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小学教育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小学教育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小学教育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小学教育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一教育与小学教育

项目1教育与小学教育

项目2学校

项目3小学教师和小学生

项目4课程

项目5教学

项目6小学德育

项目7小学班主任

项目8教育评价

全套可编辑PPT课件

全套可编辑PPT课件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教育的概念、基本要素、功能、起源和发展阶段,了解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熟悉小学教育的性质、目标与内容技能目标学会利用相关教育理论指导小学教学实践素养目标重视小学教育,树立良好的小学教育观任务引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你对此有何看法?1教育概述2小学教育概述CONTENT目录任务一

述一、教育的概念据考证,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教育”一词是在《孟子·尽心上》,孟子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对“教育”的解释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一解释包含了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教育的手段是灌输和模仿。《学记》是这样定义“教育”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中亦言:“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在英文中,“教育”一词为“education”,意为“引出”。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使人身心得到圆满的发展”。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把教育说成是“对人的一切天赋能力或力量的和谐发展的一种促进”。美国教育家杜威把教育说成是“人的经验的改造”,并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主张。一、教育的概念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即人类把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从广义上说,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含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师”这个称谓特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学生。把受教育者称为学习者,是为凸显出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三、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和社会所具有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依据教育作用的性质依据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四、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非科学心理起源说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也不科学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在教育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但未能对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本能行为进行区分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起源观,是第一个科学的学说五、教育的发展阶段01(1)共享性。原始社会的教育是面向全体部落成员的,人人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模仿性。教育都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口耳相传和模仿进行的。原始社会的教育02(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农业社会的教育03(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研究的作用越来越大。工业社会的教育04(1)教育信息化。(2)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3)教育的终身化与全民化。(4)教育的人本化与公平化。信息社会的教育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奴隶社会以后,随着文字、学校和教师的产生,人们开始总结教育经验,并用文字把它记载下来,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思想和主张,这就是教育学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一些思想家对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都有了较为丰富的论述。教育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诞生。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些著名教育家的理论建树在推进教育学向科学化的进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中共早期党员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著作。任务二

小学教育概述一、我国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孟子·滕文公上》曾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根据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推测,“校”“序”“庠”都是当时的小学。西周时期的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另一种是设在郊区的一般小学。(“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开始瓦解,私学兴起。以“孔氏(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其影响最为深远。此后,官办和私办的小学在我国各朝代开始并存发展。(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小学是在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才出现的。1.清末的小学教育1878年,张焕纶于上海设立正蒙书院,该书院附设小班,这便是中国近代小学的开端。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标志着小学教育制度的确立,其一直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有力地推动了清末小学教育的发展。一、我国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2.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亦称“壬戌学制”),其中初级小学4年(可单设),高级小学2年。从此,小学六年“4+2”制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小学教育1.普及小学教育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5.80万所,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6%。2.学制改革“四二制”→“五年一贯制”→“六三制”→“九年一贯制”3.课程改革八次重大改革。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二、小学教育的性质(一)基础性1.对于文化发展而言,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1)从教育文化历程来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2)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小学教育起着奠基作用。(3)从教育内容结构上看,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2.对于教育发展而言,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2)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3.对于儿童个体发展而言,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1)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2)智慧品质发展的基础。(3)个性品格形成的基础。(4)身体发展的基础。二、小学教育的性质(二)全体性小学教育的全体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民众;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小学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应当将教育对象扩展成为面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础教育,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三)全面性对于每一个小学生而言,小学教育都应该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充分发展。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小学生都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证他们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和谐发展。小学教育对象一般是6~13岁的儿童。因此,小学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儿童实施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儿童整体素养的提升,包括基本知识的获得、基本能力的形成、基本技能的习得、基本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建立等,为其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小学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的总体要求。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对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进行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哪一阶级的利益服务。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小学教育的目标(二)小学教育的课程目标我国小学教育的课程目标主要用来描述和规定学校范围内的教育和学习结果,涉及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在各个年级水平要达到的目标。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三)小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表现为由单元的教学与学习目标至课时的教学与学习目标的达成结果。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3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3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这种目标有认同、体会、内化3个层次。四、小学教育的内容德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智育文化课教学中的智育、综合实践与课外活动中的智育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劳育即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实训任务简要概括我国小学教育的大致发展历程,以深化对我国小学教育的认识梳理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项目二学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作为社会组织的性质,认识学校文化的内涵和结构,熟悉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技能目标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小学学校管理的内容素养目标培养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教育使命感任务引入季羡林在山东大学附属高中读书的时候,曾获校长王寿彭嘉奖。王校长赠给他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对联是“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王校长在扇面上录了一首励志诗,关键是落款,写的是“羡林老弟正”——王寿彭。季羡林说:“我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要追究动机,那并不堂皇。无非是想保持自己的面子,决不能从甲等第一名落到第二名,如此而已。”在个体成长中,学校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1学校性质2学校文化3学校管理CONTENT目录任务一

