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学生版一、积累运用。(16分)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神奇的书(美国)埃米莉•迪金森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hàohàn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yīpínrúxǐ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áoyóu的步履多么zhìpǔwúhuá的车骑而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全部的美丽(1)文中的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领略luèB.栅栏zhàC.步履lǚD.装载zài(2)文中拼音处依次所填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浩瀚B.一贫如洗C.质朴无华D.翱游2.(3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大年在教育科研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B.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C.自媒体时代,一些人通过博眼球的标题哗众取宠,我们要抵制这种现象。 D.目前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3.(3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这项成果能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 B.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C.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这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4.(4分)班级准备开展“爱国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班长打算用下图作为PPT背景主图。请你从这幅图的内容和寓意角度说说选此图的原因。【注】:图中圆柱为华表,常作为国家的象征二、阅读。(36分)5.(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尤:格外B.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以D.悄怆幽邃悄怆:凄凉(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嵁,为岩可以为师矣B.不可知其源其人舍然大喜C.以其境过清俯身倾耳以请D.乃记之而去外户而不闭(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章前两段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和潭中景物,情景交融,景中传情。C.文章以自然、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人之情。D.作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且在写景过程中含蓄地暗寓了自己心情的内在变化。6.(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赵襄子①使人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胜非其难者也,持之者其难者也。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3)赵襄子听到一天就攻下两座城池的消息,有忧色,孔子却认为赵国将要昌盛,原因是①(用自己的话回答);“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所阐述的观点,与课文②《》的观点一致。7.(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作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写出词人回首往事,发出物是人非的悲怆感叹。C.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作者的愁思贯穿始终。D.这首词语言明净、清新,全词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2)任选角度赏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薇”即采食野菜,《诗经》中有《采薇》一诗,后人常以采薇比喻出仕。 B.古代常用官职称呼人,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也可用地名称呼人,如柳宗元被称为“柳河东”。 C.古诗中“柳”与“留”谐音,很多诗句借依依杨柳表达依恋、挽留之意。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孙权劝学》出自此书。9.(9分)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4),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宋•苏轼《定风波》)(6)《登飞来峰》中“,”两句寄寓了人不能受限于眼前的得失,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7)《送友人》中借写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三、名著阅读。(7分)10.(3分)有人说:“好的人生能助力我们成长。”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结合书中相关内容和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朱赫来与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谭波尔与简•爱(《简•爱》)11.(4分)《朝花夕拾》中除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外,全书还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我”。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中甲同学的发言,请你参照甲的发言,补全其他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乙:《狗・猫・鼠》中有的“我”。丙:《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的“我”。四、现代文阅读。(31分)12.(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岁时的寄托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时节令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寓意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辟邪。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相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味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高”。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1)下列关于“岁时的寄托”的各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节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吃年糕,都是希望在岁时好运、吉祥。B.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猜谜语、喝屠苏酒、吃汤圆等都是不可少的节日活动。C.端午节必食粽子,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象征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D.中秋节不可少的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活动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愉悦。(2)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人独特的节日体系及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B.