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方案TOC\o"1-2"\h\u6989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3380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214157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328421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317793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107702.1生态优先原则 3249592.2节能环保原则 4297692.3可持续发展原则 45990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 5183203.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599173.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 5178263.3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520833第四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6235034.1节能施工技术 6160584.2环保施工技术 6117224.3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632213第五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7184175.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7176875.2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技术 7237215.3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 817561第六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优化 8117176.1室内空气质量优化 8185556.1.1源头控制 825866.1.2通风换气 847776.1.3空气净化 9185986.2室内光照环境优化 9204536.2.1自然光照 9138106.2.2人造光源 9271636.3室内声音环境优化 9198726.3.1噪声控制 9190096.3.2声音吸收 1010559第七章: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 10282457.1雨水收集与利用 1058457.1.1雨水收集系统概述 1072267.1.2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与布局 1073737.1.3雨水利用途径 101267.2中水回用技术 1077117.2.1中水回用技术概述 10164647.2.2中水处理工艺 10104797.2.3中水回用领域 11507.3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 1128077.3.1给水系统 11115627.3.2排水系统 1125211第八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 1111468.1建筑废弃物分类 11224228.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 12302538.3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18711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384439.1绿色建筑政策体系 13208259.1.1政策背景与意义 13231179.1.2政策体系构成 13273159.2绿色建筑法规标准 1329259.2.1法规体系 13308269.2.2标准体系 13136039.3绿色建筑推广策略 14246639.3.1政策引导 14136479.3.2技术创新 146699.3.3宣传教育 1416009.3.4人才培养 1420799.3.5示范引领 1411737第十章: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4143210.1国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470610.1.1项目背景及目标 14832410.1.2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142462710.1.3节能效果及评价 15312710.2国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52589310.2.1项目背景及目标 151046010.2.2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1548410.2.3节能效果及评价 15695910.3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5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健康舒适等因素,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征:(1)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2)资源节约: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技术、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3)环境友好: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健康舒适:绿色建筑关注室内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以下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关注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改进。(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绿色建筑开始受到广泛关注。(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各国纷纷制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绿色功能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筑环境功能评价:包括室内环境质量、室外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2)建筑节能评价:包括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措施等方面。(3)建筑结构功能评价:包括建筑结构安全、耐久性、舒适性等方面。(4)建筑生命周期评价: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到拆除阶段,全面评价建筑对环境的影响。(5)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包括建筑投资、运行成本、社会效益等方面。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导则》等,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2.1生态优先原则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即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体而言,生态优先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自然规律:在建筑设计中,应尊重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规律,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干扰。(2)保护生态资源:在建筑选址、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等生态资源,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3)生态补偿与恢复: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与恢复,保证建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2.2节能环保原则节能环保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下是节能环保原则的具体内容:(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建筑布局、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采用先进节能技术等手段,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2)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选用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室内环境质量保障: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光照、温度等环境指标,保障人体健康。(4)水资源利用与回收: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措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与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2.3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在满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以下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内容:(1)长期规划与弹性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长远发展,注重规划与设计的灵活性,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绿色技术与创新: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创新,不断优化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3)社会责任与伦理:关注建筑项目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遵循社会责任与伦理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4)教育与培训:加强对绿色建筑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设计能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3.