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场安全教育培训_第1页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_第2页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_第3页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_第4页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知识培训目录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目标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特种作业培训设备设施奖惩考核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各种事物对人、物、环境不产生危害,实质是指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者死亡,以及引起设备财产损失、危害环境的条件。“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相关依存的关系。“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职工安全生产五项义务: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2)服从管理的义务;3)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5)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义务安全三原则:整顿整理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经常维护保养设备设施;三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发生事故后的抢救、调查、找原因、追责任、堵漏洞。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其组合。分为第一危险源和第二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E:/01%E5%AE%89%E5%85%A8%E7%94%9F%E4%BA%A7%E7%BB%84%E5%B7%A5%E4%BD%9C/03%E5%AE%89%E5%85%A8%E6%95%99%E8%82%B2%E5%9F%B9%E8%AE%AD/2010%E5%B9%B4%E5%9F%B9%E8%AE%AD/2010.08%E6%96%B0%E5%91%98%E5%B7%A5%E5%9F%B9%E8%AE%AD/%E7%BA%A2%E5%A1%94%E5%AE%89%E5%85%A8%E5%B7%A5%E4%BD%9C%E6%96%B9%E9%92%88.doc: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安全生产基础知识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1.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害物质、隔离、设置薄弱环节、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和安全警示标示、设置避难和救援。2.安全管理措施2.1主要加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落实法律责任,完善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2加大安全费用投入和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2.3督促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防范意思,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4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目标与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职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以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目标1.伤亡及重伤事故为0,年度轻伤事故不超过1起;2.设备重大事故为0;3.重大火灾事故为0;4.重大水环境污染事故为0;5.各类事故“四不放过”处理100%;6.安全责任落实率100%;7.员工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100%,新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100%;8.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100%,特殊工种定期复培率达到100%;9.防护设施完好率100%;10.一般安全隐患整改率为100%;11.职业危害因素告知率100%;12.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达标率为100%;13.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协议》签订率100%;14.安全生产经费使用率100%。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培训及演练。在职员工每年再培训不少于8学时。新入职员工初次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所有新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实习生等)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前,均需进行岗前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相关方(指在本单位管理范围内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包括外来承包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服从单位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每次相关方进入现场之前现地管理所对其进行培训,进行安全交底,签订相关安全协议。安全生产会议项目部及各级泵站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分析总结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落实解决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不符合项的预防及处理情况。研究查找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并制订安全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布置下一阶段安全工作要点和要求。现地管理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要有参加人员签到表、会议议程、会议记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1.组织开展所辖范围内安全检查活动,形成安全检查记录或报告。2.安全检查主要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及不定期抽查。(1)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各站领导和设备、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2)定期检查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项目部每月要对其管理范围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各站每周要对其管理范围进行安全生产检查。(3)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假日期间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4)专项检查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防雷设施、自动控制设施等进行的专项检查。(5)不定期抽查是由上级部门组织,相关部门配合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3.隐患治理的要求(1)人的不安全行为隐患、物的不安全状态要求现场立即整改,难以做到立即整改的一般或较大隐患要限期整改。(2)重大事故隐患(包括本单位排查发现的和上级检查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应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和应急措施。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都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作业安全对作业工具和设备认真进行维护保养拒绝违章指挥,并制止他们违章作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泵站内部作业类型一、动火作业二、高处作业三、有限空间作业四、起重吊装作业五、电气作业六、临电作业七、水上水下作业八、交叉作业动火作业管理范围1.1安全用火管理范围1.1.1在生产区域内的各种动火、焊接、切割作业;

