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 课件第四章 散文写作_第1页
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 课件第四章 散文写作_第2页
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 课件第四章 散文写作_第3页
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 课件第四章 散文写作_第4页
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 课件第四章 散文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散文写作目录0102030405散文的定义与特点写作起点:感恩日常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散文核心:真挚至诚散文语言:诗意美。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输第一节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第一节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一、散文的定义

散文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散行文字。中国散文历史悠久,大概经历三次高潮:输(一)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散文感情激越、论辩性强;文章宏丽,辞藻华美;多用寓言和比喻。(二)唐宋八大家散文

作家倡导文风革新,他们的散文作品自然流畅,饱含政治理想。(三)明清时期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散文或推崇活泼率真、直抒性灵,或看重义法、平易质朴。。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第一节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一、散文的定义

散文可从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两方面来理解。输广义散文以议论性或叙事性为侧重,在不同程度上融合抒情性,包括杂文、政论、学术小品、序跋、回忆录、人物特写、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体裁。狭义散文以抒情性为侧重,融合形象的叙事与精辟的议论,包括小品、随笔、游记、日记、书信等体裁。。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第一节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一、散文的定义

输散文与骈文、韵文相对,南宋末年罗大经的《鹤林玉露》首次把“散文”作为文体概念提出来。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充分发展的文体。进入现代以来,散文也是最先取得成绩的部门。散文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第一节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二、散文的特点

输(一)(三)散文篇幅相对短小散文取材广泛散文写法灵活(四)(五)(六)散文长于抒发作者内心情感散文语言优美散文呈现趣与味(二)。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输第二节

写作起点:感恩日常第二节

写作起点:感恩日常一、写耳熟能详的人和事

输十五年的朝夕相处,作者和地坛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一而二,二而一,就像作者所说的:“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鲁迅说他写《朝花夕拾》“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这里的“现在”便是“创意”写作的动力所在。一、写耳熟能详的人和事

输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就善写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像《背影》中爬月台的肥胖父亲的背影,就大写了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艰辛和挣扎。《荷塘月色》中的荷叶、荷花、月光、杨柳等看似“宁静”的日常生活风景背后却是“颇不宁静”的内心风暴。第二节

写作起点:感恩日常第二节

写作起点:感恩日常一、写耳熟能详的人和事

输林语堂的散文在题目上也看得出来,像《我怎样买牙刷》《论看电影流泪》等。汪曾祺写过很多有关美食的散文,居家过日子的油盐酱醋、故乡的瓜果美味、别处的酸辣咸甜等等都成了汪曾祺散文写作的素材,品之有生活之味。第二节

写作起点:感恩日常一、写耳熟能详的人和事

输胡适《我的母亲》写自己母亲的身世以及带给自己的影响。在作者的笔下,一个柔弱中有带着刚强的母亲形象出现在读者心中。作者回忆了童年时目前对我的种种好,以及种种严厉的教育,这些生活细节都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第二节

写作起点:感恩日常一、写耳熟能详的人和事

输“常有友人来家吃茶,一来就要住下,一住下就要发一通讨论,或者说这里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或者说这里是一口出了鲜水的枯井,或者说这里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质朴,浑拙,典雅。”贾平凹在散文《静虚村记》中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手写了出来,自己在房前屋后散步的感觉以及自己如何招待来访的朋友等等琐碎之事都被写进了作品中。第二节

写作起点:感恩日常一、写耳熟能详的人和事

输“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冯骥才所写是一段养鸟的经历,文中详细罗列了如何为鸟儿布置鸟笼,如何在不打扰鸟儿的情况下为其喂食,以及如何享受鸟儿在纸上跳动带来的生活气息。由此可见作家观察日常生活之细以及作家对待生命之真诚。。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输第三节

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第三节

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一、散文的立意创新输散文家秦牧曾经这样说过:“我碰到一个有意义的题材,就把它记在心头,反复思考。如果这个材料很丰富,我就想:这样的事情在它同类的事情中是不是比较突出?如果把它写出来,能不能够精彩动人?我能够把它发挥到什么程度?如果我掂量这一切,觉得写出来比较平凡的话,我就把它放弃了。如果我觉得写出来又把握达到一般水平以上(自己给自己打分,就算它75分吧),我才写它。如果一个材料来到心头,自己觉得还比较单薄,那就不忙于写,而是继续观察,继续思考,或者找到有关这件事情的书籍来读,增加知识积累。到了一旦‘豁然开朗’,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时候,这才动笔。”第三节

