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阅读复习专题一
梳理文体知识复习框架:1.情节2.叙事3.人物4.环境5.标题6.主旨7.技巧(语言艺术、叙事技巧、文体特征)一、小说分类
小说的概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一、小说分类小说和散文:散文的本质特征是写实,贵“我”,言说真诚而自由,以独特的方式表现“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则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而成的。一、小说分类按篇幅分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红色(革命)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寓言小说、神怪小说、笔记小说等。按流派分散文化(诗化)小说、荒诞小说(用荒诞的情节、手法反映真实的社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真实性与魔幻性)、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内心独白)等。1.微型小说(1)概念亦称"一分钟小说"、"小小说"和"超短篇小说"。只截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片段或某个场景进行横断面的描写。只集中精力描绘人物、深化主题。字数上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几百字,多则不超过一千五百字。(2)特点: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人物典型,情节紧凑;结构严密,结尾新奇。高考常见小说类型:微型小说:《一条围巾》她想给男朋友送一条亲手织的围巾,织了又拆,拆了又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围巾终于织好了。从小娇生惯养,这是她的第一条围巾,她幻想着他惊喜的表情。织好的那个晚上,她幸福地把围巾给他围上,男友却厌倦地取了下来:“我不喜欢戴围巾,而且这个颜色不好看!”她的心,瞬间冰凉,失落的回到家中,把围巾往沙发上随手一扔。爸爸回来了,以为是给自己的,自顾地围上,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她转过身来,泪流满面。2.科幻小说(1)概念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文学流派上属于浪漫主义。(2)特点:科幻性、人文性、文学性注意:科幻小说属于文艺作品,不等于科普作品;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不等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
3.散文化(诗化)小说(1)概念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例:鲁迅的《故乡》《社戏》,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2)特点:情节淡化:无激烈的矛盾冲突,结构松散,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虚化:大多是扁平单纯的普通人,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语言美化:语言质朴、口语化,整散结合、诗化(隐喻性和象征性);环境诗化: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的客观再现;注重营造意境。抒情强化:往往隐去或淡化生活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4.红色(革命)小说(1)概念以抗战为背景的革命小说,主要写老一辈人革命艰苦奋斗、毫不屈服的历程。(2)特点: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人性化。
例:《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荷花淀》孙犁、《百合花》茹志鹃二、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看到一篇小说要灵魂三问:1.文体风格是否熟悉?2.课内或题目中有类似风格的文章吗?3.题目到底考什么?小说专题复习一:情节框架:1.情节线索2.情节结构3.情节技巧4.局部情节的作用一、情节线索二、情节结构1.传统小说模式常见模式解读作用单线结构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会有尾声。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文章以XX为线索,贯穿全文脉络;中间串写了几件事,使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主旨鲜明。双线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次。明线是XX暗线是XX,用明线和暗线将几件事串联起来,结构上更加严谨,明暗线相互碰撞交汇,更能体现主旨......1.传统小说模式常见模式解读作用摇摆式(一波三折式)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对话式以人物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采用对话的手法,直接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使结构简洁明快;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2.外国小说模式常见模式解读作用“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环环相扣,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突转”式(欧·亨利式)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照应前面的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2.外国小说模式常见模式解读作用“横截面”式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切口小,折射大;短小精悍,意味深长;含而不露,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意识流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按照心理时序任意往来。直观地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真实。三、情节技巧1.制造情节波澜的技巧名称释义作用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使文势曲折多变,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悬念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开头:引领下文,引人入胜;文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中间:勾连情节,深化内容。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渲染气氛,表现事物或突出主题。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使情节严密的技巧名称释义作用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分为人、事、物、情线。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使人物性格更突出、丰满;使主题深化。