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蜀道难》《蜀相》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E/0C/wKhkGWdB4s-AMuy3AADxDKmotLg510.jpg)
![3.《蜀道难》《蜀相》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E/0C/wKhkGWdB4s-AMuy3AADxDKmotLg5102.jpg)
![3.《蜀道难》《蜀相》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E/0C/wKhkGWdB4s-AMuy3AADxDKmotLg5103.jpg)
![3.《蜀道难》《蜀相》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E/0C/wKhkGWdB4s-AMuy3AADxDKmotLg5104.jpg)
![3.《蜀道难》《蜀相》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E/0C/wKhkGWdB4s-AMuy3AADxDKmotLg5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蜀道难*蜀相第一单元诗的国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进阶一教材单元文本学习篇目一蜀道难一、文意理解(第1段)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
)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模糊难知的样子从那时以来,指古蜀国开国以来横越,飞越回转正对着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摸屏住呼吸空,徒然。一说坐下来蜀道山势的“高”“危”,道路的难行。(第2段)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
)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蜀道的险恶。高而险的山岩急流形容轰响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用作动词,“冲击”的意思(第3段)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中战祸之惨烈,表达对友人的劝诫之意。倘若叹息二、基础梳理(一)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所守或匪亲
“__”同“__”,____匪非不是
副词,空,徒然介词,因为名词,座位动词,坐着,坐下
助词,用在句中,用于舒缓语气语气助词,无实义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并列,而,并且(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红色)词的活用情况。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问君西游何时还()4.砯崖转石万壑雷()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名词作状语,在下面名词作状语,向西名词作动词,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用作动词,“冲击”的意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6.使人听此凋朱颜(
)7.砯崖转石万壑雷(
)8.猿猱欲度愁攀援(
)9.雄飞雌从绕林间(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形容词作名词,雄鸟;雌鸟(四)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红色)词的古义。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__________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2.可以横绝峨眉巅古义:__________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这样以后。可以凭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见悲鸟号古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语后置句,“难于上青天”的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上青天难”蜀道太难以攀登,简直比上青天还难!省略句,应为“但见悲鸟号(于)古木”;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但见悲鸟(于)古木号”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3.雄飞雌从绕林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又闻子规啼夜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略句,应为“雄飞雌从绕(于)林间”;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雄飞雌从(于)林间绕”雄鸟飞雌鸟随,在林中绕行。省略句,应为“又闻子规啼(于)夜月”;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又闻子规(于)夜月啼”又听到泣血的杜鹃在月夜里啼叫。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宾语前置句,“胡为”现代汉语语序为“为胡”啊!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在困难面前,很多人都会意志消沉,垂头丧气,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可是,当李白空怀抱负却多年不仕、入仕做官却只任闲职之时,他所发出的“难于上青天”的慨叹,非但没有丝毫的萎靡不振,反而让我们感到有一颗不屈的灵魂在泥淖中挣扎,虽然会跌倒,但一定会站起来;让我们看到一个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敢于探险的志士,战斗在这“壮”而“奇”的漫漫险途中!或许只有想翻越蜀道,并对蜀道那边理想的生活有无限向往的人才会备感其难;或许只有在攀缘险途时全身心投入、努力奋斗拼搏的人才会体会到如此深刻细腻的“难于上青天”![适用角度]
乐观豁达自信坚强胸怀奋斗拼搏1.名句识记(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名句翻译]
大鹏终有一天会乘风飞起,借助风力直上九霄云外。[适用角度]
借助外力拼搏向上(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名句翻译]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们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适用角度]
自信志向高远(教师用书独具)(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名句翻译]
相信会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横渡沧海,抵达理想的彼岸。[适用角度]
直面挫折积极乐观(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名句翻译]
上天造就我的才干,必有用武之地;即使千金一挥而空,它也还会再有。[适用角度]
从容自信内心笃定人生道路如同蜀道之险,势必要经历坎坷和挫折,李白在《蜀道难》中向我们展现了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乐观,非自大自欺也,而是“直挂云帆”的自信,是“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的旷达。正如北大姚洋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我们有理由乐观。”乐观不是盲目,而是有生命力的种子在瓦砾中开花。无论身处何境,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逃避人生的苦难,胸中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不为浮云遮望眼”,前瞻未来,柳暗花明。2.主题阅读乐观自信(1)无论乐观与悲观,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调和悲观与乐观的过程,正是一个人学会以辩证的眼光审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正如苏轼,在变法如火如荼之时看到危机直言进谏,在经历乌台诗案之后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与悲观的调和,是道家的辩证法与儒家的实用理性的有机结合,是让我们成为像山一样坚韧挺拔、岿然不动的仁者,像水一样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智者。