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10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张,8页,24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建古代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缺乏合适的温度代用指标,我国古温度重建结果分辨率较低,且多以定性记录为主,定量的古温度重建相对较少。全球历史温度变化曲线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积物和树轮的记录,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随着技术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发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类化合物——brGDGTs(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气候研究。

brGDGTs是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其分子结构中有4到6个甲基和0到2个环戊烷。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热需要减衣一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微生物活体死亡后,细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质体中长期保留下来,可以通过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推断当时的温度。

六盘山北联池靠近中华文明核心区,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借助brGDGTs,通过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来我国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温度变化过程。结合山西某地沉积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记录,联合团队获得了我国北方地区5000年以来完整的气候演变历程。

从重建的温度与降水结果来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大约前3000年变化缓慢,之后的2000年变化加速。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5000年间持续下降。另外,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气候变冷变干的速度。

研究人员将气候重建的结果与中国历史朝代相对应,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特点。比如,隋朝末年气候偏于冷干,唐朝初期和中期温暖湿润,后期快速转冷,与之相伴的是干旱化。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经历了70余年寒冷干燥的气候,北宋气候开始好转。

之前有研究发现,古代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与社会经济波动之间呈现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是有利的。历史上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人口增加的时期往往出现在暖期,相反的情况则发生在冷期。联合团队的研究也证实了“冷抑暖扬”这一特点,比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推动了唐朝初期和中期的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寒冷干燥的气候使唐朝后期农业发展受到极大不利影响,这是造成当时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取材于程雅楠、葛全胜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我国古代是农耕文明社会,加之古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依赖性,暖期的气候总体有利于农业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是历史上“冷抑暖扬"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从全国粮食亩产量和北方麦作亩产量的相对变化指数看,除了明清,秦汉以后气候寒冷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均有下降。

尽管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可能有区域性差异,给区域社会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中国平均温度均偏高,但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唐朝初期增温主要出现在黄河流域、中原腹地,其原因是区域尺度上大气净能量的增加以及有利的热量输送。而北宋初期,全国普遍增温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造成的,是全球或半球尺度上的暖事件在中国的体现。暖期中的北宋时期,我国华北及北方农牧交错带相对湿润,而江南地区则受到干旱的威胁。

暖期气候温暖湿润,会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然而众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了环境的压力,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系统风险增加,这种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压力,可能会因气候变冷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凸显,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人类社会并未因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而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积累经验,从而取得更大的繁荣。为适应暖期干湿变化的地域格局,北宋朝廷在变湿的华北地区积极推广水稻种植,在变干的南方则积极推广占城稻和稻麦连种。这一举措使粮食生产受气候制约的影响渐趋减少,是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

(取材于葛全胜、申敏夏、刘嘉慧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团队重建古代温度变化过程使用的是深海沉积记录。

B.联合团队重建古代温度变化过程使用的是定量分析方法。

C.联合团队的研究结果反映的是我国北方5000年来暖季的温度变化。

D.联合团队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之前研究得出的“冷抑暖扬”的结论。

2.根据材料一,brGDGTs被用于我国古温度重建,下列能说明其依据的一项是()

A.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高。

B.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低。

C.brGDGTs结构中的环戊烷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高。

D.brGDGTs结构中的环戊烷个数越多,反映当时的温度越低。

3.根据材料一,关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总体变冷、变干的主要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辐射能量持续下降。B.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

C.木本植物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D.我国古代北方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

4.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比较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了“冷抑暖扬"这一特点,材料二分析了该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

B.材料一指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冷暖交替,材料二分析了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C.材料一显示唐朝初期温暖湿润,材料二说明了增温的具体区域以及具体原因。

D.材料一显示北宋气候开始好转,材料二说明了北宋初期增温的范围及其原因。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气候影响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并说明影响的复杂性(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4分)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___(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10.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

A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B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C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D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同“宴”,指宴饮,成语有“新婚燕尔”,其中的“燕”字意思与此相同。

B怪,以……为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

C为寿,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的礼仪与此相同。

D式,同“轼”,指扶轼,与《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的“式”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曾经师从子夏学习儒家经艺,他崇礼敬贤,在诸侯之中享有美誉。每次乘车经过名士段干木居住里巷时,他一定会行礼致意。

