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版针灸学(上篇•经络腌穴)
【大纲】
I.掌握经络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概念、名称、命名、体表分布规律、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环流注顺
表里关系及与脏腑器官的络属关系。
3.掌握经络学说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分布概况及其特点和功能。
5.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概况、特点和功能。
6.熟悉经络的标本、根结与四海的意义。
7.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8.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9.厂解经络气街的意义。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
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现将经
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列表(表1—1)并分别论述如下。
1.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2.掌握十四经脉138个常用经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操作:掌握12个奇穴的定位、
主治和操作。
3.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及主治概要。
4.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及意义。
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一定的循行、分布和功能意义及病候。其中经
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脏腑官窍的属络规律与该经脑穴主治作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掌握
各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络属,对于更好地熟悉和掌握月俞穴主治范围与肘膝关节以下腌穴
的远治作用有重要意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腌穴,合称“十四经穴”;冲、
带、矫、维六脉的腌穴均交会、附寄于十二经。腌穴是针灸治病的特定部位,必须熟练掌握
腌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才能为针灸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故又称“正经”。
(一)命名依据
卜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
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
名称。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称为阳经,隶属于五脏和心包、循行于四肢
内侧的称为阴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三阳(阳明、少阳、
太阳)。其中行于上肢(手)内侧前缘(太阴)而与肺相属的经脉即称手太阴肺经;行于下肢
(足)外侧前缘(阳明)与胃相属的经脉即称足阳明胃经。其他各经名称(见表1-1)也是以
这个原则命名的。
(-)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阳经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
肢的外侧,手三阳经在上肢外侧,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
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六阳经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手三阴经在上肢内侧,其排列
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其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
少阴在后,但在内踝匕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三)十二经脉表里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也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
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
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
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
阳经属腑络脏;在四肢部则通过络脉的衔接又加强了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的联系,使它们在
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互相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除与体内的脏腑相属络外,还与其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络关
缸(见表1-2)
表1—2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表
经脉名称属络的脏腑联络的器官
手太阳肺经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入下齿中,夹口、鼻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起于鼻,人上齿,环口夹唇,循喉咙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流注心中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肺夹咽,系目循咽,至目内外眦,人耳中,
抵鼻
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抵胃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循喉咙,夹舌本入肺中,络心
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系后耳,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夹胃,注肺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其交接规律有三:(1)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在手足末端的井穴交接;(2)
手足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见表1-3)
(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卜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是始于肺经,依次逐经传注直到肝经,肝经从足走胸中传注肺经,
再由肺经逐经相传,从而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保
证了全身各部组织器官的营养和功能,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现将十二经脉流注顺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别道而奇行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
阳维脉、阴骄脉、阳骄脉,总称奇经八脉。它们与卜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
关系,但与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即“别道奇行”
的经脉。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后分三路循行,故称“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正经之间,其主要的功能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
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了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2)
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即当十二经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
而使之不至过盛,当十二经及脏腑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之气血又能渗灌补充,有如湖泽对江
河之水的调节关系。现将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及其功能列表(表14)如下:
表1-4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
脉名循行分布概况功能
任脉腹、胸、须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带脉起于胁艮环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
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或“血海”
阴维脉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调节六阴经经气
喉合于任脉
阳维脉足尉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会调节六阳经经气
合于督脉
阴骄脉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眦与阳骄脉会合
阳骄脉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
眦与阴骄脉会合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腌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这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点部分。有关十四经循行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腌穴与主治的理论知
识,乃是临床应用中辨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支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总称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名称均以它们从各经别出处的腌穴(络穴)名称命名(其具体名称详见第三章
第三节).
