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第七课综合训练(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对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②法律是统治阶级用来压榨被统治阶级的工具③法律是依靠道德来保证明施的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推断是非曲直、处理冲突纠纷的标尺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2.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策规范、社团规范等。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在主要内容方面的区分是()A.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B.法反映并调整肯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C.法是相应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3.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最大的独创,其他独创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而法律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则来驾驭自己。对此相识正确的是()①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统治的工具②法治是人类社会的结晶,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记③法律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④法律与其他独创一样,都使人类进入文明社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详细表现在()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肯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公有制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②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确定性因素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确定的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肯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依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A.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B.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C.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D.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调剧烈6.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遨游。”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翱翔。”这段对话告知我们()A.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外的自由B.法治既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又保障了自由的权利C.自由与法治不行分割,自由划定了社会规则的边界D.享有自由是人们自觉遵守规则的保障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法治发展道路。中国的法治建设旨在解决自身法治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呈现出显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这表明,一国法治()①要与该国的地理位置相适应②必需符合该国的国情③取决于该国的社会制度④由该国的历史特点确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则,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实施法治可以()①保证公民的各项权利②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③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④消退现阶段基本冲突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9.下列关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工人阶级和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②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③其职能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中④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确定的社会规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之一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需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能够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须要。下列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有()①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②学习借鉴西方法治的优秀成果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④沿用中国古代法治的胜利阅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集中表现为()①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不断发展②建立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④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为了落实宪法关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爱护人民健康的规定,2024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国家和社会依法实现、爱护和敬重公民的健康权。这是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上干脆提出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①为维护人民健康供应法治基础②旨在填补公民健康权的法律空白③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④是国家对人权的充分敬重和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的提出()①明确了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②形成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③符合我国国情,干脆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这就要求()①把依法治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②将法治思想升级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③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④接着做好作风整改工作和从严治党工作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15.中共中心印发《中心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其次个五年规划(2024~2024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是推动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利于()①肃穆党内政治生活,体现党纪大于国法②党在新时代的宏大实践中始终成为坚毅领导核心③强化依法治国,以法律的力气从严管党治党④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增加依法执政本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逍遥法外”,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搞特权;任何人违反法律,都必需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要()A.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C.坚持法治与徳治相结合D.把同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17.2019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为人民谋华蜜: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披露,2013年至2024年3月,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对5876名被告人宣告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这鲜活的数字,彰显了新中国司法人权保障的巨大进步。我国人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公民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③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殊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③党领导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④我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是人民的选择、党的选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定趋势。由此可见,依法治国()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证②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必定选择④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定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为此,须要()①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汲取借鉴各国的先进法律模式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国家治理须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D.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2.相传,清朝高校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依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靠于道德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D.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勤俭节约”“见义勇为”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显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阅历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国家和社会治理须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下列属于抓德治的是()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弘扬中华传统道德③强化法律对人的规范作用④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4.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显明的政治性;法治不仅要以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构架作为基础,而且其实现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不仅为政治建设供应权力运行的规则和依据,而且是政治的规范化表达。因此()A.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B.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整体看待C.要把“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D.要把“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法治建设在路上。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1982年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2004年将“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2024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1)结合材料和依法治国的相关学问,谈谈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6分)(2)结合材料并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相关学问,归纳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并分析两条我国法治建设的胜利阅历。