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第七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主要内容(一)城市、城市化及城市体系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化动因与机制城市体系乡村经济与贫困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乡村土地与劳动力市场乡村金融市场与公共服务乡村贫困问题第七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主要内容(二)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城乡统筹的内涵与主要模式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策略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的内涵农业强国建设中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我国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要路径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农业驱动机制:城市形成发展的三个前提条件之一是存在农业剩余来供养城市居民。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剩余劳动者向城市的工业和商业部门转移,同时其他领域的革新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工业驱动机制: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并导致了生产和就业不断向大工业城市集中,同时城市间运输业的创新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推动了工业城市的发展。比较优势与贸易驱动:规模经济与交换、贸易有显著的互动关系,由此推动了商业部门的出现,众多商业企业的出现推动了城市发展。商业企业的规模经济选址促进了大量商业企业和工人的集聚,推动了贸易型城市的发展。1、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化: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口向城市集聚、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城市边缘地区不断转变为城市地区、以居民较高收入为支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的过程。(1)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人口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推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产业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为满足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多样化产品需求,需要发展更高效的城市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产业承载力。(3)地域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这主要是指城市边缘地区,如城市近郊或中近郊地区,其非农产业生产率高于农业生产率、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现象。(4)生活方式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结果。城市劳动者从事现代城市产业活动,一般具有一定的生产技能,并因此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需求,推动其生活方式城市化,并推动城市文明向乡村地区渗透。2.城市化的内涵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新型城镇化: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而对城市化内涵的继承和扩展。新型城镇化是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内容,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1)新型城镇化把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2)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人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分布。(3)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4)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5)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3.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农业剩余对城市化的驱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向城市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和工业原料,又大量需求城市生产的工业品,这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力资源。如果某些企业的生产区位接近其他企业的生产区位,它们就可以分享其他企业所提供的中间投入品。中间投入品作为投入要素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其不仅是某一企业的最终产品,同时也是另一个企业的中间投入品。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情况下,不成功的企业将解聘劳动力,而成功的企业将会扩大雇用劳动力。这意味着,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程,为失败或倒闭的企业的劳动力向正迅速发展的企业转移创造了条件。2、城市化动因与机制1.农业剩余的驱动机制2.共享中间投入品的驱动机制3.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现实世界中,劳动力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之间并非总是匹配的,如果出现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匹配现象,那么企业要支付很高的培训成本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因此,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程,可以实现劳动力与企业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匹配,进而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地理上的相互接近使得人们相互交换知识和技术变得更加容易,这是知识溢出效应的基本特征。知识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新产品的生产,还可以创造出生产旧产品的新方法。一些知识溢出效应不仅出现在产业内部,而且经常跨越产业界限。知识溢出效应所带来的人力资本聚集和生产资本聚集,极大地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展。4.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5.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借助奥沙利文的框架分析,大城市要优于小城市。如果某一区域有一个城市,其效用水平位于效用曲线的正斜率部分,就会出现城市规模过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引起自我强化式迁移现象的出现,并导致小城市逐渐消失,同时会促进其他城市的发展。当城市规模过大时,这种自我强化效应将不会出现,因此这些大城市将继续保持无效率状态。具体分析如下:假定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总数是600万人,他们有三种可能的分配模式:一是6个城市,假定为城市类型A,每个城市拥有100万劳动力,则该地区共有6个城市;二是3个城市,假定为城市类型D,每个城市拥有200万劳动力,则该地区共有3个城市;三是2个城市,假定为城市类型E,每个城市拥有300万劳动力,则该地区共有2个城市。1.城市体系决定3、城市体系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我们利用下图来揭示不同分配模式的可行性。图中,S、M、L点分别代表城市类型A、D、E。下面首先考虑城市类型A的情形,在该城市类型下,每个城市拥有100万人口,S点所对应的每个工人的效用为59美元。此时效用曲线在S处具有正斜率,此时城市类型A中如果出现一个城市的人口向另一个城市迁移,那么流入人口的城市的效用将沿着效用曲线的正斜率部分向上移动,流入人口的城市的效用得到了提高。同时,流出人口的城市的效用将沿着效用曲线向下移动,其工人获得效用水平也进一步下降。这使得人口进一步从效用较低的城市流出,也就是说两个城市之间的效用差就越大,在城市间进行迁移的动力也就越大。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如果仅存在少量的大城市,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假设该地区有2个大城市,假定为城市1和2,每个城市拥有300万就业人口。在图中,每个城市的起始点可以用L点表示。考虑一下工人从城市1向城市2迁移将会产生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城市2的就业人口会不断增加,城市效用水平将沿着效用曲线负斜率部分向下移动(从L点移向Z点),达到一个较低的效用水平。同时,城市1的就业人口将减少,该城市的效用水平将沿着效用曲线向上移。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迁移行为将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并产生相反的结果,最终使这两个城市的就业人口和效用水平恢复到初始状态。这种情况可以用效用曲线来解释。小城市的效用曲线具有正斜率,这是由于集聚经济效应要高于交通成本增加所引致的规模不经济。工人迁移后的效用会提高,其原因在于新城市的规模更大、更有效率,而留下来的人的效用会降低,这是因为他们仍居住在小城市。相反,对大城市而言,其效用曲线具有负斜率,这是因为集聚经济效应要低于交通成本增加所引致的规模不经济。由于新城市规模过大,且缺乏效率,迁移后工人将获得更低的效用,而留下来的工人的效用反而会增加,这是因为他们现在生活在相对较小且更有效率的城市。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发现,任何一个城市,其城市等级乘以人口规模都是一个常数。尼歇尔利用世界各国的数据对城市等级规模关系的29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他假设存在如下关系:等级=C/Nb其中:C为常数,N代表人口规模,指数b可以根据等级和人口规模进行估计。2.城市规模决定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存在多样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主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其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远不如城镇高,主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中,农业生产是唯一的生产方式。