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9分)树人学校开展“走进小说与诗歌天地”主题系列活动1.(2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问题。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感受自然之美:有范仲淹《岳阳楼记》“①_____,静影沉璧”中洞庭湖月夜美景;有温庭筠《商山早行》“②_____,人迹板桥霜。”中板桥清霜之景。也可以感受文人不俗的精神: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③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有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④_____”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有李白《行路难》中“⑤_____,⑥_____”积极乐观的精神;更可以领略历史文化的底(yùn)_____,有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⑦_____,⑧_____”希望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阅中外经典,品小说情节。小说天地广阔无垠,丰富多彩。一本本小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其中一段段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曲折的情节,一位位鲜活的人物,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人生能从小说中领略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树人师生一同亲近小说,打破经典隔(mó)_____,开阔视野,提高写作水平,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冷峻的文笔展现丰富多彩。(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底(yùn)②隔(mó)(2)给加点字注音。①无垠②真挚(3)语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仔细阅读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一本本小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小说是生活的教科书”。B.人生能从小说中领略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解说: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C.“亭台楼阁”“中外经典”“天地广阔”“亲近小说”解说:以上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希望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解说:加点词语词性分别为副词、名词、助词。(5)对比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手法。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故乡》中“我”少年记忆中的故乡的风景和故乡的人事,与眼前所见的景象、人物,就形成了多重对比,尤其是体现在“闰土”这一人物的前后对比上。B.《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笔下“于勒”形象的反转造成了尖锐的对比,小若瑟夫对待叔叔的态度也与父母形成对比,其中都蕴含了作者对社会的清醒认识和对人性的期望。C.《孤独之旅》看似平淡,但同样也蕴含着鲜明的对比,如杜小康心灵成长前后的对比,展现少年成长之旅,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D.《敬业与乐业》这篇小说中,作者将“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与“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把需要敬业的道理分析得全面透彻,最后用“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做结。(6)根据古诗文提示,完成①﹣⑧题。2.(12分)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感悟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023年11月6日上午8点,树人学校举行了“走进小说与散文天地”读书沙龙分享会。此次活动中,该校三个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分别围绕《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水浒传》《世说新语》等诗歌、小说分享阅读心得,同学们在一楼大成楼西教室享受着一道道精神盛宴。树人学校通过此次活动,营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与经典为友,在读书活动中学会思考,感受多样的人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请你对上面的新闻报道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言简明、通顺。(2)活动一:诗歌名家我来猜,根据你对诗歌的阅读经验,判断下列诗歌中属于艾青的作品是A.春水!又是一年了/还这般的/微微吹动。可以/再照个影儿么?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我的/朋友!我/从来/没留下一个影子/不但对你是如此。”(《春水》)B.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C.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光的赞歌》)D.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小巷》)(3)活动二:名篇谜语我来拟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迷语,并写出相应的课文人物(谜底)。中外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水浒传》《孤独之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谜语:一封书信,寄托发财梦想谜底:于勒谜语:谜底:(4)活动三:小说阅读我来谈同学们在校园论坛上就是否有必要阅读长篇小说名著的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有同学发表如下帖子,请你来回复。同学发帖:长篇小说名著的篇幅太长,读起来费时费力,对学习也没什么帮助;漫画简单、幽默,让人比较放松,还能减轻学习压力,我觉得还是看漫画好。我的回复:3.(7分)聚焦小说重点章节,细读文本。选自:(1)(书名)批注①只说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下来,把两支袖子缠在腰下,露出脊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②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拿着竹篦,来到山门下拦住鲁智深……智深用手隔过,张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③次日……智深跟着侍者到方丈。长老道:“智深虽是个武夫出身,今赵员外檀越剃度了你,我与你摩顶受记。教你:一不可杀生,二不可偷盗,三不可邪淫,四不可贪酒,五不可妄语——此五戒乃僧家常理。出家人第一不可贪酒。你如何夜来吃得大醉,打了门子,伤坏了藏殿上朱红鬲子,又把火工道人都打走了,口出喊声,如何这般行为!”智深跪下道:“今番不敢了。”长老道:“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我不看你施主赵员外面,定赶你出寺。再后休犯。”④智深起来,合掌道:“不敢,不敢。”……但凡饮酒,不可尽倍。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人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2)分析式批注:选文①段中“扇”字妙绝,请你描述它表现的状态。(3)感受批注:结合划波浪线句子的提示,谈一谈鲁智深出家的前因及最后的结局。(4)联想式批注: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人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的事。请写出这部名著中其他英雄好汉的一件酒壮英雄胆的事。二、拓展阅读(48分)4.