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高一语文文言

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

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

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i出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

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

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

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

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窜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窜曰:“若归,试私

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

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富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宙二

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窜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日:“朕乃安敢望

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

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

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富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鹳②若画

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

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

下俱称其美矣。

(选自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释】①乃者:往日,上次。②^(jidng):明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郡国吏木讪于文辞木:质朴

B.即召除为丞相史除:授予官职

C.从吏幸相国召按之按:制止

D.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趣:以……为兴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时为沛狱掾永和

初,出为河间相

B.至何且

死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C.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之

D.乃反取酒张坐饮家祭无忘

告乃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之所以能获得那么多战功,多多少少借助了

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B.汉惠帝责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

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C.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

夜喜饮醇厚的美酒。

D.曹参起初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

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

独参擅其名

B.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

独参擅其名

C.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

独参擅其名

D.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

参/擅其名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4分)

(2)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4分)

第3题:

第4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

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妄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日:“勿举

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

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

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

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

者!”婴曰:“子休矣。”

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

“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希用事相齐,至今三王

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今君后宫蹈绮毂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

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

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

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

之士。

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

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盂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

一县以去。

齐渭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尝君(入秦)。孟尝君至,则以为齐相,任政。后齐渭王灭

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

伐破齐。齐渭王亡在莒,遂死焉。齐襄王立,而盂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齐襄王

新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

薛。孟尝绝嗣无后也。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改)

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生:养活。

B.希用事相齐用事:掌权、执政。

C.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厌:满足、吃饱。

D.孟尝君恐,乃如魏如:离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玄王之孙为何夫晋,何厌之有

C.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尝君才华出众、心胸宽广,对待士人尊重礼让,对待百姓关爱同情,对待祖国忠

贞不二。

B.田婴自己也是庶出,但他对田文委以重任,甚至将其立为太子,并非因为同病相

怜,主要是看中他的才华。

C.齐潜王曾经派遣盂尝君到秦国去,当孟尝君回来后让他当了齐国的宰相,掌管国家

大事,可是在灭掉宋国后,齐王却骄傲起来,一心想除掉孟尝君。

D.田婴虽然手握重权,却奢侈专横,只知为个人积累财富,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田文对他不满并提出意见。

4.翻译下面语句。(10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5分)

(2)孟尝君在薛,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

下之士。(5分)

第5题:文言文阅读(19分)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

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

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

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日:“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日:“此凤阁舍人样,如

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

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

即令杀之。时方盛夏,坚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

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

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

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

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

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

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

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嵩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非敢求

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坐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

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此才识,走避不得走避:逃跑躲避。

B.哀矜之惠,洽乎四海哀矜:怜悯慎重。

C.遂令决杖,配流岭表决杖:处以杖刑。

D.坚多识典故典故:典制掌故。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

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

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

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

C.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

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

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

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

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入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

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

修筑城池,征收重税。徐坚认为不妥,后来果然李知古被杀,蛮众反叛。

D.徐坚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

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没有受到牵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1日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2)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

第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郡将夏侯威异

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

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

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

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

甲,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梁当营门日:“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

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

出矣。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

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

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成曰:“彼

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

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

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

“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

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

罢市。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以诡计令吴罢守竟:竟然

B.身不被甲被:

穿着

C.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谢:道歉

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

10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

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

③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的祖上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这已经是第九代了,都以为官清廉

品德高尚而闻名。

B.羊祜率军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

对吴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投降的人想离开,都听任其便。

C.羊祜用巧妙的计策使吴国撤去了石城的守军,让腾出来的兵力去垦田种粮,使军队

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

D.陆抗与羊祜是战场上的对手,但在生病时,不顾众人劝说,服用羊祜送给他的药,

后来因真心佩服羊祜而与他和解,结成朋友。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3分)

(2)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3分)

(3)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3分)

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一—23题。(选择题每题3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

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

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

郡,拜右拾遗。房瑁布衣时与甫善,时培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

月,瑁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博罢相。甫上疏言瑁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培

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

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

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

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

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峻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

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

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

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

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

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

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奇:认为……

奇妙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棹:用

桨划

21、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②甫自京师

宵遁赴河西

③贬培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④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

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

D.②③⑤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

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博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瑁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

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

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

最后死在耒阳。

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2分)

②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3分)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分)

第8题:

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九月,甲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

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

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

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

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

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嵋。嵯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B.越国以鄙远鄙远:把远地当作边邑。

C.行李之往来行李:使臣携带的各种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这里指秦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晋以强凌弱。两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但是秦、郑并无直接冲突,秦、

晋分别驻扎两地等情况,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佚之狐慧眼识人。他主动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尽管烛之武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

