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市吴家窑镇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山西省怀仁市吴家窑镇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山西省怀仁市吴家窑镇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山西省怀仁市吴家窑镇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准考证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估试题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75分。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中国北方大都有“黄河是母亲河”的说法。这些说法都体现()A.河流孕育人类早期文明B.环保意识由来已久C.世界各国文明都源自河流D.人类生活离不开大江大河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文明的一个特征。”下列文字配对正确的是()A.古希腊——象形文字B.古罗马———楔形文字C.古埃及———拉丁文字D.古中国———甲骨文3.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的石柱上雕刻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上述材料反映出的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A.都位于大河流域B.都建立严格等级制度C.都发展农业经济D.都利用宗教神化王权4.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文明古国国家机器与制度大型工程宗教、历法、文字古埃及法老集权金字塔太阳历古印度种姓制度阿育王塔佛教、发明十个数字A.一致性B.互信性C.多样性D.交融性5.“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A.神话故事多姿多彩B.法治建设成就突出C.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D.自然资源丰富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6.根据“狼孩起源说”“布匿战争”“《十二铜表法》”“凯撒与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分裂”等关键词,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雅典民主政治B.罗马的兴衰历程C.查理曼帝国D.元老院与公民大会7.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家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这表明拜占庭文化()A.对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B.起源于东欧C.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D.西方文明的发源地8.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希腊十二主神之一,但即使作为智慧女神和战争女神,她也曾因为愤怒而将向她发出挑战的人类阿尔克墨涅变成了蜘蛛。这说明古希腊神话的特点是()A.迷信色彩十分浓厚B.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C.是以战争题材为主D.神具有超自然力的本领9.如图示意图反映的是79.如图示意图反映的是7世纪中期日本与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据此判断,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都确立了土地私有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D.都分解了君主权力10.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下列谚语和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关系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在城市住满十年,可获得市民身份C.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古代日本人重视教育和知识D.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欧洲租地农场的兴起11.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古代文化遗产丰富。⋯⋯阿拉伯学者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阿拉伯人被称为()A.感知宇宙万物的哲学家B.西方文化的传播者C.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D.精明能干的大商人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12.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阅读下面对这两个史实的解释,由此可得出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手工工场: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A.都体现了分工协作B.都雇佣自由劳动力进行生产C.都最早出现在英国D.都随着庄园制度衰落而兴起13.如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于1514-1515年间创作的作品《椅中圣母》,该作品除表现了圣母的光辉形象外,更多的是展现人世间的母性之美。下面有关这一画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延续了中世纪以来的艺术风格B.反映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风格C.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主张D.A.延续了中世纪以来的艺术风格B.反映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风格C.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主张D.艺术已经完全摆脱宗教神学色彩14.如图是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学习成果汇报卡。它的研究主题应是()A.殖民掠夺与三角贸易兴起B.郑和下西洋与物种交流C.新物种与明清人口增长D.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流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评价:“1689年的这一法案确实一劳永逸地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在这情况下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英国革命。”这里的“法案”()A.成为他国民法的参照蓝本B.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C.成为资产阶级夺权的思想武器D.使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九年级历史第3页(共8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题共10分)16.宇宙世界因宽广而动人,人类文明因多彩而迷人。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思想之光】思想感召世人。分别简述下列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2分)(2)【建筑之美】建筑彰显艺术。简述三处建筑的建筑风格。概括三者的共同之处。(4分)(4分)(3)【探险之奇】下面图片反映了西方哪些殖民罪恶?并简述三角贸易路线对欧洲和美洲的影响。(4分)九年级历史第4页(共8页)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20分)17.亚非欧三洲在地理上山水相连,在历史上交往密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居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遗洗劫一空。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速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2分)材料二:拜占庭国家正遭到奥斯曼人的进攻而走向灭亡,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这些拜占庭学者将大量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激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秘》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给以后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带来很大影响。——孙秉莹等主编《世界通史纲要》(2)结合材料二,归纳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共同点。(2分)材料三2000多年以前,人们今日所熟知的“丝绸之路”贸易网络就已经存在,它将中国太平洋沿岸和非洲及欧洲的大西洋海岸联系在了一起,使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的货物流通成为可能,同样还有穿越亚洲之脊的、连接城镇和绿洲的陆上通道。———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与传统航路不同,“新航路”是欧洲与东方及新大陆进行直接贸易的海上航路,它以大西洋沿岸的西欧诸国为起点,以东方和美洲为终点,不再经过地中海。美洲新航路,是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开辟成功的⋯⋯总的来说,“新航路”大体上分为东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四条航路。———摘编自邵政达《新航路的开辟》(3)根据材料三,对比“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异同点。(4分)九年级历史第5页(共8页)

18.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李老师以“走向近代”为主题,设计了以下问题,请你参与完成。(12分)材料一:梳理历史事件(1)构建知识框架有助于同学们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梳理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请你将①②③处填写完整,并指出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4分)材料二:倾听时代呼声作品:《蒙娜丽莎》作品:《蒙娜丽莎》简介:简介:(2)文艺作品喊出了时代的呼声。请你分别介绍如图两幅作品。(4分)材料三:阐述事件联系(3)简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和欧洲的影响。并阐述两幅图之间的联系。(4分)九年级历史第6页(共8页)四、探究题(共15分)19.东方文明深远深厚,西方文明外向外延,世界文明因此而丰富多彩,瑰丽迷人。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中西文明的对比”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并解决相关问题。任务一:说地源之异(1)根据上图,比较东西方文明产生的不同地理环境。由此对应的经济、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4分)(2)上图两种制度的区别有哪些?(2分)任务三:论城市之美中世纪的西欧城市最先是作为经济中心,主要从工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规模较小。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从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看:以宫殿城池阶段为城市主体的秦汉时期;以坊市制度为标志的隋唐时期;以坊市合一、临街设店为特征的宋以后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