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短诗三首
语文要素2.能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
阅读:诗歌表达的情感。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教学准备
味。背诵课文。1.收集有关繁星和大海的图片。
2.能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2.《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时安排
人文主题2课时
热爱自然,永葆童心,感受人间至预习要求
真至纯的母爱。1.按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
教学重点课预习卡。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
味。背诵课文。味。
二第一课时二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漫”,会写“繁、漫”等7个字,会写词语“繁星、藤萝”。
2.学习《繁星(七一)》《繁星(一五九)》,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能背诵诗歌。
3.理解两首短诗中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在现代诗歌史上,有一位独特的女诗人。作家巴金这样高度评价她:“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她的
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她的书,都有
一颗真诚的爱心。”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学生自由发言)对,她就是冰心。一个用爱心写作的作家,
同时她也是一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诵读她的短诗。(板书课题:短诗三首)
2.教师多媒体出示作品的相关资料。
师:《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小诗集,一共收录了164首小诗,所以每一首诗的题目后面都跟着
数字,表示序号。
3.品味诗题“繁星”。
学生通过联想,感受题目的比喻意义。
零碎的诗句是诗海中的一朵朵微小的浪花,然而也是光明闪烁的,如同点点星光,镶嵌在心灵的
夜空中。
4.学写生字“繁”。
师:“繁”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安排紧凑,左上的“每”的横折钩为了避让,要变成横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三首诗,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2.朗读展示,适时正音。
预设:要读准“藤”的后鼻音,膝的读音为xi,不要读成如。
3.结合语境,指导“啊”的字音变化。
预设:“啊”在“大海啊”中读ya;在“母亲啊”中读na。
4.出示生字“漫、灭、藤、萝、膝、躲”。
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哪个字难写,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教师范写,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
“藤”“膝”的最后一笔都是点。“灭”“萝”两个字的首笔都是横画,注意不要写得太长。
三、再读课文,品味诗歌
1.教师教读诗歌,体会音乐美。
(1)读好节奏。
①读好诗歌,首先要读好诗歌的节奏。节奏是指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
现象。
②教师范读。
这些事一一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③学生跟读,自由练读。
(2)读好停顿。
①读好节奏之后,诗歌中还有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这叫作停顿,如:“这
些事——”“回忆”后面要有停顿。
②教师范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好诗中的节奏和停顿。
(3)读好重音。
①重音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字。目的是突出思想情感,表示强调。
②教师示范朗读。
③全班齐读。
(4)读好韵律。
①押韵是指诗词歌赋中,某些诗句的尾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
②了解本诗的韵脚。
③全班齐读诗歌。
教师小结:《繁星(七一)》这首诗一共五行,前两行字数不一,后三行字数相等,句式整齐,整
首诗排列如乐谱般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动听,充满了音乐的美感。
2.品析想象诗的图1EI美。
设计意图:
带领学生品味诗歌的韵味,离不开反复朗读。在一次次地朗读中,学生体会到整齐的句式能带来节奏感;破
折号将人的思绪引向作者回忆的过往。同时,在诗句分行形成的空白里有无穷的想象空间,此时依托情境、
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去补白母女俩在月夜小园中的美好时光。
(1)《繁星(七一)》这首诗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
月夜图。请你再读诗歌,说说你的感受。学生交流回答。
预设:我感受到了诗人非常爱自己的母亲,依恋母亲;我感受到了夏夜的美好,明月、藤萝、母
亲在一起,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我感觉这是诗人对自己童年的回忆,这回忆很美好,就像梦一
(2)请你仿照诗歌的内容和格式,试着创作一首小诗。
教师出示范例: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3)学生书写创作,同桌交流。
(4)指名朗读。
(5)教师小结:宁静的月夜真美啊!皓月当空,洒下皎洁的清辉,寂静的园中只有夏虫的鸣叫。
微风轻拂过树梢,藤萝的枝叶在窃窃私语。还是孩童的我,躺在母亲的膝上,听母亲喃喃细语,讲述
悠远的故事。这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3.诵读一一感受诗的情感美。
(1)诗歌饱含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诗的情感不仅表现在和谐的韵律、优美的意境上,也蕴藏在词
语、句子、标点和修辞中,更流露于读者深情的吟诵之中。冰心的《繁星(七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
的?我们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呢?