(2)“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当下悲观的长夜,终会幻化成不久将来的黎明。“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以悲观之手拨开当下的昏暗幽惑,以乐观通达看待漫漫前路,人生终会霁虹日晞。正如苏东坡从乌台诗案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悲观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当下悲观过,修一颗理性的心,朝晖夕阴与君共勉;未来往好处想,修一颗欢喜心,风雨如晦如如不动。(教师用书独具)(1)乐观的人体内住着朝阳,点燃着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向往,不论境况好坏,他们都会用热忱去追寻远方,用坚毅去抵达未来。江梦南千百个日夜的呢喃是乐观同聋哑的对抗;方宇翔十几载春秋的“板凳”生活是乐观与未来的奔赴。因为心中有希望,所以前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2)花儿也曾衰败,花儿也曾凋零,花儿还会再度开放。乐观者赞美花儿的每次开放,悲观者却总是伤感花儿的每一次凋落。人生亦如此,一生漫漫长路,总会遇到风吹雨打。有人就说过: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们不祈求困难,但我们不应惧怕困难。该来的总会来的,我们要在困难面前坚定地昂起头,相信风雨过后就是美丽的彩虹。1.扪参历井仰胁息。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井宿是秦的分野,参宿是蜀的分野。诗中是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2.又闻子规啼夜月。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明理知义]
好的政令可以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可以赢得民众的拥护。[成长启示]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治人人畏,治心心服。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德治。“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这是法治。德治法治双管齐下,天下才能大治。(教师用书独具)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明理知义]
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发扬光大。[成长启示]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句话阐述了人与道、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新时代赋予青年一定的责任,所谓铁肩担道义,青年要自觉意识到时代的责任,自觉承担起时代的责任。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在25岁时离蜀东游。天宝初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赐金放还。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61岁时,在讨伐安史叛军的路上因病折回,次年病逝。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名家评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唐代蜀地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蜀地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都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对此而言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天宝初年,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诗中的“君”据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他同时期的作品《剑阁赋》和《送友人入蜀》为证。其实“君”指谁并不重要,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还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诗中寄寓着诗人对社会问题的隐忧。1.根据你对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蜀道难》全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____________的山川景象,既写了蜀道的艰险,又写了____________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和对国事的关切,更借此抒发了诗人对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惊险而奇绝人生旅程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叹蜀道之险早还家(告诫友人)活动一诵读诗歌,感受参差错落之美1.《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并说说如何读出参差错落之美。(见教材P16“学习提示”第2段)(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一字一读,“危乎高哉”两字一断,句式参差,节奏起伏,语调缓急,形成情感高潮,感受行走蜀道之艰难。(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领字单读,毛泽东诗词中有这种现象,比如“问/苍茫大地”“望/长城内外”等;“尔”和“远道之人”是复指,若“嗟尔”连读则意思不通。活动二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这首诗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诗人是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见教材P16“学习提示”第2段)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运用夸张诗人以“尔来四万八千岁”夸张叙述蜀国亘古闭塞的状况,以“百步九折萦岩峦”夸张描写山路的曲折盘桓,以“连峰去天不盈尺”夸张描写山高壁险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
①引用传说②诗人以“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蜀道开凿过程中人和自然的斗争,以“六龙回日”的传说表现蜀道之上壁立千仞的险峻。这些传说给诗歌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③运用衬托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是运用反衬的手法来写“蜀道之难”:“黄鹤”善飞,却为之垂翼而“不得过”;“猿猱”善攀,却为之敛容而“欲度愁”。这就生动地暗示出了行人入蜀的艰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通过人们的动作和无可奈何的神态,衬托出蜀道之高危⑤借景抒情⑥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图景,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苍凉空寂的环境,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⑦虚实结合⑧第一段主要是虚写,引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的传说,展示蜀道的险要情景。最后一段的“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则亦实亦虚,令人不寒而栗,提醒入蜀之人警戒战乱之祸篇目二*蜀相一、文意理解(第1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请概括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武侯祠成都的别名遮蔽徒然前四句写丞相祠堂,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缅怀之情,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第2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概括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频繁。一说多次烦劳咨询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出兵后四句写丞相,表现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敬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