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是:(1)卜二经脉的别络分别从本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别出后,
均走向其相表里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2)任脉的别络从鸠尾(络穴)分出
后散布于腹部,以沟通腹部的经气。(3)督脉的别络从长强(络穴)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向左
右别走足太阳经,以沟通背部经气。(4)脾之大络从胁下的大包穴分出后散布于胸胁。此外,
还有从络脉分出浮行于浅表的孙络和浮现于皮肤表层能看到的浮络,它们遍布全身,难以计
数,其作用主要是输布气血于经筋和皮部。
卜五络脉的功能:(1)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沟通了阴阳表里二经的经气,加强了表里二
经的联系和经脉之气的交接传注,并补充了十二经循行的不足而扩大了其主治范围。(2)躯
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胸胁及全身经气,从而起到输
布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人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它们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正经别出(谓之离),经过躯干深入
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谓之入),再浅出体表上行至头、项(谓之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
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谓之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六组,
称为“六合其中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胭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
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
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
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小肠与心,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
别各从其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和心包,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
手太阴经别各从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卜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表里沟通和内外联系,尤其是加强了经
脉所络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从而扩大了
手足三阴经的腌穴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腌穴之所以能治头面、五官疾病,主要是由于其经
别合于阳经上达头面、五官的缘故。例如,太渊、列缺治偏正头痛(《席弘赋》),太溪、太
冲、照海、三阴交可治牙痛、喉病等,均是通过经脉与经别的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
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1)十二经筋均联属于十二经脉,行于体表,不入脏腑。(2)其循行
走向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3)经筋有刚柔之分,刚筋(阳筋)以手足三阳经经筋为主,均
分布于头面项背和四肢外侧,其中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顷(面),手三阳经
筋起于手指,循麝外上行结于角(头);柔筋(阴筋)以手足三阴经经筋为主,均分布于胸腹和
四肢内侧,其中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
内上行结于贲(胸)。(4)经筋除在头、面、胸腹部分组结合以外,其循行于踝、胭、膝、股、
髀、臀、腕、肘、腋、臂、肩、颈等关节或筋肉丰厚处者,也与邻近的其他经筋联结集聚,
尤其是足厥阴经筋,除结于阴器外,并能总络诸筋。
十二经筋的功能主要是约束骨骼,以利于关节的屈伸,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正如
《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范围为依据的。所以各经皮部就
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欲知皮
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当机体
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
“邪客于皮则媵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
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
脏腑病证。所以皮部又有反映病候的作用。此外,中医针灸临床常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
花针)、皮内针、穴位贴药治疗等均是通过皮部与经脉络脉乃至脏腑气血的沟通和内在联系
而发挥作用的。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在认识了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
总结了经络腌穴上下内外的对应规律,揭示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从而突出了四肢
远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腌穴的关系,形成了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这些也