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加工、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中,能够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或有益,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根据其特性和来源,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竹材等,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吸湿、调湿等功能,且资源丰富、可再生。(2)再生材料:如废混凝土、废砖、废塑料等,通过回收、再生和改性处理,使其具有新的使用价值。(3)环保材料:如低毒、低排放的涂料、胶粘剂、防水材料等,这些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小。(4)节能材料:如高功能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绿色玻璃等,这些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标准:(1)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和相关法规,具备环保标识或认证。(2)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3)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4)对人体健康无害或有益,符合室内环境质量要求。(5)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经济合理。3.3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措施:(1)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材料的认知和接受程度。(2)完善绿色建筑材料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3)加大对绿色建筑材料研发的投入,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和性价比。(4)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引导建筑企业选用绿色建筑材料。(5)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监管,保证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环保功能。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四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4.1节能施工技术节能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节能施工技术:(1)施工临时设施节能设计:合理布局施工临时设施,优化能源使用,降低能源浪费。(2)施工设备节能优化:选择高效、节能的施工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3)施工工艺节能改进: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施工过程能源监测与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觉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4.2环保施工技术环保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环保施工技术:(1)施工场地绿化:在施工场地周围及空地进行绿化,提高场地绿化覆盖率,改善施工现场生态环境。(2)施工废弃物处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施工噪声控制:采取隔声、降噪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施工扬尘控制:采取洒水、覆盖、绿化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4.3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污染控制是关键环节。以下为施工过程中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1)大气污染控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扬尘、尾气等污染物进行处理,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水污染控制:加强施工现场排水管理,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3)土壤污染控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土壤的污染,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4)噪音污染控制: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实现对污染的有效控制,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五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5.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部分,其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墙保温隔热技术:通过选用高效保温材料,提高外墙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能耗。(2)门窗节能技术:采用高功能门窗,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功能,减少能源损失。(3)屋顶绿化技术:利用植物对屋顶进行绿化,降低屋顶温度,提高隔热功能,减少空调能耗。(4)遮阳技术:通过选用合适的遮阳材料和方法,降低建筑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5.2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技术建筑设备系统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其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节能技术:优化空调系统设计,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比,降低空调能耗。(2)供暖系统节能技术:采用高效供暖设备,优化供暖系统设计,降低供暖能耗。(3)热水系统节能技术:采用高效热水设备,优化热水系统设计,降低热水能耗。(4)照明系统节能技术:选用高效照明设备,合理设计照明系统,降低照明能耗。5.3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是通过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对建筑设备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节能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能耗,分析能耗数据,为节能措施提供依据。(2)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建筑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降低能耗。(3)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能源进行统一管理,优化能源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实现家庭节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技术与节能方案的研究与实施,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舒适度,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优化6.1室内空气质量优化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居住者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绿色建筑中,优化室内空气质量是提高居住舒适度的关键环节。6.1.1源头控制为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应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环保材料: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选择低甲醛、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装饰材料,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2)优化室内设计:合理布局室内空间,减少污染物积聚和传播。(3)绿化室内环境:室内绿化可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净化空气。6.1.2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以下措施有助于优化室内空气质量:(1)自然通风: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口,利用自然风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2)机械通风:在无自然风的情况下,采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6.1.3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技术可以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提高空气质量。以下措施:(1)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颗粒物等污染物。