动火作业等级

1.2动火作业分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1.2.1在下列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属于一级动火作业,包括:1.燃料油系统及与油系统相连接的管道、煤气系统等。2.变压器、蓄电池室、电缆间、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竖井及电缆支架上有可能引燃电缆的动火作业区域。动火作业等级1.2.2在下列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属于二级动火作业,包括:1.与油系统能可靠断开或加堵板隔离的管道、空间。2.油管道支架及其支架上的其它管道。3.有可能造成火花飞溅落至易燃易爆物体(包括电缆)附近的动火区域。4.控制室、调度室、档案室、计算机室、通讯机房及电子间进行动火、焊接作业。5.生产现场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动火作业基本要求1.3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执行相应的管理细则。1.4动火作业必须按照下列原则从严掌握。1.凡盛有或盛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在动火作业前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2.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3.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4.作业现场的通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5.动火作业间断或终结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动火作业1.5《动火作业证》的审批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现地管理所负责人审批,管理处内的动火作业由工程管理所审批。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泵站负责人审批。1.6《动火作业证》的有效期限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h。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证》。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为规范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定。2.1高处作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2.2高处作业的分级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特级高处作业。1.作业高度在2米以上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2.3安全要求与防护1.凡进行高处作业,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一级高处作业票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安全员)负责填写,与作业点所在单位安全负责人联合检查确认作业点安全措施并签字后,由作业点所在单位第一责任人(泵站负责人)审批,作业单位与被作业单位各派一人监护。二、三级高处作业票由作业单位作业现场负责人(安全员)负责填写,与作业点所在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联合检查确认作业点安全措施并签字后,由泵站安全部门(项目部负责人)审批,作业单位与被作业单位各派一人监护。三级高处作业由作业单位填写,与作业点所在单位安全负责人联合检查确认作业点安全措施并签字,双方各派一人监护。办理作业票。高处作业2.特殊高处作业必须经施工单位和作业点所在单位的领导会签,泵站主管领导审批,作业单位与被作业单位及安全环保部各派一名监护人。未办理作业票的严禁作业。3.在在六级风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影响安全施工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作业。4.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以及其他禁忌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高处作业5.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衣物要灵活方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安全带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有损坏的不得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帽应符合国家标准。当遇特殊情况并经作业风险分析评价认为不易系安全带的高处作业,经作业部门和上一级安全主管部门核实后,作为特殊情况处理,但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并采取严密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高处作业6.安全带必须系挂在固定物体上,要高挂低用,必须高于腰部,严禁使用任何代替物代替安全带。7.高处作业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吊架、梯子、防护用品和安全带等。作业前必须检查使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严禁在夜晚进行高处作业。8.高处作业周围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立安全区,并设专人看护。9.从事高处作业前,施工单位要填写作业票。高处作业中的“四不准踏”未经检查的搭建物,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高处作业中的“十不登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深度近视眼等疾病;迷雾、大雪、雷电或六级以上大风时;没有安全帽、不扣安全带时;夜间没有足够照明;饮酒、精神不振或经医生证明不宜登高的人;登高脚手架、脚手扳、梯子没有防滑,未经鉴定可靠程度;穿厚底、硬底皮鞋或携带笨重工具物体;设备或构件之间没有安全跳板,高压电线旁没有遮拦;高楼顶部没有固定防护措施;石棉瓦、油毡屋面上无脚手扳等防护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为保证进入有限空间环境中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发生缺氧窒息、中毒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特制定本规定。有限空间的分级3.1有限空间的分级1级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封闭,氧含量不足,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如污水井、化粪池等。2级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封闭,氧含量不足,作业过程不存在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如阀门井、消防井、地下消防泵房、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等。3级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半封闭,氧含量不足,但不存在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危险性较小的场所,如测流室等。有限空间作业综合安全技术措施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1.“有限空间作业票“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至少三人(操作人、监护人、作业负责人)同时作业。2.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3.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氧气浓度在19.5---23.5%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综合安全技术措

4.个人防护(1)进入1级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正压式呼吸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根据现场情况,配备三脚架和绞盘、防坠落制动器、轴流风机、其它防坠落保护装置(有限空间入口无法安装三脚架时)、信号和通信设备(仅为本质安全型)。(2)进入2级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宜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根据现场情况配备三脚架和绞盘(根据有限空间的性质选择)、防坠落制动器(可选,当绞盘承担人员的体重时必选)、轴流风机、其它防坠落保护装置(有限空间入口无法安装三脚架时)、信号和通信设备(仅为本质安全型)。(3)进入3级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宜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隔绝式空气呼吸器,根据现场情况配备三脚架和绞盘、防坠落制动器、轴流风机。

