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自我检测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答案要分别填涂、书写在“语文答题卡"内的答题区。

3.“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项目务必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只收“语文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下面是刘明同学参观完渡江战役纪念馆后写下的心得体会,请你阅读,完成下题。(18分)

①巢湖之滨,两艘雄伟的“战舰”并排行驶,向南直指长江,这便是渡江战役纪念馆。②望着这座纪念馆,我不禁想起,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了渡江战役。③我仿佛看见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好似cuī枯拉朽,纷纷kuì退。④走进纪念馆,我不由得屏息敛声,仔细聆听解说员讲述的一个个渡江的感人故事和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雄壮篇章……都说_!是的,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将永远镌刻进我们民族的生命里,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里不断奋勇向前!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锐不可当_____②cuī_____枯拉朽③kuì_____退

2.文中①②③④句话中有一句有语病,请你指出来()(3分)

A.①B.②C.③D.④

3.下面几句话是从文中横线处抽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放回原文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3分)

①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老百姓撸起袖子干出来的

②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是亿万人民满怀热血与激情创造出来的

③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③②

4.这次国庆假期,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日报的记者报道了这一情况。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哪句话最适合作为记者报道该新闻的标题()(3分)

A.追寻红色足迹,抒发爱国情怀

B.渡江战役纪念馆前市民游客深情告白祖国

C.国庆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迎来游客高峰

D.国庆期间游客络绎不绝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好朋友告诉了我这道题的解法,真让我感到振聋发聩!

B.日军侵华期间拿中国活人做细菌试验,真是惨绝人寰。

C.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日本右翼分子对当年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B.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C.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善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二)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共6分)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7.《红星照耀中国》以“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请结合作品内容,举出一件红军长征中表现这种精神的具体事件,并简要分析其精神内涵。(3分)

8.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分)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三)9.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6分)

主题古诗文名句

绮丽景象诗中自有壮山河。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大漠孤烟直,①______”的辽远奇景;“②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在《野望》中描写了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庭下如积水空明,③”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皎洁、树影摇曳的美妙景象。

乡土情结自古思乡最难解。崔颢的“④_____?_____"(《黄鹤楼》)通过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李白的“⑤_____,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通过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送别自己,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0.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淡淡“青霭”,“青霭"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最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11.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4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

【乙】游牛首山记

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盎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客曰:“然。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则虽欲独以名称,岂可得哉!"

(选自谢良琦《游牛首山记》,有删减)

【注释】①粤:此指桂林。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百叫无绝哀转久绝(《三峡》)

D.乘奔御风猛浪若奔(《三峡》)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分)

____________

(2)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2分)

____________

15.观察景物的角度多种多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采用了平视的观察角度;甲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观察角度是①,“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观察角度是②_________________。(2分)

1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美景,我心向往。请你为富阳一带的山、金陵的牛首山分别拟一则宣传语。要求:体现山中景色的主要特点,每则20字以内。(4分)

示例:奔流千里,木秀林密,三峡美景,天下无双!(仅供参考,句式不限)

____________

(三)(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兜里有糖

贾飞黄

①第一块是陈皮糖。与陈皮似是而非的酸酸咸咸,捏成小小的硬糖球。粗粝的表面滚过坑洼的牙床,似是而非的陈皮味便一路嬉笑着播撒开。终于疲劳了,被“嘎嘣嘎嘣"嚼碎,笑声变成了几小份,融化在舌底。

②第二块是话梅糖。这回味道很像了,但糖块不像陈皮糖那样硬朗,有些黏滞地随着舌尖在嘴里踽踽滑行。左边腮帮子里看看,又踱到右腮帮子拜访。不能走得太快,确实是酸,走快了怕是嘴里要发洪水。

③在吃第三块之前,我停住了。奇怪了,我——不喜甜食者,饱受龋齿之苦的患者,对卡路里锱铢必较的糖分葛朗台,竟然心血来潮,将这些个廉价的硬糖吃了个津津有味。

④或许是因为这糖的由来?它们是一群意外之喜:网购的包装里,附赠了一个牛皮纸小袋,里面竟是些带着童年气息的廉价硬糖,像是从20世纪穿越来找我玩的老朋友。预想之外的馈赠,意外重逢的感慨与快乐驱使着我。不由得破了戒。