提示:声音基调是轻柔的、和缓的;情感基调是留恋的、喜悦的、温馨的。
(2)诵读诗歌:第一遍男女生分角色诵读;第二遍全体合诵。可设计动作,教师配乐,语言渲染,
多么甜美温馨的画面啊,请同学们试着把这样的画面读给老师听。
这些事一一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男生和缓的语调)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女生轻柔的语调)
4.过渡:三首诗中,还有一首也在表达诗人对母亲的爱。
出示《繁星(一五九)》。
(1)关注句式,读出节奏:体会句式的相同、揣摩节奏的细微变化。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引导学生关注称谓,读出语气。(“母亲啊!”“我”“你”,充满深情的呼唤感)
(2)理解关键词句。
教师提问:诗中有两处“风雨”,你理解它们的含义吗?
预设:真正的风和雨;人生的挫折和困难。
引导学生想象“风雨”情境,加强对母爱温暖的感受。
再次朗读,体会“风雨”的不同意思。
(3)整体朗读。
①引导学生关注“啊”,表现出作者呼唤母亲时的情深意切。
②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生活中母亲为孩子遮风挡雨、尽力保护的场景;也可给出典型的画面,
引导学生感受并读出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与赞颂。
(4)引导背诵。
教师小结: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节课我们从她的两首诗中品出了浓浓的母爱,下
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读诗、品诗。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2.背诵《繁星(七一)》和《繁星(一五九)》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涛”,会写“涛”字,会写词语“波涛”。
2.学习《繁星(一三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能背诵诗歌。
3.理解短诗中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背诵,导入新课
1.回顾诗歌学习方法。
诗歌美谈有三法:教读体会音乐美,品读想象图画美,诵读体会情感美。教读品读与诵读,三法
牢记诗学会。
2.上一节课学习的两首诗都是表达对母亲的爱,那另一首短诗诗人在表达什么呢?今天我们再
来学习《繁星(一三一)》这首诗。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1)关注韵律:注意读准生字“涛”,关注“光”“香”“响”的韵脚,指导学生朗读ang韵时要读
饱满。
(2)关注a的读音:借助语音变化体会诗人的直抒胸臆,快意倾吐。
⑶关注称谓:与《繁星(一五九)》联系对照,这首诗是“我”站在“你”(大海)的面前发出的
深情呼唤。
(4)关注标点:注意反问句的特殊语气。
2.感悟情感。
(1)引导学生朗读“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
清响?”体会诗人对大海的一往情深。
体会连续反问的着重点在于强调最后一句,气势逐渐增强。
(2)补充资料,理解深层意蕴。
①出示冰心描写海的片段。
师:冰心的诗文中写海写得多,写得美。有时,海在她的笔下是活泼的(出示句段:海呢,你看
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
银花!)o
有时,海在她的笔下是神奇的(出示句段: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视的能力,……你倚栏俯视,你不
由自主的要想起这万顷碧琉璃之下,有什么明珠,什么珊瑚,什么龙女,什么蛟纱……)o
诗集《繁星》当中写海的句子也是不胜枚举(出示: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
一滴一滴的敲打我的磐石,现在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o
冰心曾说:每回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②思考并交流:从这些资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冰心会这样爱海呢?
教师小结:海在冰心的笔下是有生命的,有着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海是冰心的朋友,与她形影
相依。这是由于冰心自小生活在海边,对海非常熟悉,也源于冰心“爱的哲学”,将宽广、博爱的海
作为精神的寄托。
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诗人向大海倾诉的情感,依托连续三个反问句,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喷薄而出.在教学时,引导学生
朗读三个反问句,理解其内在的统一性,明白在诗人眼中,她对大海的情感就如星星发光、花吐芬
芳那么天经地义、自然而然。在此基础上,适时补白诗人生活在大海边的童年往事,帮助学生理解
诗人深沉情感的由来。
(1)过渡: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难怪她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大海。谁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诗歌。
⑵她的思潮里总是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填空读。
大海啊!
