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高二年级上期中模拟测(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做题人:2024年10月28日
一、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王于兴师,修我甲兵,____。(《诗经·秦风·无衣》)
(2)自伐者无功,____。(《〈老子〉四章》)
(3)《〈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对追求真理的态度。
(5)遥对明月,李太白畅饮美酒,在《将进酒》中通过“____”一句表达明月不可辜负之情;张若虚生发哲思,在《春江花月夜》中借“____"一句,以人赏月来探问人类源起。
(6)古诗中的长江往往具有恢弘的气势,比如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里写其辽远澄澈“____”,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写其壮阔浩荡“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完成2-4题。(10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_______尊俯就(qū)②_______(sì)意妄为③狡黠()④怪癖()
(一)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开始了__________的生活。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__________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而萎靡不振,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__________研究的对象。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使他__________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一帆风顺,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食其果一蹴而就观察终究
B.自食其果一挥而就观摩终于
C.自食其力一挥而就观察终于
D.自食其力一蹴而就观摩终究
(二)
像我父亲海明威这样的,人在《丧钟为谁而鸣》问世后,发觉自己的才华每况愈下,就变得动辄发怒,无法自制。这是不是应当感到奇怪呢?如果一个人具有上述的种种品质,而且又善于把因为具备了这些品质才得以理解的东西描绘得栩栩如生,那是不可能表现得狂躁的。但如果才气耗尽后,却完全有此可能。后来,犹如小阳春一样,他的才气又回来了,从而孕育出了一部杰作,规模虽然不大,却充满了爱、洞察力和真理。但随后就是——而且永远是——漫长的秋天和严寒的冬天了。要是你们在我爸爸年轻时就认识他的话,不会不爱他,不会不钦佩他,可是等他到了老年,你们就只会难过地回忆起他年轻的时候是多么的美好!(有删改)
4.文中画线句有较强表现力,请分析其表达特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本类整本书阅读(23分)
(一)
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5.本选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米考伯夫妇形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天知道最后那条鲨鱼咬掉了多少鱼肉,”他说,“不过小船现在轻多了。"他不愿去想残缺不全的鱼肚子。他知道,鲨鱼每次猛撞上去,都会撕去一块肉,而且大鱼在海里给所有的鲨鱼留下了一道有公路那么宽的踪迹。
这条鱼可以够一个人过整整一冬,他想。别想这个啦。还是歇息歇息,让手好起来,保住剩下的鱼肉吧。和水里的血腥味比起来,我手上的根本不算什么。再说,手也不怎么流血了。手割破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出点儿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
我现在能想点儿什么呢?他暗自琢磨。没什么可想的。我什么也不能想,就等着别的鲨鱼来吧。真希望这是一场梦,他想。可谁知道呢?说不定有个好结果呢。
接着是一条独自赶上来的铲鼻鲨。它那架势像是一头猪直奔食槽,要是猪能有那么大的嘴,可以让你把脑袋伸进去的话。老人任凭它袭击大鱼,紧接着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刺进它的脑袋。但是鲨鱼翻滚着向后猛地一退,刀刃啪的一声断了。
老人稳定下来掌着舵,甚至不去看那条大鲨鱼在水里慢慢地下沉,开始还是原来那么大,后来越来越小,只有丁点儿大了。这种情景总让老人看得入迷,可这次他连看也不看一眼。“现在我还有那把手钩,”他说,“可也没什么用。还有两把船桨、舵柄和那根短棍。"
这下子它们算是把我打垮了,他想,我太老了,没法用棍子打死鲨鱼了。不过只要手里还有短棍和舵柄,我就要试试看。
6.简要分析选文画波浪线处老人的内心世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
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
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
“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客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
“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道。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地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儿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
“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
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
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儿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7.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托尔斯泰的才华体现在心理描写过程本身——那种难以捉摸的内心生活现象,彼此异常迅速而又无穷多样地变换着的,托尔斯泰却能巧妙地描写出来。"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本书阅读(5分)