B.汉高祖想废掉太子,改立赵王如意,吕后为此十分恐慌,派人强行要留侯出主意,留侯认为如请到汉高祖景仰已久的四位贤人,将会对太子有利。

C.四位贤人表示太子仁孝爱士,汉高祖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希望他们好好辅助太子;四人本是留侯亲自招来的,这也是没有另立太子的一个因素。

D.王充认为,假如有儿童持刀与孟贲相斗,儿童肯定不能取胜;如果儿童对孟贲恭敬有加,孟贲就不忍心伤害,魏国与秦国的情况正与此相类似。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14.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①

宋·吕本中

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③,清樽画航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

B.春水新涨,水面辽阔宽广,在波间漂浮的船只显得如同蜉蝣一样细小。

C.斥鷃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D.诗歌的尾联写到了“分题”,以此收束,与题目中的“次韵"形成照应。

16.请赏析颈联“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中“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7小题,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A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B。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甲)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乙)。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6分)

①振奋人心的音乐能产生千军万马的力量。②《黄河大合唱》就是这样一部庄严有力而不失热情和诗意的不朽之作,它诞生于1939年的延安。③本作品一经问世,便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唱遍大江南北。④《黄河大合唱》表现了炎黄子孙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⑤在战争年代里,《黄河大合唱》谱写着民族抗战的壮歌;在和平的今天,《黄河大合唱》协奏着民族复兴的乐章。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的“千军万马”前可以加上“堪比"。

B.第②句的“不失”可以换为“不失为"。

C.第③句的“本”使用无误。

D.第④句画波浪线的两处可以互换位置。

22.[课内知识]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众人之所过复:重复

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

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鼓励

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

(三)语言文字运用(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

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23.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卷参考答案

1.A2.B3.A4.B6.B7.C10.C11.A12.C15.C21.A22.A

5.规律:百年尺度的气候冷暖变化与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呈现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对其发展有利,冷期气候对其发展不利。

复杂性:①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冷暖期气候又都存在区域性差异,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其都有可能给区域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②暖期气候推动社会繁荣、人口较快增长,但也可能因此增加社会系统风险,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使用的是深海沉积记录”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和第四段中的“六盘山北联池……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可知,联合团队选取的是陆地上的沉积记录,而非“深海沉积记录"。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材料一第三段中提到brGDGTs的分子结构中有甲基和环戊烷,但是只提到了甲基与温度的关系,并没有提到环戊烷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可排除C、D两项。

再根据本段中的“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可知,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越多,说明当时的温度越低;甲基个数越少,说明当时的温度越高,排除A。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中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5000年间持续下降"可知,我因北方地区气候总体变冷、变干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能量持续下降”,所以A项正确。

B.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可知此项只是我国北方地区过去2000年以来出现快速冷干现象的原因。

C.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加快了气候变冷变上的速度"可知,可知此项只是我国北方地区过去2000年以来出现快速冷干现象的原因。

D.“我国古代北方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受到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它不是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总体变冷,变干的原因,而是结果。故选A。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材料二分析的是我国历史上“冷抑暖扬"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关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冷暖交替”,文中只提到“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可能有区域性差异”,后面分析了唐朝初期和北宋初期增温的原因,并没有分析“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冷暖交替”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8.①放牛生活给了作者一个自由、放松的少年时代,贴近了自然,拥有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回忆;②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

9.观点一:做到了。①文章以少年视角来写,紧贴少年的心理,写放牛的快乐,也写放牛的烦恼,都写得真实而生动;②文章就事论事,只记录当年的悲欢忧乐,拒绝拔高放牛的意义,也不对当年生活刻意美化。

观点二:没做到。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13.(1)我找你们好几年了,你们躲避我,现在你们为什么自愿与我儿子交往呢

(2)(秦国)退兵还师,不进犯魏国边境的原因,是看重段干木的操守,推崇魏文侯的重礼。

14.①魏国、汉太子均因力弱而面临险境;②魏文侯、汉太子均通过修德敬贤避开了风险。

15.C16.①“软"字有柔软之意,写出早春时节微风轻抚下,纤细如线的柳条婆娑摇曳的动态之美,形象生动。②“低”字写夕阳照射下曲槛花光低垂暗淡的状态,化静为动,贴切传神。③这两个字突出了虹桥景色的宁静和优美,表现了诗人对这春日美景的喜爱之情和与朋友泛舟交游之乐。(每点2分,意对即可)