文中第④段中加点的“万万”是“绝对,无论如何”的意思,表示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C.悠久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节日体系,比如一年中最隆重的春节就是指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D.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节日饮食风俗,同一季节同样按时间的先后来介绍食俗。(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13.(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童年合欢花(1)我第一次见到合欢花,是在台基厂。从我家出来,往东走不远,穿过后河沿,正对着的就是台基厂。这是一条老街。明朝建北京城时,工部设立备料五大厂——台基厂、大木厂、黑窑厂、琉璃厂和神木厂,台基厂是唯一建在内城的,离皇宫很近。台基厂北口,就是长安街,和王府井遥遥相对。这条街种的行道树便是合欢树。(2)那一年暑假,我马上读五年级,自觉得长大了,第一次去王府井。因为王府井南口有当时北京最大的新华书店,我想到那里看书、买书。刚进台基厂南口,一眼看见合欢树,上面开满的那种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不是常见的猩红色和粉色,是那种梦一样的绯红色,毛茸茸的,那么轻柔,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花都吹得飞起来,像跳着芭蕾舞一样,轻盈地飞满天空。台基厂整条街都飘浮着这样绯红色的云朵,我像走进了童话的世界。(3)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花。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那一年的暑假,我常走那条街,为去新华书店,更为看合欢花。(4)有一天下午,我从新华书店出来,走到台基厂的时候,光顾着抬头看花,没留神撞到了一个人。那是一个中年女人,个子很高,微微发胖,面容白皙,长得很漂亮,穿着也很漂亮的连衣裙。我连忙向她道歉,她笑笑,没说什么,只是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便向前走去。我跟在她后面,好几次想快走几步超过她,赶紧回家。不知怎么搞的,总不好意思,我就那么一直跟在她后面,看着合欢花的花影落满她的肩头,看着她连衣裙的裙摆被风微微吹起。(5)她就那么不紧不慢地在我前面走着。我没有想到,她走过台基厂,走过后河沿,走到我家住的那条老街,居然也是往西拐,一直走到我读书的前门第三中心小学,走到乐家胡同的时候,拐了进去。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好长时间,我都弄不清当时我为什么望着她的背影望了那么久。(6)暑假过后,开学第一天,上学路上,我居然又遇见了她。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她又冲我笑笑,好像也认出了我。但是,没有和我说话,也没有摸一下我的头发。(7)以后,几乎每一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我都能遇见她。每一次,她都冲我笑笑,笑得很和善、很慈祥、很好看。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起每天上学路上和她的邂逅,我才发现,是自己潜意识里,觉得她的样子、她的笑,像是我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其实,早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妈妈就去世了,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我没有一点儿印象。(8)一直到有一天上学的路上,她正向我走过来,有几个小孩子从我身边跑过,一边叫着方老师,一边向她跑过去,我才知道她是老师。进乐家胡同不远是贾家花园小学,我们院里的孩子,有在那里上学的。自从知道她是贾家花园小学的老师,不知怎么搞的,我异想天开,总想转学到贾家花园小学,让她当我的老师。只是,这样的念头,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贾家花园小学是私立学校,我家拿不出那样多的学费。(9)我上学路上和这位漂亮的女老师的每一次邂逅,都会让我忍不住想起第一次和她在台基厂合欢树下的相撞。长大以后,几乎每一次看到合欢花,我总忍不住想起她,虽然她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也不了解她,但是,她那温和、善良、慈祥又美丽的笑容,温暖了我小学五、六年级两年的时光。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里的一束光,让我对妈妈、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10)读中学以后,我再没有见过她。偶尔,我会想起她。高一那年的暑假,我重走台基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书,绯红色的合欢花依旧满树轻柔地飘浮。我再一次想起了她,写了一篇作文《合欢》。(11)1973年秋,父亲突然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北京,一时待业在家,母校前门第三中心小学的校长,好心要我去代课。第一天去上课的早晨,走过乐家胡同的时候,我再一次想起了她,甚至幻想会不会像小时候能再次遇见她。乐家胡同已经改名同乐胡同,静悄悄的,除了我没有一个人影。我心里想,不知道动荡的前些年,她的情况怎么样。他们说台基厂街两旁的合欢树开的花太过缠绵,将其砍伐一空。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合欢路口》。小说里,我将合欢树从台基厂移植到我家门前这条老街,我和她在合欢树下重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12)如果有什么花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童年,我会选合欢花。那是我的童年之花。(选自《新民晚报》,作者:肖复兴)(1)文章结尾段“如果有什么花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童年,我会选合欢花。那是我的童年之花”,请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①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里的一束光,让我对妈妈、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②结合语境,赏析第(5)段中加点的词语。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2)段画线部分的作用。(4)文中的方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五、作文。(60分)14.(60分)按要求作文。选择看的方向,决定了所看到的事物;选择往哪个方向看,决定于希望看到什么。请以“我喜欢这个方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一、积累运用。(16分)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神奇的书(美国)埃米莉•迪金森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hàohàn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yīpínrúxǐ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áoyóu的步履多么zhìpǔwúhuá的车骑而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全部的美丽(1)文中的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A.领略luèB.栅栏zhàC.步履lǚD.装载zài(2)文中拼音处依次所填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DA.浩瀚B.一贫如洗C.质朴无华D.翱游【分析】(1)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A.有误,“领略”中的“略”读作“lüè”。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ABC.正确。D.有误,“áoyóu”写作“遨游”。故选:D。【解答】答案:(1)A(2)D2.(3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大年在教育科研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B.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C.自媒体时代,一些人通过博眼球的标题哗众取宠,我们要抵制这种现象。 D.目前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解答】ACD.正确。B.有误,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对象错误。