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农业,通常具有封闭性特点,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低。农业技术长期保持不变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中,农业生产的边际生产率较低,土地产出较为稳定,且乡村经济的市场容量有限,在多种客观条件约束下,乡村经济生产要素供给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而且,由于土地与劳动力之间总存在一种最佳的匹配比例,资本和技术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技术进步缓慢2.生产要素供给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首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一般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生产活动规模很小,生产力水平也较低。其次,个人或者家庭需要储存农产品剩余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以降低未来的生存风险。最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低,资本积累有限。综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乡村的农业生产是家庭或者个人为生存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属于一种生存经济。另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因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气候、环境、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于生产条件改进对农业产出的影响。3.乡村经济具有显著的生存性和自然性特征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乡村土地市场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土地流通中发生的所有经济关系的总和。乡村土地市场有效与否,既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乡村土地市场的主要特征:地域性强、竞争不充分、供给滞后、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我国乡村土地制度与流转: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种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分异的土地制度,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在这种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制度安排下,城市土地和乡村土地的产权性质和产权附属权益等也都存在着较大差异。2、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1.乡村土地市场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具体构成如下图所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形式,但这种集体所有制形式和一家一户的分散式经营制度难以有效发挥农业的规模经济,因此土地有效流转进而有效发挥规模经济就成为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选项之一。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乡村劳动力市场是指乡村劳动者个体(供给方)和使用劳动力的单位(需求方)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总和。乡村劳动力市场对乡村的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乡村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一是乡村劳动力市场以自我雇用为主,出租或者让渡自身劳动力受到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是工资水平难以确定,工资价格信号机制不灵敏;三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均衡,劳动产品市场化程度不足;四是劳动的组织形式多样,但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目前中国乡村劳动力状况: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在逐渐消失。由于城镇化导致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我国乡村地区劳动力人口呈现幼龄化和老龄化并存的特点,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同时也引致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2.乡村劳动力市场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乡村金融在乡村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乡村金融已经成为削减贫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机制之一,同时乡村金融市场还为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场所。乡村金融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乡村居民资金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二是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金融稳定性差;三是乡村金融市场垄断程度高;四是乡村资本市场建设落后,融资能力低;五是乡村金融应该服务于乡村经济,服务于农户。虽然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金融企业深耕农村的政策措施,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不匹配问题依旧十分突出,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供应短板”问题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大挑战。3、乡村金融市场与公共服务1.乡村金融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现公平原则的公共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民和农村最关心的生产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等。我国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悬殊等方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财政制度创新、政策完善和国家资源倾斜,才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2.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乡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国家乡村地区,虽然近年来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城市化、乡村企业高速发展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乡村居民收入相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欠发达地区乡村贫困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乡村贫困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自然性特征,即自然条件差致使贫困;二是经济性特征,即贫困地区经济造血能力不足,导致贫困地区居民收入低下;三是科技文化特征,即广大乡村贫困地区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素质差。消除乡村地区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长期性课题,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区贫困正逐渐转向多维贫困,仅仅依靠单一手段解决贫困问题变得困难。这给欠发达国家反贫困增加了难度,我国反贫困亦任重道远。4、乡村贫困问题1.贫困问题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我国的反贫困战略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1)我国扶贫反贫困已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的阶段进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2)扶贫主要任务从解决我国贫困人口温饱为主向“两不愁三保障”转变,即向不愁吃、不愁穿并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转变;(3)我国扶贫方针为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4)我国扶贫战略与区际协调发展战略密切衔接起来,选择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特点第二节乡村经济与贫困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方针,提出了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工作思路。第一,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精准扶持;第二,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第三,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其一是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二是提高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第四,加强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这是我国反贫困战略区别于其他国家反贫困战略的一个主要特点;第五,完善脱贫攻坚支撑系统。3.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维持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二元经济形态,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假设为1.劳动力无限供给;2.劳动力价格是仅能够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3.经济由资本部门与维持生计部门组成;4.在封闭型经济下,资本部门与维持生计部门之间没有贸易往来,而在开放型经济下,资本部门与维持生计部门之间有贸易往来。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提出,农业是维持生计的部门,农民消费自己生产的大部分农产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过多,使得额外劳动带来的边际产出处于较低水平甚至为零。资本部门是指经济中使用再生产性资本,资本家获得相应报酬的部门。