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雕塑 教学大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0/3B/wKhkGWc9tj6AOm1mAAKVx1vFPC0042.jpg)
![中国美术史-雕塑 教学大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0/3B/wKhkGWc9tj6AOm1mAAKVx1vFPC00422.jpg)
![中国美术史-雕塑 教学大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0/3B/wKhkGWc9tj6AOm1mAAKVx1vFPC00423.jpg)
![中国美术史-雕塑 教学大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0/3B/wKhkGWc9tj6AOm1mAAKVx1vFPC00424.jpg)
![中国美术史-雕塑 教学大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0/3B/wKhkGWc9tj6AOm1mAAKVx1vFPC00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中文名中国美术史课程英文名History0fChineseart双语授课□是☑否课程代码13112403课程学分3总学时数48学时(含实践)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形态☑线下考核方式☑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开课学院美术学院开课系(教研室)美术史论面向专业美术学、雕塑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艺术概论及教师教育课程选用教材尹吉男.教材名称(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08说明:(1)本教材系马工程重点教材。参考书目1.吕思勉《中国通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23年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4年3.周积寅《中国画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张法《中国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5.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美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课程资源无课程简介该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掌握中国美术史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美术形制的技法特征及形成因素,内在根源。在掌握民族审美历史的基础上,体会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的开放胸怀、创造精神和文化自信。能够运用中国美术史知识传播美术文化,实施教学,推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加审美修养,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形成核心素养。达到美术学专业毕业要求及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教学目的。二、课程目标表1课程目标序号具体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充分利用中国美术史知识和相关课程思政的育人知识、内容与方法,坚定立德树人的目标定位,将中国美术文化遗产和华夏民族视觉文化纳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人格与审美观,具有为人师表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支撑【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课程目标2能运用初中及高中阶段的美术国家课程标准,认识中学美术课程教学工作及中学美术教师的岗位对中国美术史知识的基本要求。储备开展中国美术史教学的学科知识能力,并能依据中国美术史技法理论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时代的美术文化审美取向,创作特点,尝试创作表达和分析,具备运用所学美术学科知识、课程思政元素、中学美术教科书等学习材料,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开展课堂教学设计,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能、方法与手段模拟课堂教学是实施,编制试卷等能力。支撑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3指标点1[育人理念]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美术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育人价值,了解美术学科育人的情感价值和社会意义,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课程目标4具备较强的归纳、整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更新知识结构,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专业成长。支撑【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M】指标点2[自身修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人格与审美观,具有为人师表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H】3.1掌握美术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熟悉中外美术理论、学科知识体系,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等学科思想与方法;了解美术学学科发展趋势,形成美术学学科观。