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_第1页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_第2页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_第3页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_第4页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青海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四单元,下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深海探索包含两个概念:一是探索深海的水圈,包括水体及其生物;二是探索深海底下的岩石圈,指的是石头。水圈的变化过程快,讲的大多是现在的事情;岩石圈的变化过程慢,讨论的往往是超过人类寿命的时间尺度,动不动讲万年、亿年。现代科学300年的发展,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能够摆脱地心引力而进入太空;但是在时间域里还是寸步难行,既进不到未来,也回不到过去。好在空间上的拓展也能弥补时间上的不足,①深海的发现可以成为一把时间的新标尺,犹如进入立体影院戴上了3D眼镜。

古人吟诗作对时喜欢讲花卉月亮,赌咒发誓时通常用山岳海洋,其实山和海也是会变的,②只是“海枯石烂"容易,“翻江倒海”难,时间尺度并不相同。两者的时间尺度为什么不同呢?“海枯石烂"是气候变化,变的是海水;“翻江倒海”是构造运动,变的是地壳。在“板块学说"建立之前,人们习惯上把构造变化都叫作“地壳运动”,现在知道这并不确切,因为板块运动不光是地壳,而是整个岩石圈在运动。

弄清楚岩石圈和地壳的关系非常重要。100年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碰到的第一个钉子就在这里:地壳长在地幔上,都是硬碰硬的岩石,怎么“漂移”呢?魏格纳确实错了,“漂"的不是大陆的地壳,而是大洋的岩石圈。岩石圈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地壳,下部是地幔的顶层。按照现在的“板块学说”,是岩石圈在软流圈上“漂”,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都是刚性的石头,合在一起组成60~120km厚的岩石圈。所谓板块就是浮在软流圈上的岩石圈,软流圈因为高温高压的作用,能够以半黏性的状态缓慢流动,这就解决了“漂移”的难题。当然,“板块学说"的关键其实还是在地壳,在于大洋地壳的新生和隐没。

“板块学说”成功的关键,是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洋地壳如何形成,具体说是从大西洋的洋中脊入手,发现新的大洋地壳在这里形成,洋壳的年龄向东西两边都变得越来越老,这就证明了海底在扩张。扩张中的海底使大洋岩石圈向东西两侧拓展,把大陆岩石圈推开,这就是板块运动。岩石圈的时间尺度比水圈的长,海岸线只是水圈分布的海陆界限。海岸线会随着潮汐周期或者冰期旋回中海平面变化而移动;而大洋和大陆岩石圈的界限不同,是两类地壳相当稳定的界限。通常所说地球表面大陆占29%、海洋占71%是按水圈分的;按照岩石圈的分布,地球上大洋岩石圈的面积只是略大于大陆岩石圈。

有了深海探索的结果,现在洋壳的形成过程和岩石成分都比较清楚,而陆壳的形成却要复杂得多。原因在于这两类地壳十分不同:陆壳主要是花岗岩类基底,而洋壳是玄武岩类基底。因为玄武岩比重大,大洋岩石圈比大陆岩石圈重,在软流圈上往下沉,这才形成了深海盆。厚度也不一样,大洋岩石圈厚50~140km,大陆岩石圈厚40~280km,其中大洋地壳厚度不到10km,大陆地壳厚度有25~70km。现在地球上大陆的平均高度约在海平面以上840m,大洋的平均深度将近3700m,地形分布出现这种“双峰"现象的只有地球才有。太阳系固态星球的表面,往往像月球那样布满撞击坑,满目疮痍,只有金星的表面和地球最为相近,同样也有强烈的地形起伏,但是因为没有板块运动,金星上产生不了陆壳,地形分布就只有一个“峰”。所以说陆壳是地球的“专利"。陆壳的化学成分也非常特殊,比如说单单硅一个元素就占据质量的60.6%,这种情况在太阳系里独一无二。

