。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道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仓促间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拿来纸笔写道:“韩侂胄是个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空有这样的头颅,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扔下笔就去世了。杨万里精通作诗,曾经著有《易传》流行于世。死后赐谥“文节"。
(二)诗词鉴赏
15.B
16.杜诗:①往日的同辈之人,如今大多已富贵发达,地位不再低贱,他们住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独享富贵。②诗人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同时,一“多"、一“自”更表现了诗人的落魄和不得志。
毛词: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意气奔放。②通过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青年时期潇洒倜傥的精神风貌,形象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达了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杜诗尾联“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是说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他们住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我却注定要为一个信念苦渡人间。一个“自"字,写出了曾经的同学只顾着自己骑马乘车穿轻裘,无心诗人之流落,更无心家国之残破。诗人用同学的“多不贱”反衬自己的落魄、不得志,也表达了对这些人的鄙视。
毛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青年毛泽东也身在其中,这些青年革命者潇洒倜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通过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美之情。
17.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案】18.①有目共睹②量身定制③各显神通
19.A
20.①“生根发芽”一词,运用了拟物的手法,将钟扬的点子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比拟成植物的生根发芽。
②使文意表达活泼,引发读者的兴趣;表达了作者对钟扬悉心教导学生的赞美之情。(把钟扬的“点子"比喻成“植物种子”也可以)
【21题详解】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结合原文“你们是靠他养活的"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可知,“你们"指枝叶花果,使用“你们”,好像与枝叶花果面对面交谈,便于感情交流,有呼告效果,增加感染力和亲切感。
结合原文“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可知,“使用‘你们’"与“不理睬”“贪图自己的光荣"相照应,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当面斥责,能更加强烈表达出对枝叶花果忘记了下面的根的厌恶之情。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结合原文“条条……常常……时时……”可知,“条条"常常”“时时"三个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结合原文“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中的根本拜舞”可知,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起强调作用,“条条"强调了枝条之多,“常常”强调了频率之繁,“时时"强调了时间之久。
结合“不忘记根本”“俯首顾着下面"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中的根本拜舞”可知,丰富思想内容,更突出了杨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可贵品质。
24.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则材料的主题是“坚持"。材料“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却不断前进”,通过对比,说明了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成功的路途不在于步子大小,速度快慢,而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如果只是一时的快,而不能坚持下去,永远不也不会成功;步伐再慢,只要坚持就能达到预期,走向成功。正如材料最后所说,应该锁定目标,不急不躁,持续坚持,最后一定能抵达成功彼岸。
材料限定了写作身份,“刚步入高中的你”,因此作文意在提示我们,进入高中,要开始长达三年的高考备考生涯,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稳扎稳打,日复一日掌握好基础知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
- 股权代持合同标准范本
-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Module 12 help unit 1 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help arrives英文版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 我是一张纸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个人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绢花加工合同范本
- 燃气合同范本模板
-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专题辅导教学设计:酸碱盐
- 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分条机作业指导书
- 《客户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 (完整版)山东春季高考信息技术类技能考试题目
- (完整版)土的参数换算(计算饱和重度)
- PALL过滤器专题培训课件
-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 铁路土工试验培训课件
- 双膜法1500ta硫氰酸红霉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信息化项目前期准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