(2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送张生[宋]欧阳修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张生:诗人天圣八年试进士时结交的文士。当年诗人考中,张生落榜。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丙: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丰乐亭记》(1)下列对甲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老骥骨奇心尚壮”一句化用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变化而来,“心尚壮”者,即意在千里也。B.“青松岁久色愈新”由“青松不老”的俗语脱胎而来。岁月的流逝,给老松增加了不少年轮。却不能改变其青翠的颜色。但老松“色愈新”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它有斗风雨傲霜雪的顽强意志。C.此诗在写作上以叙为主,杂以抒情,表达了自己和张生在年老之后依然保持着坚定的心境和独特的个性。D.“浊酒无辞举爵频”意义丰富,临别之际,有丝弦歌舞,珍肴美酒,最后传递出一种甘于自我沉沦的忧伤。(2)甲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3)解释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滃然而仰出②而孰知上之功德③道其风俗之美④遂书以名其亭焉(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短句,限两处。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6)欧阳修诗文中的“酒”多是借酒抒情,请分析甲诗与乙丙两文中所表达情感的异同。5.(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小说”出自《庄子•外物》,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百度百科)【材料二】①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是不大对的。②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所能供给我们的。③哲学能教我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地说,历史往往缺乏着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龙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④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也就与别种书籍同样的有它独立的、无可代替的价值与使命。它不是仅供我们“玩”的。⑤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一部小说中,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⑥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大概地说,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⑦所以,我们读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怎样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设计去表现,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文学修养,与处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的。(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材料三】①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②毕飞宇: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③舒晋瑜: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比着看吗?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④毕飞字: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掌,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福。⑤舒晋瑜;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⑥毕飞宇: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采访作家毕飞宇实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A.“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四大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寓言。B.材料二中老舍主张:哲学能教我们“明白”,它不仅比小说说得有趣,还亲切、动人。C.材料三中,在毕飞宇看来,经典作品之所以需要反复阅读,是因为读者一生都很难与经典作家具备对话的能力和资格。D.材料三中,毕飞宇对于小说的态度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掌。他会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2)请你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3)请你任选以下一篇小说,结合其中情节,说说你对“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句话的理解。A.《我的叔叔于勒》B.《孤独之旅》C.《水浒传》6.(18分)阅读文章,完成问题。雕花烟斗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⑤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⑥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⑦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⑧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⑨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⑩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⑪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⑫“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有删改)(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情节:①→花房交往,感受真情→②→再次落魄,重识真情好处:(2)作者最欣赏的人物是谁?试从人物形象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析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4)请谈谈你对文章第⑪段写老范的儿子给唐先生送来凤尾菊这一情节的理解。(5)作者用“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作结尾,有什么含义?三、作文(63分)7.(63分)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门,看似很简单,它是生活中平凡而常见的事物,但有时候它又不简单,它或许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选择、一种追求……生活,从一扇门开始。一开一合之间,是心灵的归处,是梦想的天堂。推开一扇门,赏风景,看姿态……请你以“推开一扇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不少于600字;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运用(39分)树人学校开展“走进小说与诗歌天地”主题系列活动1.(2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问题。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感受自然之美:有范仲淹《岳阳楼记》“①_____,静影沉璧”中洞庭湖月夜美景;有温庭筠《商山早行》“②_____,人迹板桥霜。”中板桥清霜之景。