质学校是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活动所形成的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专门进行教育的场所。一、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王制》米廪,有虞氏之庠也。——《明堂位》虞氏之学名庠。——《三礼义宗》都认为虞舜时代有“庠”,不过那时的“庠”并不能算是一种学校。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逐渐产生了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序”和“校”是新增加的。“序”是习射的地方,《孟子·滕文公上》又说:“序者,射也。”“校”同样是根据军事训练的需要而产生的角力比武的场所。这表明我国奴隶社会已经有了“庠”“序”“校”等教育机构。一、学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原始社会后期:公共教育机构的萌芽形式———“青年之家”随着文字的产生,阶级逐步形成,学校逐渐从“青年之家”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此时的学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有较丰富的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学校,是位于现在伊拉克卡迪西亚省尼善尔以南的苏美尔学校。17世纪,由于文科中学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已经形成。大体是在19世纪下半期,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西方逐步形成。二、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自产生之日起,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就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机构。所谓社会组织,狭义上是指有意识地组织起来以达到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奥尼根据权威的类型或组织的支配手段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我国学者借鉴了这种划分方法。(一)根据学校组织对成员的约束学校组织的成员相对固定,即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校组织对成员的约束,学校组织的性质包括以下方面。A规范性组织教师必须遵循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育人规范;学生必须合乎学生的学习规范B权威性组织主要来自制度和传统、文化、人格的力量C强制性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上学,法律来监督;学校组织通过奖励、惩罚制度来控制和强制学校的行为;学校组织通过教师进行维持自身权威工作D功利性组织教师通过教育和教学劳动来换取经济报酬而维持生存的,学校则承担教师的经济报酬的物质待遇二、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二)根据学校组织运作的过程根据学校组织运作的过程,学校组织的性质包括以下方面。服务性组织提供教育服务A生产性组织培养“人力产品”(具有文化知识、生产技能);通过学校成员所创造的“知识产品”在间接的体现经济效益B整合性组织通过社会化的途径,以社会文化、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社会道德为内容,使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都能成为符合国家教育目标和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C社会关系的汇合点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机构,是社会影响经过的渠道,是家长教育的期望实现机构,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培育机构等D任务二

化一、学校文化的内涵关于“学校文化”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①学校文化即“学校群体成员的做事方式”;②学校文化即自由信仰、价值和传统组成的“内在实体”;③学校文化表征一个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④学校文化即共享的经验、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⑤学校文化即学校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概括地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并被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物质风貌。二、学校文化的结构在学校文化研究中,关于学校文化的结构,目前基本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三层次说按照学校文化的表现结构,将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外显层或器物层)、制度文化(中间层或规范层)和精神文化(内隐层或观念层)。四层次说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浅层的变化过程,将学校文化分为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学校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其相应规范、纪律、制度和约定俗成的系统。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指由全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任务三

理学校管理过程应该与学校教育过程相结合,使学校管理工作的每一步都朝着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教育性只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进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服务性学校管理要考虑社会文化对学校的影响;又要重视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文化性是对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合理组合,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创造性一、学校管理的含义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二、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学校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领导体制。我国小学学校现行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2022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所谓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二、学校管理体制发挥小学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小学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建立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定期沟通制度,发挥教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群团组织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支持和保证校长行使职权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小学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和备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与小学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建立和落实小学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等三、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者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学校管理目标有向量性、集合量性和预计量性等特性。向量性是指目标方向正确,有具体的描述和评价的数量指标及对管理活动结果的判定。集合量性是指目标是由多个子目标构成的体系,可进行分解和综合。预计量性是指目标是一种期望值,是未来达到的期望成果计划达到的预计量。三、学校管理目标01学校管理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学校管理总目标和部门管理具体目标一致;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目标一致保持各种目标的协调一致02学校的各管理部门既要明确上下层次的关系,又要清楚平行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理顺本部门的内部关系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组织系统03在干部的选拔方面,应考虑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学校的长远发展;在干部的任用方面,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等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队伍04学校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尊重脑力劳动者的特点;对财、物而言,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系统管理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342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提高品德教育师资队伍,强化和规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财务管理、生活管理、校产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总务工作管理强化备课、授课、实验、作业,乃至批改、辅导、考试考核、课外活动等各环节的管理;重视教学评价等教学工作管理包括招生、编班、报到注册、填报有关报表、制定与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检查各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各科教学进度、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统计师生出勤和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情况等教务行政管理实训任务为了研究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了解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探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对小学校园文化进行问卷调查项目三小学教师和小学生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识记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权利和义务,明确小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小学师生关系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小学教师和学生相关理论评析教育教学现象素养目标掌握学生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任务引入某校一年级新生李波,其家长从事废品回收工作。有一天,李波脖子没洗干净,在学校上课时被老师发现,老师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讲卫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干净。”老师的这种做法给李波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老师的课,李波就觉得大家都在盯着他的脖子看,并想起老师说的那句话,就抬不起头来。这种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这门课成绩很差,考试不及格,老师又狠狠地批评了他。李波终于忍不住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找到学校领导,要求换班级,学校领导知道这个事后同意了。换班级后,李波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较为不错,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否合适?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对待学生?1小学教师2小学生CONTENT目录任务一