(16分)2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提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要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遵守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据此有人认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就是要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履行相同的义务。”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学问对这一观点加以批驳。(12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立法法总则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加立法活动。立法应当从实际动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1)结合材料并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学问,分析立法法总则的规定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12分)(2)结合材料并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学问,分析贯彻上述原则有何主动意义?(6分)第七课综合训练1.解析: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调整社会关系、推断是非曲直、处理冲突纠纷的标尺,①④正确。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错误。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③错误。答案:D2.解析: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是从法的职能角度分析的,A不符合题意。法反映并调整肯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爱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B正确。法是相应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是从法的制定角度分析的,解除C。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是从法的实施角度分析的,解除D。答案:B3.解析:“其他独创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而法律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则来驾驭自己”意在强调法律与其他独创之间的区分,且“都使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说法错误,解除④。“法律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则来驾驭自己”说明法治是人类社会的结晶,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记,也表明白法律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②③正确。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有阶级性,①错误。答案:D4.解析: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肯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①错误。②③④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看法。答案:D5.解析:中华法系的特点有:第一,法律以君办法志为主。其次,礼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则。第三,刑法发达,民法薄弱。第四,行政司法合一。据此分析,B正确;A、C、D表述均与上述特点不符。答案:B6.解析: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A错误。材料说明自由与法治不行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保障了自由的权利,B正确。法律划定了自由的界限,不是自由划定了社会规则的边界,C错误。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D错误。答案:B7.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法治发展道路。中国的法治建设旨在解决自身法治实践中的问题,表明一国的法治必需符合该国国情,取决于该国的社会制度,②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该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特点,解除①④。答案:C8.解析:权利有合理与否、合法与否之分,①错误;通过实施法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②③正确;冲突是不能消退的,④错误。答案:B9.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阔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的体现,①中“公民”说法错误。法的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③缩小了法的适用范围。利用解除法答案为C。答案:C10.解析: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都能体现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①③正确。材料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学习借鉴西方法治的优秀成果有利于我国法治的发展,但不符合题意,解除②。全面依法治国要与时俱进,从当前基本国情动身,而不是沿用中国古代法治的胜利阅历,解除④。答案:A11.解析: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是法治的详细体现,①错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在不断地完善法律,②错误;③④正确,答案为D。答案:D12.解析: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维护人民健康供应法治基础,是国家对人权的充分敬重和保障,①④正确;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旨在保障公民的健康权,②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不能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③错误。答案:B13.解析:我国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明确了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规划了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①④正确。材料中目标的提出,须要我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②错误。③中“干脆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说法错误。答案:D14.解析:党的领导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这就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党应当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遵守法律,加强自身建设,从严治党,③④正确。党的领导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①错误。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错误。答案:B15.解析: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严明党的纪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保障党的核心地位,②④正确;国法高于党纪,①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律的力气,解除③。答案:C16.解析: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逍遥法外”,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搞特权,这强调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解除A。材料没有涉及德治,解除C。D强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B17.解析: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①错误;我国人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②③正确;④错误,公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答案:B18.解析: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①错误。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颁布的,②错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目前正在全面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④正确。答案:D19.解析: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是人民的选择、党的选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定趋势,说明依法治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必定选择,②③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证,解除①。依法治国与党的指导思想没有干脆关系,解除④。答案:C20.解析: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而非措施,解除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气源泉,依法治国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依法治国须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③错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须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④正确。答案:D21.解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亲密相关,二者相互协作、相互作用,其中法治是德治的保障,德治是法治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D正确;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A、B说法错误;C是国家治理的做法,不是二者的关系。答案:D22.解析:“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靠于道德”的说法使法律依靠和从属于道德,未能正确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正确的,A错误。“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的说法错误,解除B。面对邻里之间的争吵,张英能够写诗一首,从道德层面上感化了族人,有效解决了邻里纷争,可见,这说明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C正确。“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的说法太肯定,D错误。答案:C23.解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些都属于抓德治,①④正确。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错误。强化法律对人的规范作用不属于抓德治,而是抓法治,解除③。答案:C24.解析:材料主要强调法治与政治制度的关系,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25.解析:第(1)问要求分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的启示,须要分析材料,找到每个时间段的关键词,再找出其中的共性,然后对接教材,即可得到答案。第(2)问分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分析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教材对此有完整的表述,学生只要记忆精确,即可回答;其次小问,须要学生发散性思维,迁移所学学问,比如把党的领导迁移过来,把国体迁移过来等。答案:(1)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的启示是: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确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见、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①形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装家具合同范本
- 采购牛奶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合同
- 2024版加工承揽合同中的质量标准3篇
- 栏目广告赞助合作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科研试验项目承包合同
- 2024年停车场智能停车机器人设备采购合同3篇
- 餐饮设备融资租赁方案
- 2024年度矿山叉车租赁合同
- 餐饮经营思路和方案
- GB 6675.3-2014玩具安全第3部分:易燃性能
-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析及教学建议
- 墨菲定律(参考课件)
- ZFWG200变速箱及系列驱动桥结构原理及性能介绍讲义课件
-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基础知识课件
- 水泥助磨剂简介课件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试题-Unit 4 School单元测试 Join in外研 剑桥英语(含答案)
- 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中国传统绘画之《千里江山图》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染色体病总结课件
- 警械的正确使用以及法律适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