两类岩石圈之间更加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们形成的年龄。陆壳的年龄比洋壳老得多,原因在于两者的产生机制根本不同。洋壳的产生是个简单的连续过程,新洋壳在洋中脊产生的同时,老洋壳在俯冲带消失,所以洋盆不断地在“换底”,世界上最老的洋壳也不过2亿年。陆壳的形成过程复杂,新陆壳在俯冲带和地幔柱形成,而形成的机制与时间分布至今还在争论,只知道陆壳的平均年龄就高达22亿年。大陆地壳并没有大洋地壳那种“推陈出新"的机制,虽然地质历史上大陆的形成和破坏已几经反复,原有的大陆经过了多次分解与拼接,但是核心部分的“元老”仍然地位稳定,被称为克拉通(craton)。

正是大陆地壳年代的古老性和成因的复杂性,使得地质学家经过200多年的努力,始终没能理解其运动机制。相反,大洋深处的岩石圈比较活跃也比较简单,半个多世纪深海地质的新发现,就解答了大陆地质中令人长期困惑的百年难题。

(摘编自汪品先《深海浅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洋岩石圈附于软流圈上,当软流圈经受高温高压呈半黏性状态缓慢流动时,岩石圈也随之“漂移"。

B.从大西洋的洋中脊入手发现了新的大洋地壳的形成,通过洋壳的年龄变化可证明海底在扩张,这是“板块学说”的成功。

C.大洋岩石圈比大陆岩石圈重,在软流圈上往下沉而形成了深海盆,这源于洋壳与陆壳基底的岩石类型不同。

D.太阳系中地球独有“双峰"地形,这种地形指大洋与大陆在岩石圈、地壳方面的厚度差值所形成的地形起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海探索包含深海的水圈与深海底下的岩石圈两个方面的探索,如今深海底下的岩石圈的探索更重要。

B.“翻江倒海”是构造运动,变的是地壳。以前人们习惯上把构造变化都叫作“地壳运动”,是不确切的。

C.海底的不断扩张使得大陆岩石圈向东西两侧拓展,不断挤压大洋岩石圈,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板块运动。

D.陆壳的年龄比洋壳老得多,陆壳的平均年龄达22亿年。大陆地壳不会“推陈出新”,地质非常稳定。

3.下列选项,不属于文章第二段中“海枯石烂"或“翻江倒海”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几万年前大冰期时,随着海平面的大幅下降,东海和黄海的很多区域变为连成一片的陆地。

B.在唐朝时扬州还是观潮的好地方,而后海平面不断回升,泥沙逐渐堆积出今天的长江三角洲。

C.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中“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描绘了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D.2000多万年前中国西部隆升、地形倒转,长江大河流向翻转,方才有了“一江春水向东流”。

4.请简要阐释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意。(4分)

5.这篇科普文向读者讲述复杂的海洋知识,是如何做到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醒来[注]汪曾祺

①我不知道我是怎么醒来的。既非突然,然而又不能是渐渐的。我不能分辨我的已经沉坠的生命什么时候又开始浮了上来。仿佛从那边度到这边并不很难,那可以说是很“巧”,哪里轻轻拨动一下,有点像开一把锁,我重新活了。证实的是一个感觉:一缕风,像一角缎子,从我额上拂过,从我太阳穴下一条干去的汗渍间斜切过去,还旁及我的鼻翼,我相信,一定把我搭上眉端的两点头发带到耳边去。我光赤的上身上有一片蜻蜓翅子掠过的记忆,那是两根草。这风是贴地吹来的。这是我,这是我的手,我的左手,我的右手。我的右手按在水壶上。水壶外面一层毡子,毡子的毛。毡子上皮带,皮带的光滑。皮带上一个扣子,扣子上一点绿锈。锈斑正在我食指螺纹当中。我的左手平贴地面。胳臂弯着,肘尖靠近我的腰。我动了动左手,手掌下一个小石子儿。喔,手掌压出了一个小坑。我活了。我在这里躺着,我躺了多少时间?