1、城乡二元结构理论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第三节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图说明了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形成。由于维持生计部门(简称农业部门)拥有大量劳动力,农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其工资水平用OS表示。在资本部门,劳动力需求数量由最低工资水平W和劳动边际产量曲线NQ决定。在初始阶段,资本部门最低工资水平W和劳动边际产量曲线N1Q1的交点为Q1,此时劳动力需求规模为Q1,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为N1Q1W。随着资本家资本积累增加,资本部门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其生产资本增加导致劳动力边际产量曲线上升为N2Q2,此时劳动力需求规模为Q2。由于资本部门工人工资仍为W,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上升到N2Q2W。随着资本部门发展进入后续发展阶段,资本家获得更多剩余使其继续扩大生产资本投资,进而推动劳动边际生产率不断提升,该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上述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全部消失,这也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节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2.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结构理论第三节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节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哈里斯和托达罗在1970年发表了经典的《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一个两部门的分析》一文,在他们的模型中,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决定因素不是现行实际收入的差异,而是城乡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即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数量(M)是移民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P)与能在城市工作后的预期工资(W)的乘积和在农村劳动的平均收入(R)之差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M=PW-R。从长期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认为迁移决策依赖于迁移期内预期城市收入的净现值与预期农村收入净现值的比较。尽管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与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有区别,但在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劳动力的转换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方面是一致的。3.其他学者的二元结构理论第三节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统筹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部署重大工程建设时,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上,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统筹的内涵是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就是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主流动,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2、城乡统筹的内涵及主要模式1.城市统筹的内涵第三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1.城市工业导向人口迁移的城乡联系模式这种城乡联系模式是刘易斯首先提出并经拉尼斯和费景汉的补充而进一步完善的,是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从城乡联系角度上看,这种城乡联系模式主张以城市现代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体,通过城乡联系,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不断地吸收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提高了利润份额,把该部分不断地用于再投资,从而使发展过程不断地持续扩展,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来。这种工业部门的利润—积累—投资—工业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提高—吸收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循环过程周而复始,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直至与工业部门劳动者的收入趋于相等,在某一工资水平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也结束,经济发展进入现代化阶段。这种模式下的城乡联系具有明显的城市工业倾向,因而称它为城市工业导向的城乡联系模式。2.城市统筹的主要模式第三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发展小城镇的城乡联系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的农业城镇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强调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区际均衡。他们提出,在农村区一级管理层次(人口为5万~15万,相当于我国的县一级)集中发展农业城镇,不仅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行政和规划权力,而且为农村居民创造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经济环境。隆迪内里提出了城市均衡布局模式。他认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发展计划都不是很有效的发展计划,只有通过加强城乡联系才能有效地实现城乡同步发展,而加强城乡联系的关键是建立遍及全国的分散的城市体系,使城市均衡分布于全国各地,实现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合理化。费孝通教授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强调了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与大城市的发展相互配合,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镇为节点,形成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系统,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3.综合发展农村的城乡联系模式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忽视农业发展,片面强调对城市工业部门投资的缘故。托达罗认为应做到:加强农村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建设,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差别与收入差距;改革教育制度,为农业及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斯多尔和泰勒有关城乡联系的模式,也类似于托达罗的模式。他们认为自上而下的城乡联系导致农村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合理的城乡联系首先要建立在人们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因此政策的基点应放在充分开发各地的自然、人力及制度资源,使它们在当地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麦基的城乡边缘区发展模式与上面的城乡联系模式有区别,该模式强调的是城乡联系而成的一种新的空间形态,而这种空间的形成过程包括了城乡两种要素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并认为相对分散的城市化道路要优于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高度集中的城市化道路。第三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内容。我国统筹城乡的战略如下: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用地市场;创新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二是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3、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策略1.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第三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二是要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尽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加快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降低流通费用。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三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是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规划,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并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农村邮政设施和宽带网络建设,培育面向农村的大型流通企业;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通过制度创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全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难以满足需求等关键问题,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乡村振兴是要求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其中,人才、组织是主体,产业、文化、生态是客体,振兴主体的目的是振兴客体。