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M】指标点1[育人理念]了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L】指标点1[发展规划]有终身学习理念与个人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国内外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新时代美术教师教育规划。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课程目标4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序号课程模块学习内容学习任务课程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时1史前至先秦时期的美术1.新石器时代的美术一、文献查阅与线下阅读1.旧石器时期美术起源及特征2.新石器时期美术起源及特征3.夏商周时期美术起源、形制及特征4.两周时期美术起源、形制及特征5.先秦及周边地区的美术及发展状况、形制及特征课程目标11.陶器形制、装饰、用途、审美、文化剖析2.石器时代,石、骨、玉器、岩画的形制及造型特点,审美特征以及原始审美观念的形成、影响3.青铜雕塑、青铜器具、青铜工艺等所蕴含的文化特征4.青铜器形制下的文化变迁与奴隶制社会青铜艺术所体现的审美倾向难点:1.青铜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2.原始美术所体现的文化意涵,宗教信仰,自然崇拜下的文化及心理建构1.讲授法、文献、自学研讨等: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美术史课程内涵及课程所呈现的审美文化及视觉经验变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多元格局。促进学生建立科学的文艺观,创作观,构建美术学专业美育知识的结构体系。42.夏商时期的美术课程目标23.夏商周时期美术起源、形制及特征课程目标34.先秦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状况及其文化价值课程目标42秦汉时期美术1.墓葬美术一、文献查阅与线下阅读1.秦汉时期建筑、城市与景观2.秦汉时期的墓葬美术3.秦汉时期的美术交流课程目标2重点:1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石刻、青铜工艺特点2.墓葬美术内容和特点难点:3.绘画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寓意以及艺术的社会功用,秦汉艺术背后所反应的绘画技法和观念的演变1.讲授法、文献、自学研讨等:能够引导学生对两汉美术的理解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时代艺术的审美原则及审美设计意图,学会欣赏、尝试创作和评价2.专题研讨两汉画像砖、石: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两汉画像砖、石的美学特征及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62.秦汉时期的美术交流课程目标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北方城市的发展和美术变化一、文献查阅与线下阅读1.城市的发展与美术的变化2.东吴、东晋和南朝的艺术3.宗教美术的兴盛4.中外美术交流课程目标1重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意识形态变化的根本原因,了解该时期战乱的历史背景2.美术理论及内容3.佛教艺术的发展及内容、表现形式、审美特征4.贵族艺术的审美特征、内容及表现5.六朝书法艺术的整体特征及主要代表6.艺术理论及美术交流难点:1.六朝绘画艺术的所体现之人性觉醒的意义和深层原因、社会审美变迁1.讲授法、文献、自学研讨等:能够引导学生对两汉美术的理解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六朝艺术的审美原则及审美设计意图,学会欣赏、分析艺术形制语言。2.专题研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在艺术上的体现: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艺术与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关系,分析六朝艺术多样化的原因。62.三国两晋南北朝课程目标23.宗教美术的兴盛4.中外美术交流课程目标44隋唐时期的美术1.都成与墓葬一、文献查阅与线下阅读1.城市的发展与美术的变化2.了解东吴、东晋和南朝的艺术3.宗教美术的兴盛4.中外美术交流课程目标2重点:1.绘画发展状况,代表人物、作品及影响人物画:(1)唐朝美术的总体特征(2)阎立本、张萱、周昉、孙位等画家及作品2.山水画的形成及原因、审美特征青绿山水的发展及水墨山水花鸟画:中晚唐花鸟画的兴起(1)花鸟画的早期发展脉络(2)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及作品2.画论中的美学思想及理论3.佛教艺术的发展及表现4.风俗绘画的发展及状况难点:1.中国人物画向山水画发展的内在逻辑2.民族关系中的美术交流及意义3.唐朝绘画艺术繁荣的内在原因1.讲授法、文献、自学研讨等:能够引导学生对盛唐美术种类、特色、产生根源的理解和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唐朝艺术,学会以多元文化并存的艺术表征及根源,体会唐朝美学转向的根本原因。2.专题研讨中国山水画在唐朝的转变:能够促进学生关注和理解山水画的发展动向。62.佛教美术3.世俗社会中的建筑、园林、绘画与书法、书画理论课程目标14.民族关系中的美术交流。课程目标45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美术1.五代两宋国家、皇权与美术一、文献查阅与线下阅读1.五代两宋国家、皇权与美术2.两宋文人士大夫与美术3.辽夏金元的都城、建筑与民族美术4.元代的宫廷趣味与文人士大夫美术5.宗教美术6.墓葬美术与世俗美术7.宋元工艺美术与美术品的流播课程目标1重点:1.五代两宋宫廷绘画特征与代表人物2.北宋文人士大夫绘画的艺术特征及代表人物3.五代两宋少数民族美术特征及代表4.五代两宋及元代宗教美术的表征及影响5.两宋理学对山水画的意义6.元代墓葬美术的特征7.元代美术的对外交流难点:1.两宋山水画中宫廷绘画与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审美差异及根源2.理学对山水画的影响1.讲授法、文献、自学研讨等: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两宋及元朝绘画,了解两宋、元绘画的时代特色及根本原因,分析中国画技法的转变,尝试运用中国画技法分析作品和创作。2.专题研讨中国文人画:促进学生对两宋乃至中国文人画内容、形制、语言、特色的分析和理解,评价文人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气质风度。(思政)102.