哪一颗?
哪一朵?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
(3)她如此深沉地爱着大海。填空式齐背。
大海啊!
哪?
哪?
哪?
4.教师小结:同学们,冰心的诗中不仅有浓浓的母爱,还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己童年生活、
成长的回望。如果打开诗集《繁星》,继续走进冰心爱的世界,你一定会收获更多。
三、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2.课后阅读冰心诗集《繁星•春水》。
板书设计
/月明的园中、
/七一(藤萝的叶下)对母亲的赞美
/\母亲的膝上/
光
星
一
杳
花
二对大海的热爱
波-
>-v响
天上的风雨(鸟一►巢里)\
一五九
2、、中小的风弘雨(“我女”—---►怀叶里田)、/J对母亲的感激
教学反思
相对于古典诗词,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表达起来情感相对明晰,易于理解,所以很多现
代诗的教学局限于诵读和对内容的理解,缺乏对现代诗的审美内涵的挖掘,这对现代诗所蕴含的文学
魅力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本课所选的三首小诗,语言清新隽永,意蕴明白晓畅。因此,本课的教学
设计的重点不是分析诗歌内容,剖析诗歌意蕴,而是以《繁星》中的三首小诗为例子,抛砖引玉,让
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感受现代诗歌的音韵美,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阅读热情,掌握一些赏析现代
诗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审美素养。在今后的现代诗教学中,我会积极结合古诗,使学生通过比较了
解现代诗的特点。
10绿
语文要素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
阅读:人的独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特表达。
文。教学准备
2.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1.《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受诗人的独特表达。2.课前搜集艾青的有关资料。
3.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课时安排
歌语言的特点。2课时
人文主题预习要求
想象画面,感受生命的色彩,感受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自然的魅力。2.按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
教学重点课预习卡。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学过程
一、以“绿”为引,走进诗歌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导入让学生充分地感知绿色的事物和景色,唤醒有关“绿”的形象的记忆,为感知诗中“绿”的意
象作好铺垫。
L多媒体展示各种绿色植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
师:大自然里深浅不一、浓淡有别的绿色,总能让人神清气爽,总能给人以蓬勃的希望。“绿”
千姿百态,在诗人王安石的眼里,''绿”是那样的神通广大:“春风又绿江南岸”,仿佛顷刻间江南两
岸便披上了绿衣;在词人李清照的眼里“绿”又是那样的娇憨可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绿”像是在展示着风雨过后的骄傲。在现代诗人艾青的眼中,“绿”又会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
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诗题。
3.学生交流艾青的有关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感绿意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
墨水班斯在一起交叉指弹
提示:“瓶”是后鼻音,“叉”在课文的读音是chd,不能读成chL
2.教师提问:这几个字在书写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相机指导:“瓶”字右边的“瓦”书写时要写紧凑,最后一笔是点。“叉”字的点画位于三角区域
的中心位置,在竖中线收笔。
教师范写,学生在描红本上练写,同桌互评。
3.学生自读练习,教师指名轮读诗歌,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绿》与《繁星》的不同。
要点:这首诗和前一课的三首短诗形式不同,是由若干小节组成,所以朗读时还要关注诗歌中的
空行,也就是注意小节之间的停顿。
4.引导学生交流: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绿色的世界中。
预设2:读完这首诗,我感觉心中一片宁静。
5.师生合作读诗歌,引导学生朗读时关注重点词句。
(1)第一节,强调读出“到处”是绿的。
(2)第二节,关注6个形容绿色的词语,感受绿色的丰富。
①谈话:这么多的绿色,你如何能读出不一样的绿?指名读。
②提示关注省略号,读出更多的绿。师生合作读。
(3)第三节,关注三个“是绿的”和一个“也是绿的”,读出相同句式的语调变化。
(4)第四节,关注诗中的动词:挤、重叠、交叉。
(5)第五节,关注风“突然”来了,读好景象的变化。
6.配乐:师生合作读。
7.引导学生再次交流:现在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预设1:我觉得这首诗歌写得太奇妙了,给读者带来一种梦幻的感觉。
预设2:再次读诗,我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三、品读诗文,想象画面
1.过渡:这首诗歌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是因为作者借文字传递了他奇特的想象。
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诗文,用“—”画出你认为想象奇特的诗句,读一读,想一想奇特在哪里。