我想看一看表。我的表还戴着。多少日子以来,我不想到时间,看表只是习惯,现在我想看看。——我忽然想起一个弟弟生下来,午夜,我父亲用那么庄重的态度去看家里的一架老苏式钟。可是表停了,我听不见摆的声音。我没有看,我想见表针呆呆地止在那儿。然而我不知凭什么肯定现在是八点二十分,不会错,八点二十。夜,月亮。月亮在我头的左边,好大好大。青色的光落在我身上,特别是胸上。我不知落在胸上的是夜,是月亮。我不能把月亮跟夜分开。我觉得夜是具体的、物质的。广漠的、澄清的天。泥土气味。一种山地植物的苦味。这种苦味多少日子以来充塞于我们的呼吸。噢,月亮真好,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月亮。不,我看见过许多次、无数次这样的月亮。这样大,这样不带浪漫气味,恬静,清澈,无私而坚定。这醒来的一刻真是奇妙。②一种感兴,一种喜悦,一种纯粹,一种超乎理性和情欲的存在。一种和平。一种健康的衰弱,一种新。我逗留在一个不变的境地里,就这样,我躺了一会。

露水凝聚在荷叶上:我的生命在那么一个状态中停留。不知多少时候,(零与无限之间)于是,一切归向我,纷纷回来,开始充满弥漫在我之内。渐渐复合,成形,恢复我原来的样子,我的生活、我的历史和我的渴。

渴。整个占据了我,只有渴,更无其他。水,我要水,我要喝。我又要晕了,③我连忙拿过水壶,拔了盖子,把壶口凑近我的嘴。所有动作全像一个酒醉人做的事,我以后全想不起怎么做的,可是做得满对,满敏捷。到壶嘴的锡边触到我的唇皮,我的唇皮颤缩了一下,闻到水,我的渴意一齐涌上来。我太阳穴跳动,我明白感觉身体里血液浓滞,我两眼恍惚,黑影齐眉压下来,喝,我急急喝了几口。清清楚楚知道水流入胃,立刻就注到肠子里。我应当喝得慢些,可是我的舌头急需沾湿。

我记起,这是我们仅有的一壶水了。

我支持自己的力量忽然消失了,我倒了下来。我想起,这是高黎贡山,高黎贡山。高黎贡山。高黎贡山。我记得一点事情发生过。我不是一个人。④在我刚醒来不久,我思想的语言中即有“我们”两个字出现过了。……

这只是两根线条,几个“笔触"。

画画往往会“画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描摹一个理想,怎么样也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法,(这自然是还未天然的成熟,)到后来越来越距初意远了,手下已全不是那么回事,看看糟蹋了那么多纸,要不暂停下来也不可能了;却在一张乌黑一团、不成样子的稿子上看看有三数笔还似乎有一点意思;虽然也笨重流滑了,不忍一齐毁去,居然剪下来夹在那里。这至少是日后重新拾起的一个种子。这是把这段东西抄出来的一个理由。

自从我有了一个故事,三年来已经前后落笔试写了不下八次,愿意保留的只有这一点。日后再拿起来,我希望并不从这里走不下去。

我想讨论一点东西:(我自认现在已失去不少讨论的热情了,)一个军官在缅甸陷落战役中,(一次战役好了,)惠通桥断了,(随便一个桥吧,)失了归路,他得用平常不用的办法归来。只有一条路,爬过高黎贡山,一个人迹罕至、许多地方存留太古样子的大岭。在辛苦艰危的路程中部众或散落,或死去,最后剩下(假定)三个跟着他走。这是他们的绝路的最后一站的情形:吃的还不大愁,可喝的水很少了,就军官身上这一壶。他们四个一路来自然已经是“团结"在一起,不可分了。说“爱”,分量似觉太轻了。在疲困中,一齐倒下,晕去。第一个醒来的是军官,他。清醒之后,他想起一点事:他记得在昏迷中,那三个同伴一个一个向他滚过来,他就滚过去,避开。滚过来,躲过去,滚过来,躲过去。……

我对这样的事,没有办法。这是一个作者的苦。

也算是一个交代,我有一天如释重负,很高兴地告诉自己:喂,他醒来了啊,醒来,就好办了。醒了,醒了,我把这两个字越念越轻,我知道我的责任未尽。

我还不致就死,且活几年再说吧。啊唷,我可也有点累。

[注]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宣告结束,汪曾祺返回上海,生活等极其不顺,他极其迷茫,绝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他的老师沈从文知晓后,写了一封长信,把他大骂了一通。小说第一节讲述一个昏死过去的军官醒来的故事,第二节追述小说的创作过程和作者的内心情感。