也可以感受文人不俗的精神: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③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有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④_____”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有李白《行路难》中“⑤_____,⑥_____”积极乐观的精神;更可以领略历史文化的底(yùn)_____,有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⑦_____,⑧_____”希望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阅中外经典,品小说情节。小说天地广阔无垠,丰富多彩。一本本小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其中一段段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曲折的情节,一位位鲜活的人物,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人生能从小说中领略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树人师生一同亲近小说,打破经典隔(mó)_____,开阔视野,提高写作水平,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冷峻的文笔展现丰富多彩。(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底(yùn)蕴②隔(mó)膜(2)给加点字注音。①无垠yín②真挚zhì(3)语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仔细阅读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一本本小说就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小说是生活的教科书”。B.人生能从小说中领略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解说: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C.“亭台楼阁”“中外经典”“天地广阔”“亲近小说”解说:以上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希望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解说:加点词语词性分别为副词、名词、助词。(5)对比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手法。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A.《故乡》中“我”少年记忆中的故乡的风景和故乡的人事,与眼前所见的景象、人物,就形成了多重对比,尤其是体现在“闰土”这一人物的前后对比上。B.《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笔下“于勒”形象的反转造成了尖锐的对比,小若瑟夫对待叔叔的态度也与父母形成对比,其中都蕴含了作者对社会的清醒认识和对人性的期望。C.《孤独之旅》看似平淡,但同样也蕴含着鲜明的对比,如杜小康心灵成长前后的对比,展现少年成长之旅,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D.《敬业与乐业》这篇小说中,作者将“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与“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把需要敬业的道理分析得全面透彻,最后用“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做结。(6)根据古诗文提示,完成①﹣⑧题。【解答】答案:(1)蕴膜(2)yínzhì(3)结尾加“的生活”(4)C(5)D(6)①浮光跃金②鸡声茅店月③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④蜡炬成灰泪始干(重点字:蜡炬)⑤长风破浪会有时⑥直挂云帆济沧海⑦但愿人长久⑧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2.(12分)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感悟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023年11月6日上午8点,树人学校举行了“走进小说与散文天地”读书沙龙分享会。此次活动中,该校三个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分别围绕《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水浒传》《世说新语》等诗歌、小说分享阅读心得,同学们在一楼大成楼西教室享受着一道道精神盛宴。树人学校通过此次活动,营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与经典为友,在读书活动中学会思考,感受多样的人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请你对上面的新闻报道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言简明、通顺。(2)活动一:诗歌名家我来猜,根据你对诗歌的阅读经验,判断下列诗歌中属于艾青的作品是CA.春水!又是一年了/还这般的/微微吹动。可以/再照个影儿么?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我的/朋友!我/从来/没留下一个影子/不但对你是如此。”(《春水》)B.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C.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光的赞歌》)D.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小巷》)(3)活动二:名篇谜语我来拟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迷语,并写出相应的课文人物(谜底)。中外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水浒传》《孤独之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谜语:一封书信,寄托发财梦想谜底:于勒谜语: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谜底:闰土(4)活动三:小说阅读我来谈同学们在校园论坛上就是否有必要阅读长篇小说名著的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有同学发表如下帖子,请你来回复。同学发帖:长篇小说名著的篇幅太长,读起来费时费力,对学习也没什么帮助;漫画简单、幽默,让人比较放松,还能减轻学习压力,我觉得还是看漫画好。我的回复:同学,你好!你的观点有失偏颇。经典的长篇小说名著是历经时间沉淀的精品,能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开拓我们的视野。漫画虽简单、幽默,但是长时间看漫画就会对文字阅读产生反感,甚至会逐渐丧失阅读能力。【解答】答案:(1)示例:(2023年11月6日上午8点)树人学校举行了“走进小说与散文天地”读书沙龙分享会。各年级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分享阅读心得。本次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多样人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C(3)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闰土(一条计谋,彰显英雄大智。——吴用)(4)示例:同学,你好!你的观点有失偏颇。经典的长篇小说名著是历经时间沉淀的精品,能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开拓我们的视野。漫画虽简单、幽默,但是长时间看漫画就会对文字阅读产生反感,甚至会逐渐丧失阅读能力。3.(7分)聚焦小说重点章节,细读文本。选自:(1)《水浒传》(书名)批注①只说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下来,把两支袖子缠在腰下,露出脊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②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拿着竹篦,来到山门下拦住鲁智深……智深用手隔过,张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③次日……智深跟着侍者到方丈。