故选:B。3.(3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这项成果能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 B.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C.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这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的水平”;B.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让”删去一个;C.有误,句式杂糅,可将“的原因”或“造成的”删去一个;D.正确。故选:D。4.(4分)班级准备开展“爱国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班长打算用下图作为PPT背景主图。请你从这幅图的内容和寓意角度说说选此图的原因。【注】:图中圆柱为华表,常作为国家的象征【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首先要整体把握图画,再把图画拆分来看,思考每一部分所表达的含义,与要表达的主题联系起来。这幅图以象征中华的华表代替字母“I”,同时也可看作是英文字母“I”,是“我”的意思;用含有中国地图的心形图案喻示“爱”,外加一个英文单词“YOU”,巧妙地表达了“我爱你,中国”的主题。据此分析作答即可。【解答】答案:示例:图中展示的中国地图描画了辽阔的中国疆域,华表作为国家的象征,同时也可看作是英文字母“I”,是“我”的意思,地图外大大的心形和英文单词“YOU”,结合起来传达出“我爱你,中国”的含义,符合活动主题“爱国诗文诵读比赛”。二、阅读。(36分)5.(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水尤清冽尤:格外B.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以D.悄怆幽邃悄怆:凄凉(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为嵁,为岩可以为师矣B.不可知其源其人舍然大喜C.以其境过清俯身倾耳以请D.乃记之而去外户而不闭(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章前两段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和潭中景物,情景交融,景中传情。C.文章以自然、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人之情。D.作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且在写景过程中含蓄地暗寓了自己心情的内在变化。【分析】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可:大约。故选:C。(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成为;B.代词,小石潭/那;C.因为/来;D.表顺承/表连接。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含蓄地暗寓”错误,如“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都是直接写人的心情的。故选:D。答案:(1)C(2)A(3)D6.(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赵襄子①使人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胜非其难者也,持之者其难者也。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3)赵襄子听到一天就攻下两座城池的消息,有忧色,孔子却认为赵国将要昌盛,原因是①赵襄子有忧患意识(他能预见到忧患)(用自己的话回答);“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所阐述的观点,与课文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一致。【分析】参考译文:赵襄子派人攻打翟国,攻下了老人、中人两座城池。派使者回来拜谒赵襄子,赵襄子正在吃捏成团的饭,听了以后,脸色忧郁。身边的人说:“一天就攻下两座城池,这是人们感到高兴的事,现在您却忧愁,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如今我们赵氏的德行,没有积聚多少,一下子攻下两座城池,灭亡大概就要落到我的头上了!”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赵氏大概要昌盛了吧!”这就是说要打胜仗并不是困难的事,要保持胜利才是困难的。忧虑是昌盛的基础,喜悦是灭亡的起点。【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如今我们赵氏的德行,没有积聚多少。故断为: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忧,忧虑;亡,灭亡。句意为:忧虑是昌盛的基础,喜悦是灭亡的起点。(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赵襄子和身边人的对话可以知道,赵襄子听说一天就攻下两座城池,却有忧色,原因是: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认为赵国将要昌盛是因为赵襄子有忧患意识。“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的意思是:忧虑是昌盛的基础,喜悦是灭亡的起点。这种忧乐观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是一致的。答案:(1)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2)忧虑是昌盛的基础,喜悦是灭亡的起点。(3)赵襄子有忧患意识(他能预见到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A.“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作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写出词人回首往事,发出物是人非的悲怆感叹。C.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作者的愁思贯穿始终。D.这首词语言明净、清新,全词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2)任选角度赏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解答】(1)本题考查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全词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错误,本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说明此词不是含蓄委婉,而是直接表达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故选:D。(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从手法上来看,一问一答采用了设问的手法,引人深思“作者因何而愁,愁的是什么”等问题。“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好像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将满腔的“愁”比喻成“春水”,把无形的愁化为了有形的江水,写出了愁绪连绵不绝的特点,使愁绪更加形象。从情感上来看,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和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表达了诗人心中满腔的愁绪。答案:(1)D(2)设问发人深思。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设问,比喻,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8.(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薇”即采食野菜,《诗经》中有《采薇》一诗,后人常以采薇比喻出仕。 B.古代常用官职称呼人,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也可用地名称呼人,如柳宗元被称为“柳河东”。 C.古诗中“柳”与“留”谐音,很多诗句借依依杨柳表达依恋、挽留之意。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孙权劝学》出自此书。【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后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BCD.正确。故选:A。9.