两宋文人士大夫与美术课程目标23.元代的宫廷趣味与文人士大夫美术4.宗教美术5.墓葬美术与世俗社会6.宋元工艺美术与美术品的流播7.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工艺与商业贸易和民族交流课程目标36明清时期的美术1.复兴的宫廷美术一、文献查阅与线下阅读1.明清时期的宫廷美术2.南方文人集团发展状况3.地域特色和个人特色4.明清时期的视觉文化5.美术品的流通与市场6.明清时期的美术交流7.宗教美术与墓葬美术课程目标2重点:1.吴门画家和“明四家”的艺术成就2.松江画派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及内容3.该时期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和人物画的艺术成就4.固守传统和破格创新的清初画坛5.明清时期的中西美术交流及绘画风格的演变6.明清时期的审美趣味变化及表现7.清朝美术的时代特色及商业交流8.明清时期书法与绘画的发展状况9.文人的生活环境和审美趣味10.地域与画派南北宗论、新安、松江、波臣画派11.碑学与帖学的复兴12.女性艺术的社会形象13.印刷文化与时代图像传播14.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15.美术品的流通与市场16.西学东渐中的绘画风格17.宗教美术与墓葬美术的特点及形式表现难点:1.明清时期美术之美学演变1.讲授法、文献、自学研讨等:能够引导学生明清美术的现代转变,理解其绘画种类、特色、产生根源并学会评价和欣赏,引导学生建立中国美术史发展及特色架构。2.专题研讨明清市民艺术的特色: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分析时代对艺术产生的影响及艺术发展自律性特征。102.南方文人集团的兴起3.地域特色和个人特色课程目标14.明清时期的视觉文化课程目标35.美术品的流通与市场课程目标26.明清时期的美术交流课程目标47中国近现代美术1.中国画的衰败与文人画的价值论一、文献查阅与线下阅读1.近代书学与画学的演变2.西洋画的传入与中国美术出版的更新3.现代美术教育的兴办4.中国美术的认识建构5.外来文艺思潮传播与左翼美术运动发展6.进步美术与革命美术的发展课程目标3重点:1.近代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2.近现代中国画流派及画坛名家3.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现状4.西方现代艺术的传入及对外展览中中国美术认识建构5.中西现代美术的译介及针对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的论战难点:1.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1.讲授法、文献、自学研讨等: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美术的现代型转变,分析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和分析时代艺术内容及特征,引导学生建构美术史发展的时代脉络。分析评价中国美术的革新与现代架构,尝试从多学科角度赏析中国美术作品。2.专题研讨中国近现代绘画:帮助学生对中国美术现代转变的认识、理解和分析,尝试从现当代美育的角度体会美术史学习对学生自生产生的影响及价值意义。体会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的创造精神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思政)62.近代上海、北京、广东中国画流派与画坛名家课程目标23.西洋画的近代传入与美术出版课程目标44.新式美术教育的发端课程目标25.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6.对外官方展览中“中国美术”的认识建构7.外来美术思潮传播与左翼美术运动发展8.针对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的论战9.鲁迅对新兴木刻的倡导10.革命的美术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课程目标111.新中国美术体制建构课程目标4(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调研报告、课程大论文、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表4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考核内容所属学习模块/项目考核占比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1.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模块17/综合20%试卷及专题研讨,专题讨论2.传统文化观念与艺术表征模块17/综合3.中国禅宗哲学与美术欣赏模块17/综合课程目标21.中国美术的缘起和发展模块17/综合40%试卷及综合论述,专题讨论2.中国美术的时代特征及艺术表现语言3.中国美术中文人画和院体画4.中国佛教美术的发展及变化5.中国墓葬美术6.中国美术的近现代转变7.中国书法的演变逻辑8、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史课程目标31.中国美术史中民族精神模块17/综合20%试卷及简答,专题讨论2.民族艺术与语言表达3.民间文化对美术的影响4.世俗艺术与皇权美术课程目标41.明清美术的世俗化动因模块6/明清美术20%试卷及分析,专题讨论2.唐朝末年的美学之变模块4/明清美术3.宋元文人画的理解与评价模块5/明清美术4.中国美术革命的意义模块7/明清美术表4-2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占比期末考试成绩比例70%课堂表现成绩比例10%平时作业成绩比例10%主题讨论10%课程目标120%30%20%30%25%课程目标240%30%30%30%32.5%课程目标320%20%30%20%22.5%课程目标420%20%20%20%20%(二)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评定(各考核环节的考核标准如下,平时总成绩为30分,根据所选项目确定分值)。(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相关的能力。