⑤廉价而亲切的甜,让我想起与这味道最初邂逅的情景。童年时,浓烈的甜味是奢侈品。我爷爷有个塑料罐,白罐,绿盖子,放在我够不到的架子上。他心情大好或者我身体有恙时,就会打开罐子,用扁扁的铝勺子从里面舀上一勺——白砂糖。加在粥里,是平淡无奇的吃法,最令人向往的是用来蘸着馒头吃。热腾腾的馒头蘸上沙沙的白砂糖,一口吃进嘴里,粗粝的白砂糖嵌进松软的馒头,没来得及融化便被嚼得嘎吱作响,甜味一点点弥散,是听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⑥慢慢地,各种糖果出现了。大白兔奶糖,糯米纸里裹满了洁白丰腴,比鲜奶更甜美;大虾酥,硬的糖壳有着虾壳一样的纹理,咬开之后里面却是酥脆的花生香。记忆最深的是水果糖,正方形的塑料糖纸,小小的糖躺在中央,卷起糖纸两头一捻,便把糖块服服帖帖包裹在中间。剥开糖纸,半透明的糖块里裹着一点点有颜色的核,绿的是哈密瓜味,红的是草莓味,黄的是橘子味……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球,里面装着全世界的秘密。将水果糖含在嘴里,用舌头顶住,左边脸蛋鼓起一个小硬包,跑去炫耀似的给母亲看,母亲笑着用手在上面一戳,小硬包又“变”到了右边。这小小的戏法,让大人和孩子都一起咯咯地笑了起来。

⑦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爱吃糖了呢?是糖果遍地有售不再稀军的时候吗?是我开始朝九晚五工作奔波的时候吗?是我担忧身体发福买了体重秤回家的时候吗?回忆不起来了。酒心糖、巧克力糖、果汁软糖、润喉保健糖、健齿口香糖,还有各种我不懂名称的外国进口糖,我知道,它们满载着糖分,在人体内激起多巴胺的分泌,而让人产生“快乐"的感觉。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很难从中寻得快乐。

⑧我是后来慢慢才摸到一点门道的。

⑨那次,我在高铁上,前面坐着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小女孩在车厢里尖叫着跑来跑去,乘客的目光让年轻的母亲羞红了脸。她一把拉过小女孩,教训了一通,把她按在靠里的座位里。刚刚喧闹的车厢突然安静得有些尴尬了,我反而有些无所适从,下意识地摸进裤兜,却掏出一块糖——就是网购赠的糖,我出门前随手揣在裤兜里。我抬起头,发现前面座椅靠背上方,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正盯着我。准确地说,盯着我手里的糖。

⑩我捧糖在手:小朋友,要吃吗?她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即望向她的妈妈。年轻的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微笑点了一下头,又摸着小女孩的头:“说,谢谢叔叔!”小女孩脆生生地重复了一遍,从我手里拿过糖,嘿嘿笑着开始剥糖纸。她白胖胖的手指撕起糖纸并不灵便,但丝毫没有假手他人的意思,一番工夫之后终于成功把糖送到嘴里,脸上漾起开心和满意。兜里还有一块糖,我也掏出来递过去。妈妈叮嘱她:别吃太多,放起来等会儿再吃。她便接过来,揣进衣服上的小兜里。她双手捂着装着糖的小小衣兜,就像护住一件最宝贵的珍宝,又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她肯定不缺糖吃。那她为什么那么快乐?我忽然想到,那是因为这糖来自一个陌生的叔叔,是一个礼物,是一份惊喜,是充满陌生视线的世界里突然绽放出的笑容和善意,就像我从卖家那里收到这些礼物一样,就像我新婚的朋友们恪守遥远的风俗带给我喜糖一样。糖纸里的糖,衣兜里的糖,包在世界里的糖,包在命运里的糖,不知道是什么口味,但它一定是甜的,给你不期而遇的甜美。这种喜悦本无所谓大人还是小孩。

回味着小女孩的笑容,我开始留心各种糖,有形的,无形的。我依旧不是个嗜甜的人,但却想遇见许多兜里有糖的人;如果可能。我也想做一个兜里永远有糖的人。准备着,给那路遇的陌生人一颗,愿你开心;给那久不曾表白的长辈一颗,说声爱你;给那初见的晚辈一颗,做个受欢迎的叔叔;在红彤彤的节日给每个人一颗,代替一句吉祥如意——