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简介如下:
一'、标本与根结
(一)标本的含义及内容
“标本”主要是指经脉腌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为树梢,在上部,对人身
而言,十二经脉的标部当在头、面、胸背的相应部位。“本”是树根,在下部,对人身十二
经脉而言,其“本”部均在四肢远端相应部位。现依据《灵枢•卫气》记载的十二经标本部
位,结合相应腌穴列表(表1-5)如下:
十二经标本表
部位相应腌穴十二经脉部位相应腌穴
跟以上5寸中跑阳足太阳两络命门(目)睛明
窍阴之间足窍阴足少阳窗笼(耳)之前听会
厉兑厉兑足阳明颊下,夹顽颗人迎
内踝下上3寸中交信、复溜足少阴背俞与舌下两脉肾俞、廉泉
行间上5寸所中封足厥阴背俞肝俞
中封前上4寸中三阴交足太阴背俞与舌本脾俞、廉泉
外踝之后养老手太阳命门(目)之上1寸攒竹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中渚手少阳目后上角、目外眦丝竹空
肘骨中上至别阳曲池手阳明颜下合钳上迎香
寸口之中太渊手太阴腋内动脉中府
锐骨之端神门手少阴背俞心俞
掌后两筋之间2寸内关手厥阴腋下3寸天池
(二)根结的含义及内容
“根结”是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起始。十二经脉的“根”部就是各经
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十二经脉的结部在头、胸、腹的相应部位。十二
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这就是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强调的“四
根、三结”。有关经脉根结分布如下表(表1—6):
(表1—6)足六经根结表
经脉根(井穴)结
太阳至阴命门(目)
阳明厉兑颖大(钳耳)
少阳窍阴窗笼(耳)
太阴隐白太仓(胃)
少阴涌泉廉泉
厥阴大敦玉英、膻中
(命门、颠大、窗笼为头;太仓为腹;廉泉、玉英、膻中为胸)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
有“本”意,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有“标”意,部位在
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但是其具体内容仍有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上有标”,
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
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流注运行过程中的强弱变化和集中与扩散情况,强调四肢
为经气的根与本,突出揭示了人体四肢与头面躯干的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也证实,针刺根部、
本部的腌穴易于激发经气,在调节标部、结部脏腑经络的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些均为针
灸临床中取四肢肘膝关节以卜的特定穴治疗远隔部位的脏腑或头面五官疾病,取头身穴位治
疗四肢部疾病,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经验和法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灵枢•卫气》说:“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
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说:“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胸、腹、头、胫部是经脉
之气聚集循行的部位。
因十二经脉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灵枢•卫气》说“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即脑为头气之街。卜二经脉脏腑之气均集聚于胸腹和背脊等部,故说“气在胸者,止之于膺
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于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即胸气之街是在膺与背俞(心
俞、肺俞等),腹之气街是在冲脉和背俞(肝、脾、肾)。下肢经脉的经气多汇集在少腹气街(气
冲)部位,故说“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即气冲、承山、踝上以下为胫气之街。
气街部位多为“结”与“标”的部位。基于这一理论,针灸临床中可取头身腌穴治疗局
部和内脏疾患,还可取头身的部分腌穴治疗四肢病症。例如,风池、风府均为头部穴,可主
治头面五官疾病,下腹部的气冲穴主治奔豚、腹痛、阴痿及胎产诸疾,《肘后歌》有“腿脚
有病风府寻”的经验总结,《千金要方》中有用神庭(头部腌穴)治疗下肢瘫痪的记载等,
均是通过头、胸、腹、背和下肢各经腌穴在前后、内外的通路联系(气街)而实现的。
三、四海
四海,是指人身水谷、气、血.、髓四者汇集的部位。《灵枢•海论》指出:“人亦有四海……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大杼,下出于巨
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
在于盖,下在风府。”所以,可据此并结合中医有关论述归纳''四海”部位及其功能意义如
下:
脑为髓海,在头部,为神气的本源,是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
膻中为气海,在胸部,为宗气所聚之处,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即“贯心脉而行
呼吸”)。
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是营气、卫气生化之源,即气血化生之处。
冲脉为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冲脉总领十二经气血之要冲,故冲脉为血海。又因冲脉
起于胞中,伴足少阴经上行至“脐下,肾间动气者”,为十二经之根本,是原气生发的本源,
而原气通过三焦分布全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冲脉又为十二经之海。
四海之宗气、营气、卫气、原气共同构成人身的真气(正气),也即真元之气。真气行于
经络者即是“经气”或称“脉气”。所以,四海的理论又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