小学教师和小学生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两个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小学教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职业,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依法从教。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一)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被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2012年,教育部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标志着我国教师专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个体通过学习、接受人类经验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这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二)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教师职业的劳动是塑造人的劳动,是整个社会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脑力劳动的范畴。教师职业劳动的成果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各级各类人才。基本特点有以下5个方面。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协作性劳动的对象、任务、过程具有复杂性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对象的特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人的培养周期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显效的长期性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指教师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科学研究权是指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学生管理权是指教师具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报酬待遇权是指教师具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参与管理权是指教师具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进修培训权二、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一)小学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遵守法规义务是指教师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教育教学义务是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思想教育义务是指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是指教师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是指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的义务二、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二)小学教师的义务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和专门的培训制度、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1.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也称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条件与保障。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育知识技能的体系化,形成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形成社会公认的教师专业团体。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2.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也称教师专业成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内容。(1)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概括为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4个领域的基本要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2.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4个领域。(3)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概括为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5个领域的基本要求。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表现出自主性、发展多阶段性和发展终身性等特点。首先,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不断向更高层次提升。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性特点,且不同阶段发展速度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最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具有终身性,需要教师一生持续地学习、思考与实践,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我国学者叶澜等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特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从纵向角度分析,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职前教育、新教师的入职指导、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学习。职前教育主要是指师范教育,由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或具有师范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来承担,通过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的学生进行教师教育专门职业训练,使之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教师的基本条件。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可以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学习、观看视频课程,参加业务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学术年会,到外校考察学习、开展行动研究,参加校本培训及各种国培、省培计划等形式进行。从横向角度分析,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教师自主发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教师自主发展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的自我教育、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教师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专业引领的形式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等。任务二

生一、学生的特点(一)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个体,依法享有各种社会权利。但学生又具有特有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完整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的主体,也是自我改造与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学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当有限,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系统地学习间接经验,可缩短个体的不成熟期小学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心发展表现出快速性、协调性、开放性、可塑性等特点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学生的特点(二)数字化时代小学生的新特点数字化时代是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时代。在数字化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充斥在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长期用眼过度,是造成小学生近视多发的主要原因。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数字化时代,儿童的体重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儿童的性早熟问题也是当前需要人们高度关注的在数字化时代,学生的思维较之前更加活跃,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困惑以及矛盾冲突等问题也更加突显。如厌学与逃学、心理孤独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小学生上网人数都在飞速增长。小学生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还欠缺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也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极易出现不当的上网行为生活信息化明显心理问题多样化生理特征变化大二、学生的权利及义务(一)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具有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基本人权;学生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享受特殊保护。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标志着保护儿童权利已成为国际行为,体现了儿童权利保护的核心精神。其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二)学生的权利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依法享有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均对未成年学生的权利做出了规定。二、学生的权利及义务(二)学生的权利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身权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1)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2)人身自由权。是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自由的权利,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3)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4)隐私权。是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5)名誉权和荣誉权。是指学生有权享有大家根据自己日常生活行为、作风、观点和学习表现而形成的关于其道德品质、才干及其他方面的正常的社会评价;有权享有根据自己的优良行为而由特定社会组织授予的积极评价或称号,他人不得歪曲、诽谤、诋毁和非法剥夺。二、学生的权利及义务(二)学生的权利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是指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并受完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如听课、作业等)的权利。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二、学生的权利及义务(三)学生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履行的义务有: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同时也包括道德、志趣、意向等个性品质的发展。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育并举”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根本特征。教师在工作中贯彻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正确处理诸育关系,科学设计教育活动。(2)正确认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4)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三、正确的学生观(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新课程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要观点如下。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0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0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0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0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完整的人A学生是独立的主体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四、小学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也要求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演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四、小学师生关系(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是关键。对教师来说,主要有以下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热爱、尊重和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善于掌握交往与沟通的主动性,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交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实训任务结合见习情况,根据相关指标对所在学校的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发展方面的评价,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项目四课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含义,理解我国现阶段小学课程设置,熟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制约课程的因素和新课程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全面领会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树立科学的课程观任务引入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23门选修课和34门活动课;初中开设了35门活动课。除了必修课,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补缺型”。每周按文科、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这所中学的改革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你认为它有什么特色之处?1课程概述2课程设计概述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CONTENT目录任务一