照应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存在互相关照与呼应的关系。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果更分明。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蓄积气势,突出主旨。名称释义作用思考角度作用①情节本身点明情节结构类型+对应作用例:一波三折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点明情节技巧+对应作用例:伏笔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四、情节作用思考角度作用②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③环境烘托/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折射时代社会特征。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④主题凸显,深化,升华,丰富。⑤读者悬念——兴趣,空白——想象力,张力——回味⑥叙事叙事人称、叙事顺序、叙事视角四、情节作用1.小说开头方式和作用悬念式开头开头提出疑问,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思考(或在情节发展中回答)。写景式开头开头写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直切式开头小说直接切入场景,直接将读者置于故事情节之中,现场感与参与感强烈。2.小说结尾方式和作用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伤感的结局①从主题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令人喜悦的结局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读者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看,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审美,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戛然而止的结局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以景作结的结局①从结构看,照应标题,首尾呼应。②从情节看,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③从人物看,烘托人物。④从主题看,升华主题。⑤从读者看,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3.反复出现的情节作用①营造某种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次写到“风雪”。②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爱好、追求,烘托人物心情和心理。如《祝福》中反复写她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就突出了她思念儿子又希望引人同情的几近崩溃的精神状态。③暗示、深化主题,影射象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反复写别里科夫的“套子”。④突出时代气氛,展示地方特色;或者引起读者关注。如《边城》中多次写湘西风情以突显地域特色。4.典型细节作用①内容上,勾勒出人物生存环境,突出人物心理,突出小说的主题;②结构上,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起到了照应、铺垫、对比等作用,体现了小说的整体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xī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有人敲门!”他喊起来。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地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对点题型1.情节梳理、概括题请梳理出小说的行文思路。答案①开端:渲染工地环境恶劣,严重缺水。②发展一:“他”听着狂风,想着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③发展二:试验队被困队员们艰难地全力援救蒙古族求助者。④高潮:被援救者请试验队被困队员们吃西瓜,救助大家于危难之中。⑤结局:送瓜人来龙去脉之谜等都成为试验队被困队员的美好的回忆。对点题型2.分析线索题小说以“水”“西瓜”为线索,写了不同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水”“西瓜”的作用。答案①情节结构上:“水”“西瓜”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自试验队被困队员们缺水始,到蒙古族同胞送西瓜让队员们吃终。②人物形象上:丰富了人物形象,蒙古族同胞的执着善良、慷慨援助,试验队被困队员们的扶危济困都得到充分的表现。③主题上:凸显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主题,应互相帮助。对点题型3.分析情节安排技巧题(1)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出人意料,结合全文简析。答案①出人意料:缺水,却出现西瓜;天气恶劣,却有人敲门;以为是救援的人,原来是需要援救的弱者。②这样写使情节一波三折,奇崛突兀,新颖、不俗套,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测,使人印象深刻,吸引读者,引人入胜。(2)小说以“没弄清”“成为一个美好的谜”“留在记忆中”结尾,试简析这一情节安排的特点。答案①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前面故事已经完整地交代清楚了人们救别人也被别人救,这里突然结束,故事虽没有交代清楚,但有一定的意味。②留下空白,余味悠长,让读者展开想象,或咀嚼小说的主题,或进行艺术创造,或探索故事中人物的庐山真面目。对点题型4.分析情节段落作用题(1)小说第1段的描写很有特色,赏析这样的开头有哪些好处。答案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环境的险恶;②开篇照应题目,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凸显“天嚣”的特点;③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为写“渴”做铺垫;④为刻画人物创设了典型环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没有这样的风暴,就没有故事的发生。情节概括题型[2016江苏卷]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沈从文《会明》)[2013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徐树建《枪口下的人格》)明考型:题干中有“情节”“脉络”“思路”“梳理”“概括”“分析”等字样。全国卷基本不考查[2021全国1]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谈歌《秦琼卖马》)[2018全国3]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刘慈欣《微纪元》)暗考型:题干中有““心理过程”“心理变化”“心理历程”“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字样。考查重点小说专题复习二:叙事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跌宕之处甚多。小说叙事学复习与“分析情节结构”有交叉重复之处,但从高考命题来看,把它拎出来单独总结十分必要。谁在讲?怎么讲?