长老道:“智深虽是个武夫出身,今赵员外檀越剃度了你,我与你摩顶受记。教你:一不可杀生,二不可偷盗,三不可邪淫,四不可贪酒,五不可妄语——此五戒乃僧家常理。出家人第一不可贪酒。你如何夜来吃得大醉,打了门子,伤坏了藏殿上朱红鬲子,又把火工道人都打走了,口出喊声,如何这般行为!”智深跪下道:“今番不敢了。”长老道:“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我不看你施主赵员外面,定赶你出寺。再后休犯。”④智深起来,合掌道:“不敢,不敢。”……但凡饮酒,不可尽倍。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人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2)分析式批注:选文①段中“扇”字妙绝,请你描述它表现的状态。(3)感受批注:结合划波浪线句子的提示,谈一谈鲁智深出家的前因及最后的结局。(4)联想式批注: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人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的事。请写出这部名著中其他英雄好汉的一件酒壮英雄胆的事。【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第一空,结合①段中“只说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下来,把两支袖子缠在腰下,露出脊上花绣来”中“智深”可知,人物为鲁智深。选文出自《水浒传》。第二空,结合“智深把皂直裰褪下来,把两支袖子缠在腰下,露出脊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的内容可知,“扇”字生动地描绘了鲁智深在酒意正浓、步履踉跄之时,自然流露出的豪放不羁之态。“扇”的动作,无拘无束,肆意而为,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鲁智深性格中的那份直率与豪放。他褪下皂直裰,将袖子随意缠在腰间,露出脊背上的花绣,这一系列举动无不透露出他对于世俗礼教的蔑视与超越,展现了一个不受拘束、真我流露的江湖好汉形象。第三空,结合“我不看你施主赵员外面,定赶你出寺。再后休犯”可知,相关情节是“拳打镇关西”:鲁达结识了被郑屠欺侮的金氏父女,于是路见不平,次日一早,到客店解救金氏父女,然后到郑屠店里惹怒郑屠,三拳打死郑屠。后来鲁智深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结局:鲁智深在征讨方腊大功告成后,选择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修行。他在那里听到了钱塘江的潮信声,想起了师傅智真长老对他的批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四句批语预示了他的命运。鲁智深在六合寺圆寂,实现了师傅的预言,得以善终。第四空,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的是从《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中,找出一个因酒而壮胆,进而完成某项英雄事迹的例子。这需要我们熟悉《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接着,在脑海中回忆《水浒传》中各个英雄好汉的故事,特别是那些与酒和勇敢行为相关的情节。这些情节通常涉及人物在酒精作用下,突破常规束缚,展现出非凡的勇气或完成重要任务。在众多情节中,筛选出最符合“酒壮英雄胆”这一主题的例子。这个例子需要清晰地展现出人物在饮酒前后的行为对比,以及酒对其勇气或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最后,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将所选案例描述出来,包括人物、事件背景、饮酒前后的状态变化以及最终的英雄事迹。如:在《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的“酒壮英雄胆”的例子。武松行至景阳冈下,不顾店家“三碗不过冈”的劝阻,连饮十八碗酒,醉意朦胧中独自上山。途中酒力发作,本想就地躺下歇息,不料林中惊起一只猛虎。武松在酒精的作用下,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勇气倍增,与猛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最终,他凭借非凡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赤手空拳将猛虎打死,保护了过往行人的安全,自己也因此声名大噪。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武松“酒壮英雄胆”的豪迈气概。答案:(1)《水浒传》(2)“扇”字写出了鲁智深醉酒后的状态,刻画出鲁智深豪放,不拘世俗的个人形象。(3)拳打镇关西坐化于杭州六合寺(4)示例:A.武松寻找哥哥路过景阳冈,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提着哨棒过冈。借着酒劲打死了景阳冈上为害已久的老虎。B.宋江在浔阳楼喝酒,酒醉之际,才在墙上提了反诗,最终因此被告发,促使他上了梁山。二、拓展阅读(48分)4.(2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送张生[宋]欧阳修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张生:诗人天圣八年试进士时结交的文士。当年诗人考中,张生落榜。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丙: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丰乐亭记》(1)下列对甲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A.“老骥骨奇心尚壮”一句化用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变化而来,“心尚壮”者,即意在千里也。B.“青松岁久色愈新”由“青松不老”的俗语脱胎而来。岁月的流逝,给老松增加了不少年轮。却不能改变其青翠的颜色。但老松“色愈新”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它有斗风雨傲霜雪的顽强意志。C.此诗在写作上以叙为主,杂以抒情,表达了自己和张生在年老之后依然保持着坚定的心境和独特的个性。D.“浊酒无辞举爵频”意义丰富,临别之际,有丝弦歌舞,珍肴美酒,最后传递出一种甘于自我沉沦的忧伤。(2)甲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3)解释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滃然而仰出……的样子。②而孰知上之功德谁。③道其风俗之美说、叙述。④遂书以名其亭焉命名。(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短句,限两处。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6)欧阳修诗文中的“酒”多是借酒抒情,请分析甲诗与乙丙两文中所表达情感的异同。【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ABC.正确。D.有误,临别之际,无丝弦歌舞,亦无珍肴美酒。诗人表达了不甘自我沉沦,展现内心的豁达之情;故选:D。(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把握。“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这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与张生十七年后再度相逢的场景,彼此都已容颜老去,头发斑白,相互询问对方的近况。这里的“十七春”和“颓颜衰发”强烈地传达了时光匆匆、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虽然诗句未直接言及“相思”,但从“一别相逢”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两人长久分离后的深切思念,以及重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对过往分离岁月的无奈与惆怅。“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这两句揭示了诗人与张生各自的生活状态,诗人自己仍在仕途上漂泊不定,而张生也仍在旅途奔波,未能安定。这反映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以及面对即将再次分别的深深不舍与悲伤。“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诗人以“老骥”和“青松”自喻,表达了尽管年岁已高,但内心依然充满壮志豪情,精神矍铄,如同老骥伏枥仍志在千里,青松经年累月更加苍翠欲滴。这展现了诗人不畏老迈、自强不息的积极人生态度。