(2)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合作,分享感悟。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批注,对别人的批注提出不同的看法。
3.汇报展不,品读绿意。
(1)每一小组挑选你们最喜欢的小节先读一读,再说一说它的内容,品一品它的特色,把这一节
中你觉得好的关键词及表现手法写在黑板相应区域,一会儿看着关键词口述你们的成果。
品读要点:
①各小节主要内容和赏析。
第1小节:眼前铺满绿色。(小小的“墨水瓶倒翻了",绿墨水流淌着,扩展开去,“到处是绿的……”)
第2小节:写出了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天地间,变成了绿的奇妙的世界!聚集了各样的绿
色,成了绿的总和,“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真是光怪陆离,令人惊叹绿的世界的丰富!这绿的丰富
便道出了人生的丰富,生命的丰富,生活的丰富,感情的丰富……)
第3小节:写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诗人心中充满了绿色,希望绿色撒满人间,所以把风、
雨、水、阳光都写成了绿色的。)
第4小节:写绿色凝集重叠的形态。(“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交叉在
一起”,像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第5小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诗人挥动着生花的“突然”的一笔,好像着力地搅动了一池静
谧的春水,带领读者步入了一个新颖的天地:那美妙的风呵,轻轻吹动着,“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
节拍飘动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海洋。)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品读诗句,指导学生结合关犍词句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丰富学生对诗文内
容的理解,为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好铺垫。
②诗的特点:想象丰富。
诗不是在描写一个具体的意象,但诗人唤起了我们的联想,我们的眼前仿佛是绿色的原野,绿色
的山林,绿色的草原,绿色的海洋,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心情,绿色的希望……
(2)学生在受到启发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自己的批注。
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风很神奇”“很有动感,很有力量”“充
满了活力”“感觉很壮观”等。
4.配乐:学生朗读整首诗。
四、学有所得,体会情感
1.提问: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作者独特的感觉。此刻,你体会到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预设:我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与赞美。
2.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选取一个四人小组在全班展示朗读。
4.指名配乐分节背诵。
5.配乐全班齐背。
6.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品读了这首《绿》,感受了作者想象的奇特,体会了作者独特的
感觉。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进入这首诗,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比较阅读,感受作者独特的表达,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用词语概括出自己对“绿”的体会,让内心感受可视化。教师在即时生成中,对学生的体会进行
分类,帮助学生梳理出不同理解与感受,丰富学生对“绿”的意象的认识。这一阅读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
表达力、思维力和审美力。
一、回顾全诗,读中悟“绿”
1.默读思考: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艾青笔下的绿,仅仅是一种颜色吗?把你思考所得凝练成
一个词语,写在词卡上。
2.请一组学生上台将写好的词卡贴到黑板上,提醒台下学生如果自己写的与上面词卡不同,可
以上台贴词卡。
3.教师一边读出词卡上的内容,一边进行移动、分类:我们读读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
受到了一片绿意,这个绿色的世界让大家看到了“美丽”,看到了“大自然”(第一类);让大家感受
到了“舒适”和“快乐”(第二类);更让你们领略了生机、希望、力量(第三类),每个人读《绿》都
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4.学生讨论绿的内涵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背诵这首诗。
二、比较阅读,赏绿之美
1.过渡:古往今来,写“绿”的作家真不少。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
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著有《艾青诗选》。还有一位作家宗璞在《西
湖漫笔》中也写了“绿
出示“阅读链接”。
2.要求:默读,说说这段文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思考:同样是写“绿”,两位作家的文字有什么异同呢?请你仔细默读两篇诗文,完成学习单。
出示学习单:
《绿》《西湖漫笔》
不同
相同
4.交流讨论,完成表格。
《绿》《西湖漫笔》
不
同
现代诗散文
不仅写眼前看到的“绿”,更多描写得更多的是眼前看到的绿
的是描写绿色的景物带给自己色景物,较少写自己的感觉和想
