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时练习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时练习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时练习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时练习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时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夯实基础所有历史的光明都汇聚在这里,所有先驱的信仰都铭刻在这里,所有无名的有名的xiānliè①先烈,正默默地接受人们的仰视。

站在你的面前,我默悼,我品读,不只是读碑文,也读着信仰、坚贞,读着开拓、崇高,读着勇往直前的不屈的民族。不该忘却的都juān②镌刻在上面。风沙迷雾掩不没你最后的一抹微笑,雷击电轰折不弯你坚挺的身躯,骤雨大雪浇不灭你信仰的火炬。

呵,不眠的纪念碑!巍巍一柱,顶天立地,是你撑起了这高云的纯洁和平,是你奠基了这大地的坦荡芬芳。站在你的面前,我蓦地意识到:你才是真正的无畏的形象,你将永垂不xiǔ③朽。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A.铭刻 B.仰视C.勇往直前 D.顶天立地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1)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打比方)

(2)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列数字)

(3)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列数字、作比较)

4.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说明顺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A.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顺序B.由上到下,从东到北的方位顺序C.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D.纪念碑建筑过程顺序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能力迁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天安门①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②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③天安门的主体建筑由城楼和城台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城楼是重檐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红漆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仙人、走兽等图案。城台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唯有皇帝可以进出。④城楼前有条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而设;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桥”,公生桥架在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门前。7座金水桥除了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⑤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及两座连同须弥座高为9.57米的华表。石狮系明代永乐年间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石狮后面两边设有红色观礼台,台前东西各筑有花坛,游人们常在这里驻足观景。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⑥天安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时,都要启用天安门。皇帝平时一般不走天安门,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另外,皇帝御驾亲征或大将出征,都得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以求马到成功,同时显示威风。天安门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每逢殿试后的两天,皇帝召见新中进士、传呼他们的姓名,这叫“传胪”。考中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插上金花,身披红绸,骑马游街,以谢皇恩。天安门唯独皇帝可以出入,而且只能出入喜事,绝对禁止出入丧事。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经过政府多次维修,今已焕然一新。左右两侧筑起大型观礼台,供大型庆典贵宾观礼之用;金水河南有绿化带,花木四季常青。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本文题目为“天安门”,由此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天安门”,故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B.本文②~⑥段依次介绍了天安门的建造历史、城楼和城台、金水河上的汉白玉石桥、金水河两岸的石狮和华表以及天安门的功用,由此可知本文是依照空间顺序说明的。C.第⑤段中“距今已有500多年”句中的加点词“多”表示多于“500”年,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D.天安门始建于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天安门”。6.阅读文章第③段,说说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出城台的面积、拱形门洞的数量、中间门洞的高与宽等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台威严庄重、气势宏大的特点。

7.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用词准确、严谨。请从本文中举一例来说明这一特点。答:示例一:第③段“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中的“约”是“大约”的意思,表示不确定,如果去掉,变成“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是2000平方米”,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符,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示例二:第⑤段中“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多”字表示多于“500年”,如果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8.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天安门及相关建筑的隐喻文化有哪些?【资料链接】隐喻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往往利用谐音或其他表现形式给事物赋予一种特定的寓意。例如用苹果和马鞍来喻“平安”。有时不借助谐音,例如给新生儿挂金锁,以求锁住他的性命毋使夭折等。建筑的隐喻是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自诩“真龙天子”的皇帝把建筑的隐喻做到了极致,简直是乐此不疲。所以中国的宫廷建筑中处处有隐喻文化的痕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