6.下列对第一节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缓慢醒来后有点迟钝,文中用“我重新活了”来表现人物在一刹那间的如释重负和初醒时情绪的明亮感。

B.“我"想要看一看表,看表是“我”的习惯,此时“我"想看看,但“我”意识模糊地想起来了一些关于钟表的回忆。

C.“我"分辨出来“我”的躯体,先是潜意识,再是肢体略微动一下,然后全身感觉复归,最后感觉到身外的物象。

D.“我"的一切感观意识纷至沓来,充盈于“我”的身体与大脑之内,于是乎产生了肌体强烈的生存需求——水。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开篇即点题,同时表明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书写,具有真实感。

B.句子②连用了七个“一种”,将军官醒来后的奇妙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C.句子③用“拿”“拔"凑”三个连贯动作凸显极“渴"之人急切的求生欲。

D.句子④“出现过”贴合昏倒之人的思想状态,“我"因迷糊而不再有愧疚感。

8.小说标题“醒来”意蕴丰富,请结合两节内容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军官“醒来"的过程描写极为细致,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种细致描写所表达的情感。(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到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卢山[注]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尽甚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所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间,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卢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益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选自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有删改)

[注]卢山:庐山。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各足其才分A之所当得B是以不藏C于家D而藏于其所E故居F之僧舍G此仁者H之心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里的“悦”与《归去来兮辞并序》“悦亲戚之情话"中的“悦”词义和用法不同。

B.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C.“然学者益以苟简"与“欲苟顺私情”(《陈情表》)两句中的“苟"词义相同。

D.“将以遗来者”与“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以”词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认为书籍兼有象牙、犀角、美玉等奇异珍宝和金石、草木、五谷、六材等实用物品的优点,又能让不同的人都有收获。

B.苏轼指出:古人不容易得到书籍,但读书刻苦;当时的读书人容易得到书籍,但在刻苦程度和读书收获方面却比不上古人。

C.文章介绍了“李氏山房"名字的由来,赞扬了好友李公择潜心读书而有所得的声名,还赞扬了他把藏书流传给后世的苦心。

D.苏轼应李公择之托而写这篇文章,李公择要通过此文让后来的人得知前人见到书的困难,让人们认真对待和阅读他的藏书。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3.(1)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4分)

14.(2)惟得数年之间,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卢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4分)

苏轼认为李公择对待书籍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①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②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①张耒,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②檐牙,屋檐,因边缘呈牙齿状得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切题,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夏天的白昼逐渐延长,村落中风清日丽,一个“清”字,总领全诗的景物描写。

B.颔联一个“晒"字写出了蝴蝶停留于花枝上的那种安逸之姿;一个“添”字则写出了蜘蛛在屋角织网的那份悠闲之态。

C.这首诗多用反衬手法,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

D.本诗通过对夏日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既表现出诗人对清静、安宁生活的喜爱,又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无奈。

16.请赏析颈联“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前代君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和才德。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陶渊明顺应自然变化、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七月流火,巡山于盛夏的丛林时,我观察到,牛筋草总是生长在贫瘠的地面上,土壤越板结,牛筋草生长得越欢快。当其他草木不愿选择瘠薄土壤生活的时候,牛筋草却能在那里安家落户,占有一席之地,生根发芽,吐绿扬花,足见它不可一世的坚强毅力与生存能力。

在长江流域,秋天正是草木的繁盛季节,落叶与枯黄,那是冬天的事。秋后的几天里,牛筋草于一夜之间疯长,沟梁、平坝、山坡、琉林,许多地方展示着它们的丽影,茎叶葱翠,舞姿翩跹,一秆茎伸出三五枝淡绿的花穗,籽粒众多,形成葳蕤的强劲阵势。牛筋草丛生于野,遮蔽荒原、路径,柔韧性如牛筋一般。

在物竞天择的进化道路上,牛筋草已成为百草中的佼佼者。在荒草之中,其强大的生存能力,谁能与之比肩接踵呢?我坚信,即使其他植物都趋向衰败,牛筋草仍然会郁郁葱葱,长期地繁衍下去。