8.请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
(1)选择《复活》中的一个主人公形象来分析“复活”这个标题的内涵。
(2)简述《大卫·科波菲尔》中善战胜恶的一个故事情节。
(3)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老人与海》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之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贤。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粱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
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节选自《墨子·尚贤中》)
材料二: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
9.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填写相应字母,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
是以A民皆B劝其赏C畏其罚D相率而为E贤者F以贤者众G而不肖者寡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乎"为介词,相当于“于”,与《五石之瓠》中“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乎”用法相同。
B.“党"意为“偏袒、偏私”,与《论语》中“群而不党"的“党”意义不同。
C.“焉"表反问,意为“哪里,怎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的“焉”意义相同。
D.恶,意为“不善良,不好的”,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恶其声而然也”的“恶"意义不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圣人尊贤而任能,对于选拔上来的贤人则给予高官富贵,对于无能之人则免去其职位,由此,竞相为贤之风日起。
B.贤者治理城邑的时候早出晚归,翻耕种植,栽种果木,收聚豆菜等,使得民众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物。
C.墨子在论证上追求语言浅显、逻辑严谨和结构清晰,表达观点时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D.材料二第二段从反面立意,指出如果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墨子在《尚贤》中对“贤者”的行为作了具体阐释,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9分)
秋日东郊作①
皇甫冉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②。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
[注]①此诗为皇甫冉接到皇帝征召的诏书时所作。②庐岳高僧,本指东晋高僧惠远。茅山道士,原指道家始祖陶弘景。此处指僧、道方外之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秋水、寒松意象,描绘了诗人悠闲观水、卧对寒松的隐退生活。
B.颔联化用典故,用“留偈别"寄书来”写出了朋友对诗人处境的关心。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燕知秋社将至而南飞,秋菊在重阳节时冒雨而开。
D.尾联“浅薄"一词言才疏学浅,诗人用自谦之语婉言拒绝皇帝的任用。
15.面对皇上的诏书,皇甫冉心情复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一)
材料一: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与进取锐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二:
孟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对“勇"进行界定和论述的同时,也对“勇”作了有层次的划分。孟子说:“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孟子列举了三种类型与层次的“勇”:第一种是北宫黝之“勇”,这种“勇”,是打在身上不躲逃,毫不示弱,不畏权责,对付万乘之君就像对付一个贫贱者一样,只要遭到冒犯就会反击,这种做法在当时孟子所处的那个贫富、贵贱、尊卑有着森严等级的时代也不失为一种“勇"。其次是孟施舍的“勇”,打仗不管能否取胜,都像必胜一样向前冲,此乃“守气"的无惧之勇。第三种是曾子的“反求诸己”之“勇”,通过自反,发现真理如果不在自己这边,即使面对普通百姓,也会自觉惭愧而害怕。如果确定自己掌握着真理,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孟子认为,北宫虽勇于对抗权贵,凭过人的气势彰显了果断、坚毅之勇,但却缺乏理性和思考,因而只是血气之勇。相较之下,孟施舍要胜于北宫,因为孟施舍能够由心出发,做到内心不畏惧,不过孟施舍养勇的方法又是通过无我或忘我从而达到“无惧”,因而也只是神勇或者说主观上的勇,他与北宫黝之勇一样都缺乏“理"的内涵。只有曾子之勇才是“勇”的最高层次和理想境界,才是真正的德勇,因为他勇中有怯,勇中有思,能够通过道德反省来确定正义与否,进而做出勇与不勇的行为选择。可见,孟子的勇不是动辄而起、不顾效果的匹夫之勇,而是深明大义,能够作出进退选择的“理性"之勇。
(摘编自王翠英《浩然之气与大丈夫之德——孟子“勇”的思想探析》)
16.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都是赞颂“勇"的,“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
B.真正的勇者既能藐视困难、勇往直前,又能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保持镇定。
C.勇者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不论任何情形都能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D.外在的困境成就了勇士,使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17.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
