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22-30回读书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B/3D/wKhkGWdB5imAWyqxAADVk-OCucQ802.jp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22-30回读书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B/3D/wKhkGWdB5imAWyqxAADVk-OCucQ8022.jp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22-30回读书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B/3D/wKhkGWdB5imAWyqxAADVk-OCucQ8023.jp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22-30回读书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B/3D/wKhkGWdB5imAWyqxAADVk-OCucQ8024.jp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22-30回读书交流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B/3D/wKhkGWdB5imAWyqxAADVk-OCucQ8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阅读
《红楼梦》22-30回读书交流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阅读交流——提问vs答疑众姐妹制作的灯谜,都有对自己人生归宿与生存状态的暗示,请分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宝钗灯谜的谜底及其寓意。①猴子身轻站树梢。——荔枝贾母的灯谜──书中已点明谜底是荔枝。“站树梢”义同“立枝”,而“立枝”又与“荔枝”谐音,故谜底为荔枝。又“荔枝”与“离枝”谐音,故脂观斋批语谓隐寓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悲惨结局。②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砚台此谜语有两层寓意:一者,隐寓贾政品格端方,脾气僵硬,许诺必践;二者,末句“有言必应”,又隐寓贾母等人的谜语犹如谶语,必将应验。③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心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爆竹此谜语寓意:前两句隐寓元春入宫为妃,一路高升,身价百倍,且使贾府随荣随贵,进入爆竹轰鸣般的鼎盛时期。后两句隐寓元春如昙花一现,不久死亡;贾府如爆竹一声,灰飞烟灭。④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算盘这是用打动乱如麻的算盘暗喻将来迎春嫁到中山狼孙绍祖家,挨打受骂,横遭摧残,过不上一天安宁的日子。⑤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风筝首句指明爱放风筝的是儿童。次句指明最宜放风筝的时间是清明时节。最后两句是说风筝忽然断了线,却与东风无关。此谜语隐寓探春将远嫁,如断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众姐妹制作的灯谜,都有对自己人生归宿与生存状态的暗示,请分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宝钗灯谜的谜底及其寓意。⑥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佛前海灯前两句是说我前生因没有彻底摆脱红尘而未能修成正果,故今生绝决于男女之情,专心于佛经。后两句是说别看我今生沉沦于苦难的尘世,但我天生自有佛性,心中不忘佛祖。此谜语隐寓惜春将出家为尼⑦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更香
黛玉病魔缠身,又多愁善感,黛玉短命夭折,当然应惜华年,所以与“光阴”句也可适合。至于末句,既有“风雨阴晴”、“变迁”等字眼可表示变故,⑧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镜子《红楼梦曲·枉凝眉》中有“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的话,小说中还有贾宝玉对镜梦见甄宝玉的情节等等,都与“镜子”有关,所以镜子谜用于宝玉除了注解中说的寓意外,暗示其归向空门也很切合。⑨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虽别,恩爱夫妻不到冬。——竹夫人