叙述人称叙述视角有限视角无限视角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事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叙事时间:叙事频率、叙事节奏叙事方式:历史与虚构、故事与新编、历史与现实、科学与幻想、荒诞与真实、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与访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化小说、散文化小说叙事技巧:同情节技巧一、叙事人称与叙事视角1.“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小说中的“我”有两种。(1)非“主人公”型:①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人物;可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引起读者思考。②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2)“主人公”型:以“我”为主角来讲述亲身经历,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第一人称叙述①“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真实亲切。②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展开心理描写。③不足是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2.第二人称叙述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不足:视角受限。2.“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他”,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其中的见证者、亲历者,“他”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第三人称叙述:好处是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不足是叙述缺乏亲切感,使读者与小说产生距离。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转换的作用:使小说叙述生动灵活、不板滞,使读者能够跟随他去深入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给小说解读增添了多重意蕴。二、叙事顺序与叙述时间1.叙事顺序叙述顺序作用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着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补叙,也叫追叙,指在文中对前面说的人或事进行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是中心事情的有机组成部分。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段,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插叙和补叙的区别:位置上: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补叙可在篇中或篇末。整体上:插叙被删除后,不影响文章的主意;补叙被删后会影响。补叙在文章最后,一般是对上文讲述的故事进行补充,可能是一些主体中错过的细节,也有可能是故事衍生的后果。之所以不放在正文,是为了造成一种余音绕梁的效果。2.叙事时间(1)叙述频率是指故事中事件与叙述的重复关系,往往具有渲染、强调的作用,如《祝福》中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的故事,既突出了阿毛之死对她的打击之大,又强化了鲁镇人的麻木、看客特点。(2)叙事节奏是指叙事速度的快慢疾缓。“快”指加速,一般用于次要情节,一笔带过,是略写。“慢”指减速,一般用于关键情节,精彩之处。小说的阅读魅力就体现在快与慢的交织,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大宛其的春天夏立楠几乎每周,我们都会去帕提曼医生家一趟。年初的时候,我得了一种说不上来的病,不爱吃饭,面色萎黄,个子也不见长。帕提曼医生是个维吾尔族老太太,不管啥时候见她,都盘着头发,爱笑,穿白大褂。“给他开了点钙片,记得按时吃,还有,不要受凉,坚持敷盐巴。”“好的。”我爸接过药,谢过帕提曼医生。我们又往回走,远处的山峦一直绵延到米吉克煤矿。我爸在米吉克煤矿干活,三班倒,逢白天不干活的时候,就会带我来看医生。我妈没工作,光招呼我就挺累,还要洗衣服做饭。我妈把脏衣服堆在小椅子上,往大盆里倒热水。我爸的衣服比我还脏,全是煤灰,丢进盆里后,水都染成了灰黑色。仲夏的时候,米吉克煤矿变得漂亮些了,喀普斯朗河支流两岸的柳树绿茵茵的。帕提曼医生就是在那个时候再次来到我家的,她穿着白大褂,挎着药箱,一到门口就问我的病情。我妈说,不是大病吧?帕提曼医生说,不算病,但是孩子要长身体,长期不爱吃饭,面黄肌瘦,那肯定不行。她还说她在大宛其牧场有个哥哥叫艾买提,在那里养奶牛,可以的话,我们去那边包片草场,单送牛奶也比干煤矿强,环境也不错,对我成长有益。听了帕提曼医生的话,我妈动心了,觉得可以离开米吉克煤矿了。到达大宛其牧场的那个晚上,我们在艾买提伯伯家住下。大宛其牧场的夏夜,似乎更凉爽些。风从门口的草场上吹来,院子里坐着两家人。在铺开的毯子上,我们吃着艾买提的阳刚子(妻子)端来的馕。她热情大方,一边招待我们,一边进屋做拉条子。那些日子,我目睹了艾买提一家的日常。艾买提的阳刚子能干,白天喂牛,早晨天不亮就起来挤奶,新鲜的牛奶装进瓶子里,艾买提把瓶子提上驴车,天不亮就赶着驴车把奶送到集市。在艾买提伯伯的帮助下,爸爸建好了木屋。木屋建好的那天,阳光特别明媚。买两头牛吧,艾买提说。我爸说,好呢,不过不懂识别牛的好坏啊。艾买提说,“改天我带你去巴扎上选选”。我爸没说话,他点燃一支烟,边抽烟边望着远方。我知道,我爸是手头紧,没买牛的钱。艾买提看出我爸的难处,说:“既然到了这里就是我的客人,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帮着先垫付,等你赚了钱,再还我也不迟。”我爸说,那怎么行。艾买提说,“怎么不行,我说行就行”。艾买提赶着驴车,我和我爸坐在车上,艾买提带我们去大宛其的巴扎上看牛。风景很美,路两边的白杨树绿油油的,叶片在风中摇曳,泛着光,星星点点。我爸跟着艾买提在牛马市场上转,寻来寻去,相中了两头奶牛。雨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多起来的,大宛其牧场的夏天,越发显得葱郁。我爸的一头奶牛产奶了,那些天,我妈起得早,天不亮就打开牛舍的灯,蹲在奶牛旁边挤奶,挤好的奶装在铁桶里,我爸用盖子盖好,提出去,绑在自行车的一侧。这样的一个早晨,我爸会骑着车穿梭在路上,他得把新鲜的牛奶送到周边的集镇,那里有客户订奶。我则在周边的草场上闲逛,拎着一根木棍当剑使,把草场上的草木当成敌人,幻想着自己是个白衣剑客。此时的大宛其牧场,草长莺飞,苜蓿地里开满蒲公英与鸢尾花,沟渠里湍湍流淌着无穷无尽的溪水。不久,我爸要去库尔勒照顾生病的大伯,我妈想自己送奶,便推出自行车来学。从外面干活回来的艾买提说,车不用学了,他帮我们送。我妈说,那怎么好意思。艾买提说,没啥不好意思的,互相帮助。就这样,艾买提成了我们家的送奶工。为了表示对艾买提家的感谢,在艾买提的阳刚子赶着牛去柳树林放的时候,我妈就会帮她洗衣服。秋天就来了。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牧场都变了样,河流同往常一样,静谧地横亘在眼前,如同蓝丝带般。柳树林不再葱郁,绿黄相间,仿若油画。随着天气的转变,气温越来越低,奶牛的产奶量也降了下来。我爸开始为整个冬天的收入发愁。我爸说,艾买提,这牛产奶量低,有啥法子改善?艾买提说,要想催奶,倒是有法子,给你的奶牛喂些海带,多加盐,不过牛和人一样,也有休养的时候,你们汉族的中医里不是讲“秋收冬藏”嘛,冬天万物休养生息,奶牛也需要储备营养,不然来年怎么产奶?我爸点燃一支烟,笑了笑,说受教了,你懂得真多。艾买提的阳刚子说,奶牛的奶都让你巴郎子(小男孩)喝了,看吧,他来这里长了不少。被她这么一说,我才发现,自己确实比以前高了。我妈说,是你们的奶养人。艾买提说,大宛其牧场的水土好。我爸说,也感谢帕提曼医生,很久没见到她了,啥时候回趟米吉克。好景不长,没等我爸带我回米吉克,大宛其牧场就出了事。