18.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月流火B.安家落户C.不可一世D.比肩接踵

19.请从词语使用和句式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戴耳机听歌,声音从左边、右边、后边,甚至从头顶传进耳朵,让人感受到全方位环绕的美妙音乐。其实,这是耳机在“欺骗"大脑。①?这就要提到头相关函数。我们可以把头相关函数理解成头部对声音的加密方法。因为头部对各个方向的声音加密方式不一样,所以大脑可以解密出声音的方向。

声音从发出到被耳朵听到,经历了三个过程——传播过程、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由于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几乎不可操控,所以我们②。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不同方向的头相关函数,组成一个数据库,又在耳机内部置入电子设备,模拟头部的加密过程。研究人员发现,只要电子设备与头相关函数的加密方法一致,经过电子设备加密之后的声音就可以被大脑解密出方位信息。同时,电子设备会用数字电路来模拟整个的头相关函数数据库,然后对耳机内的声音进行特定方向上的加密。这样就能够让耳机内的声音③。由此可见,耳机之所以能成功“欺骗”大脑,是因为它让声音失去了头部加密的过程。

近些年,随着耳机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让虚拟环绕声技术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也被科技公司称为沉浸式空间音频技术。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简要概括耳机成功“欺骗"大脑的现象。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得超过65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桌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如今国泰民安,社会祥和;但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前辈和先烈用奉献和牺牲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上学期间,我们学过很多反映革命文化的作品,了解了一些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无论社会怎么发展,革命精神永不过时,需要不断传承。

革命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不畏艰险、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这种地形指大洋与大陆在岩石圈、地壳方面的厚度差值所形成的地形起伏"曲解文意,“双峰”地形指地球上大陆的平均高度约在海平面以上840m,大洋的平均深度将近3700m,地形分布出现“双峰")

2.B(A项,“如今深海底下的岩石圈的探索更重要”于文无据。C项,“海底的不断扩张使得大陆岩石圈向东西两侧拓展,不断挤压大洋岩石圈"张冠李戴,应是“海底的不断扩张使得大洋岩石圈向东西两侧拓展,不断挤压大陆岩石圈”。D项,“大陆地壳不会‘推陈出新’,地质非常稳定"不合文意,原文是“大陆地壳并没有大洋地壳那种‘推陈出新’的机制,虽然地质历史上大陆的形成和破坏已几经反复,原有的大陆经过了多次分解与拼接,但是核心部分的‘元老’仍然地位稳定”)

3.C(刘禹锡的诗句描绘了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这是潮汐现象,不属于“海枯石烂"或“翻江倒海”范畴)

4.①人类在时间域里寸步难行,既进不到未来,也回不到过去。但人类在深海的探索中发现这种空间上的拓展可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探究地球岩石圈亿万年的变化。②“海枯石烂"与“翻江倒海”的时间尺度并不相同。“海枯石烂"是气候变化,变的是海水;“翻江倒海”是构造运动,变的是地壳。(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5.①举例子,如以古人吟诗作对的惯例引出地壳运动,通俗易懂,丰富了内容。②运用比喻,如将深海的发现比喻新标尺,突出海洋研究的意义,既通俗又生动。③作比较,如将金星与地球进行比较,凸显地球陆壳的独特,具体生动。④用词形象,“漂移"元老”“换底"等词概括性强,有趣味性,能概括事物特点,又通俗易懂。(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6.C(“然后全身感觉复归,最后感觉到身外的物象”理解错误。第一节第二段写“我"感受到了身边的夜、月亮、天、泥土气味,这是感觉到了身外的物象。第三段“于是,一切归向我,纷纷回来,开始充满弥漫在我之内。渐渐复合,成形,恢复我原来的样子,我的生活、我的历史和我的渴”,表明“我"全身的感觉在此刻复归。这说明应是先感觉到身外的物象,再是全身感觉的复归)

7.D(“‘我’因迷糊而不再有愧疚感”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我记起,这是我们仅有的一壶水了"我记得一点事情发生过。我不是一个人”可知,“我"此刻是有点愧疚于喝了仅有的一壶水的)

