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0B/wKhkGWdCu-qAGg4NAAJRvIfrp3Q039.jpg)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0B/wKhkGWdCu-qAGg4NAAJRvIfrp3Q0392.jpg)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0B/wKhkGWdCu-qAGg4NAAJRvIfrp3Q0393.jpg)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0B/wKhkGWdCu-qAGg4NAAJRvIfrp3Q0394.jpg)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0B/wKhkGWdCu-qAGg4NAAJRvIfrp3Q0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书写展示。请默写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结尾段,要求书写正确,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看拼音,写词语。
读书能开拓视野。在书中,我欣赏到了白鹭这首嵌在“玻璃画框”里jīngqiǎo_____的诗,品尝到了浸满桂花香的gāobǐng_____,走进了圆明园jīnbìhuīhuáng_____的diàntáng_____,更感受到了凛冽寒风的清晨,手捧火盆的那份xiányì_____。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读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令人xīnkuàngshényí_____。2).比一比,组词。悔_______限_______舅_______勉_______诲_______陷_______鼠_______抛_______3).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世上的人都知道,形容名声很大。(
)
(2)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
(3)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
(4)众多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人围绕在一个他们敬仰的或喜爱的人周围。(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示儿》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诗人字____,号_____。这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_____的绝笔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突出了一个“悲”字。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没有看见___________。后两句转悲愤为激昂,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________,渴望________的热切心情。
(2)《题临安邸》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这首诗是诗人写在临安一家______墙壁上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官员不思收复故土的愤怒之情。“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游人”在这里不是指一般的游客,而是特指__________。全诗讽刺了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补充词语,再填空。
(
)(
)失所
家(
)人(
)
(
)鸿遍(
)
夜不(
)(
)
(
)(
)马乱
安(
)乐(
)
(
)衣(
)食
路不(
)(
)
(1)这个地方民风淳朴,家家__________,人人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些地区战火连绵不断,老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气体
粮食
体积
摇远
寸草不生B.煤炭
地区
掌舵
蛰伏
歇息C.勉强
苔鲜
宽敞
错杂
锐利D.编排
抵挡
抵达
密切
榨由2).根据《老人的智慧》一书,下列人物与特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国王姆布吉——暴戾成性(《老人的智慧》)B.扎拉——温柔可爱
(《丢失了的妹妹》)C.切塔——聪明善良
(《乌龟和它的母亲》)D.豹子——言而无信
(《没有朋友的豹子》)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过瘾(yǐnyìn)
斩杀(zǎnzhǎn)
酵母(xiàojiào)
馈赠(kuìkùn)
出差(chāichā)
借鉴(diànjiàn)
岂止(qǐyǐ)
瓜葛(gěgé)
比喻(yùyú)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父亲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的万花筒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读一读,连一连。
腰缠万贯
瓜熟蒂落
孤掌难鸣
富甲一方
笑里藏刀
独木难支
水到渠成
口蜜腹剑2).词语解释。(连一连)
漂亮
胡闹。
瞎闹
有意,故意。
存心
任凭自己的意思。
随意
好看美观。
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不仔细。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给下列句子排序。
(
)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好弓。
(
)那美丽的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
(
)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
)于是,它请人在弓上雕刻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
)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
)他很珍惜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2).给下列句子排序。
(
)人类除了极少数的哑巴,人人都会说话。
(
)每个人自小都从父母和亲人那儿学到了自己所属民族的语言——也就是所谓“母语”。
(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
)斯大林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
(
)这些话说的真对!
(
)学会讲话以后,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感情,多方便啊!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
2.联系上下文,我猜测“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中“誉”是“荣誉”的意思。(
)
3.《威尼斯小艇》一文采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来体现威尼斯的活力。(
)
4.在讲解的时候,条理要清楚,语气、语速要适当,还需要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的意思是指年轻人。(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阅读。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所闻:_______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手法。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远上”和“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试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指《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C.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的叔叔阿姨,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路上遇到的公交司机和交警叔叔等。请选择一个人,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
要求:要求:内容具体,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姓名,字数45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进行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材料二:我国垃圾分类方法①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③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④其他垃圾:包括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的方法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材料三:垃圾分类的优点①目前垃圾处理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蚊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数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②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①减少土地侵蚀: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②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垃圾可以减少危害。③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亿~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人们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材料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①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桶→收集运输系统→厨余垃圾处理厂→沼气、肥料②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桶→回收系统→可回收物分拣厂→再生资源企业③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桶→收集运输系统→危险废物处理厂④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桶→收集运输系统→焚烧发电、填埋处理1.过期药品属于(
)A.有害垃圾B.厨余垃圾C.其他垃圾D.可回收垃圾2.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的类别有(
)项。A.三B.四C.五D.六3.下列需要进行填埋处理的一项是(
)A.厨余垃圾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D.可回收垃圾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分类后对环境污染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B.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但增加了处理设备。C.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进行分类。D.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环保资源。5.垃圾分类,迫在眉睫,请你设计一条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事废品回收工作的老李载着一袋废品去废品收购站,内有纸盒、广告纸、废电池、易拉罐、矿泉水瓶、废水银温度计,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人员会全要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铝热传输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二零二五年度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旅客满意度调查合同
- 2025年01月临高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金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武义县人民武装部综合保障中心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湖南长沙市国资委普通雇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杭州市余杭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用8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细胞因子CK课件
- 异位妊娠观察和护理课件
- 头颈部肿瘤课件
- 累积损伤疾病课件
- 生而为赢自燃成阳-开学第一课发言稿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装修工程延期协议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专题警示学习
- 2025-2030全球2170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25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2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招聘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健康解读》课件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树德东马棚七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3ds Max动画制作实战训练(第3版)教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