“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在山城寂寞的环境中,诗人并未因环境简陋而感到沮丧,反而以浊酒相待,频频举杯,展现了其豁达乐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是对当前困境的坦然接受,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境界。据此概括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句意为:水势汹涌,向上涌出。然:……的样子。②句意为: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孰:谁。③句意为: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道:说、叙述。④句意为: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名:命名。(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得”为动词,作谓语,其宾语为“斯泉”,“于山谷之间”为介宾结构,作后置状语,故应在“之间”后断开;“乃”前省略主语“吾(余)”,谓语为“望”,其宾语为“山”,又“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为对称结构,故应在“望山”后断开。故划分为: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①句重点词语:于是,因此;疏泉凿石,疏通泉水,凿开石头;辟地,拓出空地。句意: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②句重点词语:幸,庆幸;乐,为……感到高兴;丰成,丰收成熟;予,我。句意: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相同点:在甲诗中,欧阳修通过“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一句,展现了即便面对离别和人生中的不如意(如“颓颜衰发”),他依然能够举起酒杯,频繁地畅饮,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在丙文中,欧阳修同样展现了这种乐观精神。他治理滁州期间,虽处偏远之地,却能乐见其地僻事简、民俗安闲,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在亭中与民同乐的场景,都透露出他内心的豁达与乐观。无论是与朋友离别还是治理地方,欧阳修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体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修养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不同点:甲诗《送张生》主要是欧阳修送别友人张生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从“一别相逢十七春”到“颓颜衰发互相询”,可以看出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岁月的沧桑。在离别之际,欧阳修用“浊酒无辞举爵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希望借酒消愁,消解离别带来的忧伤。这里的“酒”成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寄托了对友情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祝愿。丙文与甲诗不同,丙文更多地体现了欧阳修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与情怀。他通过治理滁州,发现了当地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与民同乐。在亭中,他不仅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还能与民共饮,体验百姓的安乐生活。这里的“酒”不再是个人情感的寄托,而是成为了连接官民、促进和谐、展现政治抱负的媒介。欧阳修通过饮酒赏景,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更传达了他希望与民同乐、实现政治理想的愿望。答案:(1)D(2)“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对时光易逝、年华已逝的感慨,相思之苦。“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聚日无多,旋聚旋散,又要各奔东西,再登旅程的不舍,悲伤。“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始终保持热情,始终充满着奋斗拼搏的自信。“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正视困境,展示内心的豁达。(3)①……的样子。②谁。③说、叙述。④命名。(4)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5)①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②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6)相同点:都是抒发豁达乐观的情怀。不同点:甲文抒发与朋友的私情,希望多饮浊酒消解离愁。乙丙文作者寄情山水,赏美景、饮醇酒,抒发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5.(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小说”出自《庄子•外物》,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百度百科)【材料二】①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是不大对的。②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所能供给我们的。③哲学能教我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地说,历史往往缺乏着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龙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④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也就与别种书籍同样的有它独立的、无可代替的价值与使命。它不是仅供我们“玩”的。⑤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一部小说中,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⑥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大概地说,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⑦所以,我们读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怎样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设计去表现,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文学修养,与处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的。(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材料三】①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②毕飞宇: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③舒晋瑜: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比着看吗?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④毕飞字: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掌,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福。⑤舒晋瑜;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⑥毕飞宇: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采访作家毕飞宇实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DA.“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四大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寓言。B.材料二中老舍主张:哲学能教我们“明白”,它不仅比小说说得有趣,还亲切、动人。