《灵枢•海论》指出,当四海有余或不足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病候,如“气海有余者,气满
胸中,免息面赤;气海不足,则少气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
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
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
见,懈怠安卧”等。这时就要取四海中相应的腌穴,调其虚实而治疗,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五
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通达五官九窍,再加上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经筋、经别、皮部和
浮络、孙络遍布全身,形如网络,纵横交错,人里出表,上通下达,从而把人体各脏腑器官、
肢体官窍、筋骨皮肉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各部组织器官在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
沟通和协调统一,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
明经络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营养全身的作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
用。而气血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循环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
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如营气之“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从而为五脏臧精、六腑传化
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
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故《灵枢•本臧》
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媵理致密矣。”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其病候表现除与经络气血的虚、实、
盛、衰有关外,还取决于其脏腑器官属络关系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组织、官窍联系。归纳起
来,大致有以下儿个方面:
实证: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多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所致,即所谓“血伤为
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卜.肢外侧前缘肿痛等。
虚证:多出现局部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或功能失常症状。多因经气虚陷,气血不足,
不能荣于经脉,经筋、皮部失于温养濡润,而见麻木不仁等感觉异常和功能失常,如‘'痿废"、
“大指、次指不用”等症状。
经气变动失常:往往循经厥逆而上可出现各种“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
厥”、“踝厥”、鼾厥”、“阳厥”、“骨厥”等,主要由于经络气机失常或经气变动失于常度所
致。
经气衰竭:当十二经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也会呈现衰竭,例如《灵枢•经
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
即说明经络功能失常,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和
病候。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而使人体内外沟通、表里通达,在正虚邪犯的情
况下,经络即成为病邪山浅人深、由表及里传注的途径。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
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
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这就明确揭示了外邪侵犯人体时沿经络通路由浅入深的
传变规律和病理变化过程。例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初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此时邪
在皮毛、经脉,继而入舍于肺,则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相继出现。
又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所以它又成为脏腑器官病变互相影响的传变渠
道。例如,肝脉挟胃上行,若肝郁气滞,则往往犯及脾胃而出现暧气、吞酸、呃逆、呕吐等
症状;肾脉从肾上贯肝膈,肾阴亏损而致肝阳上亢,则见头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盗汗
等症。
此外,由于经络在人体循行分布与脏腑官窍络属的特点和沟通内外、联络表里的作用,
所以内脏发生病变时也可通过经络由里达表,从而引起体表相应部位的组织、官窍出现不同
的症状和体征。如肝病胁痛、目赤肿痛,肾病腰痛、耳聋,心火上炎而致口舌生疮等。所以
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1.说明病邪传注途径和疾病发展规律。前已述及,在病理情况下,许多外感病的病邪
均是由浅入深沿经络途径向里传变,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是
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媵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
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