述一、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交往、沟通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一)课程的定义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首次提到“课程”,但它并无今天的“课程”之意。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是指学习的范围、领域、时限、进程,却未涉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和约定,因此只能称为“学程”。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道”,转义为“学习路线”,再发展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在西方最早出现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被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1918年,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从而为课程理论奠定了基础。一、课程的一般概念(一)课程的定义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在近代学校兴起之后,课程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例如,大学课程、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等。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如数学课程、语文课程、科学课程等,这种课程定义使用最普遍。现在,课程改革已明确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必修课程。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一、课程的一般概念(二)两种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影响深远且比较传统的课程观点。强调受教育者掌握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往往分科开设;课程的体系是以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个人生活的,并且经常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学习者主要是课程的接受者,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2.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经验,这是以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课程观。强调和突出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以及在课程中的体验;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课程;课程是以学习者实践活动的形式实施的;学习者本人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的性质决定着课程的性质。(二)一定时期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程内容的质和量直接取决于人类文化知识的发展状况。人类对知识的探究方式也影响着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理逻辑。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思想,要求课程受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制约。三、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一)根据课程的任务划分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随学段不同而有所变化基础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拓展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做,注重研究进程甚于注重结论研究型课程三、课程的类型(二)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划分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属一级课程。宗旨是保证国家实现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普通教育的先进水平,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等国家课程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属二级课程。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定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地方课程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通常由校长、教师来制定。其开发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学校课程三、课程的类型(三)根据课程内容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并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经验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个人知识和心理逻辑,同时以活动为课程内容实施的根本形式活动课程是指综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课程。有3种形式: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强化学生的迁移能力;加强知识与社会的联系综合课程三、课程的类型(四)根据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指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基础学力,一个教育系统法定的、全体学生或某一个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根本特性是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表现必修课程是指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源自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地域差异选修课程任务二