只有在“荷花出水”的夏天,竹夫人才被人所用(喜相逢);再者隐寓宝钗这位出水芙蓉般的美人与宝玉的婚姻,犹如竹夫人与人的关系一般短暂。再者隐寓宝钗婚后不久,便因宝玉出家而被抛弃,更是名副其实的“恩爱夫妻不到头”。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阅读交流——提问vs答疑《莺莺传》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篇传奇。这篇传奇讲述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故事。起始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他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还搬出商纣周幽王亡国的例子,证明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数日后张生离去,莺莺回诗决绝。全文于叙事中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较好地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充满了一种诗意美,是唐传奇中带有诗化倾向的佳作。宝玉读《莺莺传》
宝玉——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着那花瓣,抖到池内,使随水流去。(这里有着对生命的理解和爱惜)黛玉——扛着花锄,带着花囊、花帚,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个花冢,拿土埋了,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黛玉希望保有生命的洁净,拒绝任何妥协,“质本洁来还洁去”,她对待生命的态度比宝玉更绝对。)试比较宝玉和黛玉的两种葬花方式及其传递的思想情感。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西厢记》《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忽一日,她那当太守的父亲杜宝聘请一位老儒陈最良来给她教学授课,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讲解《诗经》的“关关雎鸠”,即把杜丽娘心中的情丝触动了。数日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不一会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云雨之欢。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好不忧闷。渐渐地这思恋成了心头病,最后药石不治竟然死去了。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阅读交流——提问vs答疑本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染相思”中真实地描写了一些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贾芸:他虽是贾氏祖人,但与贾府的亲属关系较为疏远。他比宝玉大好几岁,但甘心当宝玉的“儿子”,且引以为荣。他费尽心机,力所能及地向凤姐行贿,终于分得一杯残羹。醉金钢倪二是一个泼皮,倒有一点侠义之气。小红是下等丫头,秋纹等上等丫头能任意欺负、辱骂她,可是她不敢表示任何反抗。(一)思维敏捷,能言善辩一是凤姐要她当自己的丫环,问她愿意不愿意,她笑着说:“愿意不愿意我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这话就流露出了她的心志。给王熙凤回话时因为说的利索,(二)把握时机,积极向上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更懂得不能一味地等待,去接受命运,所以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在第二十四回,宝玉房内无人却又想喝茶,又不喜那些老婆子们,她主动她趁着大丫鬟袭人、晴雯等人不在宝玉跟前伺候的一个时机,进入宝玉房中为其倒茶,通过短短的几句话让宝二爷产生了一丝兴趣,让宝玉记住她。(三)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不受束缚她敢于和黛玉、宝玉相提并论。并且不受封建礼教束缚,敢于追逐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爱情,和贾芸通过手帕私定终身。(四)具有远见,看透世事她能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样了不起的话来小红是贾府中难得清醒的人,她对很多事都看得极为透彻。对于自己,小红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所想所得所求,既不安于现状,又不骄傲自满,在伶俐中透露着清醒。(五)善攀附她先是攀附贾宝玉,乘没有人的时候上来递茶倒水,遭到晴雯、秋纹,碧痕等人的奚落。凤姐使唤她,她回了一大篇奶奶爷爷的话后来又专门向宝玉要了她,她从此在丫环中升了格。小红性格特征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阅读交流——提问vs答疑黛玉——别人未开口,黛玉就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脱口而出,是因为挂念最深,是因为她和宝玉情深到难以自持。宝钗——笑弥陀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天才好些,又管林姑娘姻缘了。——看似打趣,其实流露出几分醋意,因为先前凤姐打趣过黛玉的姻缘,宝钗此时的打趣正说明她心中对此十分在意。——黛玉最在意的是彼此的情深,宝钗最在意的是世俗的名分。试比较宝玉醒来后黛玉和宝钗的反应。一、串联
一僧一道的出场,其实在整部红楼梦中起着"一线串珠"的关键作用。《红楼梦》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就写道,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在大荒山青埂峰对话,说是一群冤亲情孽要下凡历劫,使得山上的弃石通灵宝玉很好奇,请求一僧一道带它到尘世间去。