的感觉和想象。象。
引发了更多关于“绿”的想象。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
相
同1.“绿”的种类都很多。
2.都展现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的“绿”,抒发了对绿色景物的
喜爱之情。
要点:《西湖漫笔》中对绿的描写细致入微,将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一可视、可感、
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厚。
三、合作背诵,总结全文
1.学生分组合作背诵《绿》。
2.选取小组展示,全班从准确度、熟练度、情感等方面评价。
3.课件出示绿色的风景,教师总结:读诗人艾青的《绿》,让我们爱上自然、爱上希望,你还可
以搜集更多写景的现代诗,邂逅一份独特的风景、一份独特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2.课后读一读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绿》和艾青的《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
板书设计
/到处是绿的
色彩(这么多的绿)生机勃勃\
\风、雨、水、阳光/]赞美春天
,歌颂希望
#太/静静地交叉、
动静结合/
形心〈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促使学生在
教学中通过朗读、想象,结合相关资料,领会艾青诗歌语言口语化的特点,并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绿》这首诗读起来明白晓畅,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缺少诗歌阅读经验的学生
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形式更加多样的朗读,在学生充分地体验诗
歌的情感表达后,教师再加以点拨,那么学生对诗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
11白桦
语文要素白桦的形象。
阅读:教学准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的形象。课时安排
人文主题1课时
朗读诗歌,感受白桦的形象,体会预习要求
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按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
教学重点课预习卡。
能借助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感受2.搜集有关白桦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诵读,引出课题
1.图片导入:同学们,这是什么植物?你认得吗?(出示白桦树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
歌,就跟白桦树有关,齐读课题一一《白桦》。
2.介绍作者: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俄罗斯田园派诗人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他的代
表作有《安娜•斯涅金娜》《天上的鼓手》等。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了解内容
1.初读诗歌: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学生自读)
2.检查字词,学生认读。
绣花潇洒齐绽朦胧金晖徜徉姗姗来迟白雪皑皑白桦涂上毛茸茸花穗
寂静朝霞抹一层
领读一一个别读一一齐读。
3.重点指导“徜徉”“白雪皑皑”两个词语。
4.指名分小节展示朗读,随文识写生字词。
(1)读准“绽”,读出“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的节奏。
(2)读准“朦胧”“徜徉”。
(3)读准叠词“姗姗”“皑皑”,读好“姗姗来迟的朝霞”“白雪皑皑的树枝”。
5.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词分小节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提示词: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
6.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梳理四个小节的主要内容,理清本首诗歌的脉络。
师:同学们真会倾听!这首诗歌就是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先写了白桦的
特点,是一一(洁白的),紧接着写了白桦的树枝,以及在寂静中的白桦、朝霞中的白桦的美好形态。
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地走进诗歌,走进《白桦》。
三、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1.回顾黑板上记录的关于白桦的“初印象”,引导学生抓住“初印象”再默读诗歌,圈画关键的
词语,想象画面。
出示要求:默读诗歌,有没有一些语句,特别能让你“感受”到白桦的样子?圈画出来,然后把
你“感受”到的画面在小组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借助“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与前一组短语的对比想象,感受白桦在
朝霞里光泽变化的美。然后顺势引出诗中描绘环境的短语“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进一步引导
学生想象臼桦玉立于“朦胧的寂静”中,玉立于“灿灿的金晖”里,玉立于“姗姗来迟的朝霞”下的画面,
从而感受其高洁、自在的形象。
2.全班交流分享,根据学生的分享随机点拨:
(1)第一小节。
①教师引导:"涂上银霜",素白而又光滑的枝干,质感、色泽都很独特,再加上“披了一身雪花”
就更富有光泽,不负它的名字一一白桦。
②教师引导:“披了一身雪花”,白桦素白的枝干与雪浑然一体。一袭银装的白桦立在窗前,让人
眼前一亮。如果把白桦看作人,你觉得是什么人?