这一小块糖,甜不了你的人生,却是我对你甜甜的祈愿;这种祈愿,叫作祝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联系全文,理解标题“兜里有糖"中“糖”的内涵。(4分)

18.选文围绕“糖"叙述了四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19.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6分)

(1)里面竟是些带着童年气息廉价硬糖,像是从20世纪穿越来找我玩的老朋友。(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2)刚刚喧闹的车厢突然安静得有些尴尬了,我反而有些无所适从。(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0.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三、写作(共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回应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

请以“那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2024-2025学年八上第一次自我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下面是刘明同学参观完渡江战役纪念馆后写下的心得体会,请你阅读,完成下题。(18分)

①巢湖之滨,两艘雄伟的“战舰"并排行驶,向南直指长江,这便是渡江战役纪念馆。②望着这座纪念馆,我不禁想起,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了渡江战役。③我仿佛看见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好似cuī枯拉朽,纷纷kuì退。④走进纪念馆,我不由得屏息敛声,仔细聆听解说员讲述的一个个渡江的感人故事和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雄壮篇章……都说_!是的,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将永远镌刻进我们民族的生命里,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里不断奋勇向前!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锐不可当_____cuī_____枯拉朽kuì_____退

【答案】dāng;摧;溃

2.文中①②③④句话中有一句有语病,请你指出来()(2分)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D项,第④句中的“聆听"与“篇章”搭配不当,可将“和"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浏览”。

3.下面几句话是从文中横线处抽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放回原文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2分)

①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老百姓撸起袖子干出来的

②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是亿万人民满怀热血与激情创造出来的

③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③②

【答案】B

【解析】通读这三个句子能够发现,句中都有提示历史时期的关键词,因此要按历史发展顺序,即“渡江战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顺序进行排列,故正确排序为:③①②。

4.这次国庆假期,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日报的记者报道了这一情况。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哪句话最适合作为记者报道该新闻的标题()(2分)

A.追寻红色足迹,抒发爱国情怀___B.渡江战役纪念馆前市民游客深情告白祖国

C.国庆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迎来游客高峰D.国庆期间游客络绎不绝

【答案】C

【解析】“这次国庆假期,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一新闻主要体现了国庆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待游客多,A、B两项不能直接体现这一内容。C项与D项相比,D项没有明确关键地点,C项中时间、地点、事件俱全,更适合作为新闻标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好朋友告诉了我这道题的解法,真让我感到振聋发聩!

B.日军侵华期间拿中国活人做细菌试验,真是惨绝人寰。

C.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日本右翼分子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句中用来形容朋友给我讲题后我的感受,使用对象不对;

B.惨绝人寰:世上还没有过的惨痛。形容惨痛达到极点。句中用来形容日均的罪行,符合语境;

C.沧海桑田: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句中用来描写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符合语境;

D.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颠倒是非。句中用来描写日本右翼分子对待罪行的态度,符合语境;

故选A。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B.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C.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善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有误,句中的并列词语“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之间应使用顿号。

故选A。

(二)7.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3分)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以“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请结合作品内容,举出一件红军长征中表现这种精神的具体事件,并简要分析其精神内涵。

【答案】过大草地事件。这一事件表现了战土们英勇顽强、吃苦耐劳、宁死不屈等精神,这些都是“卓绝的中国精神"的体现。

【解析】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等事件来分析“红军精神”。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叙述不正确。《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据此可知,“真实"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而非“及时”。

故选B。

(三)9.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6分)

主题古诗文名句

绮丽景象诗中自有壮山河。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大漠孤烟直,①______"的辽远奇景;“②树树皆秋色,_____”,王绩在《野望》中描写了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庭下如积水空明,③"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皎洁、树影摇曳的美妙景象。

乡土情结自古思乡最难解。崔颢的“④_____?_____”(《黄鹤楼》)通过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李白的“⑤_____,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通过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送别自己,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①长河落日圆②山山唯落晖③水中藻、荇交横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⑤仍怜故乡水

二、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5分)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0.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淡淡“青霭”,“青霭”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最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项,没有表现出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

11.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3分)

【答案】这句描写出在天气变化下,山中的众多沟壑都显出独特的形态。“众壑"与上句中的“中峰”相呼应,突出了终南山的雄伟壮大,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阴晴众壑殊"是尽收眼底的全景,这全景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的,“众壑”与上句中的“中峰"相呼应,表达诗人对终南山的喜爱之情。

【诗词鉴赏】

首联写远景,以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描绘身在山中之所见,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意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尾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

【乙】游牛首山记

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盎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客曰:“然。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则虽欲独以名称,岂可得哉!"