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使舍于经……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
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飨泄、食不化,多热则滤出糜……二
2.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和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沟通,所以其
病变尚可通过经络途径相互传变。如肝气犯胃,肝火灼肺,肾病有水气凌心、射肺,肝风内
动出现口面涡斜,心火移热于小肠等,均可根据经络的脏腑属络联系和循行关系阐明其机理。
3.阐明体表各种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临床中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往往可在有关
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或某些特定穴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点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或皮肤色泽、
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以及感觉异常现象。通过望色、循经触诊和测量又可推断疾病
的病位所在和病情的深浅轻重与进退等病理变化。可见体表各种病理变化是有关经络脏腑病
变的反映。
(二)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系统各部的循行分布各有分野,脏腑官窍络属各有差异,所以,可根据体表病
变发生部位与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此即“明部定经”。例如头痛的
辨证归经: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
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和足厥阴经有关等。又如肝经循行中“抵少腹”、“布胁肋”,
故两胁或少腹痛者,多与肝经有关;咳嗽、气喘、流清涕、胸闷,或缺盆、肩背及上肢内侧
前缘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而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肢内侧后缘痛、手心
发热等则多与手少阴心经有关。总之,根据病痛的部位和病候表现,结合各经循行分布及其
特有的病候群,即不难推断有病的脏腑或经脉。至于前述的各种经穴病理反应或各种循经出
现的脱毛、充血带、贫血带、丘疹、皮下结节和皮肤电阻变化等反应,也可作为脏腑经络气
血阴阳失调的诊断依据和辨证归经的重要参考。
(三)指导针灸治疗
《素问•调经论》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
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说明临床上的一切病候,无不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因此,中
医辨证论治必须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特别是经络学说,对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更为直
接而重要。
1.指导循经取穴:通常是按照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官窍属络关系,根据“经脉所通,
主治所及”的理论来取穴进行针灸治疗的。例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实例。
2,皮部取穴: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密切联系,所以对脏腑经络疾病也可用皮肤针或
交内针在其相应的皮部叩刺、埋针进行治疗。
3.刺络治疗:《灵枢•官针》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据此,凡经络瘀滞,火
热实邪痹阻为患者•,皆可刺络脉放血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出血,高热神昏,刺卜宣出
血,软组织挫伤在局部刺络拔罐治疗等。
4.经筋治疗:经筋疾病多表现为拘挛、强直、抽搐、弛缓等症状,可取局部痛点或阿
是穴针灸治疗。此即“以痛为腌”的治法。
5.按时取穴:经络气血的循行流注与时间有密切相关,因而有各种时间针法的创立。
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均是以经络气血流注、盛衰、开阉的规律,配合阴阳、
五行、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针刺取穴法。
【大纲】
I.掌握腌穴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腌穴的治疗作用以及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治疗作用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3.掌握特定穴的意义和分类及其分布特点。
4.掌握常用的腌穴定位方法。
5.熟悉腌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6.了解腌穴的发展概况和命名原则。
7.了解十四经穴的主治规律。
腌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腌与“输’,
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喻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
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媵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故《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
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胸穴的论述也指出:“节之
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因此,古代文献中对腌穴有“屹
灸处”、“节”、“会”、“骨孔”、“气穴”、“孔穴”等不同称谓,俗称“穴位”。“月俞”,从肉旁,