有限空间作业综合安全技术措

5.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或休息。6.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有人监护。7.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报告工作。有限空间作业审批1.进入1级有限空间操作,《有限空间操作许可》由操作班组班组长、站长、运维项目安全负责人、现地管理所安全负责人共同审批。2.进入2级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操作许可》由操作班组班组长、站长、运维项目安全负责人共同审批。3.进入3级有限空间操作,《有限空间操作许可》由操作班组的班组长、站长审批。4.如果要在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电气作业等特种作业,在签发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之前,审核批准人员应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具有动火作业、电气作业相关作业资格证;应当为操作人员提供所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设施设备;应当确保参与工作的所有人员都经过适当的培训、考核并具有经验。当审核批准人员对所有适当的准备措施的完成比较满意时,才能签发《有限空间操作许可》。起重吊装作业4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1使用的起重机械,其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备,具有产品合格证和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4.2设计、制造、改制、维修、安装、拆除起重机械(包括临时、小型机械),需有取得政府部门或其授权机构颁发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改造、安装后的起重装备,应取得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使用证后,方可使用。4.3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和起重机械人员应持有国家政府颁发的、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从事指挥和操作;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4.4起重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1.安全监督部门应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格确认;2.对起重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3.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4.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5.核实天气情况;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4.5作业中安全措施1.起重吊装作业时必须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2.起重指挥必须按规定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作业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3.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工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4.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5.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许解开吊装索具;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规定4.6起重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2.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3.严禁使用起重机或其他起重机械起吊超载或重量不清的物品和埋置物体;4.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禁止起重操作;

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规定

5.吊物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滑动、吊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6.无法看清场地、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7.起重机械及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压输电线路。必须在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停电后再进行起重吊装作业;8.在停工或休息时,不得将吊物、掉笼、吊具和吊索悬吊在空中;

起重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规定

9.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10.下放吊物时,严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停车;11.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能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12.遇6级以上大风或大雪、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得从事露天起重吊装作业;起重吊装作业收尾工作4.7起重吊装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1.将吊钩和起重臂放到规定的稳妥位置,所在控制手柄均应放在零位,对使用电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应将总电源开关断开;2.对在轨道上工作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有效锚定;3.将吊索、吊具收回放置于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4.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设备、设施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5.对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养时,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

电气作业

5.1人员要求1.电气作业人员应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操作资格,操作证原件由值班人员上岗时随身携带或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2.电气作业人员应掌握与其工种、岗位有关的电气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熟悉各种消防设备的性能、布置、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处置流程,掌握触电急救和心肺复苏方法。3.高压设备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持有高压电工作业操作资格证,作业时必须有两人以上,一人监护,一人操作;低压设备设施的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由持有低压电工作业操作资格的人员负责运行检查及操作工作。4.电气作业人员上岗期间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和绝缘鞋,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格且在有效期的绝缘靴和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5.非变配电室电气作业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变配电室设备区时应登记,值班人员(电气作业人员)应监护陪同。6.进入电缆隧道、电缆井、电缆沟道等作业时,应遵守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