(选自谢良琦《游牛首山记》,有删减)

【注释】①粤:此指桂林。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百叫无绝哀转久绝(《三峡》)

D.乘奔御风猛浪若奔(《三峡》)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分)

____________

(2)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2分)

____________

15.观察景物的角度多种多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采用了平视的观察角度;甲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观察角度是①,“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观察角度是②_________________。(2分)

1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美景,我心向往。请你为富阳一带的山、金陵的牛首山分别拟一则宣传语。要求:体现山中景色的主要特点,每则20字以内。(4分)

示例:奔流千里,木秀林密,三峡美景,天下无双!(仅供参考,句式不限)

____________

【答案】12.B13.D

14.(1)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2)即使我也不能全部说出它的美啊

15.①.俯视②.仰视

16.示例:高山轩邈争向天,富阳奇山天下名。

牛首山高景色异,朝暮晴雨各相宜。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A.都是“看见"的意思;

B.向上/在上面;

C.都是“停止”的意思;

D.都是“飞奔的马"的意思。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A.“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甲文“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知,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总后分的结构;

B.“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甲文“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知,作者借景物描写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

C.“清晨已到达山顶”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乙文“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可知,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直到中午才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翻译时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俱(全,都),共(相同)”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虽(即使),尽(全,都)"要理解正确。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知,句子的意思是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据此可知,作者的观察角度是向下看的,即俯视;

结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知,句子的意思是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据此可知,作者应该是向上看这些山的,即观察角度是仰视。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文章内容。

题目要求为富阳一带的山、金陵的牛首山分别拟一则宣传语,要体现山中景色的主要特点,每则20字以内。

结合【甲】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知,富春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据此可知,富春山的山的特点是高峻奇险;

结合【乙】文“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可知,牛首山的特点之一是高;结合“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可知,牛首山的还具有奇秀、明洁、峻邃的特点,即各个时节有着不同的景象,晴天雨天,早上傍晚,寒冬酷暑都各不相同。

结合富春山、牛首山的特点,来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的拟写要注意简洁明了,突出特点,内容生动,富有文采。

示例:高山寒树竞向上,富春奇山皆险峻。

晴雨奇秀明洁,朝暮寒暑峻邃,牛首山景甲金陵。

【点睛】参考译文:

【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癸卯年三月,(我)在金陵和朋友一起游览牛首山。前一天,我们住在山下僧人的屋舍,凌晨时分一起披着衣服上山,直到中午才到达山的最高处。朋友说:“我听说桂林的山名扬天下,它的岩石洞穴丘陵山谷奇特异常,我很遗憾不能到那里看一看,你何不为我说一说桂林的山?"我说:“没有时间啊。你暂且为我说说这山的美。”朋友说:“好吧。这山,……有时晴天雨天有不同的景象,早晚有不同的形态。太阳月亮寒冬酷暑不同的时候,就不曾没有过它奇特秀美、明亮洁净、高峻幽深的美来应对。……即使我也不能全部说出它的美啊。"

我说:“看到这就没有了吗?”朋友说:“正是这样。"

我说:“我没有什么来告诉你。凡是我们桂林的山,能够用眼睛看到的,都是像这样的。……况且是山的幸运让它在此生长,让它不幸生长在广西,那么即使想要只凭借(这样)名声显赫,怎么能够得到呢!”

(三)(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兜里有糖

贾飞黄

①第一块是陈皮糖。与陈皮似是而非的酸酸咸咸,捏成小小的硬糖球。粗粝的表面滚过坑洼的牙床,似是而非的陈皮味便一路嬉笑着播撒开。终于疲劳了,被“嘎嘣嘎嘣"嚼碎,笑声变成了几小份,融化在舌底。

②第二块是话梅糖。这回味道很像了,但糖块不像陈皮糖那样硬朗,有些黏滞地随着舌尖在嘴里踽踽滑行。左边腮帮子里看看,又踱到右腮帮子拜访。不能走得太快,确实是酸,走快了怕是嘴里要发洪水。