(9分)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苏轼《定风波》)(6)《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寄寓了人不能受限于眼前的得失,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7)《送友人》中借写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不问苍生问鬼神(注意“苍”的书写)(2)夜阑卧听风吹雨(注意“阑”的书写)(3)戍鼓断人行(4)淫慢则不能励精(5)一蓑烟雨任平生(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自”的书写)(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三、名著阅读。(7分)10.(3分)有人说:“好的人生能助力我们成长。”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结合书中相关内容和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朱赫来与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谭波尔与简•爱(《简•爱》)【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解答】本题考查理解。从相关内容和事件中谈影响,结合实际生活和实际生活,谈谈对“好的人生能助力我们成长”的理解。如,朱赫来对保尔的帮助影响,谭波尔对简•爱的帮助影响。答案:示例一:朱赫来给保尔讲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使保尔逐步理解革命,并走上革命道路。生活中,妈妈就是我的导师,小时候妈妈带我参加各种画展,让我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画家的理想。示例二:当简•爱被诋毁时,谭波尔耐心地倾听简。爱的辩护,为她调查取证,澄清事实,在请波尔的陪伴与教育下,简。爱更加有勇气面对挫折,并逐渐能够理性解决问题了生活中,班主任就是我的人生导师,在我成绩下滑时,老师耐心都我分析原因,并与我一起想办法提高成绩,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对学习更加有信心,成绩也有所提高。11.(4分)《朝花夕拾》中除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外,全书还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我”。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中甲同学的发言,请你参照甲的发言,补全其他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乙:《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丙:《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一个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爱国的“我”。【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联系名著中写“我”的内容仿照前面的理解,分析“我”的形象即可。【解答】乙:结合《狗・猫・鼠》中的“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偏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象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现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象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烦。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可知,在《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丙:《藤野先生》中,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摒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范爱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此文通过描述范爱农的悲剧遭遇,揭露封建社会对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同时针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展现出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病态,对之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从《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两篇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爱国的“我”。答案:乙: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丙:一个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爱国。四、现代文阅读。(31分)12.(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岁时的寄托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时节令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寓意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辟邪。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相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味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高”。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1)下列关于“岁时的寄托”的各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A.春节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吃年糕,都是希望在岁时好运、吉祥。B.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猜谜语、喝屠苏酒、吃汤圆等都是不可少的节日活动。C.端午节必食粽子,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象征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D.中秋节不可少的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活动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愉悦。(2)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人独特的节日体系及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B.文中第④段中加点的“万万”是“绝对,无论如何”的意思,表示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C.悠久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节日体系,比如一年中最隆重的春节就是指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D.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节日饮食风俗,同一季节同样按时间的先后来介绍食俗。(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分析】文章采用“总—分”结构,第①段总述中国人“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②—⑦段具体介绍了一年四季不同节日的饮食习俗和人们在其中寄托的情怀。【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在文中找到与选项内容相关的语句,仔细甄别判定说法是否正确。ACD.正确。B.有误,喝屠苏酒不是元宵节的活动,“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辟邪”,选项张冠李戴,与原文不符。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在文中找到与选项内容相关的语句,仔细甄别判定说法是否正确。ABD.正确。C.有误,第③段提到“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选项与原文不符。