C.不能忍受小辱的好勇,没有敬畏之心的蛮勇,锐气有余静气不足,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勇者无惧”。
D.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出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18.下列各项内容不符合材料二所论述的“理性之勇”的一项是()(3分)
A.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D.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
(二)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责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摘编自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他还进一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对陈伯达研究墨子称赞有加:“《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毛泽东视墨子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表达了他对墨子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又说:“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
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
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摘编自郑林华《与中国共产党人》)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缅怀与追思无等级的氏族时代,他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B.因为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主张“兼爱”,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
C.在墨子看来,远近、贵贱、亲疏、上下有别,“别"是祸乱之源。他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D.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思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
2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执着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谓的体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将遭到来自统治阶层的阻挠。
B.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这句话既有对墨子救世情怀的肯定与赞美,也隐含着对其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C.墨家的“爱”以平等为原则,儒家的“爱"注重等差和分别。通过两者的对比,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
D.材料二中,毛泽东和萧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墨子的思想对共产党人的影响,都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21.下列哪种思想符合墨子主张()(3分)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C.“顺应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D.“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项写作任务。
如今不少中小学生都有一周每天每个时间段的自律打卡本或自律打卡表,用各种颜色标记全天时间轴:一些青年参加了诸如30天运动打卡训练营或百日阅读自律营,每天标记这是完成的第几天,距离目标还差几天;一些成年人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计算食物精确到克来控制热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1)请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位减肥打卡人士某天例行称体重时的画面。
要求:语言生动,描写细致,有一定的层次;150字以内。(10分)
(2)对此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50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
(1)与子偕行。
(2)自矜者不长。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朝闻道,夕死可矣。
(5)莫使金樽空对月;江畔何人初见月。
(6)千里澄江似练;春江潮水连海平。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
2.
①屈;②肆;③xiá;④pǐ。
3.答案:C。
解析:“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自食其力"指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这里说狄更斯开始独立生活,用“自食其力”。“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这里说写作本领,用“一挥而就"。“观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观摩"指观看学习,多指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这里说研究社会人物,用“观察”。“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终究”表示毕竟、终归。这里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用“终于"。
4.答案:
运用比喻手法:将父亲创作才华的短暂恢复比作“小阳春”,形象地写出了其短暂而美好的状态。