17(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8.A因人而异;B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19.①句修改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④句修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

20.甲:而要判断自己是否“睡眠负债";乙: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为重要

21AA.正确。第①句将“振奋人心的音乐”的力量与“千军万马"的力量等同,而“堪比”的意思是“能够比得上”,也含有“等同”的意味,故“千军万马"前可以加上“堪比”。

B.错误。第②句中“不失"的意思是“不丧失、不缺乏”,与“热情和得意"搭配,作定语修饰“不朽之作”搭配,因此“不失"不能换为“不失为”。

C.错误。第③句中,“本"是指示代词,指自己方面的,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处用于指代《黄河大合唱》这部上文已经提到过的作品,应用指示代词“该”或“此"。

D.错误。第④句中,“表现了炎黄子孙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是就《黄河大合唱》本身内容而言的,“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是就《黄河大合唱》的影响和意义而言的,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不可互换位置。

22、A、复:弥补、补救

23.示例一:大块云有大毛边儿,流苏一样。小块云有小毛边儿,细丝一样。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示例二: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5分)

解析:长句变短句,作答本题,首先要分析句子结构,找到长句的主干句。分析可知,画线处的主干句是“大块云和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然后将句子的修饰成分提取出来,变为两个分句,即“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还可对这两个分句进行进一步细分,改为“大块云有大毛边儿,流苏一样"小块云有小毛边儿,细丝一样”等。据此进行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材料一: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誉。(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于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益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加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皇帝主张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安稳了太子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了高皇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强大的秦军一样。

1问题永远在路上

听轰轰铁轨,从远方的黑暗拉来进步的黎明;看银光翼尾,从眼前的封闭飞向云边的启蒙;抚荧荧屏幕,从零星散落到万物交互。科技发展之种种,为人类奉献了多少智慧之果。而时代未来之树的生命轮回是否能长青,关键就在于:我们的“问题”,因为科技的赋能,是会变多,还是会变少。

科技的魔力,助力我们化解了万千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

互联网可以让“不知天上宫阙”的诗人感受到那宇宙的浩瀚无边;让“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爱人看到梦里无数次含泪翘首的对方;让“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勇士们的眼前浮现起杨柳依依的故乡。古人之问,已被今人之智解答,那一个个困于心而衡于虑的难题被科技的利剑斩断。科技改变生活,智慧染色时代,科技帮我们解决了海量的问题。

但是,科技的发展本身也给我们制造了一大堆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科技是人类的鸦片"。科技虽然可以带来便利和舒适,但也让我们很受伤。亲密关系被一根根天线隔离,智能学习机正在“剥夺”着多少少年学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果使用不当,越是高精尖的科技,越能爆发出摧毁人性的魔力;无所不能的AI机器人抢走了多少普通劳动者的饭碗,精通AI技术的名校高材生成为缅北电信诈骗集团的得力帮手,精良武器正在加沙精准地屠杀着弱者的生命——-如果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越是高精尖的科技,越能摇身变成魔鬼,反噬我们人类的安宁、和平与幸福。由此观之,再发达的科技,倘若用之不当,反而会成为新问题滋生的温床,在给我们的问题做加法。

此外,我们作为人的“个人"问题,人工智能怕是爱莫能助,这类问题更不可能因为高新科技的加持而变少。刘禹锡面对官场的倾轧和内心的困惑,退居陋室,三省深思,方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答案;漫天黄沙里,樊锦诗面对恶劣的环境与外界的劝阻,聆听内心,才有“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的答案,个人之功,彪炳千古;科研无人区,付巧妹遇无人开拓领域问题,身处质疑之中,下定决心,矢志不移,才得以谱就人类遗传学史新篇章……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高度个性化的问题,只有自己才能发现和解决,连似乎万能的AI也帮不上忙,而这类问题永远不会变少。

人作为问题思考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创造了科技,但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创造,向问题进军的步伐永不会停止。互联网的推广,AI技术的运用,乃至一切高新科技的使用,怎么会使我们的问题变少呢?

2机械两语,难解人生多问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电视媒介的诞生与发展会导致“童年的消逝”,缩短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成长鸿沟"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普及,更是加速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以及答案的获取,“成长的鸿沟”被进一步淡化。那么人们的问题是否会日益消弭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