推动传统农业农村发展向新型农业农村发展转变是关键,这就需要在此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人才和组织振兴、文化和生态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产业发展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是重点,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农村发展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而是需要通过要素在城乡间的重新配置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能,从而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1、乡村振兴的内涵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农业强国建设更需要生产要素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有效供给,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保持耕地面积的高水平供给是实现农作物供给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推动农业强国建设,不仅要保耕地数量,还要提高质量。为此,需要在原有耕地的基础上,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保障基础。2、农业强国建设中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1.乡村振兴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土地要素基础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现代化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具体可表现为以设施和装备升级为重点,推动农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竞争力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注重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产业链相对单一向产业链强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提升方面转变。乡村振兴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有助于加快建成供给保障有力、绿色高质高效、产业链条完备、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强国。2.乡村振兴推动科技创新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土地新动能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农业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使其在农业产业链的种业、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等关键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业是农业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处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农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设施农业是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在更高水平上满足农产品消费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世界农业强国设施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高,从环境调控、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收包装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范化技术体系。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产业是指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打造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特色型农业强国的经验表明,依托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3.乡村振兴推动提升农业竞争力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发展环境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保障体系、发挥政府调节功能的制度保障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创新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等。在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保障体系方面,农业强国大都将农业发展作为强国之基,为提高农民福利水平,促进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工具。在发挥政府调节功能的制度保障体系方面,农业强国政府在公益性、战略性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推动行业准则、立法、监管等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创新体系方面,已有研究发现日本“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研发品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品农协营农指导制度”有机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方面,农业强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农业全产业链质量监控机制、农产品质量提升激励机制、多边贸易规则约束的规避机制等。4.乡村振兴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环境保障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需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推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落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种业科技创新工程、种业主体培育工程、种业供给能力提升工程、种业市场净化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技术的研发强度和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的支撑作用;构建价格、补贴、保险相融合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政策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体系,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树立大食物观,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3、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要路径1.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在特色产业选择上,各地要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要加快科技创新,大幅缩短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水平的国际差距,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区域特色产业相融合,逐步提升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国内外竞争力。在特色产业发展的载体建设和功能发挥方面,可将现代农业产业园、都市型农业产业集群作为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对乡村能人、农村劳动力、城市优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在做大做强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同时,也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绿色发展方面,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乡村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修复和耕地安全利用,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结合实际需要,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3.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建设文明、绿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第四节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化农业经营营商环境,以增产增质为导向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推动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推进承包地的“三权”分置,不断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探索农村土地“还权赋能”的新形式,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资本属性,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同时要把土地制度改革同优化农业产业用地结构和布局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要素支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农垦、农业水价、集体林权、国有林场林区等重点领域改革,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整体经济活力。4.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主要内容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体系
区域系统分析常用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主体功能区及其开发战略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性
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
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除了一般的调查、考察和统计分析之外,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可以分成五大类,即系统分析、系统预测、策划设计、规划优化和决策与对策。(1)系统分析主要是在确定区域系统边界、明确区域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技术性能、经济指标、社会效果和生态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价,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剖析,从而揭示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系统预测主要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利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系统的未来状态做出推断,为系统的优化控制提供依据;