紧接着,曹公笔峰一转,就写道大善人甄士隐在梦中梦见一僧一道"袖石而来","若即若离"地相告《红楼梦》的前世因果,但甄士隐却没记住,"忘了大半"。隐隐的喻示着甄士隐的不幸,注定着是悲剧人物。
后来的情节展示果然如此。《红楼梦》多次提及神秘的一僧一道,"僧"是茫茫大士,也就是癞头和尚,"道"是渺渺真人,也就是跛足道人。曹公以这样奇特的手法钩沉一僧一道,尤其是他们多次神秘出场,有什么寓意呢?二、度化一僧一道的出场,带有明显的度化功能,且二人各有分工,癞头和尚主要负责度化女性。如:甄英莲、林黛玉,均在3岁的时候,癞头和尚欲度化其出家,但都没有得到两家家长的许可,林黛玉的父母当时更是舍不得把女儿托咐给疯疯癫癫的癞头和尚。由此注入甄英莲、林黛玉二人一生坎坷不幸的命运,抹上悲剧的色彩。
而跛足道人主要负责度化男性。如:甄士隐顿悟。大善人甄士隐在丟失爱女,家中又着大火后,无奈变卖家产后,携妻投靠岳父封肃,又遭到冷遇,勉强维持一两年后,甄士隐便急忿怨痛,贫病交攻。后强撑拄着拐杖上街透气,就碰上唱着"好了歌"的跛足道人三、治病
一僧一道的出场,还带有治病的色彩。主要体现癞头和尚给林黛玉、薛宝钗治病及二人同时出场给贾宝玉、王熙凤治病等几段故事情节上。四、救命跛足道人单独出场,还体现一个"救命"的功德。《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玉祥正照风月鉴"写道,好色的贾瑞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后,未曾醒悟,依然痴情于她,不久病入膏肓。贾瑞将死,弥留之际,跛足道人携风月宝镜以"专治冤业之症"单独出场,完成曹公特设的"救命"任务。五、隐喻《红楼梦》中神秘出场的一僧一道,其实就是作者曹雪芹自己的化身。这部长篇人情小说,是曹公根据自己的出身经历在自传体的基础上引入玄幻的神话传说,进行了大量的虚构和艺术加工。因曹公所处的时代是清朝"乾隆"时期,"文字狱"正在势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抓进牢房,轻则作品被焚,重则累及全族受诛杀。因此,曹公创作时,只好虚以应对,借助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通过一僧一道两个神仙的出场,相当于献身说法,对社会世态百相娓娓道来,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特殊的艺术手法揭示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第二十六回峰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宁发幽情阅读交流——提问vs答疑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一日宝玉信步来到潇湘馆,在窗外听到黛玉忘情之言“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是《西厢记》里的唱词,描写莺莺思念张生的烦闷心情),宝玉不禁心痒,在紫鹃倒茶时用《西厢记》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之语同黛玉玩笑。(这句话是张生对红娘说的,意思是如果我和你家小姐能喜结良缘,我怎么舍得让你再干叠被铺床这种活呢?两个人都在用禁书里的句子表达感情,但宝玉的表达实在太大胆了。)这不禁惹恼了黛玉。宝玉连连赔不是。“春困”的“春”,既是春天的春,又是心中的春,双关。“幽情”,指内心隐秘的爱情欲望。德国诗人海涅有诗云:“春天春天,爱情的季节,你的到来使我多么抑郁!”回目中的“春困”,就是这个意思;林黛玉的心语“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也是这个意思。黛玉的幽情是有专一对象的,即贾宝玉,而且主要是纯情的相思。怎么理解林黛玉的“春困发幽情”?怎么理解林黛玉的“春困发幽情”?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阅读交流——提问vs答疑宝钗的心机【一、窃听】宝钗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且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宝钗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觉得人就得守礼教,所以她用了“奸淫狗盗”这么严重的词来形容小红和贾芸的恋情。——小红给宝玉倒茶时,宝玉都不知道这个丫头是谁,可是宝钗竟凭声音就听出是小红了,而且她还非常了解小红的性格,知道这丫头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马上意识到了窃听的严重后果,并能迅速想到计策,可见宝钗的城府之深。宝钗的心机【二、金蝉脱壳之计】
