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清苑县育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清苑县育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清苑县育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清苑县育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清苑县育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清苑县育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2-16题。(共14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

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蟾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

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

风。”《赤壁

赋》

12.下列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客有吹洞箫者者:人B正襟危坐危:端正

C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砍柴捕鱼D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

13.选出“然”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苏子愀然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D.其声呜呜然

1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5.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2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何为其然也?

C.渺渺兮予怀D.何陋之有?

16.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第2题: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

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铜鹿城。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

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于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

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

弊;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

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日:“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

者,皆斩之。”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

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

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

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懵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

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

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

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

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

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

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战胜则兵罢罢,通“疲”

B.故不如先斗秦、赵斗,使……相斗

C.立羽为假上将军假,假扮

D.救银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劳苦而功高如此以乱易整,不武

C.项羽为鲁公D.因下令军中曰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

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

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久留不行”,反而拒谏饰非,打击异己,所以项羽杀

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

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4分)

(2)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4分)

第3题:课外语段阅读(9分,选择题每题3分)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己死,而蔺相如病笃,

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

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

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

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

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

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

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

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

击,大破燕军于部,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

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溶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

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

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

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

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

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日:“廉

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

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赵使廉颇将攻秦将:率兵B.赵军固壁不战壁:坚守

C.为假相国假:借助D.魏不能信用:信任重用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赵王因以括为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乃得解邯郸之围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壮者尽于长平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夫天下以市道交则思谦冲以自牧

25.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出赵孝成王昏庸无能的一项是()

①赵王信秦之间②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③悉更约束,易置军吏④赖

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⑤使乐乘代廉颇⑥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

第4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三近,字德修,峰县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四年六月,疏

言:“善治者守法以宜民,去其太甚而己。今庙堂之令不信于郡县,郡县之令不信于

小民。蠲租矣而催科愈急,振济矣而追逋自如,恤刑矣而冤死相望。正额之输,上供

之需,边疆之费,虽欲损毫厘不可得。形格势制,莫可如何。且监司考课,多取振作

集事之人,而轻宽平和易之士,守令虽贤,安养之心渐移于苛察,抚字之念日夺于征

输,民安得不困。乞戒有司务守法,而监司殿最毋但取旦夕功,失惇大之体。”已,

复疏言抚按诸臣遇州县长吏,率重甲科而轻乡举。同一宽也,在进士则为抚字,在举

人则为姑息。同一严也,在进士则为精明,在举人则为苛戾。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

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伤息心仕进。夫乡举岂乏才良,宜令勉就是途,因行激劝。”诏

皆俞允。

神宗万历元年,平江伯陈王谟以太后家姻,黄缘得镇湖广。三近劾其垢秽,乃不遣。

时方行海运,多覆舟,以三近言罢其役。初,有令征赋以八分为率,不及者议罚。三

近请地凋敝者减一分,诏从之。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饷

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

十二年,召掌光禄,其秋,拜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畿辅大饥,振贷有方。召拜大

理卿。未上,以亲老归养。起兵部右侍郎,复以亲老辞,不许。寻卒。

(选自《明史贾三近传》,有删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振济矣而追捕自如追逋:追缴

B.而轻宽平和易之士轻:轻视

C.在举人则为姑息姑息:纵容

D.议乃寝寝:平息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B.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C.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D.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三近明察政事,针泛时弊。贾三近认为政令得不到贯彻,课税催缴得急,冤死的

人到处都是,他上书要求宽厚待民,被应允。

B.贾三近不畏权贵,直言检举。平江伯陈王谟是太后的姻亲'攀附升官得以镇守湖

广'贾三近揭发他的污浊秽行,于是没有被派遣。

C.贾三近关心民生,体恤民情。有命令征收赋税以八分为率,不够数的被非议惩罚。

三近为民请命,请求给土地贫瘠的人减免一分。

D.贾三近救灾有方,深受恩遇。万历十二年秋天,京都附近发生饥荒,三近救济得

法,被召回朝廷授大理卿,三近请辞,没被恩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养之心渐移于苛察,抚字之念日夺于征输。(5分)