动词,寻找副词,常,时常副词,不久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寻介词,沿着,顺着
名词,朝代名词,朝廷名词,早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是诗圣,其诗作都是对现实社会的描写。杜甫写诸葛亮,不单是为了歌颂诸葛亮,也隐晦地嵌入了自身的抱负。杜甫希望可以为社稷与黎民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可以如武侯那般经邦纬国;他羡慕卧龙遇到了重用自己的主公,亦理解卧龙鞠躬尽瘁报答刘皇叔知遇之恩的拳拳之心。“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在为武侯惋惜的同时,焉知没有一份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伤痛?[适用角度]
志向远大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知己难逢1.名句识记(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名句翻译]
读书超过一万卷,拿起笔写文章好似通神。[适用角度]
阅读与写作读书的功效(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题》)[名句翻译]
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适用角度]
创作的功用内心的感受(教师用书独具)(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名句翻译]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适用角度]
忧国忧民博爱(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名句翻译]
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你起我落。[适用角度]
人生无常珍爱生命杜甫志向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司马迁的志向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周恩来的志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人物有远大的志向,然后方有伟大的成就。远大志向是人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2.主题阅读远大志向(1)树立远大志向是实现精彩人生的必要基础。人生这只风筝,如果没有志向这根线牵引,就无法飞得高远和长久。诚哉斯言,人无志,无以立!面对战乱不断、尸横遍野的灰暗乱世,孟子立志宣传“仁政”主张,他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呕心沥血地宣传自己关于美好社会的主张。虽然在当时他的政见未被普遍接受,但多年以后,他那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代表的仁政主张被历代君王所接受并且广泛施行。中华大地由此多了一缕脉脉温情的希望之光,他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受万人敬仰。由此可见,树立远大志向是实现精彩人生的必由之路。(2)远大志向,五彩人生的奠基石。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志向犹如星空之明月、黑夜之明灯,可以给人带来方向和指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豪情壮语反映了毛泽东济世安民的宏伟志向,最终,雄鸡一唱天下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屠呦呦的远大志向,在接受国家抗疟药研发任务后,她率领团队日夜攻关,终于制造了令世界瞩目的青蒿素。因此,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为五彩人生奠基。(教师用书独具)(1)志向犹如深海中的珍珠,初期是一颗石子,历经磨炼露出海面后才被视为珍宝。“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毛泽东的誓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是岳飞的决心;“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的雄心。伟大人物有远大志向,方有伟大成就。可见,明确远大志向是十分重要的。(2)以国家之任为己任,勇担责任是他们的理想!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己任,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以致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一生交给祖国,始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涌现出了守望母亲、眷顾故土、担忧家国命运而一生泣血的余光中式的“乡愁”诗人……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3)舍小家顾大家,默默付出是他们的理想!“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在戈壁滩研制原子弹和氢弹,戈壁滩黄沙漫天飞舞,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他却没有任何抱怨。他舍小家顾大家,为国献身三十余载,创造了中国奇迹。胡思得、李德元和李维新是参与国家核心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如今,他们这些当年的年轻人皆已成为耄耋老人。他们为国家核心技术研究工作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因为“国家核心技术研究”这几个字后面是“跟任何人都不能说”的隐秘,他们的相册里几乎没有壮年时期的照片,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也不能对外公布。回顾自己的一生,老科学家李德元说:“我参加了国家核心技术研发,这是我一辈子的价值。我很自豪参加这么伟大的事业。”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官名,古代辅佐君主的职位最高的大臣。丞相之名起源于战国时期,为百官之长,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秦以后各朝,时废时设,后为明太祖所废。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上》)[明理知义]
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时,都应该反过来自查,而不是怪罪别人或其他原因,当自己的身心行为都端正了,天下人自然会归服他。[成长启示]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事没有达到预期,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怪东怪西、怨天尤人。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的端正,自然万事顺遂。(教师用书独具)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明理知义]
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成长启示]