(2)空气过滤:在空调系统中设置高效空气过滤器,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6.2室内光照环境优化室内光照环境对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措施有助于优化室内光照环境:6.2.1自然光照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提高室内光照质量。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窗户设计:合理设置窗户大小和位置,增加自然光照。(2)采用遮阳措施:在窗户上设置遮阳设施,避免直射光对室内环境造成不适。6.2.2人造光源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人造光源。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根据室内空间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光源和灯具。(2)合理布置照明系统:保证室内照明均匀,避免产生阴影和眩光。6.3室内声音环境优化室内声音环境对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措施有助于优化室内声音环境:6.3.1噪声控制降低室内噪声,提高居住舒适度。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隔声材料: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使用隔声功能好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2)合理布局室内空间:避免噪声源与居住区过于接近,降低噪声干扰。6.3.2声音吸收通过声音吸收措施,改善室内声音环境。以下措施:(1)设置吸声材料:在室内空间中设置吸声材料,如吸声板、地毯等。(2)绿化室内环境:植物具有一定的吸声作用,可改善室内声音环境。第七章: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7.1雨水收集与利用7.1.1雨水收集系统概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雨水收集与利用作为一种有效的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技术,对于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收集、输送、储存和处理四个环节。7.1.2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与布局在绿色建筑中,雨水收集设施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置与布局:(1)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建筑物屋面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收集设施的规模和类型。(2)优先考虑屋面雨水收集,同时可考虑地面雨水收集。(3)收集设施应与建筑物的结构、外观和功能相协调。7.1.3雨水利用途径(1)非饮用水用途:包括绿化、道路清洗、冲厕、景观用水等。(2)饮用水用途:经过适当处理后,可用于生活饮用水。7.2中水回用技术7.2.1中水回用技术概述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回用于非敏感用途的过程。中水回用技术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7.2.2中水处理工艺中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消毒四个环节。(1)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泥沙等杂质。(2)生物处理: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3)深度处理:包括过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工艺,进一步提高水质。(4)消毒:采用紫外线、臭氧、氯等消毒方法,保证中水水质达标。7.2.3中水回用领域(1)非饮用水用途:包括绿化、道路清洗、冲厕、景观用水等。(2)工业用水:用于冷却、洗涤、锅炉补水等。7.3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7.3.1给水系统绿色建筑给水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选择给水水源,优先考虑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2)采用高效节能的给水设备,降低能耗。(3)合理设计给水管网,降低水损。7.3.2排水系统绿色建筑排水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化排水管网设计,降低水损。(2)采用绿色排水设施,如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3)合理设置排水设施,提高雨水利用率。(4)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第八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8.1建筑废弃物分类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建筑废弃物分类是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土石方:包括挖掘、填筑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砂等。(2)混凝土:包括废弃的混凝土块、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拌和料等。(3)砖瓦、陶瓷:包括废弃的砖、瓦、陶瓷碎片等。(4)木材:包括废弃的木材、木构件、木屑等。(5)金属:包括废弃的钢筋、钢材、金属构件等。(6)塑料:包括废弃的塑料管、塑料薄膜、泡沫塑料等。(7)玻璃:包括废弃的玻璃瓶、玻璃窗等。(8)其他废弃物:包括废弃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包装材料等。8.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填埋: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2)堆肥: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土地改良。(3)物理处理:通过破碎、筛分、分离等物理方法对建筑废弃物进行预处理,便于后续资源化利用。(4)化学处理:利用化学反应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如利用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方法处理有害废弃物。(5)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如利用真菌、细菌等分解有机废弃物。8.3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核心环节,旨在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以下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几种途径:(1)再生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砖瓦等破碎、筛分,制成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生产。(2)废金属回收:对废弃金属进行回收、加工,制备成金属材料或制品。(3)废塑料回收:对废弃塑料进行回收、加工,制备成塑料制品或合成材料。(4)废木材利用:对废弃木材进行加工,制备成木纤维、木粉等,用于生产人造板、生物质燃料等。(5)废玻璃回收:对废弃玻璃进行回收、加工,制备成玻璃制品或建筑材料。(6)废渣综合利用:对废弃渣土、石粉等进行处理,制备成路基材料、地基处理材料等。通过上述途径,建筑废弃物得到了有效资源化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9.1绿色建筑政策体系9.1.1政策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问题,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绿色建筑政策体系。绿色建筑政策体系旨在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9.1.2政策体系构成我国绿色建筑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层面政策: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等,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总体指导和规范。(2)地方层面政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政策,如绿色建筑补贴、税收优惠等。(3)行业层面政策: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发布的绿色建筑行业标准、技术指南等。(4)企业层面政策:企业内部绿色建筑管理制度、技术创新政策等。9.2绿色建筑法规标准9.2.1法规体系我国绿色建筑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2)部门规章: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办法》等,具体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和管理。(3)地方法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法规,如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绿色建筑奖励等。9.2.2标准体系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评价提供技术依据。(2)行业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要求》、《绿色建筑施工与验收规范》等,指导绿色建筑的具体实施。(3)地方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等。9.3绿色建筑推广策略9.3.1政策引导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扶持力度,包括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9.3.2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含量和品质。9.3.3宣传教育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9.3.4人才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