课程设计概述一、课程设计的含义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涉及基本的理论要求和不同形式的优化组合;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这实际上是指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或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及其产物。其根本任务是把课程目标和经过筛选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二、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原来多称为教学计划。自1992年开始,正式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指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进行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也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二)制订课程计划的依据制订课程计划的一方面依据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阶段特点,其目标是使儿童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二、课程计划(三)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我国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的,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少年儿童最需要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纳入课程计划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保证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科顺序的安排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要求,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授课时数课时分配必须体现以教学为主的原则,要以保证适当的教学时间为前提;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二、课程计划(四)我国现行小学课程设置1.小学课程的特点小学阶段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课程门类要齐全,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小学课程的内容应致力于促进儿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养成,同时要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全面的、综合的基础。(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和持续的发展。二、课程计划(四)我国现行小学课程设置2.小学课程的设置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别、科目设置及课时比例如下表。三、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含义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912年,开始用“课程标准”的说法,一直沿用40年。1952年后,改用“教学大纲”的说法,一直沿用至2000年。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1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等19个课程标准。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三、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含义从以下方面认识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2)课程标准是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3)对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5)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3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课程标准(二)课程标准的作用1.指导教材编写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均阐述了这门课程的性质及该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单独开辟一部分来阐述教材编写建议,为教材编写者提供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导。2.指导教学如果脱离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教学会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既误导学生的发展,又浪费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观念的转变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第二,指导教师组织教学。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还告诉教师应该如何教。教师可以参考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来实施新课程。3.指导课程评价一方面,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课程本身;另一方面,是指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两种评价都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三、课程标准(三)课程标准的结构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16种课程标准大致包括以下部分。(1)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2)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其中,在课程目标第一部分特别增加了本门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以集中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或学段要求(如果有学段的话);学段的划分大致规定在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3)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进行阐述。(4)学业质量。结合本门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提供该课程学业质量水平各级别的具体要求。(5)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6)附录。一般是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及一些课程实例的展示,以让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四、教科书(一)教科书的概念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中每门学科均有相应的教科书。(二)教科书的结构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内容按一课一课地编排,或者分篇、章、目来叙述。(三)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四、教科书(四)教科书的编排(1)教科书的编排方式通常采取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直线式即一门学科的内容按一定的系统排列,后面不重复前面的内容。直线式编排可以减少重复,节约时间和精力。螺旋式即一门学科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逐步扩大、加深。学生的认识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因此,这种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2)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精练、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宜分别用不同的字体和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课文应适当分成章、节,以便教师按进度分配内容和规定学生的作业。要有目录,并最好附有思考题、作业、索引、术语汇编、公式汇编、年表等;还要有适当的图画和图表。课本的纸张不宜过于光滑,避免反光;字号大小要适宜,印刷要清晰;装订也要美观大方。(3)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四、教科书(五)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使用教科书时应做到以下6点。(1)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各篇范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知识、技能体系,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大体掌握。(2)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备课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3)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都应当重视。不应照本宣科,而是对内容做说明、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领会。(4)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所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5)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乡土教材。(6)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的能力、方法和习惯,防止学生产生把教科书丢在一边,单纯地记笔记、抄笔记的倾向。任务三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国际背景21世纪初,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崛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化社会的出现等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面临着对各业人才、对社会公民素质提出的更高更多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的挑战,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实施了以课程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同时,随着对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主体教育观、生态伦理及个性发展观念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使基础教育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从全球视野追踪国际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动态,把握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汲取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二)国内背景一方面,对从2001年开始至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总结与评价,为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更好发展提供突破口与动力。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不容忽视的。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看作一个系统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三、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一)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可从以下3个方面在实践层面上进行落实。(1)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都能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做出自己的贡献。(2)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3)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二)综合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三、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三)选择性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4%~18%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就要求地方和学校必须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实训任务为了了解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状况,以推进新课程更好地实施对小学新课程实施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项目五教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教学的概念、意义,理解教学过程的概念、特点及结构,认识教学组织形式,熟悉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方法技能目标掌握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运用教学过程相关理论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素养目标认同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深刻体会改革中教学观的精神实质任务引入某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欧老师在讲《大海睡了》。开始的时候,她教学生们认识生字、生词,学会那些字词的写法;当看到学生们都无精打采时,她便停下来放一段音乐,并教他们做韵律操;看到学生们个个都活跃起来之后才又继续上课,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品味诗中的意蕴;最后,欧老师把这首诗编为歌曲来唱,自己用手风琴来给学生们伴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你认为欧老师的教法有何特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当代教学活动都发生了哪些转变?1教学概述2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4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CONTENT目录任务一

述一、教学的基本内涵(一)教学的概念在中国,据考证,“教”“学”二字联为一词最早见于《书·商书·说命》;在西方,“教”“学”“教学”在英语中分别为teaching,learning,instruction。“教”的基本含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广义的教学是指包括人类在所有情况下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学中研究的教学是狭义的教学。对于教学的概念,可进行如下理解。(1)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的活动。(2)教学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包含多项内容(上课、作业练习、课后辅导、成绩评定等)。(二)教学与智育、教学与上课教学是实施智育的主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备课、批改作业等。上课只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二、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过程,即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明确提出,教学过程为学、思、习、行4个阶段。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西方第一个建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昆体良,他把教学过程较为明确地划分为模仿—讲述—练习3个阶段。赫尔巴特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后由继承者席勒及其弟子发展成5个阶段,即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分为以下步骤: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把教学过程概括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4个阶段。当代外国教学过程理论主要有:①信息加工理论。②结构主义教学理论。③教学与发展理论。④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指教学过程所固有的、由其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使教学过程与其他非教学过程区别开来的根本属性。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对教师来说,它是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的本质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认识人类已知的知识,在认识的对象和方式上都具有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学科知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在变化发展。(4)认识的引导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引导保证着学生认识的方向和质量,避免或减少了学生在认识上可能出现的曲折和反复,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二、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的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同样存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形式,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又离不开直接经验,教学过程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一方面,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内容,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另一方面,知识本身具有智力价值。(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一方面,知识的掌握需要智力活动的参与。另一方面,智力发展的水平影响知识掌握的效果。(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辩证统一在教学活动中。二、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的特点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1)掌握知识是形成思想的基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人对世界的认识,需要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对他们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3)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辩证统一。二、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一般包括以下5个阶段。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激发学习的积极情感,集中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唤醒求知欲激发动机引导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领会知识(中心环节)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并在运用时能够迅速地再现出来巩固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可以通过观察、作业、提问、考试等形式进行,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检查知识三、教学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