③在吃第三块之前,我停住了。奇怪了,我——不喜甜食者,饱受龋齿之苦的患者,对卡路里锱铢必较的糖分葛朗台,竟然心血来潮,将这些个廉价的硬糖吃了个津津有味。

④或许是因为这糖的由来?它们是一群意外之喜:网购的包装里,附赠了一个牛皮纸小袋,里面竟是些带着童年气息的廉价硬糖,像是从20世纪穿越来找我玩的老朋友。预想之外的馈赠,意外重逢的感慨与快乐驱使着我。不由得破了戒。

⑤廉价而亲切的甜,让我想起与这味道最初邂逅的情景。童年时,浓烈的甜味是奢侈品。我爷爷有个塑料罐,白罐,绿盖子,放在我够不到的架子上。他心情大好或者我身体有恙时,就会打开罐子,用扁扁的铝勺子从里面舀上一勺——白砂糖。加在粥里,是平淡无奇的吃法,最令人向往的是用来蘸着馒头吃。热腾腾的馒头蘸上沙沙的白砂糖,一口吃进嘴里,粗粝的白砂糖嵌进松软的馒头,没来得及融化便被嚼得嘎吱作响,甜味一点点弥散,是听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⑥慢慢地,各种糖果出现了。大白兔奶糖,糯米纸里裹满了洁白丰腴,比鲜奶更甜美;大虾酥,硬的糖壳有着虾壳一样的纹理,咬开之后里面却是酥脆的花生香。记忆最深的是水果糖,正方形的塑料糖纸,小小的糖躺在中央,卷起糖纸两头一捻,便把糖块服服帖帖包裹在中间。剥开糖纸,半透明的糖块里裹着一点点有颜色的核,绿的是哈密瓜味,红的是草莓味,黄的是橘子味……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球,里面装着全世界的秘密。将水果糖含在嘴里,用舌头顶住,左边脸蛋鼓起一个小硬包,跑去炫耀似的给母亲看,母亲笑着用手在上面一戳,小硬包又“变”到了右边。这小小的戏法,让大人和孩子都一起咯咯地笑了起来。

⑦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爱吃糖了呢?是糖果遍地有售不再稀军的时候吗?是我开始朝九晚五工作奔波的时候吗?是我担忧身体发福买了体重秤回家的时候吗?回忆不起来了。酒心糖、巧克力糖、果汁软糖、润喉保健糖、健齿口香糖,还有各种我不懂名称的外国进口糖,我知道,它们满载着糖分,在人体内激起多巴胺的分泌,而让人产生“快乐"的感觉。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很难从中寻得快乐。

⑧我是后来慢慢才摸到一点门道的。

⑨那次,我在高铁上,前面坐着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小女孩在车厢里尖叫着跑来跑去,乘客的目光让年轻的母亲羞红了脸。她一把拉过小女孩,教训了一通,把她按在靠里的座位里。刚刚喧闹的车厢突然安静得有些尴尬了,我反而有些无所适从,下意识地摸进裤兜,却掏出一块糖——就是网购赠的糖,我出门前随手揣在裤兜里。我抬起头,发现前面座椅靠背上方,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正盯着我。准确地说,盯着我手里的糖。

⑩我捧糖在手:小朋友,要吃吗?她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即望向她的妈妈。年轻的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微笑点了一下头,又摸着小女孩的头:“说,谢谢叔叔!”小女孩脆生生地重复了一遍,从我手里拿过糖,嘿嘿笑着开始剥糖纸。她白胖胖的手指撕起糖纸并不灵便,但丝毫没有假手他人的意思,一番工夫之后终于成功把糖送到嘴里,脸上漾起开心和满意。兜里还有一块糖,我也掏出来递过去。妈妈叮嘱她:别吃太多,放起来等会儿再吃。她便接过来,揣进衣服上的小兜里。她双手捂着装着糖的小小衣兜,就像护住一件最宝贵的珍宝,又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她肯定不缺糖吃。那她为什么那么快乐?我忽然想到,那是因为这糖来自一个陌生的叔叔,是一个礼物,是一份惊喜,是充满陌生视线的世界里突然绽放出的笑容和善意,就像我从卖家那里收到这些礼物一样,就像我新婚的朋友们恪守遥远的风俗带给我喜糖一样。糖纸里的糖,衣兜里的糖,包在世界里的糖,包在命运里的糖,不知道是什么口味,但它一定是甜的,给你不期而遇的甜美。这种喜悦本无所谓大人还是小孩。