(2)夫乡举岂乏才良,宜令勉就是途,因行激劝。(5分)

第5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5题。

唐震字景贤,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

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咸淳

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顾

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

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①,蠲②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

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州有民佣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佣者杀其子投火

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箧

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

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睥,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

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

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

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传》)

【注】①纲运米:指朝廷分批调运的米。②蠲:免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题未启启:打开。

B.政事一切无顾让顾让:指顾念谦让别人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户籍:登记。

D.民不胜掠,自诬服诬服:指诬告别人犯罪。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言其过者辄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有权贵以牒荐之者不赂者以赂者丧

C.会府有具狱将置辟会天大雨,道不通

D.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唐震正直忠诚品质的一组是()

①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②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

③江东大旱,擢知信州④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

⑤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

A.①②⑤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④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震年少居乡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闻过则喜。中进士后做小官,但他决不靠某

贵的推荐升官。

B.唐震任临官府官员,看到仗恃贾似道势力的潜说友执法上的错误,他敢于抵制,使

己的正确见解得到认可。

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济遭旱灾的百姓,他还能明察而求得实证,

平反了一屈打成招的冤案。

D.元兵大至,将帅邓益逃跑,唐震就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危难之际,他放弃

生机会,在敌人面前,他决不投降而死。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1)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3分)

(2)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5分)

第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8—11题每题3分,12题5分,共

17分)

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

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茂,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

之下。其高下之势,鲂然洼然,若埋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

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康为类。悠悠乎与颖气俱,而

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

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外与天际际:边界B.到则披草而坐披:披露

C.攒蹙累积攒:聚集D.引觞满酌引:

引进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悠悠乎与颍气俱相与枕藉乎舟中

B.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C.凌万顷之茫然句读之不知

D.施施而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10、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顺流而东也

A、吾从而师之B、东望武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小学而大遗

11、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何为其然也?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2分)

②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第7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6—28题

武技(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

日:“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

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

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

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

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

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

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

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

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

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这,以要一日成名。方颉顽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

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

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起。尼笑谢曰:“孟浪在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

然,股已断矣!”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6.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27.众相顾,迄无应者。

28.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第8题:文言文阅读(21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

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

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

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7.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故木受绳则直

8.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句是()(2

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而耻学于师。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2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

态度是不同的。

B.本段既论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又论述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应用门户

之见。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

族”“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题:阅读《烛之武退秦师》选段,回答11—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

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盟。使杞

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选出解释词不正确的一项()

A.越国以鄙远鄙:把……作边邑

B.将焉取之焉:哪里

C.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D.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

1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乃还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两“以”相同,两“乃”不同B.两“以”相同,两“乃”相同

C.两“以”不同,两“乃”不同D.两“以”不同,两“乃”相同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动词。认为。

C.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焉:代词。哪里。

14.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A.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B.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D.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

处。

15.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一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

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B.“邻之厚,君之薄也”一一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

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一一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

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D.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一一拉拢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

秦晋关系。

第10题:课内语段阅读(12分,选择题每题3分)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共其乏困四海之大,有几人

B.敛费财以送其行拜送书于庭

C.得间奔真州独五人之嗷缴

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下列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既东封郑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

夜,缱而出⑥卒廷见相如⑦大王必欲急臣⑧蔺相如前曰⑨乐盘游

A.①②⑦/③⑤/④⑥⑧/⑨B.①②⑦/③④/⑤⑥⑧/⑨

C.①②⑨/④⑧/③⑤⑥/⑦D.①/②⑦⑨/③④⑥/⑤⑧

21.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同类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C.何以知之D.死生,昼夜事也

22.下列句子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篇幅虽然短小,但故事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情节波澜迭

起,曲折有致。烛之武在夜间“缱而出”,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

的高潮。

B.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

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C.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

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D.本段是说退秦师的关键。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从灭亡郑国和保全郑国两

个角度,苦苦哀求秦穆公,最终让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

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11题:阅读课内文段,完成5-7题(共9分)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流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