8.①“我”这个昏死过去的军官“醒来"了。第一节主要写“我”生命复苏的过程和生命复苏后的心理等。②现实中的“我"醒来”了。第二节追述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和“我"内心的想法,可见第二节中的“我”是现实中的“我”,从第二节结尾的“我知道我的责任未尽”“我还不致就死,且活几年再说吧"等可知,现实中的“我”度过了那段心理黑暗,“醒来"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9.①对重生的喜悦和感动:小说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军官苏醒过来那一刻的喜悦。苏醒后的细腻感受,仿佛重获新生,充满了对生命的感动和珍视。②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小说对风、月亮、泥土气味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深刻体会,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纯粹。③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醒来”过程的细致描写,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还引发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④对同伴的牵挂和责任:小说提到“我不是一个人”,暗示了对同伴的牵挂和责任。这种细致的描写不仅仅是对个人感受的刻画,更是对集体情感的体现,表现了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和牵挂。(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10.BDG[(原文标点)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所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11.C(两句中的“苟”词义不同:前者为“随便、草率、不认真”,后者为“姑且、暂且”)

12.D(“李公择要通过此文……的藏书"于文无据)

13.(1)然而(他们)都对礼制和音乐很熟悉,在道德上有深厚的修养,(这些)都不是后代的读书人能达到的。(“习”“深于道德"及”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习,熟悉;深于道德,在道德上有深厚的修养;及,企及,达到)

(2)只(希望)得到几年的空闲,遍读自己没有读过的书,而庐山本来是(我)希望游览却没能成行的地方,(我)将终老在那里。(“间"尽读”“焉"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间,空闲,闲暇;尽读,遍读;焉,“于之”,在那里)

14.①有大量藏书,能够广泛阅读,吸其精华,化为己有;②爱好书籍,没有丝毫损毁;③慷慨地与人分享,把书藏在僧舍中,打算留传给后来的人。(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象牙、犀角、珍珠、美玉这些奇异珍贵的物品,虽然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却不实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虽然具有实用价值,用过之后就会破损,取来就会用完。既能使人的耳目愉悦又具有实用性,用过不会破损,取来不会用完,有贤能的人和无贤能的人都可以依凭各自的资质而各有所得,道德高尚的人和聪明睿智的人都能凭借各自的天分而各有发现,资质天分不同但是只要求取就不会没有收获的,只有书籍吧!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就一定都是从读书开始。在那个时代,只有东周王室的柱下史老聃拥有很多的书。韩宣子出访鲁国,才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出访地处中原的鲁国,这才得以欣赏到《诗经》风、雅、颂的演奏。而楚国仅有左史倚相,能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能够读到儒家六部经典之作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他们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是非常艰苦的。然而(他们)都对礼制和音乐很熟悉,在道德上具有深厚的修养,(这些)都不是后代的读书人能达到的。自秦、汉以来,著书的人越来越多,纸张和文字笔画一天天趋于简便,因而书籍也随之日趋丰富,读书的人没有哪一个没有书的,然而学习、读书的人却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还赶得上见到那些老一辈的儒学先生,说他们小时候,想要找《史记》《汉书》也找不到,有幸借到了,都要亲自动手抄写,日夜背诵,唯恐抄不完、背不熟就要归还了。近年来书商间相互辗转翻刻刊印诸子百家的书,每天都有千万流传于世,对读书人来说,当今的书是如此多又如此容易得到,照理说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可是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学士,全都把书捆扎起来而不去阅读,言谈空洞无物、漫无根底,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的好友李公择,年轻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中的僧舍里读书。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那里的藏书共有九千多卷。公择已经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探讨了它们的源流,采撷了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了其中的美味,化为己有,体现于文章中,表现在行动上,因而闻名于当世。可是那些书依然像它们本来的样子,并没有丝毫损毁。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所以不把书藏在家里,而是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这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苦心。我已经是年老多病的人了,对社会没有很大的用处了,只(希望)得到几年的空闲,遍读自己没有读过的书,而庐山本来是(我)希望游览却没能成行的地方,(我)将终老在那里。(我)读遍了李公择的藏书中自己没有读过的书,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或许是有益的吧。而公择要我写篇文章作为他的庐山藏书记,于是才写下了上面的一席话,让后来的人得知以前的君子见到书的困难,而当今的读书人有书却不读是非常可惜的。

15.D(“归隐的无奈”无中生有。本诗先写景,后抒情,借景抒情,通过对乡村美好宁静景物的描写抒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