作为腌穴的专用字而取代“输”字。
腌穴既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门户,又通过经脉通道与脏腑之气相通。所以脏腑经
络气血功能的病理变化常可在体表相应的腌穴引起各种反应;反之,在腌穴施行的针灸刺激,
也可通过经络通道内达脏腑、直趋病所发挥其补泻或调整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因此,必须
熟练掌握腌穴的定位、归经、主治等基本知识,才能在临床上正确运用针灸治疗疾病而收到
较好的效果。
一、腌穴的发展
腌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总结积累的过
限中发展起来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痛为腌”阶段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身体某部位发生病痛时常会本能地用手按摩以减轻疼痛,进一
步发现寒冷所致的疼痛可通过局部热熨、灼烤而解除,痈疡所致的疼痛兼寒热可用锐利的石
片.(硬石之前身)刺割以排脓、出血而收治愈之功。但是,这些最初期的“硬刺”、“叩击”、
按摩”、“针刺”和“火灸”等治疗行为都是在病痛所在部位施行的。这就是后世所说的
“以痛为腌”的时期。这个时期“针灸”施术的位点只以“痛''为依据,并无固定的部位
和名称,所以是腌穴发展初期的无定位、无定名阶段。
(二)定名、定位阶段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古人对体表施行“硬灸”治疗的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认识不
断扩大,不断加深。许多位置较为固定而且主治作用也较明确的“位点”被肯定下来,形成
有定位的“硬灸处”,随着“硬灸处”的增多,乃有了命名的分化。这便是月俞穴学发展的第
二阶段,即定名、定位阶段。
(三)定名、定位、归经和系统分类阶段
随着人们对喻穴主治功效认识的积累和不断深入,古代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腌穴不单是体
表的•个孤立的位点,而且与内部脏腑和远隔官窍组织均有内在联系,继而在对脸穴主治作
用的归类及其与经络脏腑相互关系的认识、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陆续将其分别归属各
经。这是腌穴发展的成熟阶段,即定位、定名、归经阶段。进而通过对许多腌穴的特殊治疗
作用的发现、总结和归纳,乃有特定穴的分类及其应用经验与理论的产生,腌穴的发展又进
入了系统归类的阶段。
在《内经》中已奠定了腌穴归经的理论基础,全书论及单穴25个,双穴135个,共160
个经穴。至晋代,《针灸甲乙经》中论及的经穴已达到349穴(单穴49个,双穴300个),
而且对腌穴的定位、主治配伍、*作及其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归纳,对腌穴学理论与实践的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宋代,《铜人腌穴针灸图经》中所载经穴已达354穴(单穴51个,
双穴303个)。元代《十四经发挥》中所载经穴名亦为354个,并将各经经穴按循行顺序排
列,称“十四经穴”。明代《针灸大成》中所载经穴为359个,并列辨证取穴之范例,充实
了针灸辨证施治内容。清代《医宗金鉴》和《针灸逢源》中所定经穴名为361个。
至于各发展时期还有许多未归经的经验有效穴,或因其取法奇特,或位置特殊无从归经,
或因“十四经穴”已成定局而后发现之新穴未便归经等,即形成了奇穴。还有最初阶段的“以
痛为腌”的治疗方法,因其实用价值而被保留,并由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最早记述为“阿
是之法”。用压痛敏感点定出的穴位,既无固定位置,也难命名,乃统称为“阿是穴”,也有
称其为“不定穴”、“天应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临床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拓
展,并有许多“新穴”和“微针刺治疗系统”的发现与形成,从而大大增加了针灸治疗的位
点,丰富了腌穴学的理论和内容,推动了针灸学术理论的发展。
二、腌穴的分类
人体的腌穴很多,总括起来可分成三类,即: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一)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腌穴。
其特点是均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归经和相对固定的主治功用,而且多具有主
治本经病候的共同作用,是腌穴的主要部分。随着人们对腌穴主治性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古
代医家为了强调某些腌穴的特殊治疗作用或重要特性,在分经的基础上又将它们划分为不同
的特定类别,乃有各种特定穴的出现和相应理论与应用方法的形成。
(二)奇穴:是指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有固定名称和定位的腌穴(也包括近代发现并被认可
的新穴)。其特点是:有固定的名称、定位和主治,但无归经。它们的主治范围比较单」
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有些穴位命名和取穴方法也奇特,故名经外奇穴。也有一些奇
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划归为经穴。例如膏肓俞,原是施行灸法的奇穴,因其疗效显著,为《千
金要方》所详载,至宋代《铜人》等书已将其归人足太阳经而成为经穴。
(三)阿是穴:又称“不定穴”(《玉龙歌》)、“天应穴”(《医学纲目》)、“压痛点”等。
这类腌穴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的位置和主治,而是以压痛敏感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
施术部位。这种“以痛为腌”的针灸治疗方法叫“阿是之法”,由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
最早记载并流传后世,用此法所取的穴位统称阿是穴。
三、胸穴的命名
古人对腌穴的命名均有一定的依据和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说:“气穴所发,
各有处名。”《千金翼方》中也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主要是根
据腌穴所在的部位或主治作用,结合自然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为其命名