那天夜里,我们已经睡下了,初冬的大宛其牧场还是有些冷,雪早早就落了下来。牧羊犬在夜里吠叫,北风肆虐地刮着,屋前屋后有东西垮掉。……“快开门啊!”我爸开了门,风使劲往屋子里灌。艾买提手里的电筒不怎么亮,他急忙把门关上,用后背抵住。“这风太大了,牛不见了。”“啊,牛怎么不见了?”我爸一边穿衣服,一边说着。“牛舍让风给吹塌了,牛不知道去哪里了,都怪我,早知道应该把砍来的木棒堆在牛舍上。”“说这些也没用啊,我们现在出去找吧。”我爸穿好鞋,披上衣服,急急忙忙在屋里找电筒。外面的风还在呼呼地吹,狗声不见了,或许是跟着他们去找牛了吧。雪似乎越下越大,早上天露出曙光时,我急忙推开门,艾买提的阳刚子已经穿上马靴,喊我妈和她去找牛,去找我爸他们,让我在屋里等着,哪儿也不许去。旷野里白茫茫一片,阳光微弱,风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雪越下越大,越飘越多,我看见她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里,足迹渐渐被新雪覆盖。我在心里祈祷,希望他们能找到牛,希望他们能平安回来。我还没有见过大宛其牧场的春天呢,艾买提不是说,春天的时候,这里比秋天还美丽嘛,会开很多花,会有很多蜜蜂,它们嗡嗡嗡的,萦绕不断。(有删改)对点题型一、单一题型1.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以“我”的视角叙述使故事线索明晰,情节紧凑。②“我”是一个孩子,以“我”的视角叙述,更能表现出对大宛其的好奇,使故事更真实,情感表达更自然。③“我”有身体和精神成长变化的过程,以“我”的视角叙述,更利于讴歌维、汉两家情谊深厚的主题。点拨关键单一题型的提问方式有:①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有什么效果?②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③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④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单一题型往往给出了叙事特点(技巧),重在回答“好处”“作用”,宜结合文本从以下角度展开:①人物塑造:真实、立体、鲜明;烘托人物。②情节结构:推动,串联;一波三折,戏剧性。③环境特点:营造氛围,折射时代社会特征。④小说主题:凸显,深化,升华,丰富。⑤读者感受:悬念——兴趣,空白——想象力,张力——回味等。对点题型二、综合题型1.小说是如何讲述维、汉两家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答案①以小说中“我”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使故事真实、真切。②以“我”的成长为线索,使情节更为集中。③按照季节变换的时间顺序叙述,使叙事更为清晰,虚实结合。④叙述与写景相结合,展现了新疆美好的自然景色,为叙事提供了合理的空间,人景合一,更好地表达了主题。(答出三点即可)点拨关键综合题型的提问方式有: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②小说在谋篇布局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③作品是如何叙述……故事的?请结合文本分析。④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综合题型答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叙事特征,具体说出其表达效果。判断时,一般的思考路径是先看叙述人称、视角,弄清小说是借谁之口在讲述故事,再看叙事线索、顺序、技巧,弄清是怎样讲述故事的。那么,我们如何准确判定它独特的叙述方式呢?三、叙事技巧同情节技巧四、叙事方式1.历史与虚构“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合理安排“历史”与“虚构”,可以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四、叙事方式2.故事新编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效果:①“故事”本身于史有据,富有历史韵味(故事);②采用新意的讲述方式,充满现代性与想象力(新编);③对历史及现实均做出关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主题)。四、叙事方式3.历史与现实描写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效果:①营造历史氛围,补足背景,易于理解内容与情节,增加作品的厚重感;②历史与现实相呼应,结构紧凑,情节完整;③时空变换,历史价值与当下意义并存;使作品主题内涵更深刻(时空变换,多层次地表现主题)△历史与现实的典范思考: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答:①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有着历史的意义。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②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③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四、叙事方式4.科学与幻想(文学)科学性:内容、题材有关科学问题;文学性:想象奇幻+精巧的构思、出彩的叙事、精彩的描写等;科学幻想的目的是体现人文性:突出小说背后的人情、人文、文化和文明,如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等。四、叙事方式5.荒诞(魔幻)与真实通过荒诞的情节,批判真实的现实生活,主旨深刻而令人警醒。荒诞(魔幻):情节荒诞、离奇(脱离现实);笔法荒诞(时空穿梭)。真实:生活真实,人物真实,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主题都是真实可信的。四、叙事方式6.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访谈添加这些内容,可以补充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真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7.对话体小说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言简意赅。四、叙事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注重直观,重如实、重实际、重现在;如:《氓》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切身感受,都是真情实感。《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旧社会的典型妇女的代表,展现了下层社会妇女生活残酷。★浪漫主义注重想象,重夸张、重理想、重未来。《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想象)《孔雀东南飞》中最后的合葬化鸟(想象)《离骚》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高尚品质四、叙事方式9.戏剧化小说:对话、场景、读者剧本化的写法淡化了时间感,强化了空间感。小说中没有任何表示时间推进的语言,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固定空间中人物的悲欢,这个空间就像一个舞台,时间被定格。剧本化的写法,让读者不自觉的将自己摆在看客的位置上,处于旁观者角度上的读者能够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欣赏整个故事,分析每一个人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很敏锐的感受到平淡故事中的深沉。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情节的概括“心理变化”题型的答题思路(1)定位——“买卖瓷盘的过程中”(2)分层——第一次见面知道是假的,无意购买;但是交谈之后有意相帮;第二次见面决意相帮。