C.材料三中,在毕飞宇看来,经典作品之所以需要反复阅读,是因为读者一生都很难与经典作家具备对话的能力和资格。D.材料三中,毕飞宇对于小说的态度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掌。他会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2)请你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3)请你任选以下一篇小说,结合其中情节,说说你对“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句话的理解。A.《我的叔叔于勒》B.《孤独之旅》C.《水浒传》【解答】(1)A.有误,根据【材料一】“‘小说’出自《庄子•外物》,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可知,“四大文学体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而非“小说、诗歌、散文、寓言”。B.有误,根据【材料二】③段“哲学能教我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可知,哲学不如比小说说得有趣,那么亲切、动人,而非“它不仅比小说说得有趣,还亲切、动人”。C.有误,根据【材料三】②段“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可知,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而非“读者一生都很难与经典作家具备对话的能力和资格”;D.正确。故选:D。(2)【材料二】第①段“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是不大对的”首先摆出平常人看小说的错误做法,认为这种做法不对;②段“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所能供给我们的”接下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读小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然后③段将小说与哲学、历史的阅读体验进行对比论证,说明这两者与小说不同,不能代替小说。④段接着分析问题“小说为什么在书籍里另成一格?”,⑤⑥段“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教给我们阅读小说的方法。⑦段用“所以”总结再次强调读小说的态度和读小说的好处。(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解答时,根据名著内容或具体情节的理解识记,围绕“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结合生活学习实际来进行叙述即可。注意语句通顺,言之有理。示例一:《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文章启示我们:不要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在金钱和亲情上,应珍惜亲情,淡薄名利;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树立正确人生观。示例二:《孤独之旅》作者是中国作家曹文轩,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牧鸭的故事,揭示了少年的成长过程,表达了少年在家道中落后重获新生的奇迹。文章启示我们:在人的成长过的程中,难免会有很多孤独,但我们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示例三:《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启示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应该追求正义,反对腐败,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答案:(1)D(2)首先批驳一般人看小说的态度“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不对,接下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读小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其次将小说与哲学、历史的阅读体验进行对比论证,目的在于证明“强调的是哲学和历史也能明白处身涉世的道理。”紧接着分析问题“小说为什么在书籍里另成一格?”,最后解决问题“教给我们阅读小说的方法”。(3)示例1:A《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前后不同,缘于其是否有钱。读了小说,我明白了人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斥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因此人心容易变得自私冷酷。也懂得了道理:合理的社会体制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获得幸福感的可能性。示例2:B《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经历了无人沟通的孤独和失落恐惧当暴风雨来临时,他迎头风雨外出找鸭,表现出了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读了小说,我才明白人间:人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历生活的挫折与精神的孤独;也懂得了道理:只有勇敢坚强,战胜挫折,才能真正长大。示例3:C.在《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108位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发展壮大和收到宋朝招安,并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故事。读了小说,我明白了人间:做任何事应看清本质,树立明确的目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聚实力,不向腐朽的势力低头。6.(18分)阅读文章,完成问题。雕花烟斗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⑤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⑥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⑦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⑧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⑨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⑩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⑪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⑫“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有删改)(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情节:①花房邂逅,感受温暖→花房交往,感受真情→②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识真情好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2)作者最欣赏的人物是谁?试从人物形象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析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4)请谈谈你对文章第⑪段写老范的儿子给唐先生送来凤尾菊这一情节的理解。(5)作者用“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作结尾,有什么含义?【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节梳理。解答时,应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第一空,根据第⑧段中“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可概括为:花房交往,感受温暖;第二空,根据第⑨段中“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可以概括为:重戴桂冠,冷落花农。第三空,花房邂逅,感受温暖→花房交往,感受真情→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识真情。