电气作业

5.2技术、安全防护要求1.凡检修的电气设备停电后,必须进行验电,验电器应符合电压等级,高压部分必须戴绝缘手套,确认无电后,打好接地线,并对地放电。2.在停电线路的刀闸手柄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告牌,在不停电部位的安全围栏外应悬挂"高压有电,禁止入内"的标志牌。3.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梯子,踩板脚扣和安全带等是否牢固无损,作业时应两人以上。4.检修工作结束后,检查工作质量,清点工具,清洁卫生,拆除接地线,人员撤离现场,确认无误后方可恢复送电。电气作业5.工作中如遇中间停顿后再复工时,应重新检查所有安全措施,一切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6.工作中所有拆除的线缆要处理好,做好绝缘处理,以防发生触电。所用导线及开关,其型号必须符合规定标准。7.低压临时电源、手持式电动工具等应采用TN-S供电方式,并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8.现场要备有安全用具、防护用具和消防器材等。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9.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及检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10.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须完好,并定期检测。电气作业11.自备应急电源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性试验、启机试验和切换装置的切换试验,并做好记录。12.严禁带电检修各种高压电气设备。13.严禁在过载、超温、无保护等危险情况下的情况下强制运行电气设备。14.设备和线路未经证实无电时,严禁用手触摸。15.雷雨时严禁测量线路绝缘,应停止室外电气作业,不得靠近带电体。临电作业为规范临时用电安全管理,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火灾爆炸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管理内容6.1.配电柜等电力设施采购要保证其质量合格且质量证明材料齐全有效,配电柜位置选择防风刮、防水淹、防垮塌的位置,配电柜要做可靠防护并张挂安全警示标牌。6.2.配电箱及其内部开关、器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配电箱为固定式配电箱,其箱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应固定在支架上,其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0.6m,小于1.5m。

临电作业制度

6.3.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安装在金属或非木制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6.4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面,并加护套保护。进、出线应分路成束,不得承受外力,并做好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线口直接接触。6.5各种设备、电线不得乱摆乱放,以防人身触电;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等,均应做保护接零;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6.6各类用电设备的电气安装和布线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其他非电工人员不得随意接线。6.7定期和不定期对临时用电的接地、设备绝缘和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检测、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消除。6.8检修用电器具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在开关箱处悬挂警示标志,专人监护,以防他人误送电导致事故。

水上水下作业

7.1作业中使用的各种船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同时还必须持有各种有效证书,按规定配齐船员、救生员。船机、通讯、消防、救生、防污等各类设备必须安全有效。7.2各水上作业点应配备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7.3相关安全标志、工器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作业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7.4水上、水下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及特殊培训、无证人员严禁上岗,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泵站涉及水上作业较多,凡进行水上作业时,必须办理水上作业审批,临水、涉水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并有一人监护。7.5每次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根据作业内容穿好专业防护及个人劳保用品。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水上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水上水下作业7.6.现场临水、涉水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穿好救生衣,在作业前应对救生衣进行检查,确认其安全有效,并佩戴安全带。7.7作业人员不得穿有胶鞋、高跟鞋、易滑硬鞋底,以防止滑倒溺水。7.8禁止单人独自作业。严禁水上、水下交叉作业。7.9雨雪天气进行水上作业,应采取防滑、防寒、防冻措施,水、冰、霜、雪及时清除。遇到六级以上强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作业。7.10夜间作业须有足够照明。且配备有防风灯及电池灯具等应急照明设施.

水上水下作业

7.11水上工作平台四周要安装符合标准的防护栏杆和安全网。人员出入多的地方还应加设安全标志。7.12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必须牢固可靠,梯子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梯子在工人上下时不得摇摆,人员感觉要平稳。7.13水上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挂篮、钢抱箍、平台等设施,均需经过仔细的计算、验算和现场检查验证。7.14禁止随意倾倒废弃物及违章向水体投弃施作业垃圾、船舶垃圾、排放船舶污染物、生活污水和其它有害物质;7.15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处理和上报,工作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时,第一时间上报现场所在现地管理所。交叉作业8.1概念交叉作业指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立体交叉作业和平面交叉作业。8.2范围作业过程中,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施工活动,都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和干扰施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设备维修、设备(结构)安装、起重吊装、高处作业、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拆除、焊接(动火)作业、施工用电、材料运输、其他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作业等。交叉作业8.3.交叉作业的分类及危害1.交叉作业的分类:A类交叉作业:相同或相近轴线不同标高处的同时生产或检修作业。B类交叉作业:同一作业区域不同类型的专业队伍同进生产或检修。C类交叉作业:同一区域不同分包单位同时生产或检修。D类交叉作业:同一项目由不同分包单位同时生产或检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