1、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体系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3)策划设计就是对区域发展方案的优化设计,即在满足总目标的前提下,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与数学模型,设计和策划具体的优化方案,并综合生成若干可供选择的总体优化方案,为最终规划和决策提供选择的基础;
(4)规划优化是根据区域发展目的和系统预测结果等,构建总体优化的数学模型,用特定的模型方法,确定具体的规划目标,揭示各约束条件(资源、资金、市场、劳动力、设备等)对区域发展目标的作用,确保区域经济持续良好发展;
(5)决策与对策是从实践的角度实施和评价规划方案,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区域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本区域的功效怎样,包括规模大小、速度快慢、效益好坏、结构是否合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通过比较,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二是用已有的、经典和公认的标准或方法来衡量,发现自身的特点。前者就是区域比较,后者为区域评价。
2、区域系分析统常用方法
1.功效的比较和评价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1.区域之间的比较(1)比较内容的确定。如综合实力与总体规模的比较、发展水平的比较、发展速度的比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比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比较、经济发展条件的比较、生存条件与生存环境的比较、社会秩序的比较等;
(2)比较对象的选择。横向比较对象包括相邻地区,同级行政区的相似、相关地区,上级行政区的平均状况,全国的平均状况等。纵向比较对象包括本区上一年度,上一发展阶段状况;上级区或全国上一年度、上一发展阶段及其平均状况;相关、相似地区相同历史阶段的状况等。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2.
区域比较中常用的指标
(1)生活质量指数(PQLI)生活质量指数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于1975年提出,用以综合评价社会福利、民众教育、生活水平;
(2)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出版的《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的,是衡量人文发展的三个方面平均成就的综合性指标。健康长寿的生命、知识、生活水平,将这三方面的指数进行简单平均,即为人类发展指数,这个指数在0~1之间,该指数越接近1,说明这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越高;
(3)现代化国家(地区)的量化指标及其评价方法;(4)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3.常用比较和评价方法
直观判断法
尺度对应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合成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区域分析中,结构分析最为重要。此方面比较成熟和先进的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联系平衡分析、产业关联分析,是美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列昂惕夫首先提出来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投入指的是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料、能源、固定资产和活劳动;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的分配流向,包括生产的中间消耗、生活消费和积累。简单地说,投入产出分析最初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之间产品交流的数量编制的一个棋盘式投入产出表。表中的各横行反映产品的流向,各纵列反映生产过程中从其他部门得到的产品投入。
2.结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模型
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经济结构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最优产业结构的确定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SWOT分析法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和外部的机会(O,opportunities)、威胁(T,threats),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3.决策对策方法
第一节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2.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又称脚本法或者前景描述法,是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前提下,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做出预测的方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做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对策方法。
情景分析法应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情景设计,既要客观合理,又要把握关键。大体思路是:从主导方面的极端值(极大、极小可能值)出发来设计简单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成复杂方案。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最早把发展与战略组合起来构成发展战略概念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他于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发展战略的概念,首次把经济发展提到战略地位的高度,并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重点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策划。此后,西方经济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形成的发展经济学,以及发展中国家学者就本国、本地区发展中面临问题的研究中,都把发展战略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一些从事世界经济与地理研究的学者从国外引入了发展战略的概念。80年代初,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倡议,得到了各方面的响应,于是逐渐掀起了我国发展战略研究的热潮。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区域现实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出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等。它融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于一体,把握全局,成为一门高层次的决策科学。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步骤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正确理解协调发展本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区域协调,首先是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没有资源与环境的支撑,人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其次是区域中人的协调,涉及同代人之间的关系和代际关系。再次是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两个大局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第一个
大局就是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第二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美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包括四个方面:制定财政与货币政策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制定福利政策帮助落后地区的低收入者,制定教育、科研和职业培训政策提高落后地区人口素质,设立开发机构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开发。
德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要点是: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制定财政收入平衡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空间平衡和横向财政平衡,设立专门机构承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职能,给予投资补贴鼓励企业和地方政府向落后地区投资,对特别落后的地区重点扶持。
日本以地区发展立法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支持,通过规范和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设立地区开发金融机构为落后地区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并通过六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2.发达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对策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合作与发展协调机制的设计要从制度安排和市场机制等多方面考虑。市场追求效率,而政府可以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公平。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完全靠市场不能确保区域之间的协调——公平难以保证,完全靠政府也是欠妥的——效率没有保证。因此,要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要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兼顾公平。