的。所以,了解腌穴名称的含义及其命名依据,对于熟悉和牢记其定位与主治作用颇有助益。
兹将腌穴命名的主要依据简介如下:
(一)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主要根据腌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例如腕骨、完骨、大椎、耳门、耳尖、乳中、
乳根、脊中、脐中、囱会、颊车、颔醪等穴名均是古代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腌穴恰在这些部
位,就分别以其所在部位的名称命名。所以,对这一类腌穴知其名称即可,确定其所在部位。
(二)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主要是根据腌穴主治功效的某些突出特征及其对某种疾病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命名。例如
睛明、光明、四白均有明目之效;水分、水道皆有利水消肿之功;奉正治口涡;迎香通鼻窍;
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风府、风市祛风而有功。对这一类腌穴,见其名称就可知道其主
要的治疗作用。
(三)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主要是借用自然界的天体(日、月、星辰)、地貌(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
泉、海、渎等)的名称,结合腌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例如上星、
日月、太乙、太白、昆仑、承山、大陵、丘墟、合谷、阳溪、水沟、尺泽、天池、极泉、小
海、四渎等。
(四)参照动植物形象命名
主要是结合腌穴所在部位形态特征或作用特点,采用相应的动植物形象比喻而命名。如
伏兔、鱼际、犊鼻、鹤顶、鸠尾、鱼腰等穴是以动物形象喻义腌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而
攒竹、丝竹空、口禾醪等则以植物形象为其命名。理解这些腌穴名称的含义,对准确取穴很
有帮助。
(五)借用建筑物命名
根据腌穴所在部位的特征或其作用特点,借用各种建筑物的名称形象为其命名。如天井、
玉堂、巨阙、库房、地仓、梁门、神庭、气户、屋翳、天窗、中府、劳宫等均属此类。此外
还有以乡、里、市、街、道、冲、会、合、交、迎、关、枢等命名的腌穴也归于此类。
(六)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根据腌穴所在部位或其治疗作用的某些特征,结合中医阴阳学说以及脏象、经络、气血
等有关理论命名。例如心俞、肺俞等背俞穴均以脏腑名称命名;神堂、神门、魄户、魂门、
意舍等则以脏腑的功能名称命名;阴交、阴都、至阳、会阳、阳池、会阴、阳交等穴多以阴
阳理论命名;三阳五会(百会)、三阴交、三阳络等穴则根据经络学说中经脉循行与腌穴的特
殊联系而命名。
腌穴虽然位于体表的不同部位,但是由于脏腑经络之气输注、渗灌到这些位点,因而它
们都通过经络与其相应的脏腑形成了表里沟通、内外相应的功能联系。所以,每当脏腑阴阳
气血功能失调或有偏盛偏衰等病理变化时,也必然会在其相关的某些体表腌穴有所反映。表
现为有关腌穴局部皮肤的感觉异常、压痛敏感度升高,或出现阳性反应物如结节、条索等变
化,以及穴位局部的某些声、光、热、电及其他特性(皮肤电位、皮肤电阻、皮肤温度及皮
肤pH值)的异常变化。因此,有可能将对某些腌穴的异常反应的检测,作为协助诊断疾病
的参考依据。兹择其要者简介如下:
-、扪穴检查诊断疾病
这是通过对穴位的触摸、循按或点压等手法结合病人的反应和陈述,寻找穴位局部的压
痛敏感点或其他的皮下阳性反应物,用以判断脏腑经络疾病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在古代已
经用于临床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已经指出:“五脏有疾也,应
出十二原,而卜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这说明古人早就发
现,人体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在十二经相应的原穴上出现一些病理反应。据此就可以根据出
现病理反应的原穴的脏腑络属而判断有病的脏腑和经脉。人们进一步还发现不仅是原穴有这
种病理反应,体表还有许多特定穴(如背俞穴、募穴、郊穴、八会穴、下合穴、五输穴等)均
有反映本脏或本经疾病的病理变化的特性,其中又以压痛反应最为多见。例如肠道疾病患者
常在其大肠募穴天枢出现压痛反应,肝病患者则多在其肝之背俞穴肝俞出现压痛反应,肺病
患者在其肺经募穴中府有压痛反应,而急性阑尾炎患者、往往在其足三里下1—2寸的位点
(即后来被列为奇穴的阑尾穴)或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找到压痛反应点。此外,还可以在有病
脏腑相应的背俞穴、募穴或其他有关腌穴触摸到阳性反应物,如结节、隆起、凹陷、条索状
或圆形反应物等。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压痛反应点和阳性反应物所在腌穴的经脉脏腑对应规
律推断何脏何经发生疾病,从而为协助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二、检测穴位诊断疾病
这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或测试方法,通过对有关的各种特定穴或耳穴生物物理学特性的
测量以发现左右失衡或异常经脉与脏腑疾病的诊断方法。这些方法客观性强,灵敏度高,在
国内外均有较快发展。国内采用较多的主要有以卜几种:
1.采用电阻抗测定法探测体表原穴、募穴等相应的特定穴或耳穴阻抗值的异常变化,
以推断相关脏腑与经脉的病理变化,从而协助诊断。
2.测量十二经井穴的知热感度(也称赤羽氏指数)以判断人体经络气血失衡状况。
3.其他方法还有冷光测量、辐射场摄影等,尚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另外,还应当考虑到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脏腑的病变并非绝对孤立,而是互相牵
制、相互影响的。一脏有病常可累及他脏,这时常可能出现相应的两条或更多经脉的腌穴发
生病理反应。由于其间必有表里沟通或病机联系,所以,在应用腌穴扪压或测量诊断时还必
须在经络学说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判。
腌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当脏腑有病或邪气侵犯人体
后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时,均会在相应的腌穴发生病理反应。反之,运用针刺、艾灸