回味着小女孩的笑容,我开始留心各种糖,有形的,无形的。我依旧不是个嗜甜的人,但却想遇见许多兜里有糖的人;如果可能。我也想做一个兜里永远有糖的人。准备着,给那路遇的陌生人一颗,愿你开心;给那久不曾表白的长辈一颗,说声爱你;给那初见的晚辈一颗,做个受欢迎的叔叔;在红彤彤的节日给每个人一颗,代替一句吉祥如意——

这一小块糖,甜不了你的人生,却是我对你甜甜的祈愿;这种祈愿,叫作祝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联系全文,理解标题“兜里有糖"中“糖”的内涵。

18.选文围绕“糖"叙述了四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9.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

(1)里面竟是些带着童年气息的廉价硬糖,像是从20世纪穿越来找我玩的老朋友。(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2)刚刚喧闹的车厢突然安静得有些尴尬了,我反而有些无所适从。(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0.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答案】17.既指放在兜里的各种糖果,也指给身边的亲人、朋友、陌生人乃至自然万物的一份祝福,一份温暖。

18.①津津有味地吃网购附赠的廉价硬糖;②童年时,“我”初次邂逅爷爷塑料罐里的白砂糖;③吃水果糖时,和母亲做游戏;④高铁上,“我"送给小女孩一块糖带给她快乐。

19.(1)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廉价硬糖比作找“我”玩的老朋友,形象地写出了这包廉价硬糖给“我"带来的惊喜,以及亲切感。

(2)运用了环境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车厢突然安静下来后,当时尴尬窘迫的气氛,以及“我”当时的不自在和窘态。

20.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卒章显志,号召读者做一个“兜里有糖"的人,引人思考。。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

从第段“我依旧不是个嗜甜的人,但却想遇见许多兜里有糖的人;如果可能,我也想做一个兜里永远有糖的人”可以得知,“糖"的表面含义指:我们放在兜里的各种糖果;从第段“准备着,给那路遇的陌生人一颗,愿你开心;给那久不曾表白的长辈一颗,说声爱你;给那初见的晚辈一颗,做个受欢迎的叔叔;在红彤彤的节日给每个人一颗,代替一句吉祥如意”可以得知,“糖"的深层含义指:我们给身边的亲人、朋友、陌生人乃至于自然万物的一份祝福,一份温暖。

【18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

从第③段“我——不喜甜食者,饱受龋齿之苦的患者,对卡路里锱铢必较的糖分葛朗台,竟然心血来潮,将这些个廉价的硬糖吃了个津津有味”,第④段“网购的包装里,附赠了一个牛皮纸小袋,里面竟是些带着童年气息的廉价硬糖"可以概括出第一件事:津津有味地吃网购附赠的廉价硬糖;

从第⑤段“我爷爷有个塑料罐,白罐,绿盖子,放在我够不到的架子上。他心情大好或者我身体有恙时,就会打开罐子,用扁扁的铝勺子从里面舀上一勺——白砂糖”可以概括出第二件事:童年时,“我"初次邂逅爷爷塑料罐里的白砂糖;

从第⑥段“将水果糖含在嘴里,用舌头顶住,左边脸蛋鼓起一个小硬包,跑去炫耀似的给母亲看,母亲笑着用手在上面一戳,小硬包又‘变’到了右边。这小小的戏法,让大人和孩子都一起咯咯地笑了起来”可以概括出第三件事:吃水果糖时,和母亲做游戏;

从第⑩段“小女孩脆生生地重复了一遍,从我手里拿过糖,嘿嘿笑着开始剥糖纸。她白胖胖的手指撕起糖纸并不灵便,但丝毫没有假手他人的意思,一番工夫之后终于成功把糖送到嘴里,脸上漾起开心和满意"可以概括出第四件事:高铁上,“我”送给小女孩一块糖带给她快乐。

19题详解】

(1)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

修辞手法:“里面竟是些带着童年气息的廉价硬糖,像是从20世纪穿越来找我玩的老朋友"中把“网购的廉价硬糖”比作“找我玩的老朋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根据句中“带着童年气息”“从上个世纪穿越来”,联系第④段“预想之外的馈赠,意外重逢的感慨与快乐驱使着我。不由得破了戒”可知,这句话形象写出了这包廉价硬糖给“我"带来的意外惊喜以及亲切感。

(2)本题考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