故选:C。(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需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判定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清嘉录》即云”提示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引资料,有力地说明了“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答案:(1)B(2)C(3)运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或:引用古籍中的话),说明了从古代起,就有除夕夜家家举宴是食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3.(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童年合欢花(1)我第一次见到合欢花,是在台基厂。从我家出来,往东走不远,穿过后河沿,正对着的就是台基厂。这是一条老街。明朝建北京城时,工部设立备料五大厂——台基厂、大木厂、黑窑厂、琉璃厂和神木厂,台基厂是唯一建在内城的,离皇宫很近。台基厂北口,就是长安街,和王府井遥遥相对。这条街种的行道树便是合欢树。(2)那一年暑假,我马上读五年级,自觉得长大了,第一次去王府井。因为王府井南口有当时北京最大的新华书店,我想到那里看书、买书。刚进台基厂南口,一眼看见合欢树,上面开满的那种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不是常见的猩红色和粉色,是那种梦一样的绯红色,毛茸茸的,那么轻柔,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花都吹得飞起来,像跳着芭蕾舞一样,轻盈地飞满天空。台基厂整条街都飘浮着这样绯红色的云朵,我像走进了童话的世界。(3)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花。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那一年的暑假,我常走那条街,为去新华书店,更为看合欢花。(4)有一天下午,我从新华书店出来,走到台基厂的时候,光顾着抬头看花,没留神撞到了一个人。那是一个中年女人,个子很高,微微发胖,面容白皙,长得很漂亮,穿着也很漂亮的连衣裙。我连忙向她道歉,她笑笑,没说什么,只是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便向前走去。我跟在她后面,好几次想快走几步超过她,赶紧回家。不知怎么搞的,总不好意思,我就那么一直跟在她后面,看着合欢花的花影落满她的肩头,看着她连衣裙的裙摆被风微微吹起。(5)她就那么不紧不慢地在我前面走着。我没有想到,她走过台基厂,走过后河沿,走到我家住的那条老街,居然也是往西拐,一直走到我读书的前门第三中心小学,走到乐家胡同的时候,拐了进去。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好长时间,我都弄不清当时我为什么望着她的背影望了那么久。(6)暑假过后,开学第一天,上学路上,我居然又遇见了她。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她又冲我笑笑,好像也认出了我。但是,没有和我说话,也没有摸一下我的头发。(7)以后,几乎每一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我都能遇见她。每一次,她都冲我笑笑,笑得很和善、很慈祥、很好看。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起每天上学路上和她的邂逅,我才发现,是自己潜意识里,觉得她的样子、她的笑,像是我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其实,早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妈妈就去世了,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我没有一点儿印象。(8)一直到有一天上学的路上,她正向我走过来,有几个小孩子从我身边跑过,一边叫着方老师,一边向她跑过去,我才知道她是老师。进乐家胡同不远是贾家花园小学,我们院里的孩子,有在那里上学的。自从知道她是贾家花园小学的老师,不知怎么搞的,我异想天开,总想转学到贾家花园小学,让她当我的老师。只是,这样的念头,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贾家花园小学是私立学校,我家拿不出那样多的学费。(9)我上学路上和这位漂亮的女老师的每一次邂逅,都会让我忍不住想起第一次和她在台基厂合欢树下的相撞。长大以后,几乎每一次看到合欢花,我总忍不住想起她,虽然她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也不了解她,但是,她那温和、善良、慈祥又美丽的笑容,温暖了我小学五、六年级两年的时光。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里的一束光,让我对妈妈、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10)读中学以后,我再没有见过她。偶尔,我会想起她。高一那年的暑假,我重走台基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书,绯红色的合欢花依旧满树轻柔地飘浮。我再一次想起了她,写了一篇作文《合欢》。(11)1973年秋,父亲突然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北京,一时待业在家,母校前门第三中心小学的校长,好心要我去代课。第一天去上课的早晨,走过乐家胡同的时候,我再一次想起了她,甚至幻想会不会像小时候能再次遇见她。乐家胡同已经改名同乐胡同,静悄悄的,除了我没有一个人影。我心里想,不知道动荡的前些年,她的情况怎么样。他们说台基厂街两旁的合欢树开的花太过缠绵,将其砍伐一空。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合欢路口》。小说里,我将合欢树从台基厂移植到我家门前这条老街,我和她在合欢树下重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12)如果有什么花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童年,我会选合欢花。那是我的童年之花。(选自《新民晚报》,作者:肖复兴)(1)文章结尾段“如果有什么花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童年,我会选合欢花。那是我的童年之花”,请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①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里的一束光,让我对妈妈、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②结合语境,赏析第(5)段中加点的词语。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2)段画线部分的作用。(4)文中的方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分析】本文以“合欢花”为线索,讲述幼年的“我”在长满合欢花的路上遇到了像妈妈一样的女老师,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的一束光,让“我”对母亲、对未来、对美好充满想象乃至梦幻,表现出对童年美好温馨的回忆。题目一语双关,既指盛开的合欢花,又指童年温馨美好的回忆。【解答】(1)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由“一眼看见合欢树,上面开满的那种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不是常见的猩红色和粉色,是那种梦一样的绯红色,毛茸茸的,那么轻柔,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花都吹得飞起来,像跳着芭蕾舞一样,轻盈地飞满天空”可概括出:童年的“我”一看见合欢花就喜欢上了,合欢花让“我”的童年充满了美好;由“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砖头废料购买合同
- 汽车维护保养合同
- 国有土地房屋交易合同协议范本
- 沙石购销合同示例定制
- 商务委托印刷合同协议样本
- 房产营销策划项目合作合同
- 校园草坪采购合同
- 活动摄像服务合同
- 食品添加剂购买合同
- 品牌年度服务合同保险理赔
- 江苏开放大学2023年秋《科学思维方法论 060053》形成性作业三参考答案
- VTE防治护理组织管理架构
- 门诊医师出诊考勤表
- 项目经理职责及所具备的能力PPT讲义课件
- 浅谈我国知识产权战略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 庭审结束后提交补充意见范本
- 锤击管桩施工方案
- 2023安全生产法全文
-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My+New+Brother+读后续写学案 高三英语二轮专题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