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_第1页
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_第2页
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_第3页
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_第4页
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济宁高新区自1992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高新区以来,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办区宗旨,创新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使用,综合运用孵化器、特色产业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基金等多种政策工具,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涌现出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2003年,济宁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济宁高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先行区、新兴产业聚集区、高科技成果转化区、体制创新试验区、社会民生示范区、区域发展先导区”以来,济宁高新区开始步入以“自主创新、内生增长、资源集约利用”为主要内涵的“二次创业”阶段。

目前,济宁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5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建成工程机械、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等3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综合实力在山东省5个国家高新区和14个省级高新区中稳居第2位。

创新引领园区高速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快速提升。2008年,济宁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932亿元、工业总产值788亿元、财政总收入31.1亿元、利税59.1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335倍、267倍、233倍、463倍。特别是2003年以来的6年,济宁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幅,6年翻了两番多。

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08年,济宁高新区以占济宁市不到1%的人口、0.5%的土地和资源消耗,创造了占济宁市30.7%的工业总产值、48.5%的工业增加值、56%的到位外资和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济宁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5%,成为拉动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引领区域发展和带动高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阵地。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品牌,培育了山推股份、山东如意、鲁抗医药、辰欣药业、英特力光通信、小松山推、菱花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典型,经济实力、发展潜力、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省级高新区前列,成功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子。

功能开发和城市建设呈现崭新格局。以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导向,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聚集需求出发,合理配置资源和安排功能分区,济宁高新区启动了先进制造业、创新研发、商务贸易、生态休闲、现代生活等六大功能板块的规划建设,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一个空间布局合理、城市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位:成为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区,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阵地,为山东建设创新型省份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生态、人文是济宁高新区未来发展目标的三个关键词。科技方面: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产业服务中心”的目标,逐步汇集一批一流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建立一批高度协作的特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和品牌,领航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高地、专业服务基地和产业升级引领地。生态方面:以人、自然、环境互惠共生为追求,通过从产业到生活、从设施到景观、从空间到意境全方位生态再造,促进城市品质、功能、魅力的全面提升。人文方面:注重文脉存续,丰富文化内涵,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环保健康的人居方式、生态宜人的生活空间,实现经济社会、生活品质和城市价值的全面提升。

一是加快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现有自主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变化,借鉴国内外高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从创业项目到孵化服务,再到加速器加速发展,进而进入高新区发展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根据济宁的产业特点,围绕5大主导产业,继续深化和发展现有的“三级孵化”体系,并根据产业特点探索建设新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坚持政府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的建设模式,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形成载体集中、功能定位明确、具有国际一流的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格局,全面提升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重质量、打名牌、创品牌为重点,不断提高实现知识价值的能力和知识创造、孕育创新的能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导向,推进企业专利信息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订。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不断提高专利质量、水平和档次,着力提升发明专利比重。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机制,推动企业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深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力争在重大科技项目和领军型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突破。深入研究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一般规律,花大力气解决高层次人才聚集的两大前置性要素,一方面构建能够给人以成功机会的创业平台,另一方面创设能够满足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高端高品质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政策扶持手段,尽快形成国际化、高层次、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面,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构筑“人才、市场和资本”的技术创新支撑服务环境体系,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产业链,促进技术创新的上、中、下游的有机融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借脑工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吸引更多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到济宁高新区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努力使高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使院校的成果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五是发展产业价值链高端,培育新兴产业业态。一是实施以培植优势产业、扶持强势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培优扶强战略。按照产业领域,细分产业链,根据企业情况,设定发展目标,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科技嫁接改造等措施,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到2013年,新增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园区营业总收入比例超过60%。二是通过重视培育新兴产业业态,促进现代服务外包业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物流商贸、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促进研发、品牌和标准竞争优势的形成。三是实施“中间分离,两端延伸”战略,促进制造业走出加工组装等价值链的低端,向研发设计和品牌服务等价值链的高端延伸,鼓励企业“大脑”在园区、“高中端工艺”在园区,力争到2013年,新增研发中心30家,跨国公司销售中心、地区总部、地区采购中心达到10家。济宁高新区顺应国际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力争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领域,形成2-3个具有爆发性成长力的高端型、基地型、龙头型新兴产业大项目。

六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创新集群。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推进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集群发展的同时,培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2个以上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创新产业集群;发挥大企业的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的现代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比例高于60%。在技术结构调整方面,重点再培育1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企业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