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

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

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降职B.使快弹数曲快

弹:畅快地弹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是:这D.因为长

句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铮铮然有京都声苏子愀然

B.问其人,本长安倡女静女其姝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转徙于江湖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歌以赠之

A.朝避猛虎B.问君西游何时还

C.遂命酒D.无边落木萧萧下

第12题:阅读文化经典《孟子》,按要求答题。(6分)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

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

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日不可,

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

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

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2分)

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2分)

(2)孟子在文中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第13题: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

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呈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

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缴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

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

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

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捡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

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骤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

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

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

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

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

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张堪传》)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见堪志操,常嘉焉嘉:赞许

B.悉条列上言悉:熟悉

C.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拜:授予官职

D.劝民耕种劝:鼓励、劝勉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汉从之,乃示弱挑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击破匈奴于高柳徘徊于斗牛之间

C.而堪去职之日吾尝终日而思矣

D.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

受业,受到诸儒的称赞。

B.张堪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时,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

打败公孙述,攻占了成都。

C.张堪率兵入成都,清查仓库,收其珍宝,上报朝廷,一点儿没有占为私有。

D.张堪任蜀郡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

而且还辟田劝家,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握之物,足富十世。(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巍巍①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②之。荡荡③乎,民无能名④

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⑤乎,其有文章⑥。”

(选自《论语•泰伯》)

【注释】①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②则:效法、为准。③荡荡:广大的样子。④

名:用语言去形容,称赞。⑤焕:光辉。⑥文章:指礼乐典章制度。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3分)

文:

(2)大哉尧之为君也!(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上面两段文字说说尧、舜、禹的崇高、伟大之处在哪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

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

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日:

“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鄱阳大

饥,总管王都中出康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鄱阳距此千里,比待命,

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

拜监察御史,用故事监吏部选。有履历当升者,吏故抑之,问故,吏曰:“有过。”

克敬曰:“法,笞四十七以上不升,今不至是。”吏曰:“责轻罪重。”曰:“失出

在刑部,钱曹安知其罪重。”卒升之。治书侍御史张伯高曰:“往者监选以减驳为

能,今土御史乃论增品级,可为世贺矣。”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

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

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

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

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

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

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

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

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

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选自《元史•王克敬传》,

有删改)

【注】①诛求:强制征收。②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③拗蕃:违背

货运规定。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檄:下文通告

B.拗蕃者例籍其货籍:登记没收

C.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夺:强夺,夺取

D.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信:的确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为官之“仁”的一组是()

①悉去之,抚以恩意②总管王都中出縻粟赈之

③失出在刑部,锋曹安知其罪重④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⑤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⑥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

舟达京师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吴人身陷日本,后随日本商人归国,王克敬认为他感怀国家恩德而归国,不会有

什么祸端发生,于是欣然接纳了他。

B.王克敬任绍兴路总管时,当地商人对行省的管理措施有异议,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

的认同。王克敬替他们向朝廷申诉,受到了商人的感激。

C.王克敬任两浙盐运司使时,有海漕舟没能按时到直沽,王克敬认为,能完好地将漕

运的粮食运回南方,已属难得,后至之罪,情有可原。

D.王克敬认为,松江大姓每年给朝廷献米万石是为了求取名爵享受荣耀,现在身死家

破,就不应该再让其他人受此牵连。

11.文言文翻译和断句。(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者监选以减驳为能,今王御史乃论增品级,可为世贺矣。(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

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叠

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

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

政。于柯(柯:当时地名)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

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

乎?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9.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终善遇之遇:对待

B.鲍叔遂进管仲进:保举,推荐

C.尝与鲍叔贾贾:作买卖

D.然孔子小之小:变小

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一组是(3分)

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④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⑤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⑥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

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

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B.在柯地会盟,桓公背弃了曹沫逼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劝他信守盟约,说明管仲能

慎重的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C.管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这是治理国家的

法宝。

D.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值得赞颂,这

一点与孔子见解不同。

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2

分)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4

分)

(3)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

也。(3分)

第17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