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一、散文的立意创新输(一)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有价值的写作素材1、写作的材料本身就有很强的独特性,写作过程其实是很轻松的。2、取材不具突出性之时,可以暂放材料,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也许这样的材料与后来所见所闻能够契合到一起,形成材料串。3、取材一般,但经过我们的阅读与思考,处理这些材料又有了新的路径,那么,有意思的作品也有可能创生。第三节

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一、散文的立意创新输(二)要善于给自己打分在进入写作过程之初,要考虑材料有没有写出来的价值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材料处理地有价值,对作品有一个未来的预判,这样的作品到底在哪里能够吸引读者?作品能带给读者什么别样的思考?等等。这决定着这样的一篇作品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之高低。所以,散文作者不仅是一个作者,他还是一个有关自己的“第一个读者”,这个“读者”合不合格以及是否具有较高的评判能力,决定着这个“读者”是不是一个好的“作者”。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第三节

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一、散文的立意创新输茅盾《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是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我们写树也许只是写树本身,这当然是没有意思的,自己也觉得不会动人,没有创意,但像茅盾那样从平凡之中找到不平凡的感受,这就会大大刺激表达出来的愿望,因为,这个想法太不一般了,如果不把它表达出来,自己都会觉得难受。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第三节

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二、散文的创造性思维输(一)相似性比较(二)推理可得(三)反向思索(四)强调树立形象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第三节

写作立意:取新颖之意二、散文的创造性思维输余秋雨《废墟》“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一般而言,废墟是不美的,但作者却能在传统的解读之中找到相反的看法,这其实就是一种立意上的创新。余秋雨《废墟》的立意大约属于反向的思索,在反向思考中,废墟不再完全以负面形象示人,而是具有了美的属性。。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输第四节

散文核心:真挚至诚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第四节

散文核心:真挚至诚一、真挚和至诚输一切出于真挚和至诚,才是散文创作唯一可以走的路。虚假是散文的大敌!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贾平凹谈论散文时认为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要掩饰”。写散文要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内心的感悟,抒发深深触动过自己心弦的审美思索,在写作时又得保持自由自在的心态,这是总的创作原则。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第四节

散文核心:真挚至诚一、真挚和至诚输在《藤野先生》中,作者回忆了过去的人和事,写出了藤野先生打动自己的地方,将内心剖白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了至少两个层面的“心”:第一个层面是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之情,“我”是敬佩藤野先生的,他与其他狭隘民族主义者不同,藤野先生诚恳为人令人感动,他治学严谨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个层面则写出了“我”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之忧思,显示出一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茅盾名篇《白杨礼郁达夫表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在他看来,个性乃个人性与人格的两者合一性。赞》第四节

散文核心:真挚至诚二、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输郁达夫表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在他看来,个性乃个人性与人格的两者合一性。梁实秋在《论散文》里直言,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强调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林语堂则推崇性灵(自我),自信比陈独秀的革命文学论更能抓住文学的中心问题而做新文学的南针。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第四节

散文核心:真挚至诚三、现代散文源流输内源一是周作人的明末公安和竟陵派说。周作人类比道,胡适、冰心和徐志摩很像公安派,俞平伯和废名则与竟陵派相似。外源另一派认为肇端于蒙田,集大成于以培根、兰姆等为代表的Essay。朱自清、梁遇春、胡梦华等力倡此说。对现代散文来说,作者人格、日常生活与随随便便是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影响最大的散文理论则数厨川白村《论Essay》(鲁迅译)中的作者论。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在Essay比什么都紧要的要件,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个人底人格的色彩,浓厚的表现出来等都放大了作者的声音。。二是唐宋八大家散文。输第五节

散文语言:诗意美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第五节

散文语言:诗意美一、散文语言的特点输散文的语言其实是比较“自由”的、富有感性的。“散文语言的功能,绝不仅仅具有工具的作用;语言的锤炼,也不是无休止的‘造句活动’。散文的语言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是作家的个性气质、生命情调的显现,也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散文的语言要活跃、纯真、朴素自然和浑然一体,关键是要寻找到一个产生语言的原初性背景,并将生活深处的原生美,将那些最美丽又最杂乱无章的潜在语言结构或语言氛围呈示出来,这样散文的语言才有可能既获得感性的美,又达到真正审美意义上的‘真’的境界。”——陈剑晖

原初背景在陈剑晖看来可能是生活的美、人性的美以及文化的美。余光中的散文如同他的诗歌一样富有节奏、意境又饱含情思。余光中在作品的创作中充分调动了人的感官,也充分调动了他的古典文化想象。这些句子中的用字用词其实都不晦涩,表述也都非常清晰流畅,涌动着诗性的美。第五节

散文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