低下,但是在郑伯的请求下还是奉命出使,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C.秦、晋貌合神离。两国虽是友好邻邦,但是晋国曾经答应将焦瑕二邑割让给秦国而

未能实现,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两国的矛盾,这是他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能言善辩。在他的劝说下,秦国撤走了围攻郑国的军队,而且派人帮助防

守,将秦晋联盟巧妙瓦解,最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兵,郑国得以保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第10题: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李纲,字文纪。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

左其罪,纲矢死无楼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

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纲

日:“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

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

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

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大业末,贼帅何

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

苦,宇文歆谏,不听。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

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

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

事王浅,有阙必I争。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

日,帝悟,于是释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

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日:“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

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

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

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帝以纲隋名臣,手敕未尝名。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

毅然不可夺。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

司,谥日贞,太子为立

碑。

(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有删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勇废,文帝切让让,谦让B.陛下功成,厚自

伐伐,夸耀

C.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幸,幸好D.毅然不可

夺夺,夺取

5.下列语句全都正面表现李纲是“直士”的一组是()(3分)

①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税辞。②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③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④翼日,帝悟,于是释歆。

⑤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⑥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

侍坐。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6分)

(2)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4分)

第11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

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

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

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

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

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

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铺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

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

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

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廉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

“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

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

多方,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封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

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

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封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

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

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

/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

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

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

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

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

了西夏的疆域。

C.刺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D.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

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

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

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

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

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②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蕤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第1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7题。(7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

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

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鲫生说我曰:'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

“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

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B.鲫(生说我曰(浅

陋的小人)

C.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D.距关,毋内诸侯(通

“拒”,拒守)

1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予之生也

B.欲呼张良与俱

去舟与哨相后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因

人之力而敝

D.君为我呼

入其为时止

十有一月尔

17.翻译下列句子。(3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第13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7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阕与,破之,

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

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

楚,楚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楚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

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楚,于将

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

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

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楚。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

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

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楚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日:“老臣罢病悖乱,唯大

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日:“己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

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

至浦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日:“不然。夫秦王怛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

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楚。楚闻王翦益军而,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

肯战。楚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日:“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

矣。”楚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军。至薪

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楚地城邑。岁馀,虏楚王负刍,竟平

楚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篇》)

2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翦言不用,因谢病谢:推托。

B.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顿:困顿、疲弊。

C.夫秦王怛而不信人怛:粗疏,鲁莽。

D.秦因乘胜略定楚地城邑略:攻占。

2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翦带兵作战勇敢或用兵多谋善断的一组()

①少而好兵,事秦始皇②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③还击魏,魏王

降,遂定魏地④翦将攻赵阕与,破之,拔九城⑤始皇问王翦,王翦日:“非六十

万人不可。”⑥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A.①③④⑤B.①④⑤⑥

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王翦假托有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回到家

乡频阳养老的。

B.当国难当头之时「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楚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

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C.秦国在攻取楚国前夕,李信认为只需用兵二十万,王翦却坚持非六十万不可。这说

明秦代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局势极不稳定。

D.秦王为扭转局势,亲自驰往频阳,请王翦挂帅出征并且满足他的要求,将全国兵力

六十万人都归其指挥。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闻楚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译文:.

第14题: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16分)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4、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失其所与,不知

B、夜缱而出,见秦伯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C、才美不外见秦伯说,与郑人盟

D、无能为也已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解释黑体字的用法。(5分)

(1)夜缱而出()(2)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朝济而夕设版

焉()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翻译下面两个语句。(8分)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4分)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分)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5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

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英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

业有专攻,如是而

已。

(韩愈《师说》)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②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

善在身,蓄④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

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

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

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铮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

哉?

(《荀子•修身》)

【注】①修然:整饬的样子。②存:省视。③介然:坚定不移的样子。④笛:通

“灾”。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学而大遗遗:丢弃

B.圣人无常师常:普通的,凡庸的

C.吾师道也师:学习

D.愀然必以自省也愀:容色变得严肃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惑而不从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16.请用“/”为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

进得乎哉?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第16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魂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

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格至.及其所

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

修地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与:交往、结交

B.终期于尽期:到

C.夫妻以近夷:平坦

D.其孰能讥之乎孰:难道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力足以至焉然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不如国善遇之或1药寄所托

C.然力足以至焉于是余有叹焉

D.则其好游者不能充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此余之所得也.

A.死生亦大矣.

B.而又不随以怠.

C.固一世之推也,而今安在哉?

D.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0.选出时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阐述了想要到险远之处,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志、

力、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17题:

第18题:课外文言文段阅读,8——11题。(15分)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

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

有人分韵作雪诗,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