等刺激作用于腌穴,通过激发经气,“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和补虚泻
实、协调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真元畅通、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这
就是腌穴的治疗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近治作用
腌穴的近治作用是指所有的腌穴均可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
晴明、承泣、攒竹、瞳子修等穴位均在眼区及其邻近部位,所以它们均可治疗眼病;中院、
梁门等穴位均在胃院部,所以均可治疗胃脱痛;迎香在鼻旁可治鼻病:地仓在口角旁可治口
喟;膝眼、梁丘、阳陵泉等穴位在膝关节及其附近,所以均可治疗膝关节疼痛等。腌穴的近
治作用是一切腌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腌穴所在,主治所在”。因为所有的腌
穴均可在针灸治疗中产生泻散其所在部位邪气或瘀滞,并可使局部络脉之气得以调和,经气
运行得以疏通的作用,所以能显示出对其所在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痛的治疗作用。
二、远治作用
腌穴的远治作用是十四经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指卜四经腌穴尤其是十二经脉
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腌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部位
的脏腑、组织器官病症,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这种远治作用又有两个方面:
1.本经腌穴作用
在十四经脉中有许多腌穴,除能治疗局部病症外,还可治疗其所属经脉经过的远隔部位
脏腑或组织器官病症。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上肢病症,还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处的颈部和
头面、五官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腹痛、胃痛、
乳痈等病症。
2.异经腌穴作用
有些经穴除能治本经远隔部位的病症外,还能治疗其表里经远隔部位的病症。如足三里
除治疗胃病(本经)外,还有健脾功效(异经);列缺除治咳喘、胸闷等肺经(本经)病症外,还可
治疗手阳明大肠经(异经)的病症如头痛、项强等。还有的腌穴能治疗多经病症,例如许多交
会穴都有这类作用(详见特定穴的运用)。
三、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有些腌穴对某脏腑器官疾病或某病理状态有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如大
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胆囊穴治疗胆绞痛,神门安神,少商穴治咽喉肿痛,太渊穴治
无脉症,天枢穴治泄痢、便秘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特异性。这就是某些腌穴所特有
的治疗作用,简称特殊作用。牢记腌穴的特殊作用,对于随症取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有
重要意义。古人对腌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已有充分的认识,并据此归纳出各种针灸歌赋以及特
定穴的应用经验等,可供借鉴。现代临床研究还证实,腌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均有以下两个特
点:
1.相对特异性:即某些腌穴的某些特殊作用均有比较稳定的相对特异性,如前述的大
椎退热,神门安神等,这是临床上对症取穴的作用基础。
2.双向良性调整作用:针刺某些腌穴时,对其相应所治疗的某器官或某机能活动的病
理状态具有双向调整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则可通便;心动过速时针
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内关则又可使心率恢复正常等。针刺腌穴对其相应脏器或某
种机能活动的调整作用,总是使之从病理状态向正常范围回归,很少有“矫枉过正”的变化,
而且这种调整作用主要是在病理状态下发挥疗效,对处于正常状态下的脏器或机能影响不
大,属于良性调整,所以将其称之为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总结十四经穴治疗作用的基本规律是:本经腌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穴能治互为表里的
经脉、脏腑病:经穴还能治疗局部病。各经腌穴主治作用既有其特殊性,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信号处理-基于数值计算》课件-第2章
- 《氧化还原反应预习》课件
- 合同备注无效最简单三个步骤
- 投资花卉种植项目合同模板
- 工程施工合同实例
- 2025年凉山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卷
- 2025年宁夏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5年福建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答案大全
- 《氧化还原用》课件
- 《城市交通特性》课件
- 运动解剖学(72学时)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高铁乘务礼仪培训
-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报告-2024
-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必考古诗、课文总复习
- 文书模板-《厂房光伏租赁合同》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 2024年就业协议书样本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医学教程 《精神卫生法》解读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解答题应用题大全5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