(3)形成答案。[2021全国1]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谈歌《秦琼卖马》)情节的概括◎答题模板(1)明考型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何事”不能少。“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表述为: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2)明考型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某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当文本故事较复杂、关涉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表述为: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3)暗考型模板:事由+情感(态度、心理)。2023年新高考Ⅰ卷《给儿子》上海作家陈村,生于1954年,曾在安徽农村插队,并开始文学创作,返城后考入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陈村此时的作品带有较浓的实验色彩,《给儿子》也大致属于这一类创作。作品有很强的抒情性,采用了一个老父亲絮叨、亲切的口吻——虽然那时作者陈村刚刚三十岁——很像一篇自叙传的情深意浓的忆旧散文。但其实,《给儿子》是一篇小说,至少是作者按照彼时他对“小说”的理解以及探索来写作的,含有一种打破“纪实与虚构”边界的自觉文体意识;行文风格像是一封书信或者一番谈话,又因对象(上大学的“儿子”)的实际缺席而呈现为内心独白;同时,作为小说,作品的叙事时间也有着精心的设计,开篇就建立起一种“若干年之后”的叙事况味之后随着叙事的推进,尤其是大量充满细节的“闪回”式文字,不断将“你会”“你得”的推测转换成“我曾经”的回忆,造成了叙事时间上的缠绕。总体分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原文: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A项针对开篇第一段交代的内容,即想象儿子有朝一日长大成人了,父亲希望他会有一次出门远行。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一句话是“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似乎有点儿调侃的语气,莫定了轻松的调子。同时,将“旅游”安排在“你总会长大的,儿子”这一语境下,就使得“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话题关联了起来,开篇文字也就指向了本文的主旨之一。A项正确。原文: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B项考查内容是儿子在渡船上的所见所闻。儿子的行程应该从坐上火车算起,不过真正细腻的描写则是从儿子走下江堤踏上渡船开始的,因为从这里,儿子看到的就主要是乡村生活、乡下人了,一个与大城市上海、与现代化交通工具火车都不太一样的空间由此展开了。渡船上的乡下人,“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父亲知道,他们的神情和言语,正是他们淳朴率直性情的体现,并非教儿子用以识别人心险恶的素材。B项是错误的,是本小题答案。原文: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于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C项选取了文中饶有趣味的一个点,即乡下的狗。文中多处写到狗,可见,狗一定曾是父亲当年生活中亲密的伙伴,承载着他难忘的美好回忆。事实上,小说原文对狗有更多、更富于感情的描写,喜爱之情溢于言表。C项正确。D项涉及对全文的把握。这次板桥之旅,当然不是简单的度假,不是时髦的旅游,它带有更深的含意。走一遍父亲的道路,对父亲来说是重温,对儿子来说则是寻找。这种寻访的意味,是通过“走”来表达的。如何抵达板桥村?这个行程比较辛苦。板桥是偏僻的,坐车乘船,哪怕是换乘了小小的滩船之后,仍然不能直接抵达,必须要走,不断地走。文中关于“路”、关于“走路”的描写,往往诉诸近身的环境和直接的身体感受,就是强调那种亲身的体会,经由身体记忆唤醒深切回想,比如,“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你沿着大埂走”“你走过窑场”“沿着水渠边的路走”“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等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下来,从而将寻访之旅的深意表达出来。D项正确。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原文: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莹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句子①写了儿子在坟垄中间的感受。夜间到村东的大坟莹,不是为了锻炼胆量、体会刺激,而是试着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一个人的长大成熟,往往伴随着对死亡的理解与正视,悬想一代又一代人们的生死相继,感受家族乃至人类的绵延。“人生代代无穷已”,是古往今来人们永远思索的问题,或许并不见得深刻,却是每一个人都能切身领会的“历史”。父亲当年有这样的感觉,在同样的场景里,儿子同样会捉模到那种“历史感”。A项正确。原文:那一层层芳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②你会爱的。句子②是一个段落,虽然只有四个字。如果从上一段“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读下来,一直读到“你会爱的”这句,我们能够理解到语义上的连贯性。那么为什么要将此句单独设为一段?很有激情地一路写下来,情绪不是也很流畅且饱满吗?这处的文学赏析涉及语言运用的问题,即句子的停顿与感情的表达如何相辅相成。不妨试着读一下上面一段文字,读到“那狗”,各短句的字数逐渐减少,语势逐渐减弱,直到句号提示我们,这里有一个较大的停顿,情感抒发因此暂停。接下来的一句从眼观转为身感,同时句子拉长,句势增强:“那威力无比的太阳”后又是一个句号,情感抒发再度暂停,而且是更长的停顿。然后一个新段落出现了:“你会爱的。”由句子的暂停和节奏的变换而蓄满的感情,这时就携带着更强烈的气势进发出来。B项正确。原文: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句子③承接着“懂了自己”,通过在板桥“住着、看着,干着”,儿子会完成那长大成人的仪式,不仅会懂得父亲,更重要的是还会由此获得关于自我的认知。因此,“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这里的“飘”指的就是儿子将要克服的心理状态,也往往是刚刚成年的年轻人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即因缺乏思想根基而造成的心无所属、没有自我的迷茫状态,不肯脚踏实地的悬浮状态,这不是不再被父辈“镇”住、摆脱家长控制之后的“飘然自在”的状态。C项是错误的,是本小题答案。原文: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句子④在最后一段,这一段表达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绪。说完了“给儿子”的话,作者也似乎从回忆返回现实,从现实出发,推想未来真的有那么一天,儿子真的去了板桥,究竟会怎么样呢?“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所表达出的信心满满、对事物充满确信的笃定相比,显示出一种犹疑感,也透露出关于历史、现实、未来的思考。二十世纪八十年初的中国社会,尤其是长江下游一带的乡村开始发生变化,烟囱、厂房已经出现,即便板桥这样的偏僻水乡,也会迎来相应的变革。因此文中这种犹疑感里,也多少有着对于当时社会的反思。