项目/分值90-100分80-90分70-80分60-70分0-59分课堂练习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且能进行解释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但前全面深入且能进行解释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但解释不清楚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部分正确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超过50%提问与发言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问题有深度、有创新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问题有一定深度或有一定创新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问题无深度或无创新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有部分错误,或逻辑不严密提问、讨论发言观点错误,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密(2)作业完成情况: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简述对知识的认识,考核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将定义转化为自己的理解。项目/分值90-100分80-90分70-80分60-70分0-59分课后作业作业涵盖基础知识,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作业涵盖基础知识,书写较规范,无抄袭,态度较端正。作业涵盖基础知识,书写基本规范,无抄袭,态度基本端正。作业涵盖基础知识,书写不够规范,或有抄袭痕迹。作业涵盖基础知识,书写不规范,有明显抄袭,或有部分作业未完成。未提交作业记0分。(3)主题研讨、专题汇报项目/分值90-100分80-90分70-80分60-70分0-59分仪态10%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服装整洁优雅、仪态自然大方;能目视观众,不长时间盯着PPT或回头看投影。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服装整洁、仪态较大方,但有较多时间,盯着PPT或回头看投影。有一定瑕疵。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服装整洁、仪态较大方,但有较多时间,盯着PPT或回头看投影。有明显瑕疵。声音不够宏亮,或吐字不够清晰;服装整洁,但仪态不够自然;长时间看PPT或投影。有一些明显瑕疵。声音太小,或吐字不清晰;服装不整洁,仪态不自然。表达与逻辑20%能以总-分-总的方式表达,有引入和提要,内容充实,最后做出总结。对于中间的设计要点,阐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详略得当,无重复口语化表达。能以一定方式表达,有引入和提要,内容较充实,最后做出总结。对于中间的设计要点,阐述重点较突出、逻辑清晰、详略得当,无重复口语化表达。能完整介绍汇报内容,重点比较突出,但逻辑性不够清晰,有个别卡顿或口语重复。内容完整,重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口语化表达严重。内容不完整,表达思路不清晰。内容或观点的可靠性40%内容准确或观点正确,联系学科前沿或实际应用,具有思辨性,有崇高情怀。内容较准确或观点较正确,联系学科前沿或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思辨性,有崇高情怀。内容基本正确或观点基本正确,联系学科前沿或实际应用,价值取向正确。内容有少量错误,或观点不够正确,未联系学科前沿或实际应用,价值取向正确。内容有多处错误,或观点错误,未联系学科前沿或实际应用。如出现错误价值观,记0分。团队合作与PPT制作30%本团队成员全部参与汇报、补充或提问,组内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PPT制作精美流畅,视频、图片与文字比例恰当,有美感。本团队成员全部参与汇报、补充或提问,组内成员分工较明确,配合较默契。PPT制作比较精美流畅,视频、图片与文字比例恰当,有美感。小组2人以上参与汇报、补充或提问答疑,与场下学生有互动,PPT图片与文字比例恰当。1名团队成员汇报及回答问题,PPT制作文字比例过大,图片过少。1名团队成员汇报,无人回答问题,PPT页数过少导致内容不完整。(4)小论文项目/分值90-100分80-90分70-80分60-70分0-59分小论文题目新颖;语言通顺、生动,辞能达意;层次清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题目有一定创新新颖;语言通顺、生动,辞能达意;层次清楚,结构较完整;中心较突出;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题目不够新颖;语言较通顺,辞能达意;层次较清楚,结构完整;中心较突出;观点正确,论证较充分。题目较合理;语言有少数地方不通顺;层次不够清楚,结构完整;中心不够突出;观点正确,论证不够充分。题目不通顺,欠合理,语言有多数地方不通顺,层次不够清楚,结构不完整;或中心不突出,或观点不正确,论证不充分;或全文抄袭,或文不符题。(5)学习笔记项目/分值90-100分80-90分70-80分60-70分0-59分笔记记录完整;语言通顺、生动,辞能达意;层次清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观点正确,有感悟,有观点,有拓展,书写规范,且美观。记录较完整;语言通顺、生动,辞能达意;层次清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观点正确,有一定感悟、拓展,有观点,书写规范,且较美观。记录完整;语言通顺、生动,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观点正确,有感悟,有观点,有一些拓展,书写规范。记录欠完整;语言不够通顺;层次不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气辐射学》课件
- 《CLL诊断治疗》课件
- 《产品品质提升》课件
- 2025年随州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证b2考试题库
- 气候变化应对指南模板
- 培训项目经验分享模板
- 母亲节内容创新策略模板
- 营销部季度报告模板
- 咨询业绩总结模板
- 小学转学申请书模板
- 《自然保护区划分》课件
- 2025年普通卷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2025年建筑施工春节节后复工复产工作专项方案
- 2025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商用车预见性巡航系统技术规范》
- 玻璃电动平移门施工方案
-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春季安全开学第一课
- 陕鼓集团招聘笔试题目
- 长鑫存储校招在线测评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