预设:少女、少年、仙女等。
③教师引导:读出这种亭亭玉立、鲜活生动的风采。指名朗读。
(2)第二小节。
①教师提问:其实诗中不止这一处写到白桦身上的雪,读第二小节,你发现了吗?
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在第二小节中勾出“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
苏”0
②教师提问:细细品读这些词语,都是在写白桦一身雪花,但你“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读好词语,引导学生抓住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树上的雪不同的形态美。
教师点拨:在诗人叶赛宁眼中,这花边,这花穗,这流苏,不是人工的刻意装饰,而是大自然的
浑然天成,那么自然又无拘无束,用诗中一个词说就是“潇洒”。“洒”字的韵母为a,读时口腔打开。
指名读、齐读这小节,感受“洒”“画”的押韵,读出节奏和韵味。
(3)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
①教师提问:诗的最后两节依旧写到了白桦身上的雪,你发现了吗?(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勾出,
出示: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
教师提问:细细品读,对比前面写雪的这些词语,你“看”到了什么?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苏
引导学生体会白桦身上的雪在朝霞的光泽里发生着变化。
②教师引导:而这变化都是因为(圈画出)一一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
教师提问:朝霞终于来了,它在白桦的四周徜徉。“徜徉”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出示),哪一种
最符合这里的情境呢?
徜徉:a.徘徊或者盘旋往返。b.彷徨,心神不宁。c.陶醉于事物中,自由自在,悠闲自得地走。
教师引导:你能将这种陶醉、悠闲自在的感觉读出来吗?
3.朗读整首诗,感受雪中白桦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的形态之美,感受它在朝霞里晶莹闪
亮的色泽、动态之美。
四、补充资料,丰富诗中白桦的形象
设计意图:
本课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为学习重点,拓展也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有利于提升学生品
读诗歌的能力。
1.出示叶赛宁另一首诗歌一一《早安》(节选)。
早安(节选)
睡梦初醒的小白桦微微一笑,
晨风缭乱它那丝样的发辫。
嫩绿的花序发出瑟瑟的喧嚣,
泛着银光的露珠忽闪连连。
篱笆旁丛生着一簇簇尊麻,
它用晶亮的珠母盛装打扮,
还摇晃身子淘气地低声说话:
“你好啊,祝你早安!”
2.读一读这首诗,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感受到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2.收集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披雪花、绽花穗
亭亭玉立、沐浴朝霞
高洁品格
绝代芳华
洁白、金晖、朝霞
白雪皑皑、银色光华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为主线,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在
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于单元组教学,设计了形式更加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感
受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形象美,并在朗读中走近诗人,领悟诗歌的
情感美。在本课教学中,我对学生诵读、想象以及品悟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此类文体的品析和鉴
赏能力。如果在朗读中还能引导学生探究诗歌分节以及每小节四行的结构之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现
代诗形式美的特点,会使本课教学更完善。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语文要素流阅读感受。
阅读:教学准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1.《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文。2.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图
2.能自主阅读诗歌,说出阅读感片。
受。课时安排
人文主题1课时
通过想象画面,从中感悟自然美,预习要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1.按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
感情。课预习卡。
教学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自主阅读诗歌,并主动和同学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受诗歌,为接下来阅读感受诗歌作好
情感铺垫。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图片。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大家
的想象都很丰富,想法也很美好啊。我国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描写雨后天晴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
3.作者简介。(出示诗人图片)
戴望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是小诗《雨巷》,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4.教师配乐范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提问:这首诗带给你什么感觉?