这一点,今天的考生恐怕不能准确把握但只要能够体会到其中情绪的反差和文学上的张力,就能够判断出D项是正确的。本大题有两道客观选择题,设题各有偏重。第6题偏重对儿子板桥之旅相关内容的理解,第7题则偏重对父与子在板桥的情感共通、精神融汇这一层面的分析鉴赏。这样设题涉及对文本两个基本面的理解。如前所述,本文写的是父亲想象中儿子的板桥之旅,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不难发现,这次旅行,并非指向未来,而是指向过去,即儿子的板桥之行其实是父亲的板桥回忆,“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感到什么、“你得”怎么做、“你就”怎么样,其实全都是“我曾经”看到过什么、感到过什么、做了些什么。父与子,仿佛经历了穿越,不论身心,都分享了同样的经验、情感与感悟。考查目标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秩,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梁,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儿子的板桥之旅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度假旅游,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当年一样,作为一个板桥村的村民来“住着,看着,干着”,哪怕是短短的一段时间。“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就集中描写了“干着”。这个段落不长,但涉及的事物不少,又有着清晰的内在书写逻辑,比较适合考查考生对于文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同时,这个文段也具有文章的典型特点,即注重身体与心灵的感受表达,细读这个文段,可以更好地品味全文。阅读这个文段,首先读到的是劳动的部分。下田的辛苦,那种描述,如“你恨不得把腰扔了”,非经亲历无从道出,是刻进肌肉记忆的身体感受。①体验下田劳动的辛苦;因为有这种感受,才会认识到“自己并非什么都行”,这既可以指体力上的,也可以指其他方面的局限。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在劳动中,接触到大锹等农具,认识了各种粮食作物,文中将这二者归为一类,都是“扔不了”的。原始的工具、基础口粮作物,唯其根本性,方具有永恒性,这是从劳动中悟得的真理性知识。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最恒久的;接下来的部分,从劳动转为劳动间歇的休憩。“干累了”,坐在门边休息,看着、听着、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平和甘美,这时候对田园生活美好的感知,是在辛苦的劳作后切切实实获得的,再也不是空洞的,就如同“稻花香里说丰年”不再是字面的诗词,而是双手抚摸稻穗时的丰满感受。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正因为有了这些对于真实生活的感同身受,自然会有更进一步的心灵触动,不由感慨大地是仁慈的,它滋养万物,维系了人类的繁衍,人同大地的关联,方能如哲学家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个段落所写出的身、心两个层面的多重感受,实际上是具有关联性的,劳作及其辛苦使我们感知自我、感知根本和永恒,劳作后的休憩使我们更能体会田园之美并进而感知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绵延。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不过,这一内在逻辑并不要求考生提炼出来,参考答案给出的五点,是对段落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考生只需答出四点即可。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活动,就是文学评论。高中生不必将文学评论看得过于“高大上”,似乎那是文学评论家的专属领地;其实,从个人的阅读出发,将那些最触动你的东西找出来,加以思考和分析,将其表达出来,就是文学评论。这样的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评论要在读后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需要有一个从感性感受到理性分析的自觉提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就已经安排了“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本题的命制,就基于这一任务。(教考衔接)当然,文学评论或是短评的写作,都需要建立在对作品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在时间极为有限的高考考试中,这样的写作不可能展开。因此本题对这一任务进行了先行处理,即在题干中表明,读书小组的同学们已经在阅读文本基础上,将阅读感受进行凝聚提炼,提出了不同的关键词;同时,也并不要求将短评成文,只需围绕关键词说明思路即可。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人,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给儿子》这篇作品独具风格,通过阅读不难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可能也是一般读者感触最深的地方,即:作品似乎是“错位”的。从头初读,作品写的应该是父亲关于未来的想象,想象儿子长大了,上了大学,放暑假的时候要出门旅行。可是读着读着,新的感觉出现了,儿子那未来旅行的每一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那旅途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尽在父亲的掌握之中,——他写的好像并不是儿子未来的不可知的旅行,而是自己以前的生活,借着替儿子畅想未来,完成的是自已的怀旧之旅。这个“错位”的感触抓住了,接下来的问题自然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甲组的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对应的就是这个思路,考生只要能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关联到“未来”和“回忆”就能够顺势抓住“成长”这个关键词的提示,来解答“为何这样写”的问题,那就是,通过这样的写法指向作品关于“成长”的主题。应该说,这个评论思路是较为浅显的,关键词给出的提示也很显豁,考生只要不被“写一则文学短评”这样的“指令”给“吓”住,仔细审题,顺利答出一点儿不难。教材指导给出的文学短评写作路径,让我们从阅读感受出发,从“小”处切入,抓住一个小的切口展开分析。文学感受较为敏锐的考生可能会意识到,《给儿子》这篇作品有很浓厚的抒情性,这抒情性是由很多意味深长的细节或意象来营造的,比如路、船、田野、萤火虫,甚至狗,不一而足,其中尤其是河,更为重要,因为它不断出现。即使一时意识不到,当看到乙组关键词“河流”,相信考生都能理解“河流”在这篇作品中是很重要的。河流如此重要,其意义何在?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首先,河流构成了这篇作品的背景、环境和风景,这是最表层的功能意义。其次,我们可以思考河流的象征意义。随着河水的流动。一个不同于城市的空间展开了,如果说,板桥的水渠、溪流都流入了漕河再汇入长江,奔向大海,那么,儿子从长江入海口的城市上海,顺着河流上溯,“返回”到板桥,就是一次空间的回迁,同时也是从“未来”返回父亲回忆中的“往昔”,是一次时间的回流,逝者如斯夫,这河流承载着多少无尽的思索。聚焦河流,展开对河流的“追踪”,思考河流的意义,就是乙组的短评思路。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考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评论思路,尤其是乙组,围绕“河流”这一关键词可以有太多的评论鉴赏,只要能够抓住河流的重要性、探究河流的意义,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调动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写出精彩思路。