对比鲜明:把“小阳春"似的短暂辉煌与漫长的创作低谷“秋天和严寒的冬天”对比,突出父亲创作生涯后期的艰难与痛苦,蕴含着深深的惋惜之情。
三、文本类整本书阅读(23分)
5.答案:
通过细节描写:如米考伯太太虽遭遇困境,但仍有吃炸羊排、喝热麦酒等行为,展现其乐观;米考伯先生在被追债后仍用心擦皮鞋、哼曲子出门,体现其爱面子。
侧面烘托:借债主的凶狠逼债,从侧面表现米考伯夫妇的困窘。
场景描写:通过描写米考伯太太在不同困境场景下的表现,如家中被执行没收财产后的不同状态,突出其性格特点。
6.答案:
坚韧顽强:老人虽然遭受鲨鱼多次攻击,损失了很多鱼肉,但仍想着保住剩下的鱼肉,不轻易放弃。
自我安慰与鼓励:他把手上的伤当作小事,认为出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还希望有个好结果,展现出乐观的一面。
无奈与悲壮: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老人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但仍决定继续战斗,体现出一种无奈又悲壮的心理。
7.答案:
细腻复杂的心理呈现:托尔斯泰细腻地刻画了玛丝洛娃的心理。她最初没认出聂赫留朵夫时,因他的穿着而嫣然一笑,试图利用他;认出后则回忆起痛苦往事,又将其与现在的他分开,心理变化复杂。
快速的心理转换描写:玛丝洛娃瞬间经历了震惊、回忆、痛苦、掩饰等心理变化,托尔斯泰将这些异常迅速的心理变化巧妙展现出来。
多样的心理层次展现:从对过去爱情的回忆,到对聂赫留朵夫残酷行为的怨恨,再到如今试图利用他的现实心理,层次丰富多样。
8.答案:
(1)以聂赫留朵夫为例,“复活"有多层内涵。他在道德上的复活,年轻时他对玛丝洛娃犯下罪行,后来在陪审过程中良心觉醒,开始忏悔,试图弥补过错,这是道德层面的自我救赎。他在人性上的复活,从一个放荡贵族子弟转变为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回归善良本真。
(2)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面对继父的虐待和压迫,始终保持善良的本性。他的姨婆贝西小姐在关键时刻出现,帮助他摆脱困境,送他上学。大卫在成长过程中,以善良对待周围的人,如他对朋友真挚的友情。在与恶势力斗争中,无论是面对学校中的恶霸还是社会上的虚伪之人,他都没有被同化,最终在文学创作等方面获得成功,善战胜了恶。
(3)《老人与海》的“电报式”风格体现在:简洁的语言,如对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描写,没有过多修饰,“老人任凭它袭击大鱼,紧接着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刺进它的脑袋"。情节紧凑,从老人出海到与鲨鱼多次搏斗,没有多余情节,使故事节奏紧张。情感含蓄,老人的坚韧、孤独等情感通过简洁的叙述和行动展现,留给读者回味空间。
四、文言文阅读(20分)
9.答案:C、D、F。
解析:这句话意思是“因此民众都相互劝赏畏罚,争着做贤人,这样贤人就多而不贤之人就少”,所以在“劝其赏"畏其罚”“为贤者"后断开。
10.答案:D。
解析:D项“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的“恶"是“怎么”的意思,“非恶其声而然也"的“恶”是“厌恶"的意思,二者不同;A项“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乎”都是“于"的意思;B项“不党父兄”的“党"是“偏袒”,“群而不党"的“党”是“结党”,二者不同;C项“焉能治之”“焉用亡郑以陪邻"的“焉”都是“怎么"的意思。
11.答案:B。
解析:B项“栽种果木”错误,原文是“耕稼树艺、聚菽粟”,“树艺”指种植,没有特指栽种果木;A、C、D选项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是正确的。
12.
(1)贤人治理国家,早上朝而晚退朝,审理案件、处理政务,因此国家安定而刑法严正。(“蚤":通“早”;“晏":晚;“听狱”:审理案件。)
(2)所以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圣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所以天下人互相爱护就会安定,互相仇恨就会混乱。(“恶":怎么;“禁恶”:禁止相互仇恨;“劝":鼓励。)
13.答案:
政治方面:早朝晚退,审理案件、治理政务,使国家安定、刑法严正。
经济方面:对于山林等资源合理管理,充实官府,使财物不分散;治理城邑时早出晚归,发展农业生产,使民众富足。
选拔任用方面:选拔人才时不偏袒,唯才是举,依据能力授予官职。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答案:D。
解析:D项“婉言拒绝皇帝的任用”错误,尾联表达的是诗人面对皇帝征召不知如何是好的复杂心情,不是拒绝;A、B、C选项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是正确的。
15.答案:
闲适之情:首联描绘了诗人悠闲看水、卧对寒松的生活,表现出闲适惬意。
对归隐生活的留恋:颔联中高僧留偈、道士寄书,体现出诗人与方外之士的交往,暗示对归隐生活的不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低利率借款合同范本大全
- 2024年代理贴牌代加工合同范本
- 2024年冲床来料加工厂合同范本
- 山东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传染病病禽的治疗和扑杀
- 违规募捐行为分类及法律问题分析报告 2024年11月修订
- 基础护理疼痛护理
- 中医科鼻炎治疗方案
- 三基基础护理基础知识
- 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
- 《新能源场站及接入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第2部分:光伏发电》
- 高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书目
- 2024年广东省公需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考试答案
- 2024学年初中坚韧不拔坚守信仰班会教学设计
- 2024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稀土永磁电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药事管理学实践报告总结
- 欠工人工资用车抵押合同
- 2024壬二酸科学祛痘消费者报告-质润x美丽修行-202406
- 2024年武汉城投集团公开招聘【151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小升初小学语文总复习:关联词语、修改病句、修辞、标点符号、积累与运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