预设:自由自在、悠闲、宁静、奇妙、优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提示: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
2.认读生字词。
出示需要认读和理解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习多音字“曝”和“晕
⑴出示“曝”:
①字源解说:会意字。从日,表示日下晒物;从暴,暴是曝的本字,其古文字形体像把米拿到阳
光下去晒;暴(p€i)兼表声。本义是晒。
②读音指导:读pii音时,可组词〜晒、〜衣、一〜十寒(比喻没有恒心),读bdo时,可组词〜
光(a.使摄影胶片或感光纸感光。b.隐秘的事情暴露出来,被众人知道:事情在网上曝光后,他压力
很大。)
(2)出示“晕”:
①字源解说:本义是“日月周围的光圈”,这是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
甲骨文像太阳周围有日晕。小篆出现形声字“量”。后借为形容头晕或昏迷的症状。
②读音指导:
(彩晕/红晕)(日晕/月晕)(晕头晕脑)
3.分小节朗读诗歌,指导读出节奏。
先指名读,再齐读。
4.交流各小节主要内容。
提示:
第1节:写天晴时走在雨后乡间小径上看到的景色。
第2节:天晴了的时候,诗人呼唤我们赤脚携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第3节:阳光下的溪水、树林、云朵都是美丽的。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感受诗句的画面和朗读诗句两个角度感悟诗句的精妙。如果学生对押韵的发现有困
难,可以适时提示几个句末带韵脚的字,引导学生将这些诗句连起来充分朗读,发现并体会诗歌的韵律感、
节亲咸
三、自读课文,交流感受
1.教师提问: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在小径中走走,都感受到了哪些事物?请迅速在诗中圈一
圈。
指名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全诗,学生汇报时教师随机在文中圈画出来。
预设: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溪水、云。
2.教师引导:这些景物其实很常见,可是雨过天晴,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好像都有所不同,就让
我们走进雨后的小径,用心来聆听诗的语言。
出示自主阅读要求:默读全诗,诗中有没有一些词、句让你特别喜欢,比如让你仿佛看到了某些
画面,或者读起来很特别,或者让你感受到了某种心情……
(1)自己读一读,边感受,边圈画。
(2)四人小组成员依次说一说,内容相似时,先聆听再补充。
3.小组交流后,学生自荐或者小组推荐,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预设1:……一瓣瓣地绽透。
引导:好的诗,只需一个词就能在读者的眼前展现出一个动态的画面;
教师圈出“绽透”,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并描绘出小白菊在雨后一瓣、两瓣、三瓣……由绽开
到完全盛开的过程。
提问:把这句中的“绽透”换成“盛开”岂不是更明白?
教师点拨:“绽透”更有小白菊开放的画面感,并且押韵。
指名学生朗读诗句,全班齐读。
预设2: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引导:我们可以你一句、我一句对着读,试试看,这样读带给你什么感觉?
预设:节奏跳跃,押韵自然,读起来很愉悦欢快。
教师小结:三个字或者四个字的短语组合在一起,读起来短促轻快,这就是诗歌语言独特的表达。
预设3:诗中带有“闲游”的两句诗。
引导:诗歌写作有一个大忌,就是在同一首诗中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但这首诗中就有一个词被作
者一用再用,是哪个词?(闲游)
把这两句诗放在一起指名朗读,感受悠闲自在的不只是凤蝶儿,不只是天上的云,还有到小径中
去走走的作者,还有雨后天晴所有的世间万物。
指导学生带着悠闲自在的感受朗读这两句诗。
四、拓展延伸,仿写诗歌
1.师:在诗人心里,“天晴了的时候”、美丽的“小径”象征着祖国获得新生,象征着诗人充满
希望的内心,如果你也到这小径上去走走,你会看到什么呢?仿照诗歌,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2.学生交流练笔完成的情况。
教师小结:诗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希望同学们用心生活,细心体会,走进自然,细
心观察,相信你们也能写出美好的诗。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2.以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板书设计
泥路-----凉爽温柔\
小草——洗净尘垢卜青新自然
雨后小径
小白菊绽透花瓣/充满灵性
(凤蝶儿自在闲游/
/赤着脚携着手、融入自然
在天晴了雨后初晴多美好
走入小径
的时候、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乐陶陶
/新阳推开阴霾\
开阔胸襟
放眼望去I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浮云在山间闲游/自由洒脱.