文学阅读鼓励个性化、多样化的鉴赏与评论;但是,文学评论需要有清晰的思路(由感性到理性),因此本题在思路这一点上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一味堆砌华丽辞藻进行含混的表述,是不行的。甲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乙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2023年新高考Ⅱ卷《社戏》沈从文(1902~1988)是广大考生熟悉的现代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被节选收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边城》让人领略了湘西小城淳朴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让人品味到,小说中的田园牧歌情调背后,还隐伏着挥之不去的悲凉。就像教材中提示的那样,阅读沈从文的《边城》,可以“思考他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究其原因,是沈从文深知那样一个世外桃源早已式微,那样一曲田园牧歌已成绝响。因此,他在写作《边城》的时候,就预备着要写一部“对照”的作品。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冬天,沈从文回到故乡,再次深入观察当时的湘西社会,写作了长篇小说《长河》,“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水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来写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所以,如果要更好地理解《边城》,理解沈从文的写作,可以尝试着读一读《长河》。可惜的是,战争、书报检审制度、颠沛流离的生活等多种原因交织,使得《长河》并未完成,作者只陆续发表、出版了《人与地》《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吕家坪的人事》《枫木场》等11节。本试题材料节选自最后一节《社戏》。总体分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原文: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A项陈述萝卜溪社戏的基本情况。“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对应文中橘园将橘子下树装船的内容,而“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对应文中所写“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及“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A项正确。原文: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究,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放神还愿。平时单能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B项陈述村民们看社戏的景观之一,引导考生注意本文的民俗色彩和乡土气息,这是沈从文小说的突出特征,也能够让考生进入一种较为熟悉的文学阅读场景。B项正确。原文: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有所忌惮)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曲意逢迎)C项选取文本中一个重要人物。沈从文创作上有个特点,即他笔下不少人物形象似乎都有些“语焉不详”,但仍然可以十分饱满。此项的设置,也可以提示考生注意到,萝卜溪与《边城》中人际关系其乐融融的茶峒已经不太一样了,出现了保安队队长这样的人物,同时让人意识到,危险的气息出现了。原文: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D项考查如何在具体语境中领会一个说法的真实含义。掌班请这些头面人物额外点戏时,“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在这个语境中,会长“被迫”点戏,是出于谦让客气,并非吝于封赏,故D项错误,是本小题答案。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拨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原文: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A项涉及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本文第一段写戏班子如约来到萝卜溪,但第二段并不接着写社戏事,而是劈头就写“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读起来有些“跳”,且接下来也并不再继续讨论调兵开拔的事,又转回来写萝卜溪按部就班的生活。这看起来很突兀的一句插入,带来了不和谐音调,带来了无所适从的紧张感,令人不安地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似乎就要发生了。这其实就定下了本文的基调,萝卜溪这个乡村社会的“常”,将要有“变”。A项正确,而且是一个非常友好的提示性选项。原文: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B项关联的是考生对《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白话小说的阅读。读传统白话小说,尤其是《红楼梦》这类所谓世情小说,往往能读到大段大段关于衣服饰物的描写。白话小说不厌其烦地刻画衣服的颜色、材料、质地、花纹、样式,对女性人物常常还有非常繁复的妆发首饰等描述。这种细致摹写器物细节的方式,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世态生活,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把握小说人物的样貌、身份、心思、性情。像许多现代作家一样沈从文的某些写作笔法受传统小说影响极大,以衣写人就是其中一端。原文: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未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C项关联的鲁迅小说名篇《社戏》。离开赵庄后“我”和双喜一伙撑船返航,这里有两段极美的景物描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是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望着了。”“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我”的心驰神往,孩子们说说笑笑、生气淋漓的夜航,跟“失落惆怅”全不相干。D项关联了《边城》,只要好好阅读过教材课文,很容易判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比较而言,《边城》中“世外桃源”的气息似更浓一些,从《长河·社戏》能够感觉出来,“世外桃源”已遭受侵袭,因此选项用“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说法,对于两个文本都是恰当的。D项正确。本文的核心内容即描写萝卜溪社戏。这是一个过程性的描写,从戏班子来到萝卜溪到村民看完社戏回家,中间完整叙述了筹备商议、开锣祭拜、“打加官”、点戏、演戏等各个环节,社戏仪式感的“点”既是“散”的又是贯穿性的,所以这道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整合概括能力。