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小红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这是几秒钟的时间宝钗的即时反应,她的心机轻易不露,可潜意识出卖了她,仔细探究,宝钗的潜意识是想嫁祸于黛玉,她内心对黛玉存着芥蒂,连她自己可能都未必知道,黛玉的名字便脱口而出了。——宝钗的深谋远虑令人惊叹,她是天才的表演家,完全作出自己不在现场的表演,“反向他二人”则是变被动的被怀疑为主动的出击了,自己完全脱了干系。宝钗的心机【三、嫁祸于人】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宝钗先是表明自己匆匆赶到,刚才的对话什么都没听到。到此本可以了,可她偏偏又加了一句,刚才林姑娘在这里玩水,藏在里头了,意思是她们说的黛玉全听到了,至此矛盾被完全转移到了黛玉身上。葬花吟(第二十七回)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说明】林黛玉为怜桃花落瓣,曾将它收拾起来葬于花冢。如今她又来至花冢前,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此诗,恰为宝玉所闻。①红消香断有谁怜?——闺中女儿愁满怀;②明年闺中知有谁?——人去梁空巢已倾。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血泪哀伤凝聚,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暗淡凄清的画面,浓烈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③风刀霜剑花必落——洒泪葬花④人初睡倍伤神——怜春恼春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全诗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丑恶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⑤昨夜悲歌花鸟魂此日随花觅香丘⑥为何葬花?⑦何人葬我?⑧花落人亡两不知——收束全诗“花谢花飞”二联──红、香:皆指花。游丝、落絮:皆指柳絮,即柳树的种子。因它有棉絮般的白色绒毛,可以随风飘荡,故称。软系:形容柳絮柔弱无力,只好随风飘荡,挂在各种物体上。榭:建于高处供人观览的木屋。这两联是林黛玉以落花和柳絮的随风飘荡,隐喻自己孤苦伶仃,寄人篱下,无倚无靠,不知归宿何在。“闺中女儿”二联──闺中女儿:林黛玉自指。忍:这里是怎忍心、不忍心之意。这两联是林黛玉以不忍落花被人践踏,遂予埋葬,以暗示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以死保全自己的高洁。“柳丝榆荚”二联──柳丝:指垂柳。因其枝条细长如丝,故称。榆荚:榆树的果实。因其联缀成串,形如成串铜钱,俗称“榆钱”。芳菲:茂盛而美丽。这两联是林黛玉以柳丝和榆荚自比,以浓桃艳李比薛宝钗。并暗示不管薛宝钗如何趋炎附势,自己将洁身自好。即使薛宝钗能如愿以偿,自己将梦断魂飞,也在所不惜。“三月香巢”二联──香巢:燕窝。暗喻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这两联是因林黛玉对贾宝玉一时误会而生气,故以房梁自比,以燕子比贾宝玉,责备贾宝玉在爱情上脚踏两只船,并警告贾宝玉:一旦我人去楼空,你将后悔莫及。“一年三百”二联──风刀霜剑:比喻贾母、王夫人等封建势力。这两联是林黛玉向贾宝玉的提示,同时也是对封建势力的控诉。意谓他们的爱情犹如被寒风严霜扼杀的鲜花一样脆弱,而她的青春也很短暂,且一去不返,因而应该十分珍惜。“花开易见”二联──空枝:指全部掉光了花的树枝。这两联表面上是林黛玉对落花的哀悼,实际上是林黛玉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杜鹃无语”二联──这两联是林黛玉暗示其葬花后极度孤独哀伤的心境:她比杜鹃鸟更悲伤:杜鹃鸟尚能“啼血”,并念叨“不如归去”;而她已泪枯血尽,到了“无语”的地步,且无家可归。她比陶渊明更不幸:陶渊明尚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而她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只能回到潇湘馆,黯然“掩重门”,孤影对青灯,静听冷雨声,咀嚼自己的苦痛。“怪侬底事”二联──侬:我。林黛玉自称。底事:何事,什么事。这两联表面上是林黛玉自嘲何必“怜春”之来,“恼春”之去,实际上是林黛玉对自己青春渐去的感叹。“昨宵庭外”二联──昨宵庭外悲歌发:林黛玉暗指自己昨夜苦吟“葬花诗”。这两联是林黛玉暗示其“葬花诗”并非哀悼“花魂”、“鸟魂”,而是哀叹自己的命运。“愿侬此日”二联──香丘:花冢。林黛玉暗指自己的坟墓。这两联是林黛玉希望自己长出翅膀,与随风飘荡的落花一起飞到人迹罕到的地方,好在那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2月珠海某单位诚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13组配工艺
-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 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及头颈部检查课件
- 3.我参与 我奉献 第2课时【知识精研】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 《高等视窗程式设计》课件
- 主题班会课件安全警钟长鸣
- 2025至2031年中国干燥过滤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复合式绝缘开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高效率促销管理E》课件
-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产后康复-腹直肌分离
- 丙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课件)
- 《配电网设施可靠性评价指标导则》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学课件
- 2024年台州市宏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