教学反思
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欣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因此,本课
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特点,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感悟诗人
对祖国新生充满希望的内心世界。最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在仿写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研读
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活动目标
1.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通过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
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2.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
3.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与同学合作编小诗集。
4.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能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
活动安排
序号活动安排
1活动一摘抄诗歌
2活动二阶段交流
3活动三尝试写诗
4活动四:合作编小诗集
活动五:举办班级诗歌朗诵
5A
活动一:摘抄诗歌
活动目标
1.产生积累诗歌的兴趣,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
2.了解摘抄诗歌的格式,完成每天的摘抄任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激趣导入
出示一些诗集封面,明确活动任务:把喜欢的诗摘抄下来,尝试做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
设计意图:
提供范例时,首先要在诗歌内容上多动脑筋,精心选取选材多样、内容有趣、形式活泼的诗作激起学生
收集、摘抄现代诗的浓厚兴趣。
二、出示范例,方法提示
1.出示教师的诗歌摘抄本,一页页展示给学生看,并相机作如下提示:
(1)摘抄内容提示。
①收集路径: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
②选编原则:自己喜欢的。
③范围尽量广一些,类型、作家丰富一些。
(2)摘抄方法提示:
①摘抄诗歌时要写清楚作者和出处。
②可以用活页本做摘抄本,以便随时在其中增删内容。
三、实际操练,布置作业
1.实际操练,感性体验: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卡纸,按要求摘抄《短诗三首》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短诗。
(2)学生摘抄作品全班展示,按以下内容对同学的摘抄进行评价,满分为五颗星:
*格式正确。★★★★*字迹工整、美观。★★★★★
2.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行动:连续一周,每天摘录几首自己喜爱的诗歌。
分享:把自己摘抄的诗和家人、同学分享、朗读。
打卡:每天在班级群打卡,同学间互相督促。
预告:一周后班级将进行摘抄展览。
活动二:阶段交流
活动目标
通过诗歌摘抄本的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过程
一、激趣分享
1.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四篇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些现代诗,或
展现了画面,或饱含着情感,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许多同学收集并摘抄了自己喜欢的诗歌,和我们
分享最打动你的一首现代诗吧。
2.组织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摘抄的诗歌,并说一说自己喜欢这首诗的理由。
设计意图:
交流分享中,要真实呈现学生的摘抄本,主要分享方式是朗读,重点帮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丰富收集现
代诗的渠道和摘抄的类型。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交流《白桦》课后练习的“选做”内容,从“量”和“质”
两个方面保证后续编写小诗集的素材累积。
二、学生朗读,展示成果
1.学生上台呈现并朗读摘抄的诗歌。教师相机点评,重点关注:
(1)摘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
(2)摘抄格式是否正确,是否标注了作者和出处。
(3)诗歌收集的渠道是否多样化,类型及角度选择是否丰富。
(4)是否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除学生自己举手要求展示以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挑选展示者:
(1)学生小组交流后互相推荐。
(2)教师巡视后指名展示。
3.学生展示方式建议:
个人朗读;和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蔬菜种植合同
- 耐腐蚀钢材采购合同
- 政府采购合同打印机购买要点
- 皮草采购合同的环保改进计划
- 英文服务合同的技术维护策略
- 铝合金门窗分包施工合同
- 安防设备购销合同
- 短期劳动合同协议书模板
- 商务礼品定制合同要点
- 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置服务合同
- 2023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第2套
- 肠易激综合征疗
- 2024天猫男装行业秋冬趋势白皮书
- 运营内控副行长/经理资格认证考试题库(2021版)
- 院感暴发演练脚本
- 办公技能竞赛试题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子课本教材
- 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供应链协同管理优化方案
- 2024年绵阳科技城新区事业单位考核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10人(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韶关市仁化县教育局招聘中小学临聘教师笔试真题2022
-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