参考答案中的第一点比较容易回答。需要注意第二点。通常说到“仪式感”,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庄重、严肃的,所以“祭拜”之类很容易归结到“仪式感”,而世俗狂欢的一面则有可能被排除在外。不过,“杜戏”这一民间仪式,不同于庙堂祭祀仪式,它属于民俗活动,更具民间趣味,更有人间烟火气。社戏过程中,台上台下、演戏的看戏的,共同构成的热闹酣畅的氛围,也是仪式感的重要部分。【参考答案】①正面描写:依次写了社戏过程中的各种仪式,如选址、择日、开锣时的祭拜、开锣后“打加官”、戏目的安排等;②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各色人物举止、伏波宫前的集会场面等,来衬托社戏的仪式感。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本文的核心内容即描写萝卜溪社戏。这是一个过程性的描写,从戏班子来到首先,我们把“照例”落实到社戏过程中。可以看到,社戏的全过程是没有所谓创新出奇之处的,任一个环节、步骤,都可以照例进行。跟《边城》中的端午节一样,历来如此,“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这说明,端午也好,社戏也罢,都是古老的习俗,传承已久。①表层:社戏作为当地民俗活动、民间仪式,传承已久,各个步骤都有例可循;其次,我们可以从社戏再扩展到萝卜溪这个乡村社会。仪式化的社戏沿袭惯例这么演着,人们年年岁岁这么看着,萝卜溪人们的生活也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平安无事,岁月静好,构成了生活的常态。②社戏各步骤循例展开,代表着一种秩序井然、安稳平和的生活常态;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最后,需要将思考扩展到“照例”的外延层面。刻意强调“照例”其实隐含着对“例外”的审视,也就是说,“例外”或将、甚至已经出现了。如前文分析过的保安队队长的讹诈,“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都属“例外”。这些“例外”打破了“照例”之“常”,彰显了“变”的出现。③多次强调“照例”,也暗示“例外”或将出现。。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将这篇《社戏》再次同考生们学过的《边城》做个“对照”。《边城》节选部分,描写了同样是古老习俗的端午节,而且是一口气写了三个端午节,每个端午节都是同样的赛龙船、捉鸭子,但如果有心检视,就会发现,里而没有一个“照例”字眼,顶多用“必”这样的词来表达,如“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或者“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将“必"替换为“照例”,不也完全可以吗?——可对于主人公翠翠来说,每一天、每一年,日子虽貌似相同,但其实都是新的,每一个端午节都深深地带给她新鲜的感受,根本无须去想那些老气横秋的“照例”。同时,没有“照例”,“例外”就还比较遥远,“边城”就可以继续沉漫在世外桃源般的梦里。《长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边城》构成了对照,将“常”与“变”的悲剧性更替更加显明地呈现了出来。(主旨的细微变化)2022年新高考Ⅰ卷《江上》小说写于冯至任教于西南联大期间,是冯至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创作高峰。小说全文共九节,每一节均以地点为题,连贯起来就是《伍子胥》副标题所标示的“从城父到吴市”,也即伍子胥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历程。这个题材冯至心仪已久,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想借鉴德国诗人里尔克的《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将其写出,但直到1943年才终于完成。而此时,这篇小说已经脱去了他早年设想中的浪漫色彩,而填充了更多的现实“经验”,成为抗战期间现代知识分子的“奥德赛”:随伍子胥的逃亡展开的,是一部奔波于动荡之世的心灵漫游记录。在每一节里,冯至都安排了伍子胥与某个或某类人物相遇,譬如山林中的年轻隐士、暌违多年的朋友、困居墓园的老迈读书人、溧水之畔的浣衣女等,每一次遭遇,对伍子胥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冲击,使他思索生命的意义,如同冯至在小说《后记》里所写:“有的使他坚持,有的使他克服,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这些对历史的想象、重建与思考,也就从漫长的历史中穿越而来,成为冯至那个时代知识群体的现实感受与思考。这部叙事作品同时融入了较为强烈的抒情和思辨内容,沟通历史与现实,兼具诗、思之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小说经典。本题材料选择了小说的第六节《江上》,做了少量删改。同时,为便于考生快速进入小说文本语境,特意给出一个说明性的题注。总体分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文: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解题思路A项来自开篇,即子胥终于过了昭关,距离目的地吴国更近了,这里的关键句是“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是春秋故事中非常有名的一节,在后世的戏剧戏曲中尤为流行;即便考生不了解这个故事,本文第一段仍然给出了足够的信息,不仅直接写出子胥“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更以子胥在晚秋时节展望大片仍然绿意盎然的原野,来间接描述他暂时逃出险境、重获自由的心态。A项正确。原文: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爱憎分明,刚性男儿子胥,在渔父的世界里得以柔化、舒缓,矛盾交织,一面是仇深似海,一面是清淡如水;唯恐江水渡完,子胥是想挽留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B项来自子胥渡江即将抵达对岸时的心理将“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的心态,解读为想要停留在江上“平和地欣赏风景”,理解有偏差。子胥临近上岸离开时产生的不舍之情,来自对渔夫“世界”的领会,对“柔情”的留恋,而非平和悠闲地欣赏风景。B项错误,是本题答案选项。原文: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nièrú),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签字购销合同
- 宣传册印刷订购合同
- 人才借调三方协议模板
- 股权合伙合同模板示例
- 股东借款合同范本模板示例定制
- 2024旅游包车网简单旅游包车合同范本
- 日用化学产品口水鸡类考核试卷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战略规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朋友宠物寄养合同模板
- 猪场转让协议合同范例
- GB/T 22427.9-2008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
- GB/T 20897.4-2019充气艇第4部分: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5 kW及以上且船长在8 m~24 m之间的艇
- 班会-学霸的炼成
- 临安遗恨-古筝+钢琴五线谱
- 抽象代数复习习题及答案
- 薪酬管理分析报告5篇
- 台海局势之我见课件
- 药学类之药学(中级)题库大全包过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医师承拜师合同公证书(通用)
- 2019年上海闵行区初三英语二模卷(高清版-附听力文稿、答案)
- 解剖学 第七章 生殖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