孟子辩证地认为,有所不为的目的是为了有所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要做到取舍,不能贪多,那样只能是样样稀松,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坚持下去定能有所成就。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人,唐代诗人。杜审言之孙。后人称他为“诗圣”。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攻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于湘江途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其作品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主要作品:《春望》《北征》、“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当时杜甫避乱于成都。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大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伤亡,生产遭到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所以当他来到武侯祠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又称古风)相对,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律诗格律要求严密,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它们在格律上的规定如下:1.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2.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3.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一般按照平仄相间的原则处理。4.讲对仗。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对仗又分工对和宽对。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1.根据你对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本诗是一首_________诗,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对自己___________的深沉感慨。怀古咏史功业未就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2.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眼前冷落荒凉概述盖世功勋抒情活动一诵读诗歌,体会声韵美1.《蜀相》是七言律诗,结构严整,法度森然。请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说如何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见教材P16“学习提示”第3段)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读出抑扬顿挫韵律的技巧: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活动二鉴赏诗歌的意境2.《蜀相》抒写作者游览武侯祠的所见所感,其中描绘了丞相祠堂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见教材P16“学习提示”第3段)诗句景象(意境)作用锦官城外柏森森①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③④[答案]
①柏树成荫,高大茂密,苍劲挺拔,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②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③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④乐景衬哀情,春色虽好,但诗人却无心赏玩,因为所景仰的人已经见不到了,加倍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寂寥之情活动三体会作者的情感3.本诗暗含着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请结合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加以分析。(见教材P16“学习提示”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是为了伤今。诗人写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使国家恢复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之思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4.全诗情感深沉悲壮,有厚重的历史感。请结合尾联中的“英雄”形象加以分析。(见教材P16“学习提示”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尾联中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这两句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无可奈何地落空了。他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这两句诗寄托了“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长使”二字,大大地扩充了感染的范围,不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所有的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震动与共鸣,而不能不为之同声一哭。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李白、杜甫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虽然诗风不同、性格迥异,但诗人的情怀都令我们敬佩、敬仰。从《蜀道难》《蜀相》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看,李杜诗风有什么区别?(见教材P16“学习提示”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李白写蜀道,运用大胆而恰切的夸张,融入丰富、奇特的想象,抒情豪放、奔放,具有突发性、灵感性。杜甫借事抒情、借景抒情(以乐衬哀),情感沉郁(悲戚)、深沉含蓄,具有沉稳性、深思性。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从教材中学]《蜀道难》语言奔放恣肆,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协调整饬,也有“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散漫舒展;既有“枯松倒挂倚绝壁”之精练凝重,也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之流畅轻快;“危乎高哉”一句同义反复,是故作重笔以提起气势;“噫吁嚱”三字选用虚词,乃无心弄巧却别具风致……奔放恣肆,毫无规范可循,冲口而出,却又无不适宜,对内容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起了富有成效的辅助作用。[到高考中去]语言风格就是诗(词)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词)人或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判断语言风格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角度分析题材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意象分析诗中最能体现语言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风格一般清新自然用词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角度分析情感诗歌的情感体现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如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其语言风格一般沉郁顿挫作者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放飘逸,白居易朴素自然,王维清新明丽,李商隐含蓄委婉,苏轼豪迈雄奇,辛弃疾、陆游慷慨悲壮[迁移应用](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一步,明特色。由“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未表现出辛词一贯的雄壮豪迈,而体现出清新明快的词风。第二步,列例证。本词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眼表解剖与生理》课件
- 《C语言习题》课件
- 《机灵的小鼠标》课件
- 《食源性寄生虫》课件
- 《ATM传输技术》课件
- 七夕节保险营销策略模板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大会比赛》精美课件
- 医疗项目年度总结模板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培训课件
- 家庭学习场域的解读与创生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2025年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聘用工作人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德能勤绩廉”考核测评表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航空器拆解适航管理解读
- 政务信息培训ppt课件
-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