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卷)_第1页
《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卷)_第2页
《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卷)_第3页
《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卷)_第4页
《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xx/20xx学年第x学期《微生物学与操作技术》期终考试试卷(B卷)(xx专业xxxx年级用)注意: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不计分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安东·列文虎克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倍,利用这种显微镜,他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

A.270~300B.10左右C.2~20D.500~10002.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细菌B.霉菌C.酵母菌D.单细胞藻类3.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A.规范操作B.戴眼罩C.加强人员培训D.改进操作技术4.微生物个体微小,因而比表面积和其他生物相比()。A.大B.小C.相同D.相似5.以下属于免疫学实验专用仪器的为()。A.高压灭菌锅B.移液器选择C.低温冰箱D.流式细胞仪6.细菌细胞内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B.内质网C.DNAD.核糖体7.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A.荚膜B.细胞壁C.芽孢D.鞭毛8.表示微生物大小的常用单位(

)。A.mmB.μmC.cmD.nm9.下列耐热能力最强的是()。A.营养细胞B.菌丝C.孢子D.芽孢10.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A.增殖B.芽殖C.裂殖D.孢子生殖11.微生物在固体斜面上生长的群体称()A.菌落B.菌苔C.菌膜D.凝絮12.我国卫生部门规定,每1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杆群不可超过()A.1个B.3个C.5个D.10个13.在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的是()A.大肠杆菌B.拟杆菌属C.双歧杆菌属D.乳杆菌属.14.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预防食物中毒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下列不属于“五大要点”的是()A.保持清洁B.生熟分开C.烧熟煮透D.适温存放E.不吃烧焦的食物F.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15.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蔬菜、水果B.豆类及其制品C.谷类D.肉类、奶类及其制品16.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通常使用的仪器是()A.放大镜B.低倍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高倍光学显微镜1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口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调节粗准焦螺旋18.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不具有的成分是(

)A.粘肽B.磷壁酸C.脂蛋白D.细胞质19.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聚糖骨架B.四肽侧链C.五肽交联桥D.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20.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

A.粘肽B.脂蛋白C.外膜D.以上均不是21.以下菌属中,有气生菌丝的菌属是(

)A.放线菌属B.诺卡氏菌属C.链霉菌属D.小单胞菌属

22.营养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

),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A.0.1-0.2umB.0.2-0.8umC.0.8-1.2umD.1.0-1.4um23.放线菌的细胞形态结构没有(

)A.营养菌丝B.气生菌丝C.间体D.孢子丝24.放线菌的代表菌属有(

)A.链霉菌属B.芽孢杆菌属C.乳杆菌属D.小单孢菌属25.真核微生物不包括有()A.真菌B.黏菌C.枝原体D.原生动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2.巴斯德的重要贡献()。A.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说B.发明固体培养基C.发明制造疫苗和预防接种D.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3.微生物是包括所有形体微小的()低等生物的通称。A.单细胞B.简单多细胞C.没有细胞结构D.动物细胞6.微生物是包括所有形体微小的()低等生物的通称。A.单细胞B.简单多细胞C.没有细胞结构D.动物细胞9.微生物实验室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A.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B.物品摆放整齐,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C.所用实验器材、培养物等未经消毒处理,一律不得带出实验室D.污染材料及废弃物应放在严密的容器内10.高效液相色谱主要组成部件有()。A.送液装置B.进样装置C.色谱柱D.检测器18.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A.荚膜B.芽孢C.鞭毛D.间体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无完整的细胞核。2.微生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3.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可同时从事多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4.使用超净工作台时,如果游记玻璃罩受到污染,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5.链霉素等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70S亚基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对人的80S核糖体不起作用,故可用链霉素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而对人体无害。6.革兰氏染色结果,菌体呈紫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7.鞭毛是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8.细菌芽孢的生成是细菌繁殖的表现。9.食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通常是指每克或每毫升样品的细菌数目,但不考虑种类。10.乳酸发酵后的牛奶可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这种乳酸菌与其它牛奶腐败菌之间构成了一种特异性的拮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先后发明重要化学治疗剂的学者是__A___国的_______B_________所发明的____C_______,以及___D___国的_____E_______所发明的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2.人类在未认识病原微生物之前,在世界范围内曾遭受多次瘟疫流行,例如____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和____E_______等,直到今天,也还有______F______等新的严重传染病在流行。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酿酒中创造许多酒曲品种,例如__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2.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3.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4.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适应注意什么问题?六、综合题(1、2题各5分,第3题10分,共20分)1.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那些微生物的计数?2.菌落样液移入培养皿后,若不尽快地倒入培养基并充分摇匀,将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3.要获得本次试验的成功,那几步最为关键?为什么?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期终考试试卷(B卷)(xxxx专业2013年级用)答题纸班级:姓名:学号:得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2345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2、、、、、、3、、、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请按照顺序写下去,可写到反面)六、计算题(3题共20分)(请按照顺序写下去,可写到反面)样卷答案单项选择题AABADBBBDCBBBBDCABCCADADC多项选择题ACDABCABCDABCDABC判断题TTTFTFTFTF填空题1.德;Ehrlich(欧立希);606;德;Domagk;磺胺类药物.2.鼠疫(黑死病);天花;麻风;梅毒;肺结核;艾滋病.3.制曲酿酒;曲五、简答题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2.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3.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4.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适应注意什么问题?a杀死细菌并使菌体黏附与玻片上;b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六、综合题.1.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那些微生物的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现在常使用菌落形成单位)。平板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一个菌落可代表一种微生物(并不绝对)。通常用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细菌、孢子、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2.菌落样液移入培养皿后,若不尽快地倒入培养基并充分摇匀,将会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出现的结果是:形成菌落过于集中,不能形成均匀分布的单菌落,导致无法计数。因为:若不立即摇匀,菌体常会吸附在皿底上,不易形成均匀分布的单菌落,从而影响计数的准确性。3.要获得本次试验的成功,那几步最为关键?为什么?a稀释菌液若在稀释时移液管混用可使稀释梯度不准确,从而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