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活动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切实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入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短板。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水平,促进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支持新疆建设国家“三基地一通道”,支持西藏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促进400毫米降水线西侧区域保护发展。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提升哈尔滨对俄合作开放能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带,形成新的均衡发展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实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措施。深化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巩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在长江、京广、陇海、京九等沿线建设一批中高端产业集群,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支持淮河、汉江生态经济带上下游合作联动发展。加快对外开放通道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内陆地区开放平台。提升公共服务保障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要素产出效率,率先实现产业升级。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率先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入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5.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推进陕甘宁、大别山、左右、川陕、沂蒙等革命老区绿色创新发展。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和生态脆弱地区保护修复,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改善国有林场林区基础设施。多措并举解决高海拔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大力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沿边城镇体系,支持边境口岸建设,加快抵边村镇和抵边通道建设。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加大对重点边境地区发展精准支持力度。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6.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支持省际交界地区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欠发达地区的机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人才向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完善区域合作与利益调节机制,支持流域上下游、粮食主产区主销区、资源输出地输入地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益补偿,鼓励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利益共享模式。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主体功能区理论是我国于2006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的,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创新举措,主体功能区战略旨在通过划分不同的功能类型区,明确各类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规范开发秩序,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促进我国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主体功能区及其开发战略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可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从而应该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都属于城市化地区,开发内容总体上相同,但开发强度和开发方式不同。
1.主体功能区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另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省级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按开发内容,主体功能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的。其中城市化地区是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农产品主产区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部分工业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
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支持重点不同。对城市化地区主要支持其集聚人口和经济,对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建设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3)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4)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
2.主体功能区开发战略
第三节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1、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性
1.区域规划的概念
第三节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具有3个基本特性,即战略性、综合性和地域性。
1.战略性
区域规划是战略性的规划,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规划时间跨度长;(2)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性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的重大问题;(3)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4)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各方发生深远的影响。
2.区域规划的特性
第三节区域规划
2.综合性
区域规划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内容广泛,对区域内各系统、各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对社会经济各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在综合各部门、各行业专业规划的基础上对区域的整体发展做出统一部署;
(2)规划思维方法,着重全面权衡利弊,综合分析论证,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规划、专项规划论证的不足;
(3)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方案比选的结果。区域空间布局方案都不会是唯一的,区域规划应特别注重发挥地区优势,最后规划方案的决策往往是在多方面、多目标、多方案的综合比较中遴选出来的。
第三节区域规划
3.地域性
区域规划工作的地域性,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突出地方特色。各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条件、原有基础千差万别,各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地域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也就不会相同。各地区有各自的特殊性,规划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反映出规划区域的特色;
(2)保持完整的规划范围。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把规划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同时也要对规划区域内所辖地区全面考虑,体现规划在区域空间上的完整性。
第三节区域规划
从不同角度,或依据不同标准,区域规划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区域总体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根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编制的统领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
2、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
1.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
第三节区域规划
按规划本身的目的,区域规划可以分成开发性规划和管控性规划。前者强调开发、建设和发展,追求效率、规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后者强调保护、控制,追求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开发性规划指以发展为主题,按照目标导向的思路追求利益极大化的规划,因此也称为发展性规划。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是发展性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短的伤感心情语录34条
- 《吊装作业设计指南》课件
- 《物流中心规划方案》课件
- 《润乾报表部署培训》课件
-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创意画 知识课件
- 新大楼智能化系统弱电工程全面方案
- 《江苏移动产品推介》课件
- 【语文课件】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 2024年新高一数学初升高衔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含答案解析
- 灌砂筒与标准砂标定记录表
- 变电站绩效考核标准
- 《管理能力提升系列》PPT课件.ppt
- 五年级上册数学 7.1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1) 课件 苏教版(共23张PPT)
- 渝建竣表格新表(精编版)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
- (完整版)家具项目实施方案
-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共3页)
- 河北省滦平县东北部冶金矿产工业区发展规划
- 蓝牙测试项及其标准
- 钢结构拆除的施工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