这四个情节分别是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老范和唐先生二人的关系、态度展开的,老范对唐先生的态度从一而终,是钦佩、是尊重,而唐先生对老范的态度却几番变化,落魄获得老范的和善态度是感动,重新辉煌后对老范瞧不起、不耐烦,再次落魄后看到老范从一而终的钦佩是感动、后悔。二者的关系在变化,整个情节有起有落,制造了波澜,进而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老范和唐先生二者形象形成了对比,老范和唐先生周围的其他人形成对比,老范从一而终的和善、钦佩和唐先生落魄时的感动、辉煌时的瞧不起形成对比,突出了老范的真诚、质朴,反衬出唐先生人性的瑕疵;老范对唐先生从一而终的和善与其他人因唐先生境遇不同而态度不同形成对比,突出了老范的真诚、质朴,反衬出其他人的势利,这既突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也突出了主题,突出老范的人性美,突出社会畸形,人性的势力等。(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首先,我们要确定问题的核心,即作者最欣赏的人物是谁,并需要从人物形象和文章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画家唐先生与花农老范之间的交往故事,通过两人的互动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变化。唐先生: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唐先生经历了从红极一时到大起大落的过程,他对于老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忽视到后来的珍视,但他在某些时候显得高傲和自私,如没有将最好的烟斗送给老范。老范:老范是一个淳朴、善良、热情的花农,他对唐先生的作品充满真诚的赞美,并在唐先生落魄时给予他温暖和支持。即使在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唐先生送给他的烟斗,并嘱咐儿子一定要将花送给唐先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通过对比唐先生和老范的性格和行为,突出了老范的真诚、善良和无私。老范在唐先生风光时并未刻意巴结,而在唐先生落魄时却给予了他最真挚的关怀和支持文章结尾部分,老范临终前对唐先生送的烟斗的珍视,以及他儿子将花送给唐先生的行为,进一步彰显了老范的高尚品质和对友情的珍视。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作者最欣赏的人物是老范。老范的形象在文章中更加鲜明和感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诚、善良和无私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正是作者在文章中想要传达和赞美的。因此,通过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作者最欣赏的人物是老范。如选择“唐先生”,从第⑤段老范的叙述“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第⑧段“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可知:唐先生绘画技艺高,还会雕刻精致的烟斗,这说明唐先生是一个有才华,热爱艺术的人;根据第⑨段“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可知:唐先生对老范很客气,没有因为老范的身份而疏远他;第⑩段“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赠送老范烟斗,这说明他还是有善良、温和的一面的,懂得感恩;据此概括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合②段中“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的内容,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将凤尾菊比作“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这种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凤尾菊的美丽与壮观,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其生机勃发、色彩绚丽的特点。通过“喷涌而出”的动词使用,将原本静态的凤尾菊描绘得仿佛具有生命力,正在蓬勃生长,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活力。不仅描绘了凤尾菊的外观美,还通过“散着浓香”的描写,突出了其芳香四溢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凤尾菊美好形象的印象。从结构上看,第二段紧承第一段“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的描写,通过具体描绘凤尾菊的美丽,进一步解释了老唐为何会被其迷住,使文章过渡自然流畅。正是这盆美丽的凤尾菊,吸引了老唐的注意,进而引出了他与花农老范之间的故事。老范的出现,不仅为文章增添了人情味,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整和引人入胜。(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句段作用。结合⑪段中“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⑫段中“‘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的内容可知,这一情节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范儿子的行为——在父亲去世后依然记得并完成父亲的遗愿,将凤尾菊送给唐先生,间接展现了老范对唐先生的深厚情谊和尊重。这种侧面描写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还让读者在想象中构建出老范更加立体、生动的形象,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花农老范擅长养凤尾菊,而画家唐先生则对凤尾菊情有独钟。老范几次主动给唐先生送凤尾菊,不仅是对唐先生艺术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他个人品质的欣赏和尊重。这种情感的交流,通过凤尾菊这一媒介得以传递,使得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密。老范在临终前还不忘托付儿子给唐先生送凤尾菊,这一举动更是凸显了他对唐先生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这种无私和执着的爱,让读者感受到老范淳朴、善良、重情重义的美好品质。收到凤尾菊后,唐先生深感悔悟。他意识到自己没有将最精美的烟斗送给老范,是对老范情感的忽视和辜负。这种悔悟不仅是对老范的歉意,也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成长。通过老范送凤尾菊的情节,文章侧面烘托了老范淳厚、美好的心灵。他虽然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连锁品牌与合作合同
- 2024物业管理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合同示范文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标的和义务
- 2025年度大型活动现场清洁保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5G网络建设与运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毛竹种植基地承包与农业保险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芜湖新房团购合同(含团购优惠及售后服务)3篇
- 二零二四年五保户入住敬老院教育与培训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上石油勘探设备保险服务合同2篇
-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 中介费合同范本(2025年)
- 《kdigo专家共识:补体系统在肾脏疾病的作用》解读
- 生产调度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经典版)
- 【物 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人教版
-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电力行业 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 《法制宣传之盗窃罪》课件
- 通信工程单位劳动合同
- 查对制度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